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追寻真相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追寻真相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被称为寻求真相的职业,寻求真相是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存在之本,也是新闻的力量所在。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一项检测信誉度的调查发现,公众对新闻媒体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就是新闻缺乏真实性。再次,新闻真实性保护新闻从业者。新闻从业者是新闻真实性的首要保障,同时新闻真实性也是保护新闻从业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条件。

新闻被称为寻求真相的职业,寻求真相是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新闻记者的职责与史家相同,就是不顾一切地寻找事实真相,所以他所贡献给读者的,不是政策、国策之类,而只是尽他们力量所能得到的事实真相。”[36]

但是,真相往往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达到的。“自从3000年前,柏拉图将生活比作投映在山洞墙壁上的影子以来,人类一直在与真相的不确定性搏斗。”[37]一方面,人类历史上的真相概念是变化发展的。柏拉图认为真相是存在于完美的世界的东西,既无法触及,也无法检验,只有对人类的才智来说才是可知的,他将“真实的事物”这个观念从事物的实际存在中抽离出来。中世纪的神学思想家相信,只有借助上帝、教会、国王、牧师才能探知真相。而在弥尔顿等自由主义思想家那里,真相是在“观点的公开市场”经过“自我修正过程”以后,逐渐浮现出来的。直到启蒙运动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真相掌握了事物的本质,真相能够被感知、可以运用经验去检验,而且不会因人而异。但是,今天更多的哲学思想正在拓展真相的概念,更多的人相信真相是相对的。

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的大众传媒使受众对真相的认识变得更为复杂。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明白无误的事实,经过大众传媒的文字、声音、图像等符号转换成信息,向社会公众传播的时候,因为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可能导致对事实的理解有别。特别是电视普及以后,我们感知的真相似乎变得越来越虚幻。眼见的画面告诉你这就是真实的现场,但是传统社会“眼见为实”的信念,在信息社会并不可靠了,因为你看到的1分钟的画面,可能只是新闻记者花了1个小时筛选过后的事实信息。

显然,事实的真实并不一定就是真相,真相往往是事实背后的真理。真相,不仅是真实的存在,不仅是眼见为实的表象真实,而且是客观的反映,是实质的真实。那么,寻求真相的新闻职业,在实践中如何发现真相、传播真相呢?本研究认为,新闻寻求真相就要从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两个方面入手,找出真实的存在,做出客观的反映。

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能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的事实的信息。新闻源于事实,事实必须是真实存在的。“真实的新闻留给后代的是真实的记载,不真实的新闻留下的将是一部歪曲的历史”[38]。真实性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

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内涵。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在新闻报道中的各个要素(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起因,how经过)都经得起推敲和核对”[39]。简单地说,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要合乎客观事实,每一个具体事实包括事实的细节必须确凿无误;对于事实的概括也必须准确无疑,不夸大也不缩小,不以点带面,不以偏概全;甚至,这一事实与这一类事实的总体状况也是一致的。

新闻真实性还可以分别从“真”和“实”两个方面去认识,“真”是真相或真理,“实”是客观实际。一方面,新闻真实性的“真”是以“实”为基础的,没有“实”的存在就无所谓“真”。理解起来很简单,新闻真实性的前提条件是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就没有新闻的真实性可言。另一方面,新闻真实性的“真”是对“实”的客观反映,这是新闻的“真”的真正内涵。新闻报道只有是对“实”的客观反映才能够说“真”。所以,我们可以说新闻真实性的检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主观反映是否与客观事实一致。

实际上,新闻报道的是事实的信息,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是客观事实的符号化的再现,这里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凭空捏造的,是确切无误的,不是随意虚构的。新闻的真实性就是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这里的事实是第一位的,是新闻信息本身所依据的事实。从这个意义讲,新闻真实性是本体论的新闻真相。

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意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存在之本,也是新闻的力量所在。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实践而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首先,新闻真实性塑造新闻公信力。公信力是新闻内在品格的综合表现,是新闻信息的可信程度和对受众的影响力。公信力似乎与真实性、客观性、专业主义等概念都有共通之处,但是最简单直观的理解,公信力的基本含义是来自公众信任的力量,所以真实性是公信力的源泉。确保了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够有效提高新闻的威信,获得公民的信赖与支持,提高新闻的公信力。

其次,新闻真实性奠定新闻媒体影响力。在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新闻媒体作为私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一分子,是通过市场的手段解决生存问题的。即使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也是大多数新闻媒体的生存之道,新闻媒体不可能不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但是,新闻媒体为了直接的商业利益,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以虚假新闻来迎合受众、欺骗受众,最终将导致公众对新闻媒体完全失去信心,新闻媒体最终将无法生存。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一项检测信誉度的调查发现,公众对新闻媒体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就是新闻缺乏真实性。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树立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心,才能获得更多公众的认可,新闻媒体影响力才能持续扩大,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得更好。

