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居简朴古风存

民居简朴古风存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居简朴古风存驱车在甘肃省南部甘谷、武山、漳县一带的乡间公路上,看着一幢幢民居从眼前一闪而过,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许多人家的住房虽然矮小灰暗,也算不上宽敞明亮,但都修有门楼。我总体感觉,好像“耕读第”和“耕读传家”最多。“民居简朴古风存!”“耕读第”“耕读传家”,反映了当地许多农民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方式。

民居简朴古风存

驱车在甘肃省南部甘谷、武山、漳县一带的乡间公路上,看着一幢幢民居从眼前一闪而过,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许多人家的住房虽然矮小灰暗,也算不上宽敞明亮,但都修有门楼。这些门楼,虽然多数是用灰砖、灰瓦搭建的,且多显得破旧、简陋,但门楼上差不多都有题匾,字体大都美观大方。

这种现象引起我的兴趣。由于题匾位置突出、字体较大、书写美观且多为三个或四个字,我便留心记下了其中一些题匾。看:这家是“雅和居”,那家是“幸福堂”;那里是“泰和居”,这里是“耕读第”,那上面写的是“和为贵”,这上面题的是“安为福”;这户人家是“耕读传家”,那户人家是“家和事兴”……由于是匆匆而过,我无法记下全部题匾,也难以作出全面统计:到底有多少人家有题匾?题匾最多的是哪些词语?我总体感觉,好像“耕读第”和“耕读传家”最多。

从建筑材料和字迹来看,许多题匾已经年深月久了,而新建筑的题匾似乎要少些,但是也有新居仍在刻写题匾。在甘谷县新兴镇的一户农家,我就发现他家的门楼建得更为讲究,整个门楼都贴上了酱紫色的瓷砖,门楼上方的题匾,则是先刻好然后再涂上黑色油漆的,不但醒目,而且立体感很强、不易脱落、掉色。特别令我不解的是,他家“耕读第”的“耕”字左边是“田”字,右边是“井”字。这种写法,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主人告诉我:这是古体的“耕”字。一查词典,果然不差。

“民居简朴古风存!”我嘴里禁不住蹦出了这句话。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北宋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何不走访一些人家,感受一下那里的文化氛围?门楼尚且如此,室内又该如何?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走访了两户人家。结果,我在这两户人家里都发现了书法、绘画作品。其中一户有一副对联:“堂上晚风萱草绿,帘前春雨杏花红”,很有情趣。而在另一个老宅子里,在正房正面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就张贴着几幅书法作品。中间是杜牧的《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左边是“山静松声远”,右边是“秋清泉气香”,很有意境。这些字,字体优美,书写者可能不是等闲之辈。据说,当地许多人家都在室内张贴或悬挂书画作品。这些书画作品,虽然不一定是出于大家、名人之手,但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新时代农民高雅的生活情趣,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耕读第”“耕读传家”,反映了当地许多农民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方式。据说,当地农村的学习风气很浓,有些家庭甚至是人才辈出。

那么,这些悬挂“耕读第”牌匾的人家,真的是“耕读传家”吗?我走进一个“耕读第”,请主人解释“耕读第”题匾的含义。这个正在照看生病小孩的中年人告诉我:“耕读第”,就是一边种田一边读书的人家,种田、读书两不误。我们虽然是农家,但世世代代都重视读书、崇拜读书人。当然,我们的祖辈、父辈没有条件,没有到正规学校读过多少书,但热爱读书的传统是一直延续的。由于种种原因,我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我的弟弟却是个研究生!言语中,他颇有几分自豪。啊,果然是个“耕读第”!

古朴的民风,优良的传统,令人敬佩。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谁敢小看这些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有情趣的人呢?

(原载2009年11月7日《新消息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