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犯罪学是研究工具性的学科

现代犯罪学是研究工具性的学科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现代犯罪学是研究工具性的学科从事犯罪问题研究需要研究工具。所以,犯罪统计学和犯罪分类学应该是犯罪学中的两个工具性子学科。犯罪统计不仅是学界的工作,而且是一项官方的措施。周路教授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典型代表。开展犯罪统计必然涉及犯罪分类问题。康树华主编的《犯罪学通论》专门有一编研究“犯罪类型”,名为“犯罪类型论”。

六、现代犯罪学是研究工具性的学科

从事犯罪问题研究需要研究工具。从犯罪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研究犯罪问题的主要工具有两种是极为重要的:一是从事犯罪实证研究所必不可少的犯罪统计,二是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等进行归纳分析的犯罪分类。所以,犯罪统计学和犯罪分类学应该是犯罪学中的两个工具性子学科。

犯罪统计不仅是学界的工作,而且是一项官方的措施。根据施奈德的考察归纳,犯罪统计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1)官方的犯罪统计,是实施正式社会监督的主管机构——警方、法院、缓刑帮教和监狱用于自我表述的工作报告;

(2)作为研究手段的犯罪统计,它能说明居民参与犯罪的规模,为提出犯罪成因的假设和理论提供数据基础;

(3)用犯罪统计向居民通报关于犯罪案件的数量、种类、发展和分布情况,向居民指出成为被害人的危险性和可能性并且免除他们对犯罪行为的恐惧心理;

(4)犯罪统计有一种监督、引导和计划的任务。(9)

对犯罪现象进行统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到了19世纪,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犯罪现象进行统计,从而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解释犯罪在某些方面的规律性,使犯罪学得以成为“科学犯罪学”(特伦斯·莫尔斯语)(10)。从19世纪到20世纪,犯罪统计工作得到不断的拓展,不仅手段越来越科学,而且规模越来越宏大。1954年,国际刑警组织尝试编制国际犯罪统计,以各国警方的犯罪统计为基础汇集谋杀、性犯罪、盗窃、诈骗、伪钞和毒品犯罪这六种犯罪的数据。联合国于1950年开始研究国际犯罪统计的比较问题,其后数次开展全球性犯罪调查。自1963年起,欧洲议会致力于编制一种国际犯罪统计。同时,犯罪学界尝试通过不同的途径研制一种国际犯罪统计的测量工具,主张避免各国刑事司法制度对犯罪统计的干扰,充分考虑被害人数字、被害人遭受人身伤害的类型和程度、被害人被盗物品的价值和对被害人造成财产损失的价值来编制国际犯罪统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犯罪统计工作的发展也更加迅速。比较而言,我国犯罪学界长期侧重于对于犯罪问题的定性分析,定量研究工作做得不充分。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重视犯罪问题的实证研究,把犯罪调查和犯罪统计作为重要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周路教授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典型代表。他在天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天津市监狱管理局的支持下,已经在天津进行了四次大型犯罪调查(1990,1993,1996,1999),调查对象累计达1.6万人,这些调查取得了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建立起了“天津市犯罪调查科研数据库”。正是在实证调查和犯罪统计的基础上,周路主编出版了《当代实证犯罪学》(1995)和《犯罪调查十年——统计与分析》(2001)。

开展犯罪统计必然涉及犯罪分类问题。实际上,犯罪分类问题是犯罪学有史以来一直为研究者所重视的问题,也是犯罪学界观点众多、标准不一、分歧极大的问题之一,许多犯罪学专著都设专章研究犯罪类型。贝卡尔亚根据他所认为的“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准就是它对社会的危害”,将犯罪分为“直接破坏社会或者使它的代表死亡”的犯罪、“直接侵犯公民的个人安全、生命、财产和荣誉”的犯罪和“同法律为了社会的福利而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当做或不应当做的事情相抵触的行为”的犯罪三种类型。(11)龙勃罗梭认为犯罪研究不应以犯罪行为为主题,而应以犯罪人为对象,所以他的犯罪分类实际上是犯罪人分类。他把犯罪人分为天生犯罪者、习惯性犯罪者、精神异常的犯罪者、情感性犯罪者、偶发性犯罪者等几个类型。加罗法洛则把犯罪划分为两大类: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其后,犯罪社会学派和其他各学派对于犯罪又有多种不同的分类。

我国犯罪学界也很重视犯罪分类,大多数犯罪学著作都把对犯罪类型的研究作为重要内容。康树华主编的《犯罪学通论》(1991)专门有一编研究“犯罪类型”,名为“犯罪类型论”。但康树华、王岱、冯树梁共同主编的《犯罪学大辞书》(1995)却没有收入“犯罪分类”或“犯罪类型”词条(仅收有“犯罪类型学派”词条),倒是杨春冼、高铭暄、马克昌、余叔通共同主编的《刑事法学大辞书》(1990)收入了“犯罪分类”词条,并做出刑法学的和犯罪学的两种解释。

犯罪分类学应该是犯罪学中的子学科,专门研究犯罪分类的标准、体系、方法等问题,并探讨犯罪分类与犯罪统计、犯罪研究、犯罪防控等之间的关系,以利于更有成效地进行犯罪统计、犯罪研究和犯罪防控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