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国统区公开创办的第一份中共中央机关报

在国统区公开创办的第一份中共中央机关报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份大型的、全国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这期报纸表明,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特殊的纪念日,结合当时的抗日战争形势,借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党报进行积极的宣传鼓动工作。第三版刊登了改版社论《为本报革新敬告读者》,指出:“本报为中共机关报,它是团结抗战的号角,人民大众的喉舌。”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份大型的、全国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1937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在南京公开出版发行中共党报《新华日报》。由于国民党当局并不诚心,再加上日军的逼近,《新华日报》未能在南京出版,至1938年1月11日才在武汉创刊。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新华日报》在武汉出版最后一期,期数为287。同日,同一期号、不同内容的《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直至1947年2月28日终刊,共出版了3231期,前后持续9年1个月零18天。

《新华日报》是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后来还有王若飞、吴玉章等同志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尤其是周恩来同志,自始至终亲自领导了《新华日报》的工作,亲自审阅社论和重要新闻,亲自撰写社论、专论及重大新闻。如1941年1月18日的《新华日报》上,就刊登了周恩来为“皖南事变”所写的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满含悲愤的题词手迹,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揭穿了“皖南事变”的实质,表达了对国民党顽固派最强烈的抗议。经常为《新华日报》撰稿的还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若飞、邓颖超、吴玉章、博古、董必武、陆定一等中央领导。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参与《新华日报》的办报实践,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华日报》在国民党统治区帮助中国共产党教育了整整一代青年,争取了广大群众,影响很大。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以坚定勇敢的革命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顶住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无理压制和迫害,宣传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及发展敌后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思想,报道了我抗日军民在前线和敌后英勇抗敌的辉煌战绩,赞扬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生产、经济、政权建设的伟大成就,揭露了国民党投降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行径,擦亮了国民党统治区广大人民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眼睛,把他们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曾赞扬《新华日报》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方面军。

这里重点介绍其中四期报纸。

一是1938年5月1日在武汉出版的第110号《新华日报》(图5-35)。这一期为“五一纪念专刊”。报纸并未标出“专刊”字样,但我们从第三版周恩来的题词手迹(图5-36)中找到了证据:“全中国工人阶级在抗战中来纪念五一实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全中国工人阶级应努力于民族解放,以谋自身的解放;另方面应联合全世界工人阶级反抗暴日的侵略,以保障世界和平。”落款处特注明“五一纪念专刊”。

该期头版头条是《新华日报》社论《纪念五一劳动节》,社论指出:“今天是伟大的国际五一劳动节,全世界的工人,今天都走出工厂,以团结的力量,高举着反对剥削,要求改善待遇,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旗帜,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头版的整个下半版是一篇题为《今年的五一节与中国工人》的文章,作者署名陈绍禹(即王明)。

这期报纸表明,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特殊的纪念日,结合当时的抗日战争形势,借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党报进行积极的宣传鼓动工作。

二是出版于1942年9月18日的第1581号《新华日报》,是它的改版号。《新华日报》的改版是该报报史上,也是党的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件大事。

1942年中共开展了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和整顿三风(学风、党风、文风)为内容的整风运动。同年5月23日,《新华日报》发表重要社论《敬告本报读者——请予本报以全面批评》,公开向读者征求意见。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9月18日,《新华日报》在头版报头正下方登出“本报今日起革新内容”的广告(图5-37)。

第三版刊登了改版社论《为本报革新敬告读者》,指出:“本报为中共机关报,它是团结抗战的号角,人民大众的喉舌。”它改版后的具体奋斗目标是:“要使报纸从各方面贯彻党的政策,从各方面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图5-38)

改版当天的第四版隆重推出了大型综合文化版《新华副刊》,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阵地。

经过改版整风,《新华日报》进入了成熟阶段。在以后的岁月里,它把已有的办报经验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增设了许多针对性强、紧密联系实际的栏目,本报消息和自己编写的地方通讯也增多了,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宣传报道表现出连续性和多样性,并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同时,对国统区文化思想战线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大,统一战线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国际宣传更有成效,为取得抗日战争在宣传战线上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1938年6月21日出版的《新华日报》。该期第三版整版刊登了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图5-39)。抗日战争爆发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千方百计限制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百般诬蔑和攻击。同时,中国共产党内也有少数人轻视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把希望寄托在正规战争特别是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上。为了回答和解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要不要坚持和怎样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问题,毛泽东写了这篇文章。文章的发表,在统一和提高全党全军对抗日游击战略地位的认识,促进抗日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四是1938年9月1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该期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社论《动员壮丁到军队中去》(图5-40)。社论指出:“武汉形势,日益危急,保卫大武汉,已经是每个同胞的责任。这时候,我们要大声疾呼,号召每个人贡献出他一切的力量来保卫大武汉。这时候,我们要加紧努力,动员每个人,组织每个人,到保卫大武汉的光荣的急迫任务中来!这时候,一切都要用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最坚强的决心来干,不容有任何迟疑、任何懈怠和任何足以削弱自己的力量的微小的行动!”

社论强调:“动员和组织广大的民众以血肉筑成坚强的钢的堡垒,以抱了牺牲到最后一滴血决心的壮士,在武汉门户外,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是当前每个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人的中心任务!”

社论最后号召:“是时候了!壮丁们!到军队中去,拼我们宝贵的生命为保卫大武汉而奋斗!”

图5-35 《新华日报》1938年5月1日头版

该版刊发社论《纪念五一劳动节》。

图5-36 《新华日报》1938年5月1日第三版

该版刊发周恩来题词手迹。

图5-37 《新华日报》1942年9月18日改版革新号头版

图5-38 《新华日报》1942年9月18日改版革新号第三版

该版刊发社论《为本报革新敬告读者》。

图5-39 《新华日报》1938年6月21日第三版

该版刊发了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图5-40 《新华日报》1938年9月19日头版

该版刊发社论《动员壮丁到军队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