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广播与电台上网

网络广播与电台上网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网络广播与电台上网(一)网络兴起,广播媒体更精彩面对传统优势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冲击,广播媒体应该有一种危机感,但每种媒体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由此可见,网络广播可以开办自己的音乐节目和休闲资讯节目,吸引网友边上网边收听网络广播。

一、网络广播与电台上网

(一)网络兴起,广播媒体更精彩

面对传统优势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冲击,广播媒体应该有一种危机感,但每种媒体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广播等传统媒体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宣传广告资源,多年积累的人力、财力、物力及经验,使年轻的网站逐步成熟起来。大多数网站起步初期几乎没有自己的采访写作人员,也没有自己的节目制作人员、发射技术人才以及成套的技术设备,这从网站频繁活跃的链接就可见一斑,因为链接的几乎都是传统媒体的网站,所以说,网络媒体要成熟起来,仍要依赖广播等传统媒体。

另一方面,广播等传统媒体的活力也得益于网络技术的优越性。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多媒体化、即时性、交互性、广容性等网络媒体的特征,同时也为广播等传统媒体注入了新鲜血液,将传统的“以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转变为“以点对点的专业传播”,把综合性变为适用性和地方性,由线形传播思维设置节目转变为非线形传播思维设置节目,这些都是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从网络媒体中得到的灵感。

(二)网络与广播现时的“联姻”与“速配”:内地网络中文电台的三种情况

1.传统的广播媒体入网

这一类又有四种方式:

(1)以现行实有的频率为首页;

(2)以行政主台为主页链接其辖领的系列台;

(3)以现行播出的节目为主页;

(4)以主持人的个体身份为主页。

2.与传统的广播媒体联营的新兴商业化运作的信息公司入网

3.专业的社会团体入网:如高校的校园广播网

(三)“联姻”的误区:“网”广播决不是传统广播的网络版

传统媒体上网绝对不应该是跟风和流行。但事实却的确如此,目前,办公室里几乎到处是电脑,到处能上网,但真正了解数字化精髓的人并不多。现今也仅仅是把网络广播当作传统电波广播的一种辅助手段来运营,事实上坐在电脑前听半导体和听网上广播电台的实时广播并没有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单纯的广播上网并没有使传统广播稍纵即逝的特征有所改变。

目前,国内的网络广播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img73 “小册子”层面:就像是发给听众和商家的包含“电台简介”、“节目表”、“广告价格表”、“收听率”的宣传手册。

img74 “纪念册”层面:比前一种稍微复杂一些,有了有个性的主持人图片甚至是网页、互相链接的节目介绍,但也顶多是一个印刷精美的台庆纪念画册。

以上两种网络广播都极端平面化,只是把报纸、杂志的文字、图片等介质作为声音的辅助,脱离开声音这些不过是一种介质而已。

img75 可更新的“CD”层面:通过单体节目的点播、下载节目片段,让听众拥有节目,使声音终于成为网络广播的一部分,这与前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声音节目是可定期更新的。

但是,这些还都不是我们后面所构想的“网”广播。

(四)网上广播

网上广播,亦有人称其为“在线广播”,系指数字化的音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的形态。它是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的重要体现,亦是广播媒体网上发展的重要体现。广播媒体在互联网上建立Web站点,将自身拥有的音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新技术、新手段扩大传播领域和范围,是现今广播媒体发展的一个亮点。网上广播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日趋成熟,其市场开始形成,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网络用户中的听众群已非常可观。

1.实现网上广播的“流”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音频信息网上传播提供了保证及支持。其中实时播放的“串流”(Sure Stream)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技术。所谓“串流”是指音频信息可以一边下载、一边收听,而不必将整个文件先下载到计算机硬盘上,再开启应用软件收听。尽管信息内容经过高度压缩,品质不如MP3,但能即时欣赏的特性,却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从技术上看,目前网上音频广播已接近CD音质,今后提升到完美阶段的最重要基础是高速宽带网络。

网上广播主要有随时点播和实时直播(直播结束,亦可通过技术手段立刻将内容转为点播形式,长久驻留在网站中)两种形式,提供用户在线收听(有的也提供完整下载)。

2.网上广播与传统广播“双赢”

(1)网上广播与传统广播最大的不同之处

以“异步性”代替了以往的“同步性”,用户可以在自己合适的时间进行收听;以“窄播”代替以往的“广播”,内容可以更加细化和专门化,完全针对特定用户群;以“互动”改变了受众以往的“被动”,向用户提供了信息的选择权以及用户与传播者之间更密切、更快捷的沟通。

