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林阳书法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林阳书法出版社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美术》:林阳副总编辑,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成立于199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连环画出版社、荣宝斋重组而成。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连环画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情韵》等获得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选图书,这个奖项是国家三大奖之外又一个由政府主办的奖项。

《中国美术》:林阳副总编辑,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全国美术出版社中的老大哥,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建社初期的辉煌到90年代的三社重组合并成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以下简称总社),再到荣宝斋从总社分离出去,那些曾荡漾人心的分分合合,在历史的烟云中流转,在风华中凝练,在轮回的岁月中不断演绎。您能向读者大致介绍一下总社的发展历史吗?

林 阳:主持人你好,首先感谢你的采访。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国家级美术出版机构,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出版过许多标志性出版物,许多读者就是看着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书刊成长起来,并成为美术专业工作者的。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成立于199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连环画出版社、荣宝斋重组而成。有意思的是,原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的骨干力量是从人民美术出版社分出去的;荣宝斋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归人民美术出版社领导,1978年分立,1998年重组到中国美术出版总社,2009年又分立,分分合合,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

《中国美术》:那么荣宝斋从总社分离出去之后,对总社是否将会有影响?影响在哪些方面?总社在组织架构上有何调整?

林 阳:当然会有影响。荣宝斋是我国重要的老字号传统文化企业,具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荣宝斋出版社也有很好的出版传统,他们出版的书法篆刻类图书、美术技法类图书都有很好的读者口碑和市场占有率。在总社内部,资源配置是有分工的,荣宝斋分立之后,尤其是荣宝斋出版社分立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和荣宝斋出版社之间会有竞合关系,人民美术出版社在2009年设立了书法篆刻编辑室、艺术教育编辑室等部门,加强这类图书的编辑出版。我认为,面对市场新的变化,荣宝斋与总社分立之后,无论是总社还是荣宝斋都会有各自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会创造出更好的历史。

《中国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出版过大批优秀图书,如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文革”前的《苏加诺藏画集》《宋人画册》《芬奇作品选集》《中国历代名画集》,90年代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故宫博物院藏画集》和近些年被美术界誉为“大红袍”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还出版了《百年中国画集》《永远的三峡》等,这些书有的得到了“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博览会金奖”的荣誉,有的获得国家级图书奖,见证了新中国的美术文化发展历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怀揣着美术梦想的年轻人走向了成功之路,同时也为人民美术出版社赢得了荣誉和良好的品牌效益。当然,我们也不能总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历史发展到今天,您认为人民美术出版社今天是否能延续辉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全国美联集团2014年新春团拜会上,作者的书法作品《马到成功》,作为特别奖奖品

林 阳:人民美术出版社是一个具有优秀品牌的出版机构,在过去的近60年里,出版了大量的优秀出版物,许多图书得到读者的喜爱,获得了不计其数的奖杯、奖状,这里不再列举。不单过去有着伟大的成就,我们对今天和未来更充满信心。仅以这两年为例,200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九如堂古陶瓷藏品》获得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抗击冰雪心系人民——新闻摄影展作品集》、连环画出版社编辑出版《抗震救灾众志成城——5.12汶川大地震纪实系列连环画》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连环画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情韵》等获得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选图书,这个奖项是国家三大奖之外又一个由政府主办的奖项。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中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献礼书占27种,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万山红遍——新中国美术60年访谈录》《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作品集》(11册)、《新中国连环画6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优秀连环画作品选》《中国美术百科全书》(4卷本)、《中国历代绘画——西安美院珍藏》《中国侗族在三江》等一系列重点图书和献礼图书。今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碑刻全集》(6卷本)、《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作品集》《辉煌6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成就展图集》、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任伯年全集》(6卷本),其中,《任伯年全集》由于上市较早,销售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重点美术图书指的是符合国家文化建设、文化安全的要求,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国民审美素质的图书。出版美术重点图书是出版社树立和推广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美术学科建设是我们国家级出版社的责任和义务。而重点图书的出版是出版社品牌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重点图书的编辑出版与常销书、畅销书一样,是出版社出版业务的灵魂和中心工作。

《中国美术》:“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确实,无数美术爱好者正是读着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好书,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既然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那么多优秀的图书,再和您聊聊“好书”吧。在业界普遍意义上的好书是指该书能够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您在出版和编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您认为什么样的书可以称之为好书?

