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续资治通鉴十八卷

续资治通鉴十八卷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续资治通鉴十八卷 题(宋)李焘撰元陈氏馀庆堂刻本。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实则即是编年体的北宋史,是其一生代表性著作,用力几四十年。此《续资治通鉴》十八卷,乃其刻书之一。若合《续资治通鉴》十八卷、《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宋季三朝政要》六卷为一书,则两宋之史前后贯通,全然无缺。

续资治通鉴十八卷 题(宋)李焘撰

元陈氏馀庆堂刻本。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二字,黑口,四周双边。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实则即是编年体的北宋史,是其一生代表性著作,用力几四十年。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先作长编,而后撰写正稿。李焘之书虽实续《资治通鉴》,但只谦称《续资治通鉴长编》,而不敢直称《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编写原则是“宁失之繁,毋失之略”,故卷帙浩博,只得分段进行。初以建隆迄开宝太祖一朝事迹为帙,凡十七卷,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知荣州日具表进呈。至乾道四年(1168)为礼部侍郎时,又奉旨齐整太祖建隆元年(960)至英宗治平四年(1067)凡一百零八年事迹,分成一百零八卷,缮写进呈。淳熙元年(1174)李焘知泸州,又以治平后至靖康二年(1127)事迹撰为六十卷,合前所进,凡一百六十八卷缮写进呈。淳熙七年(1180)全书成,凡九百七十八卷,一祖八宗事迹全具。

此所谓李焘《续资治通鉴》十八卷。《郡斋读书志》、《读书附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均不见著录,因疑此书未必出自李焘之手,似另有人根据李焘《长编》加以删节改编而成。如《长编》卷第一:“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丑朔,镇、定二州言契丹入寇,北汉兵自土门东下,与契丹合。周帝命太祖领宿卫诸将御之。太祖自殿前都虞候迁都点检,掌军政凡六年,士卒服其恩威。”到了所谓此《续资治通鉴》卷第一,文字则成了“建隆元年春正月甲辰,上受周禅,即皇帝位。先是辛丑朔,镇、定二州言契丹、北汉连兵犯边,周帝命上领宿卫诸将御之。上在周朝掌军政凡六年,士卒服其恩威”。史实虽未变,文字及表述却有了变化。这是明显的改编痕迹。

此本书前内封右竖镌“宋史全文”,左竖镌“资治通鉴”,中竖镌“李焘经进”;上从右到左横镌“馀庆书堂”。李焘进书表后镌“建安陈氏馀庆堂刊”牌记,知其为元代陈氏馀庆堂所刻无疑。陈氏馀庆堂不是建安刻书的名坊,但在元代皇庆(1312—1313)前后也刻过一些有影响的书,如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不知撰人名氏的《宋季三朝政要》六卷等,均版行于该堂。此《续资治通鉴》十八卷,乃其刻书之一。观其所刻《续资治通鉴》十八卷,一祖八宗事迹俱全;而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乃编年体的南宋高宗至宁宗四朝历史;而《宋季三朝政要》六卷,则记宋末理、度、恭三朝之史及广王赵昰、益王赵昺南渡福建后事迹。若合《续资治通鉴》十八卷、《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宋季三朝政要》六卷为一书,则两宋之史前后贯通,全然无缺。可见陈氏馀庆堂之刻书出版还是有一定思想的。

此本除钤有“京师图书馆收藏印”外,无其它印记。盖曾为清内阁大库书。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