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以篇名为检索项,输入检索词“体育旅游”,对中国知网收集的1999-2007年国内主要期刊文献资料刊登的论文进行检索,检索到论文共有701篇。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将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这些因素大大降低了我国各个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包括体育旅游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发展模式等。

根据以篇名为检索项,输入检索词“体育旅游”,对中国知网收集的1999-2007年国内主要期刊文献资料刊登的论文进行检索,检索到论文共有701篇(见图2-2)。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将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

alt

图2-2 1999—2007年中国知网国内学者体育旅游研究论文数量统计

注:搜索网址为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index.htm),搜索时间为2008年11月25日14:20—15:20。

1.体育旅游研究的起步阶段

随着我国体育旅游实践的发展,对我国体育旅游有着较深研究和理解的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张发强倡导学界积极研究体育旅游问题,并于1995年在全国国际体育旅游座谈会上作了《关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从而引发了国内学者对于体育旅游研究的热情。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韩普安和杨春青(1998)[35]的《体育旅游学初探》对体育旅游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著作。同时,许多学者所提出的体育旅游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陆元兆和戴昌松(2000)[36]指出,体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玩过程中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谭白英和邹蓉(2002)认为,体育旅游,即以非营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以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它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产物,集竞技与旅游休闲于一体[37]

(2)发展体育旅游的意义研究。如韩鲁安(2000)[38]的《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时期不论是旅游界还是体育界的学者都已经开始认识到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与旅游融合的产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吸引力。

(3)发展体育旅游的实证研究。一部分学者开始针对实际开展实证性研究,力求使研究成果具有实践价值。如仇学琴(1998)[39]的《试论昆明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休闲体育旅游特色开发》;孟凡运(1999)[40]的《南京东郊风景区体育休闲、娱乐、旅游产业的开发前景与构想》等。

2.国内体育旅游研究的发展阶段

2001年,我国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游”,我国取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国家旅游局确定2008年为“中国奥运旅游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体育旅游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体育旅游发展研究。对于区域体育旅游如何发展,学者们针对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成都体院的柳伯力等(2002)[41]主要对四川省的体育旅游进行研究,对于如何开发四川的特色体育旅游资源以及体育旅游景区构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哈尔滨体院的程云峰等(2002)[42]对黑龙江、哈尔滨这一区域的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及节庆活动研究也极为深入;云南师大的饶远等(2003)[43]对云南的民族体育旅游等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及项目开发有独特的见解;孟凡运等(1999)[44]从体育旅游的意义入手,分析我国各个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优势,认为在充分发挥各个地区文化历史、地理优势,重视国际竞技体育项目的同时,应大力开拓具有各个地区独特风格和吸引力的区域性体育运动项目。但同时也指出,各个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缺乏宏观的理论指导,存在地域的局狭性,没能够打破地域界限,缺乏区域间的体育旅游系统规划、开发与协调;没有体现出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和综合功能,特别是跨区域体育旅游项目的经营协作、促销与综合服务网络尚未形成;体育旅游产品缺乏统一的促销氛围,难以形成整体的形象和持续的效应。这些因素大大降低了我国各个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吴贻刚(2004)[45]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问题。他认为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的联动条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活跃的体制、机制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合作,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以及政府已启动建设的长江三角洲体育圈是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能性的依托点和有利条件;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思路在于体育旅游一体化、体育旅游市场一体化、体育旅游信息一体化、管理制度一体化;适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联合调查与规划、开发新型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环境保护协作,是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2)体育旅游发展的宏观研究。包括体育旅游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发展模式等。这一阶段的体育旅游发展的宏观研究集中于两个领域:第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周立华(2005)[46]从产业和资源两大视角提出了体育旅游资源“多类多元”开发模式,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为“旅游+体育”和“体育+旅游”两种类型。从资源分布和资源所能提供的服务体系提出了“专项型”、“组合型”和“附带型”三种开发模式。周琥(2007)[47]认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由体育旅游地形象策划、体育旅游地产品策划、体育旅游地市场策划三大部分构成,三大部分在策划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印证,构成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的有机整体。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的支撑要素可以通过体育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可进入性、旅游者对资源的感知、市场情况,以及实地勘测、资料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得。第二,体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述有:王桂忠(2002)[48]的《关于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饶远、张云钢(2003)[49]的《新世纪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等。他们在论文中提出诸如:科学细分目标市场,树立我国良好的体育旅游的目的地形象,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大力开发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体育旅游发展等对策。

(3)专项体育旅游研究。北京奥运使得奥运旅游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不断增多。李健(2006)[50]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奥运旅游吸引物、奥运旅游客源市场、奥运旅游区域影响、奥运旅游社会经济区域影响、奥运旅游促销、奥运旅游纪念品开发、奥运旅游安全、奥运旅游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林显鹏、虞重干(2006)[51]研究了奥运会的融资模式,即政府资助(政府投资占75%以上)、私人资助(企业或私人投资占75%以上)、结合型资助(政府与企业投资各占25%以上),并认为注入主城市的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使城市经济总量增加;现代奥运会给主办城市带来长期经济影响(约为12年);现代奥运会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市场营销的重要平台,使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体育旅游与体验经济存在天然的契合,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融入到体验经济之中。许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例如姜付高等(2004)[52]的《体验经济视角中的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营销》;平越、吴嘉玲(2006)[53]的《论都市体育旅游的意义与前景》;姚洁(2006)[54]的《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性开发的战略思考》等,说明体育旅游发展逐步深化,产品个性逐渐鲜明。

(4)体育圈的理论研究。我国在发展体育旅游过程中涌现出“体育圈”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原国家体育总局张发强局长在体育圈这一研究领域是先行者,他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率先提出了“环太湖体育圈”这一概念,“环太湖体育圈”的提出及其运作引发了我国其他地区的体育圈如“长三角体育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大众健身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现代城市以社区体育作为大众健身的主要载体,体育生活圈的相关理论及实例逐渐浮出水面。李建国(2004)[55]认为,作为向世界级城市迈进的城市——上海,在建设“健康城市”的框架下,可构筑日常、双休日、长假三个体育生活圈,居民出门500米左右有普及型健身设施,市民利用交通工具15分钟可到达综合性体育设施,30分钟可到达环城林带或体育主题公园等自然体育设施,该理论成果目前已被上海市政府采纳。笔者所参与的国家体育总局2004年度软科学课题《关于构筑三峡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研究》,以及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度软科学课题《关于构建湖北体育旅游经济圈的研究》认为体育旅游经济圈能够整合体育与旅游资源,形成体育旅游产业链,实现体育与旅游品牌共享、资源整合、配套完善、整体开发,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推动体育旅游经济圈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总之,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我国专门的本科、研究生的体育旅游专业及方向不断增加;在学术成果方面,已有环太湖体育圈等理论研究成果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运用于实践;在学术交流方面,国内学者体育旅游的有关研究通过奥林匹克科学大学等国际会议与国外学者进行了交流。虽然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在这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与国际体育旅游研究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足,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数量统计方法在体育旅游研究领域尚未充分使用。其次,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在体育旅游学科知识体系、体育旅游产业政策、体育旅游发展机制和模式、体育旅游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协调等研究内容上存在空白。最后,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度不够,注重实证方面的描述性分析,研究范式较为单一,低水平重复研究过多,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相当的成果是从局部区域抽象得出的,具有主观性和非普遍性,缺乏对体育旅游共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这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体育旅游[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