(2)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相互呼应

第一,当一些网民偶然打开广播网发现了广播节目的精彩之处,有可能乐于在方便时收听传统形态的广播;同时,电台可以提醒听众通过网络随时收听到自己错过的精彩节目,或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出自己对节目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等。这样,广播的网站就弥补了传统广播只能线性传播“过耳不留”的缺憾。

第二,网络广播拓展了传统广播的传播空间,使节目信号不受山、谷等地理障碍的阻隔以及无线信号传播距离的限制,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能登录互联网,就可以“无损”地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的节目。

第三,传统广播还可以通过对听众的热线、来信等反馈与网络上网友的反馈相结合,来进一步加强节目的交互性。比如可以结合网上游戏、有奖竞猜等。

第四,广播要办好一批专用于网络的“新”节目,树立自己的行业形象。

[信息链接]美国的网络广播以音乐台、新闻台、宗教台为主,频道专业化很强。音乐节目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网络广播节目,根据美国MeasureCast的“网络无线广播收听排行榜”的资料,爵士乐、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等音乐节目,占据了前10位最受欢迎的网络广播节目中的9位。

由此可见,网络广播可以开办自己的音乐节目和休闲资讯节目,吸引网友边上网边收听网络广播。

3.中国网上广播的发展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上广播技术开发出来之后,众多国外、海外的广播机构网站均积极地加以利用,同时专门的网上广播站点也应运而生,这些反过来亦刺激了网上广播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推进。传统广播媒体拥有丰富的音频信息的天然优势,且信息的采集、制作、播出等全过程正迈向数字化,在技术上与互联网轻松实现了对接。于是,现今广播媒体网站基本上都设有音频栏目,点播内容丰富多彩,每逢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网上直播必不可少。

[信息链接]如香港回归政权交接时,香港四大广电媒体合组的“转播联盟”,从1997年6月30日中午12时至7月2日中午12时,在互联网上进行连续48小时直播。

应该说,网上广播技术的发展及国外、海外广播媒体对这一技术应用所达到的水平,是不断推动国内广播业网上发展的刺激因素。

(1)对网上广播的认识不断深化

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标志着中国广播媒体在网络传播领域迈出了第一步。虽然国内广播媒体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及利用网上广播技术的步伐和水平,总体上比国外、海外滞后,但自1999年以来,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变化。到2000年5月底,全国已有近100家广播电台上网。从广播媒体上网情况看,这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及网络发展的整体状况是一致的,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上网电台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北京、上海及发达省份的中心城市,而在内陆边疆等省区,有的一家没有,有的则仅有一二家。网上广播可谓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革命。

[信息链接]1997年底,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次策划利用互联网直播广播特别节目,一位参与者曾经感慨道:我是第一次接触网上广播,当接入互联网,输入上海电台的网址,质量并不太好的声音从计算机的喇叭里传出时,我预感到了一个广播新时代即将到来。此次网上直播非常成功,来自世界各地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以及国内7个省市的网友在网上收听了长达4小时的网上广播直播节目,节目直播期间收到了300多封热情的电子邮件。广播自诞生以来,由于“先天不足”,受传输手段的限制,在收听范围、方式上有许多局限,跨洋过海更是“天方夜谭”。如今,互联网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天涯若比邻”成了现实。

近些年来,网上广播的技术日趋成熟,不少电台一旦上网,就积极地采用开发这一技术,尤其是大台网站,对网上点播、直播两种形态都进行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相当的实战经验。随着这种实践,广播的传播理念也有了更新。

(2)网上广播的水平迅速提高

如果说,1998年底之前,中国网上广播尚处在探索使用阶段,进入1999年后,便进入了较大规模使用阶段,其标志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改版。

[信息链接]尽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上发展起步较早,但投入力度不大,内容匮乏,形式单调,仅仅是本台及其栏目介绍的窗口。1998年12月26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正式推出,将华语(普通话、粤语)、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四种语言的节目送上了互联网,1999年底,又将日语、朝鲜语、俄语、法语、葡萄牙语五种语言节目上网,初步形成了由九种语言广播节目文字和声音(包括华语、英语两路直播和其他录播节目)的多媒体新闻网站。在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中,如在澳门回归的报道中,利用普通话、粤语、英语、葡萄牙语对多场重大仪式和庆典活动进行了网上音频直播,规模空前、时间超长的网上音频直播,反映出国内广播媒体网站水平的飞速进步。