再次,新闻真实性保护新闻从业者。新闻从业者因素是保障新闻真实性的首要因素,因为新闻从业者是接触新闻的第一人,新闻传播是通过新闻从业者将新闻事实转换为信息之后传播的。因此,新闻从业者必须对真实性负责,否则新闻的真实性只能是纸上谈兵。新闻从业者是新闻真实性的首要保障,同时新闻真实性也是保护新闻从业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条件。新闻从业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由于其接触的新闻事实是纷繁复杂的,稍有不慎可能会触及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的切身利益,就会受到来自相关各方的压力,甚至遭受打击报复。只有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才能使新闻从业者免受不实的陷害,才能有效地保护新闻从业者。

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相对性。新闻真实性对新闻而言是绝对命令,但新闻真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或许可以质疑,既然是相对的真实就不是真实,但是新闻实践中能做的就是无限接近真实。

首先,相对于事实的发展过程而言,新闻真实性只是单个事实的真实,新闻要通过个体真实而接近整体真实。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事实,新闻报道的过程就是对这个事实的认知过程。事实发展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新闻真实性达到的程度,事实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新闻的真实性就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因此,新闻真实性取决于事实的发展过程,是相对于事实而言的真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真实性是相对的真实性。

对于单个事实的报道,做到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就是新闻的个体真实。对整个事实的完整而系统的报道,做到与客观事实的过程及全貌相符,就是新闻的整体真实。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实践中努力通过个体真实追求整体真实。马克思为此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的有机运动”理论。所谓报纸的有机运动就是新闻从业者从事情发展的不同角度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报道的总和。“在报纸的有机运动下,全部的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40]“只要报刊生气勃勃地采取行动,全部事实就会被解释出来。这是因为,虽然事情的整体最初只是以有时有意、有时无意的,同时分别强调各种单个观点的形式显现出来的,但是归根到底,报纸的这种工作本身还是为它的工作人员准备了材料,让他把材料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报纸就通过分工一步一步地掌握全部的事实。这里所采用的方式不是让某一个人去做全部的工作,而是由许多人分头去做一小部分工作。”[41]马克思告诉我们的是,新闻真实是从每一个个体真实一步一步地达到整体真实的。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只重个体真实,不求整体真实的情况很常见。比如,某些西方媒体热衷于中国问题的报道,但是只关注中国的灾难、腐败等负面情况,不关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积极的情况,尽管他们每一次对中国问题的报道可能是真实的,但总体上对于中国问题的报道是不真实的。

其次,相对于事实的全貌而言,新闻真实性只是新闻从业者呈现的表象真实,新闻要通过表象真实而接近实质真实。从客观实际存在的事实到新闻报道的事实信息,这其中经过了一系列中间环节的处理,这些中间环节主要是新闻从业者的选择与加工。由于不同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知识结构、认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在新闻的报道角度、表现形式、报道时机等方面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新闻从业者所反映和呈现出来的新闻事实不尽相同。简而言之,受新闻从业者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公众所感知的新闻事实仅仅是新闻从业者所呈现的事实,很可能只是事实的表象而不是事实的实质。相对于原原本本的客观事实本身,新闻信息呈现的事实是经过新闻从业者加工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的真实性也是相对的真实性。

表象的真实是孤立的、表面的,而实质的真实是联系的、深入的,往往是事实背后的真相,是事实背后的关系和原因。当然,实质的真实不能等同于本质真实,本质真实是所谓的反映事物的规律,是抽象的,那是主观主义的新闻观。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不仅要从事实的总体上去把握真实性,而且要从事实的联系中把握真实性,我们追求的新闻真实性,就是要努力从新闻的表象真实接近实质真实。实质的真实,不仅要求新闻呈现原原本本的客观事实本身,报道的事实与实际存在的事实完全一致,没有出入,而且要求呈现事实背后的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因果关系,力求更全面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貌。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只重表象真实而忽略实质真实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我们间或报道拆迁导致的自焚事件、爆炸事件,却难以看到报道为什么拆迁导致这么多极端事件,难以看到报道拆迁安置办法不合理、土地流转制度不合理等深层次原因。

新闻的客观性。新闻是对真实存在的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以客观事实为本源,按事实的本来面目去反映,我们因此说新闻是客观的。客观性是新闻的重要原则,也是新闻的基本特性。

