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跨文化新闻学

跨文化新闻学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莱得·卡比该课程旨在从各个维度加强学生对跨文化问题的了解,并将其运用到新闻生产领域。建议课程授课老师要具有新闻经验,即使是少量的新闻经验。课程时间:原则上每周4小时,共12周,每周包括1小时的阅读和统一评论,此外还有1小时的实践和2小时方法论、概念、理论的学习。在跨文化视域内寻找新概念框架并质疑时间、空间和他者之间的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及其通

本莱得·卡比(Bertrand Cabedoche)

课程旨在从各个维度加强学生对文化问题的了解,并将其运用到新闻生产领域。这些维度涉及内容发展,身份反省,社会领域的媒介化,媒介组织的管理政策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行为(商业案例)和文化、传播、信息的工业化,公共空间建构与发展的社会问题,社会合法化,知识发展等。

课程概述

课程等级:该课程面向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有无新闻专业背景均可)或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

课程说明:该课程体系的设置顺应了时代变化。20世纪下半叶以来,信息、商品和人口流动呈指数倍增长,同时,在解决全球问题上,无论涉及何种参与者 (公共/私人/协会、个人/社区、正式/非正式机构),其都加强了文化问题的政治化。同时,世界范围内,区域和地方现象、地缘政治和象征性区域化逐渐再现,重新激活了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文化性。(Zizek,2014)

为了克服跨文化报道中的肤浅化问题,培训课程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彻底改变:从结构到事件,从自由到限定,从统一性到各地特色再到多样性。(Braudel,1958)本课程在最大范围内提供了理论性、概念性和方法论层面的指导,一旦这些指导被应用于信息实践(或信息实践的发现)领域,就可以在实践和内省层面帮助参与者。教师对课程的引导要区别于任何规范化的、有可能引起知识和工具化之间混淆的观点,该培训课程要不同于那些新闻操作手册的强制知识传输的方式,而要以“合理管理”和跨文化为特色,将知识转化为管理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转录技能。

除了现代管理工具问题,本课程也针对那些可能必须要把跨文化问题作为主业,而且有志于在此领域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记者。该课程尤其能防止新闻业在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停滞不前。(Moles,1967, 1979)。该课程确实能帮助当代新闻业从各种拼凑的演讲、信息泛滥和由此引发的对不同类型知识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延续大众传播在20世纪中叶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新闻培训中缺乏对新闻道德与知识的重视(Badillo, 2005),就会导致媒介话语容易在充满敌意的辩护者和满嘴“真实性”论调的宣传者的影响下误入歧途,最终可悲地沦为当代毁灭地球的工具。(Hrétien,2002)

模式:为了掌握全部涉及新闻与跨文化的主要当代事件,该课程有两个长期的规划,即借鉴多学科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为每个建议的讨论提供空间。

教学方式和方法:该课程从反义疑问的角度出发,不脱离新闻实践, 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和指导措施。

该课程的教学主要采取介绍和互动研讨会两种形式,目的是获得参与者对于已发表的、涉及跨文化的媒介信息产品(新闻报道、电视节目摘录等)的反馈。通过授课老师选取的摘录内容来激发集体反馈,从而实现互动,这对于在新闻学和跨文化的范畴内解决人文和社会科学作者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授课老师可以根据该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脚本并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如由两个参与者扮演跨文化领域中的采访情形,并听取小组其他成员、参与者和观察者的报告)。

授课老师主导的早期分类工作为概念性、理论性甚至范式思考做了准备。这包括在学校中对提案的展示以及对作品的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课程内容,授课老师要从语境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在这个领域中的轶事和例子开展。

最后的评估在课程快结束时进行,采取学生在授课老师面前进行答辩的形式。

授课老师必须在跨文化理论方面以及全球性和地区性信息质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也要对相关的教学法和参与者的活动保持特别的关注。建议课程授课老师要具有新闻经验,即使是少量的新闻经验。