(3)对网上广播规律的运用日趋成熟

广播界通过一次次实践对网上广播规律及特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这反过来又不断推动网上广播的完善。直播的内容,已经摆脱了依赖电视节目的状况,形成了独立的网上直播。

[信息链接]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从1999年6月12日起,推出国庆特别节目“我和我的祖国”,该节目选取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以直播访谈形式进行,与此同时网站亦进行直播。此次网上直播的出新之处不仅仅是音频上网,而且进行了视频传输,也就是说,广播电台网站打破了单纯网上音频广播的界限。

在互动方面,音频点播更具有经常性的普遍意义。

[信息链接]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网站的“天天点播”版,提供实时点播(每天中午12∶00~13∶00)和预约点播功能,网友可通过电子邮件,选择“生日”、“爱情”等12种祝福方式为亲朋好友点歌,而每次点歌,都可永远保留一个点播号码,使网友在任何时候都可到“听吧音乐网”去回忆那一温馨时刻。而广播电台也会每天选择6至8份祝福点歌播出。

4.中国网上广播发展前瞻

网上广播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是传输带宽,二是用户市场。

首先,网上广播的音频信号在窄带低速传输网络下得不到保证,加上用户要支付高昂的上网费,从而使网友失去兴趣和耐心。其次,网上广播难以形成固定用户群。对于网上音频广播来说,由于在收听的同时还可进行其他操作,若用户长时间挂在网上,尚可寻找自己所喜爱的站点经常收听,否则大部分人很难经常收听或每天保持一定时间量的收听。网友收听国内高质量的广播节目轻而易举,很难想像没有特定目的会再去收听网上广播。网友目前在这方面的需求远远不及对网上文字、图片信息的需求,这中间还包括网友对音频信息的存储、处理、传输等难题。因此,国内广播媒体网站在现阶段实际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自己拥有的丰富的音频信息优势难以发挥,而自己所缺乏的文字、图片等信息的劣势表现无遗。

此外还应看到,广播媒体网站面临着网络世界的激烈竞争,尽管音频信息是自己的优势,但在网络时代已不是自己的专利。各类网站都可以开设音频栏目,都可进行网上直播,如国内一些报纸网站就设有音频视频栏目。

[信息链接]如2000年4月7日至15日,《广州日报》大洋网对谢军和卡尔波夫国际象棋性别大战(四盘慢棋两盘快棋)进行了直播,并附以实时棋谱,开设了论坛和聊天室,将网络传播功能发挥到极至,产生了轰动效应。

至于有实力的著名商业网站更是经常对一些重要活动进行网上直播。同时专门的网上广播站点不断涌现,它们具有信息量大、形式多样、能较好地满足广大网友的娱乐需求等特点。

[信息链接]有代表性的有风格风网站(www.99g1.com)、中国爱维网(www.avhot.com)、中国影视网(www.TVnet.com.cn)等。爱维网提供的林林总总的节目,包括150余家中外广播电台和网站的各种节目的直播与点播,以及其他特别报道,超过5000首中外音乐在线点播,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的现场直播和点播,以及重大事件的直播和点播等等。

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宽带网络的发展,国内个人广播网站也将呼之欲出。

基于上述情况,广播媒体网站应对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运作不断进行调整,关起门来搞“大而全”、“小而全”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应审时度势与其他媒体网站、商业网站、专门广播网站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将自己的信息优势迅速开发;区域内的各家广播媒体亦可结成策略联盟,形成合力在网上发展;在运用网上广播之际,不能简单地将原来的音频信息照搬上网,那就如同报纸网络版的初期阶段,仅仅是印刷版的翻版,而应该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对音频信息重新加以整合;要着力扭转自己在文字、图片等方面的劣势;对于实力有限、主要面向国内报道的广播电台网站来说,大可不必刻意追求网上广播。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突出自身的特征,以改变广播媒体网站目前影响力有限的局面。

尽管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上电台”还没有出现,绝大多数的网上广播还停留在把空中的广播节目上网播出而已。但从国外反馈的信息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用户的大幅度增加,网上广播的技术和条件都将日趋成熟,再加上听众由传统的空中广播型向未来的电脑网络型转变,网上电台的广播市场将会形成。上网听广播,可以一边听广播,一边浏览网上内容,或者暂时做别的事情,也就是说网上广播不但保存了传统广播伴听的优点,还增加了网民上网的乐趣。因此,网上广播将绝不仅仅是传统广播的网络版,它最终将会演变成集信息传播、教育、娱乐、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媒体,成为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形式的广播,即“网”广播(Webcas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