关于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客观性是新闻实践中被反复强调的要求,但是对新闻客观性的理解并不一致,可以说是一种报道立场,也可以说是一种操作方式。

台湾地区学者彭家发认为新闻客观性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记者在搜集和呈现新闻作品时,概以事实为主:无偏私,也无党派立场,展现的是正确真实的报道;对于新闻事件,只做各方的公平的证人,平衡处理各方意见;新闻工作不受成见和情绪影响,将个人态度的涉入减至最小,事实和意见分开;所提供的资讯都属于中立而非评论性;所提供的讯息是各项可查证的事实的总和。”[42]

大陆新闻学者展江在谈到央视新闻频道的编辑方针时提出“奉行新闻与宣传分离、事实与评论分离两个基本原则,回归国际通行的‘客观报道’理念,要义如下:1.坚持用事实说话;2.忠于事实;3.正确性与可靠的消息来源;4.平衡处理信息;5.反对报道偏见。”[43]彭家发和展江都将新闻客观性看做是一种操作方式。

而大陆学者郭镇之则是从西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角度看待客观性,认为“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以客观性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44]。这里将新闻客观性看作是一种中立的立场。

综合对新闻客观性的各种论述,本研究倾向于这样看待新闻客观性: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报道的表现方式是客观的,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的,是不以个人或者媒体组织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基本特性。或者说,新闻客观性就是拒绝个人或组织的偏见影响他们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处理、评价,以独立公正的立场去认识事实并反映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客观性是认识论的新闻真相。

关于新闻客观性与真实性。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是两个看似接近的概念,也确实存在交叉重叠的地方。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确切无误,合乎客观实际;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尊重客观事实,并且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都以事实为本源,这是二者共同之处。新闻客观性以真实性为基础,没有新闻的真实性,也就没有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真实性依赖客观性去表现,不客观的新闻也是不真实的新闻。

但是,新闻客观性与真实性也存在明显的区别。新闻的真实性从事实本身的角度出发,强调事实的准确性;而新闻的客观性从人的角度出发,强调人的立场的公正性。由此可见,新闻客观性更加注重的是人对事实的认知态度。新闻客观性要求,新闻从业者不以个人或者媒体组织的主观意志,而影响他们报道的事实或报道的方式方法。“要求采编人员采取政治上敌对阵营的中立论点,可以容许他们精细地检验争议中的各方面意见;由是,重要论题得以有最广泛、公正的报道。记者的意见,或解释上的一己表白,则仅限于社论、专栏及其他背景性稿件中出现。”[45]

关于新闻客观性的原则。新闻客观性要求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客观地反映事实,在反映事实的过程中拒绝个人偏见的影响。如何拒绝个人偏见的影响呢?中立、平衡、公正,是新闻从业者在实践中需要坚持的客观性原则,也是新闻客观性的保障。

首先,根据中立原则要求,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实践中对新闻所涉及的各方不偏不倚,保持独立的立场和态度。换言之,新闻从业者要抛开自己的价值观,抛开自己的喜好或者厌恶,将其所掌握的事实信息如实地公之于世,不能够先入为主。或者说,在没有任何选择标准之时,新闻从业者对于所有的观点、新闻所涉及的所有人物或组织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因此,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从业者一般不直接站出来表达观点,而是用事实说话,主要提供事实性信息。

其次,根据平衡原则要求,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实践中对新闻报道涉及各方给予公平表达的机会。这样,各方的意见都得以表达,各方意见的认可度由公众自己去判断。新闻最主要的目的是传播信息,并且是传播真实全面的信息,并不是支持一方表达而限制另一方表达,各方表达自由的权利得到同等尊重,各方的表达机会平等。平衡原则是新闻实践中极为重要的原则。美国合众社(1907年)的创办人爱德华·怀利斯·斯克里普斯(Edward Wyllis Scripps)曾说:“在争论中,你不要带有倾向性或者站在某方面。你不可能做到总是完全客观,但你必须永远力争把争论双方的观点都反映出来。”[46]

再次,根据公正原则要求,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媒体站在公正的立场,做争取中立、平衡、完整的报道。在日常应用中,公正、中立、平衡三者的意思经常会被混淆,或者会互相替换。但是实际上三者的意思各有区别,中立是在没有任何选择标准之下,对于所有的观点、新闻所涉及的所有人或组织都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平衡是要给新闻报道涉及的各方以公平表达的机会;而公正则是站在公正的立场,做争取中立、平衡、完整的报道。从比较中可以看出,公正的立场是包含了中立和平衡的意蕴,中立是强调程序公正,平衡则是强调分配的公正。事实上,客观、公正在新闻学里也是合并使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