评分标准:总分为与60个学时相对应的学分。

参与者在课程中的活跃程度是获得学分的基础。授课老师系统地记录学生的活跃程度 (占学分的30%),并评估学生所学(占70%),评估基于学生完成的有关跨文化事务的项目。

课程时间:原则上每周4小时,共12周,每周包括1小时的阅读和统一评论,此外还有1小时的实践和2小时方法论、概念、理论的学习(包括休息时间)。

参与者同时需要利用课下时间准备最后的项目。项目的评估内容可能包括参与者的口头展示,这需要授课老师为每个参与者额外增加半小时(20分钟用来展示,10分钟授课老师给予反馈)的时间。

总之,授课老师会进行48小时的课堂教学,如果有额外的口头展示,授课老师还需给每个参与者半小时进行最后评估。

设备:该课程不需要特殊的科技设备,仅需要一些在场的设备,如角色扮演或个案分析时所需的投影仪、录音机和照相机。

至于其他所需设备,仅需要一套可安装成U型的桌椅,此桌椅在角色扮演的准备和执行过程中可以搬移以满足展示所需即可。

课程大纲

该培训在每个系列(整个模块共4个系列)开始时有实践训练,由此授课老师可以有意或无意地根据参与者的知识水平搭建合适的理论和概念基础。

第1课:新闻—概念具体化、文化征服和文化转换的媒介?

学生需了解以下知识:

(1)“文化对抗”这一殖民主义概念起源于法国式的命题否定和“普世主义”以及英国的“世界主义”。

(2)“殖民征服”的科学界定与“文化古语”形成对比。

(3)科技决定论是技术革新(新基督教和实证主义、信息通信技术、优先载体的发展、与野蛮相对抗的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形成)的推动者。

(4)“现代化”理论正面临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挑战,这是“文明冲突论”的观点。

(5)企业文化崛起对历史的终结和对一些文明国家持有的错误观点的挑战,同时,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科技革命、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社会)的管制解除。

第2课:新闻—在多重文化身份再确认中被取消资格或再认定资格的参与者?

学生需了解以下知识:

(1)18世纪末雅各宾派的“普世主义”和“二战”以来媒体的宣传作用。

(2)“种族歧视”“跨文化扩散”和其他形式的“虚假进化论”的科学指称。

(3)“文化相对主义”的人类学推广。

(4)在跨文化视域内寻找新概念框架并质疑时间、空间和他者之间的关系。

(5)原住民的“生活艺术”和对抗主导权力者的威压时使用的策略。

(6)为了对抗文化分级和单向的国际信息流通,新世界信息秩序(NWICO)亟待建立。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及其通过媒体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

(7)文化研究及“非场域”下文化与国家关系的解构;提高编码/解码的能力以对抗文化帝国主义。

(8)对新世界信息秩序的提及正日益减少;分析媒体在处理民族国家事务时的外部性质;媒体在近距离接触社会运动时所扮演的调停者角色。

第3课:新闻—文化交融的载体?

学生需了解以下知识:

(1)真实性的陷阱和种族诉求污名的反转;公有社会约束面临的风险;多元文化主义的陷阱和平权运动政策的限制。

(2)区域发展中心的出现导致单向信息流通的结束;根据本地消费者的倾向,满足多样性或调整供应的需求;“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交流重塑;大众文化对文化融合的影响;被国家权力控制的媒体在国界间隙度方面的局限;推动“内部与外部”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整合;作为文化变革推动者的社交网络的动态;非传统文化运动的全球化;媒体、传统媒体和跨国媒体间信息实践的交融;信仰社会平等决定论的新激进主义。

(3)跨文化和逆生长理论;源于东方主义的后殖民研究;提高间隙个体的生存状态和促进多重的、交融的个人身份;大力促进区域文化和语言领域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4)跨文化主义是对共同价值的坚守,它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表达。此外,跨文化主义还需探讨新人道主义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该起到的作用。

第4课:跨文化性—媒介管理的新艺术或批判性思维的误用?学生需了解以下知识:

(1)在价值塑造方面,文化、信息和传播产业的发展与网络产业(远程通讯)及设备(信息技术工具)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业相关组织的管理文化的逐步变化和法国务实社会学为理解该现象做出的贡献。

(2)文化参照是组织和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规则和前提;霍夫斯泰德文化管理的基本模型;国家文化的维度及其对管理风格的影响;专业文化领域里的次级社会化理论;合资企业和对跨文化的管理;新制度主义理论和文化多样性资源理论作为商业案例中的元素;工作场合中多样性的益处和风险;不同机构中跨文化管理实践与技术及其在信息产业中的应用。

(3)对多种极端自由主义解释的分析(包括对文化民族主义的解释的分析);社会多样性;“老欧洲”的“文化例外”(用于对抗“名人文化”与来自大西洋的传播逻辑)。

(4)文化产业理论;文化、信息和传播产业化面临的新挑战与媒体不断集中化和金融化现象的关系;对传播产业发展进行持久批判的质疑;分析政治和社会的文明化。

第5课:跨文化性—数字文化

学生需了解以下知识:

(1)数字文化的概念。

(2)网络新闻与实践的标准化。

(3)数字新闻产品的身份标识。

(4)个案分析(分析媒体网站,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来发现文化问题)。

阅读材料

这些参考书旨在帮助授课老师熟悉有关跨文化与新闻这一主题的事务、理论、概念、方法论和技巧。要注意,《训练者手册》中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列表,涵盖了教学大纲所提到的所有参考书目。

第1课

1.Mattelart, Armand. 1999. “Histoire de l’utopie planétaire”. De la Cité prophétique à la Société globale, Paris: La Découverte [trans. (2000) Historia de

la utopía planetaria. De la cuidad prophética a la Sociedad Global/History of the

Planetary Utopia. From the Prophetic City to the Global Society, Barcelona: Paidós Iberica Ediciones.]

第2课

1.Schiller, Herbert J. 1973.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White Plains, NY: 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s Press.

第3课

1.Appadura, Arjun.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Demorgon, Jacques. 2000. L’interculturation du monde. Paris: Anthropos.第4课

1.Bouquillion, Philippe. 2008. “La diversité culturelle. Une approche communicationnelle”, Questions de communication. http://questionsdecommunication. revues.org/1823

2.Garnham, Nicholas. 1990. “Public policy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

3.Garnham, Nicholas. 2005.“From cultural to creative industries: an analysis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pproach to arts and media policy-mak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Vol. 11, pp. 15—29.

4.Hofstede, Geert. 1991.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urvival. New York: Mc Graw-Hill.

5.Meier, Olivier. 2005. Management Intercultural: Stratégie, Organisation, Performance. Paris: Dunod.

第5课

1.Kiyindou, Alain (ed.). 2010. Cultures, technologies et mondialisation. Paris: L’Harmattan.

参考文献

1. Badillo, Patrick-Yves,De la parfaite adéquation du journalisme à la ‘société de l’information’: les enjeux de l’information et de la communication (Fr om the per-fect appropriateness of journalism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im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005.

See http://www.u-grenoble3.fr/ les_enjeux/2005/Badillo/index.php

2. Braudel, Fernand,“Histoire et sciences sociales: la longue durée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long term)” , Annales, 1958,Vol. 13, No. 4, pp. 725–753.

3. Chrétien, Jean-Pierre (ed.), Rwanda: Les médias du génocide, (Rwanda: The Me-dia of Genocide), Paris, Karthala (at the request of UNESCO), 2002.

4. Moles, Abraham, Sociodynamique de la culture, Paris: La Haye, Mouton. [Trans. (1974) as Culture’s Sociodynamics. Bucharest: Ed.Scientif c.] 1967.

5. Moles, Abraham, A French point of view of the predominance of Englis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Issue22,1979, pp. 51–56.

6. Žižek, Slavoj,Plaidoyer en faveur de l’intolérance (A Plea for Intolerance), Cas-telnau-le-Lez, France: Climats, 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