林 阳:关于好书的概念,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角度,胡守文先生有一篇专门谈好书的文章。我以为,一本好书,就是赢得相当数量读者赞叹的书。在我的办公室,总有一些同志看到一些图书,爱不释手,总想借走,甚至不愿还回来。这样的书,通常就是我们谈到的好书。凡是好书,其内容、出版形式肯定是高度统一的。在工作中,我们通常发现的是,某本书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遗憾。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好的产品诞生需要经过许多环节,而每个环节应当尽量做到百分之百。如果设定生产一个产品需要5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做到90%,每个环节都乘90%,那么这个产品最终的得分是59分。在一个环节上做到90分,看上去是很高的分数,但几个环节下来,这个产品竟然不及格。如果我们设定图书的编辑过程有5个环节,信息搜集、信息整理、策划选题、作者、装帧设计。我们在编辑图书时,一定在每个环节上力求高分,而绝不能满足于90分。如果每个环节都达到95分,这本书的得分也仅是77分。由此可见,我们在每个环节上还有努力的空间,出版社之间出版物的差距,就在于这些环节分数的不同。在工作中,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同类书,不同的作者往往会有不同的市场影响。比如现在出版于丹的图书,等于拿到一定的印数。在信息整理的环节,如果我们对搜集的信息缺乏辨别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图书策划环节。比如我看到某出版社出版的马未都的鉴藏类图书,版权页上写着印刷60万册。我去核实,发现只印刷了15万册。信息搜集的质量、策划的水平、编辑含金量及装帧设计的高下,都对这本书是否能成为好书有巨大的影响。

《中国美术》:看来只有在每个环节上都严格要求才有可能出好书,也只有好书才能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畅销书、常销书。您认为在其他出版领域中经常出现的畅销书和常销书的成功营销模式对于美术出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作者与其清华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中部分出版界的同学,在2014年中国出版协会美术出版工作委员会社长年会上合影

林 阳:这个问题提得好。在美术出版社中,编辑们普遍不太接受畅销书的概念。畅销书一般指在短时间内发行量较大的图书,比如于丹的《论语心得》,发行400多万册。出版界每年都有畅销书的神话出现,但在美术出版界究竟是否存在出现畅销书的可能呢?我认为是可能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芥子园》,每年都在人民美术出版社销售排行榜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退步集》已经发行20万册左右;中华书局出版的马未都的几本鉴藏类图书,起印数量都在15万册以上,这些美术类图书的存在,都说明在美术图书中是有畅销书存在的。也许畅销书需要仰仗各种机会和努力,那么,常销书就应当是美术出版社追求的目标了。常销书应当以再版次数和数量衡量,是出版社生存的基石。但在多数美术出版社中,常销书的数量也不是很多。有这么一个现象:有美术教材的美术出版社,利润较高,一般图书在零售市场的占有率就不高;而没有教材的美术出版社,其畅销书、常销书的数量就较多。这大概与各美术出版社社长的压力不同有关吧。

《中国美术》:您刚刚提及了出版社的“利润构成”,确实教材对不少美术出版社是个重要的部分。除了教材和画册,当下动漫产业风起云涌,可谓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针对漫画所衍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无论是对于影视出版还是纸制出版都是一次机遇和挑战,基于此种背景,对于动漫出版,总社最近有什么新的举措?

2011年,作者陪同时任国务委员的马凯同志,参观“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60周年成就展”

林 阳:“动漫”是最近几年政府极力扶持的文化创意项目,由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0部委联合成立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有几个亿的资金,这些资金将投向与动漫产业有关的企业。过去的连环画主要是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版协连环画艺术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几乎都是美术专业出版社。近几年少儿出版社在动漫方面有所创新,而动漫也是美术出版社所擅长的。比如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中的连环画出版社,一直是动漫书刊的出版重镇,2009年成立了动漫中心,下辖《儿童漫画》《少年漫画》《漫画大王》《连环画报》。《连环画报》明年就创刊60周年了,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刊;《儿童漫画》创刊也有30多年了,在儿童的心目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拥有良好的作者资源和读者资源;《漫画大王》《少年漫画》是中国动画“5155”出版工程中的两本优秀漫画刊物,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读者定位明确,《漫画大王》期发行量已达8万多册。面对中国的动漫热,我们可以将几本漫画期刊进行集约化管理,利用期刊的影响力,将期刊发表过的优秀作品集结出书,做到期刊资源再次利用。我们也借转企之机,大力改革机制,推动书刊互动,同时希望动漫中心在网络时代、手机时代有更大的作为。动漫市场潜力巨大,而动漫电子阅读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我们也在和通讯运营商、电视媒体等多方接触,力图发挥美术出版社作为内容供应商的优势,在动漫图书的电子出版、移动阅读上取得发展。

