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政策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时间:2022-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产业政策理论产业政策是指鼓励特定产业的国内干预,它与宏观经济政策不同。产业政策措施,例如,研究与开发补贴、减免税优惠、优惠贷款和信贷分配等,其目标是特定的公司和产业。与我们的问题有关的产业政策理论可以分为三类:技术传递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制度主义理论。另一种说明国际贸易和产业政策作用的理论是动态贸易理论。

一、产业政策理论

产业政策是指鼓励特定产业的国内干预,它与宏观经济政策不同。宏观经济政策,例如,税率、利率政策等,通常并不区分公司和产业类型。产业政策的目标只是经济中的某些部门。产业政策措施,例如,研究与开发补贴、减免税优惠、优惠贷款和信贷分配等,其目标是特定的公司和产业。

产业政策已有很长的历史。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的民族主义者,如李斯特和汉密尔顿在面对英国制造业的支配地位时寻求国家干预,以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与我们的问题有关的产业政策理论可以分为三类:技术传递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和制度主义理论。尽管这些理论互有重叠,它们还是为产业政策提供了不同的理论基础。

1.技术传递理论

技术传递的理论认为,即使资本可以跨国界自由流动,技术跨国界的流动也是不完善的。国家干预需要确保有关产业中本国公司的“技术首创者优势”或使本国企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高新技术。

一种理论(3)认为,在高技术产业中,高新技术的首创者开发了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这种高新技术很难在别处再生产,这可能是由于其技术很难模仿,也可能是由于开发这种技术非常昂贵。为确保或尽可能维持市场支配地位,就须确保和维持技术垄断地位。因此,与特定高技术产业相联系的一套核心技术很难跨越国界而流动,并且只有与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公司的市场战略相一致时才会流动。由于技术跨国界的流动不完善,一国要有自己的高技术产业就必须以产业政策来支持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另一种说明国际贸易和产业政策作用的理论是动态贸易理论(4)。动态贸易理论引用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通过现实的动态竞争解释对外贸易。一项创新赋予所谓先驱型企业家暂时的垄断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竞争者通过模仿使这种垄断地位不断被削弱。由于采用新产品和新生产工艺,老市场遭到破坏,而新市场和创新者的竞争地位得以建立。动态竞争的基础是先行者和后来者的相互作用。一国的比较优势不是像通常假定的那样,由一国的自然禀赋所决定,而是由竞争刺激的程度和制度环境所决定,由寻求和学习过程所赋予,因此比较优势一部分是内生的。根据这种理论,贸易主要由技术进步决定,这又反过来提出了技术进步的必要性和技术进步条件的差别的问题。按照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各自的技术可利用程度存在着差异,这可以用来解释很大一部分南北贸易。创新公司(和国家)拥有暂时的垄断地位,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避开纯价格竞争。然而,以技术领先地位作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由于后来者的模仿而受到限制。一旦失去技术优势,贸易方向和结构就由传统的外贸理论来解释,例如,由不同的要素比例来决定。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贸易的结构依赖于模仿的时滞。模仿滞后的时间是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它决定了创新者能够从创新中获得多长时间的超常利润,因而决定了它对创新者有多大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决定了后来者什么时候开始参与从创新中获得利润。模仿的时滞代表着调整过程的时间的长短,所以从竞争的观点来看有特别的意义。而模仿滞后时间的长短不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它本身也是企业家活动和经济政策作用的结果。

传统贸易理论假定市场是完美的,价格机制功能良好,要素流动也是完善的,因此调整在一瞬间发生并且没有成本。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动态竞争的贸易理论模型认为存在着深远的调整过程,调整既不是瞬间发生的也不是不费分文的。从竞争性国际贸易的观点来看,调整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带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在某个国家里,公司的专业化不仅反映了它们自己的调整行为,也是对其贸易伙伴的反应,贸易伙伴的行为又成为它们进行调整的框架和刺激因素。

调整的成本和调整的时间这两个方面特别重要。调整的成本包括新的投资、再培训、重新配置资源以及社会成本等。技术领先国要开发新技术去取代那些被后起者模仿的老技术,但新技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从竞争的观点看,“转变的能力”是企业内部进程的结果,它受到企业家和政治力量互相作用的影响。创新是广泛的研究努力的结果,创新和新产品采用之前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如果技术进步是内生性的,技术知识的分布对国际贸易形式是决定性的,那么自然而然产生的问题就是,公司把自己的资源用于研究和开发,其动机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推动公司从事研究最主要的动力是来自创新的超常利润的前景,对超常利润或“先驱者”利润的期望是技术进步的前提。

当前,在标准化商品和高技术商品两方面的竞争都很激烈,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以模仿为基础的追赶的成功已经影响到工业化国家调整的能力和意愿。要维护其技术领先地位,创新国家不能够仅仅依靠保护主义。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必定迫使公司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去从事研究与开发,试图缓解竞争的压力;公司也倾向于把研究与开发的成本“国家化”,把负担转嫁给一般公众。因此,国家扶持高技术产业的产业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有关各方企图减轻公司因为模仿而遭受的时滞缩短压力,从而迫使国家产业政策的预算增加。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是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一般而言,技术竞争越激烈,研究开发工作效率就越高,也会有更多的改进区位优势的努力。因而它也导致更经常地利用产业政策等手段。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运用产业政策工具力图缩短模仿的时滞,这包括以产业政策支持本国形成吸引外国技术的基础结构,应用产业政策工具来开发高新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2.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地位的差异,尤其是经济权力在各国之间分布的差异。霸权国家,通常拥有最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方面,例如,自由贸易和投资的制度、稳定的货币秩序等方面有自己的利益。但是维持对霸权国家有利的国际经济制度并非没有代价,这同时就会对该国利益的扩展形成某种限制。举例来说,如果贸易以美元标价来进行,美国就从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的发行中获利。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美国要为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转承担更多的责任

非霸权国家一方面通过多种措施保护本国公司免受国际竞争,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出口和向世界其他地区投资而获得自由贸易和国际货币制度的好处,它可以利用自由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制度的好处,获益较多而花费的代价不大。如果它们能够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增强其本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就能增强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导致霸权国家的经济相对衰落。简要地概括结构主义的结论就是,产业政策是非霸权国家可以挑战霸权国家强权的一种方式。

而当霸权国家面临本国经济相对衰落,它们也开始以一种进攻性方式采取行动,采用与主要竞争者相同的产业和贸易政策,如此行事,则损害了它们早先建立的自由经济制度和秩序。这样,结构主义者解释了非霸权国家和霸权衰落的国家两方面都实施产业政策,这成为国家之间更广阔的经济竞争过程的一部分。

3.制度主义理论

制度主义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国家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历史根源及其对本国公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它们阐明了某些制度配置如何系统地阻碍进口和阻碍吸收外国投资,因而保护国内公司免受国际竞争。尤其是它们比较了美国体系与日本体系,美国体系相对开放,而日本体系则相对封闭,并且具有不同寻常的工商业与政府的协调合作和产业结合,这种差异为日本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创造了优势。

技术传递的观点提供了国家干预高新技术产业的原理。我们着重讨论这一观点。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很大,包括投资于固定资产和投资于组合证券的各种投资;贸易商品高技术化,高技术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高新技术可能凝结在最终产品里,也可能用于生产过程。贸易商品的高技术化形成了国家干预的刺激因素,国家致力于在国内发展关键技术,以促进本国公司能够适当地和及时地进入这类技术领域。发展中国家则可通过产业政策创造条件,从跨国公司那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促成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以实现赶超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