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诗说十二卷总说一卷

诗说十二卷总说一卷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诗说十二卷总说一卷 (宋)刘克撰宋刻本。每半叶九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由此可验证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之说不诬。“兹且以其《说》之仅存者,与《书说》对刊”,是说将《诗说》与《书说》进行相互校勘。他之所以要将《诗说》录副,就是因为《诗说》遭劫遗失数卷,此时虽然将其刻印了,但尚不是全书,录副之后藏于郴州学宫,以待来哲,或为补全,以便嘉惠后学。

诗说十二卷总说一卷 (宋)刘克撰

宋刻本。吴宽跋,钱同爱题款。每半叶九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

刘克,信安(今属浙江衢州)人,行实不详。《四库未收书目提要》谓此书前有刘克自序,序“作于绍定壬辰,壬辰宋理宗绍定五年,克乃理宗时人也。宋儒说《诗》有攻小序者,有守旧说者。废小序者,朱子也;尊古注者,吕祖谦也,克之学出于祖谦”。“体例虽与《诗记》相同,然互有去取,亦不尽从祖谦之说也”。今检原书刘克自序,其言“圣人于《诗》,纤悉必尽,义有未的则裁而正之;辞有抵牾,则删而去之。四始主于《文王》,《黍离》降于《国风》,皆训典之大法,礼义之大权,非雅颂各得其所之谓乎?”“如以援证之《诗》言之,则是经岂非圣门之全书乎!绍定壬辰十月,信安刘克自序”。由此可验证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之说不诬。

关于此书的体例、特点及成书经过,此本又有刘克之子刘坦跋语阐释得明白:“家君所著《诗说》,每篇条列诸家解,而系己意于后。其所纂集家数,视东莱《诗记》加详,亦互有去取。又以《诗记》所编朱解乃文公初笔,其晚年《诗解》成时,吕成公已下世,更别为目,系于‘朱曰’之次。书成藏于箧中有年,恨遭攻劫,遗失数卷。先儒固已各有成书,惟家君所著未曾流布。兹且以其《说》之仅存者,与《书说》对刊,仍录原本之副于学宫,或补为完书,以淑后学,则有望于将来之君子。淳祐六年人日,迪功郎、郴州州学教授刘坦百拜书于直舍。”刘坦字然明,三衢(今浙江衢州)人。南宋淳祐元年(1241)进士,历监华州西岳庙、正字、校书郎、秘书郎、著作郎、司封郎官等职。从他的简历看,淳祐六年他有可能做郴州州学教授。

然此书到底是否付梓,由于这篇跋文语句含混,长期以来始终未能确定,均笼统定为宋刻本。其实仔细分析当中的几句话,是否刻梓,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书成藏于箧中有年”,从绍定五年壬辰(1232)成书,到淳祐六年(1246)刘坦在郴州州学教授任上校刻此书,中间隔了十四年,可以称为“书成藏于箧中有年”。这句话可以视作是他欲刻其书的原因之一。“先儒固已各有成书,惟家君所著未曾流布”,其他学者已都有成书传播,只有父亲所著之书还未能流传开来,故要在郴州镌梓此书。这是他要为其父刻印此书的原因之二。“兹且以其《说》之仅存者,与《书说》对刊”,是说将《诗说》与《书说》进行相互校勘。校勘的目的是什么?校勘之后干什么?很显然,按文意,这句话的后边应是“刻于州学”或“刻梓学宫”等字眼,然后才谈得上“仍录原本之副于学宫,或补为完书,以淑后学”。如果根本就没刻,又何谈“仍录原本之副于学宫”?他之所以要将《诗说》录副,就是因为《诗说》遭劫遗失数卷,此时虽然将其刻印了,但尚不是全书,录副之后藏于郴州学宫,以待来哲,或为补全,以便嘉惠后学。这虽然只是分析,但这种分析应当是顺理成章,不是穿凿附会。因此,可以认定此书是“宋淳祐六年刘坦郴州州学刻本”。

此本有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七月吴宽识语,又有钱同爱题款,表明此书在明代曾由他们经眼。入清为聊城杨氏海源阁插架之物,以其有“以增之印”、“杨印绍和”、“彦合珍玩”等印记可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