《中国美术》:2010年总社在出版方面遵循怎样的思路?又有哪些新举措?请谈谈在选题创新,品牌推广、营销和渠道建设方面的思路和做法。

林 阳: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巩固中小学美术教材市场的基础上,这两年来全力打造新的高校艺术教育图书产品线,成立了艺术教育编辑室。因为高校艺术教材的前景广阔,现在不仅高校出版社在高校艺术教材方面加大了投入,美术出版社也进入了高校艺术教材的市场,辽宁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都出版了上百种高校艺术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在高校艺术教材的出版方面起步较晚,但经过编辑们一年来的努力,今年有望出版百种高校艺术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在6省市开展高校艺术教育研讨会,积极申报“十二五”国家高校规划教材重点项目,并建立高校艺术教材的直销网络,开拓新的市场,让高校美术教材成为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新的利润增长点。图书的营销,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图书选题策划过程。以往,出版社在年底做年度选题总有些忙乱,2009年,我曾经提出创建三级图书选题库,意在解决图书选题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三级图书选题库,指的是编辑个人图书选题库、编辑室选题库、出版社选题库。编辑个人图书选题库可以是无限大的选题库,经过一定数量的策划论证和筛选,进入编辑室选题库,同样,编辑室的选题进入出版社的选题库。这样可以真正起到优化选题的作用。近两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在畅销书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编辑擅长做理论书,擅长编辑高中档的图书,不熟悉低端的市场类图书,发行专业美术图书的网络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畅销书的编辑出版。与一些图书文化公司合作,可以很好地弥补低端市场类图书品种少的不足,可以提高总社图书在零售市场中的市场占有率。我社正在与一些高质量的文化公司合作,从效果上看,是获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这两年,我们在营销上也采取了与往常不同的方式,比如,组织货源在各地高校销售,被称为“大篷车”,人民美术出版社走进校园,图书直销的方式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在销售的同时宣传了出版社的品牌,也更深入地了解了美术图书的市场需求。

《中国美术》:在当前出版信息和周期都不断加快的时期,适应快节奏的出版方式,运用现代化出版模式,提高编辑人员的职业敏锐度很关键,您认为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图书是种特殊的商品,正如您所说的一本好书的出版需要多方的全力协作才能完成,您又是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的?

林 阳: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编辑出版人首先要有文化理想,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有没有市场感觉。虽然图书是商品,但它的确与杯子、桌子不一样,它有太多的文化含量。我们做的是文化传播工作,没有文化理想,没有文化责任,是做不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对编辑的要求不一样,那时出现了许多专家型、学者型的编辑家,像周振甫、戴文葆、陈原等,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宽。记得有一次,到哈尔滨开编辑工作会,会下大家参观索菲亚教堂,讲解员介绍教堂情况,戴文葆听了几句,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滔滔不绝地介绍教堂、基督教的历史等知识,结果是讲解员追着戴老问问题。“文化大革命”前的编辑多数在某个领域里钻研得很深。比如黄苗子老先生,大家知道他是著名的书画家,他是在人民美术出版社退休的,退休前,他在资料室工作,现在许多合订本的书名都是黄老先生写的,他对美术理论、尤其是古籍中的美术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像这样的专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还有许多。改革开放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编辑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利润的完成,选题策划成为主要的工作之一。与之相应,对编辑素质的要求也有变化了,现在要求编辑对图书市场的各种变化能够敏锐地把握,并在图书选题策划中加入自己创造性的智慧。一本书的完成是需要多方协作的,但图书的编辑工作,一个个体是能够独立完成的。

《中国美术》:说到老一辈的编辑,我们知道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萨空了、朱丹、邵宇、邹雅等前辈,除了在出版领域十分优秀外,更是著名的美术家,这也是“人民美术出版社”能成为“金字招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下的总社或是美术出版界这样的人才还多吗?出版社是否会提供条件让编辑捡起他们的专业?

林 阳:在计划经济时代,美术出版社的许多领导同时又是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中国美协前几届理事会,只有三四十人,仅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领导和画家就占三四位;而2009年第七届美代会400多位代表中,全国美术出版社的领导、美术家不到10人。美术出版机构在在美协工作中以前是绝对主力,这几年,我们似乎边缘化了,这其中有中国美协发展的需要等原因,也有我们自身专业不精、不强的原因。美术出版社在今天,其企业文化如何建设,美术出版社内是否需要有书画创作的氛围,值得探讨。我们的主业是编辑,不是创作,是以出版好书为标准,这是绝对的,但我认为,如果我们的编辑在绘画、书法、美术理论等艺术领域中有创作,可以增强与艺术家对话的可能,可以更顺利地与艺术家交往,增强对书稿的鉴赏能力。往年,总社新春联欢会上,奖品多是电饭煲、杂粮等,这两年的总社新春联欢会,我们动员年轻的书画家们拿出自己的作品,作为特别奖,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创作者精心创作,以此为荣,有的年轻人这两年书画创作水平提高了不少。抽到书画奖品的职工非常兴奋,远比抽到电饭煲等奖品高兴。今年的特别奖放在晚上10点半抽取,200多人,竟无人离开,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总社职工对文化的热爱。因此,我认为,在不影响编辑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应当从方方面面支持编辑从事绘画、书法、美术理论等相关艺术的研究与创作,这有助于美术出版社企业文化的建设。

原载《中国美术》2010年,有修改。文中《中国美术》的采访者为徐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