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前景

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前景

时间:2022-04-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前景可以说,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的前景广阔。目前之所以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呈逆差状态,主要是因为种种客观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尽快使中国图书融入世界,是方法问题,而不是需求问题。

三、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前景

可以说,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的前景广阔。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既为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又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次,中国的图书与版权贸易具有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中国与世界出版强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产业应当抓住发展机遇,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争取其自身有更大的发展。

(一)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具有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特别是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这为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基础。

第二,中国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国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这既为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内容源泉,又为其提供了巨大的不断发展的市场。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城镇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40%以下,农村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50%以下。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城乡恩格尔系数将呈现继续降低的趋势,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将不断增长。

第三,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文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为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厚的文化资源。

第四,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二十多年来,中国图书品种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万多种发展到2005年的22万多种,印数从37亿册增长到2005年的64.66亿册。图书发行业的净销售额、利润有了很大的增长,净销售额从1978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近1300亿元,图书与版权贸易产业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20世纪末期世界出版业出现的出版集团化、销售连锁化、数字出版与网上售书等趋势,在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受到高度重视并在积极推进,形成了一批在中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出版、发行集团,数字化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出版业的改革开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展开,出版改革正在从思想观念更新、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出版单位的管理、为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政策和文化环境等方面,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六,经济全球化促使商品、资本、管理、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为中国出版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和管理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推动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中国出版业的竞争力。

第七,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出版业可以直接运用高科技手段,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八,汉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种之一,华文出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除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外,还有五千多万侨胞和海外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母语文化为纽带的华文图书市场十分巨大,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大有可为。

总之,中国图书产业基础坚实、人才济济、市场巨大、前景光明,具备了加快发展的雄厚条件。

(二)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图书与版权贸易逆差在逐步缩小,但是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仍然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还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出版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相比,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应当有更大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如何更好地把中华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的思想创新、科学发现、新技术进展全面反映和传播出去,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与13亿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中国出版业现有的发展状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中国五千年辉煌文化相比,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水平还不能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地位相匹配,进一步把丰厚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弘扬和传播出去的任务仍然很重。这些既是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的差距和不足,也说明中国出版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中国需要世界文化,世界更需要中国文明。中国图书的市场需求十分强劲,发展空间很大。目前之所以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呈逆差状态,主要是因为种种客观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尽快使中国图书融入世界,是方法问题,而不是需求问题。

第二,调整好中国图书出版结构,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出版业大有可为。众所周知,与发达国家的出版市场相比,中国出版业的市场结构还不尽合理,国内市场无法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与国外的专业出版比较起来,中国在出版理念、营销方式和赢利模式上还需要有大的更新和改进,这方面的创新任务还很重。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出版业将拓展出新的增长领域。

第三,中国出版业的规范化管理将为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毋庸讳言,中国出版业目前还存在出版质量不高、市场诚信不够、盗版盗印严重等种种不规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这些不规范现象是转型社会难以避免的短期现象。在看到这些现象的同时,更要看到中国出版界规范化管理的呼声已成为主流,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随着中国加入一系列的国际版权公约,中国保护著作权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并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华文化必将越来越被全世界认同。

第四,加入WTO将促进中国出版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已按承诺履行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现在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出版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学习机遇。目前,中国出版业对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出版物进出口业务逐步扩大,版权贸易不断扩展,中国与世界出版业的联系大为增强。《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三个文件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鼓励什么、允许什么、禁止什么的若干重要政策界限,为出版业更好地深化改革、促进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提供了保证。

(三)遵循规律,全面发挥出版功能,加快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步伐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和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将凸显包括版权贸易在内的文化贸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促进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要全面发挥出版功能,高度重视图书与版权贸易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出版既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出版的本质和基本功能是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条件下,中国出版业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要承担起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要通过更多更好的出版物,努力把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发明、科学发现、技术创造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反映好、传播好;要通过更多更好的出版物,更好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通过更多更好的出版物,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多年文明史、13亿人口、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大国,如果不能建设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出版业,大力发展图书与版权贸易,中国出版就没有完成它应有的使命。

第二,要遵循规律,扎扎实实地做好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制订好战略规划。要通过制订规划,加强和经济、科技、教育等部门的联系,全面反映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的伟大进程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成果,并推动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出版融入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二是高度重视出版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从本质上讲,创新是图书与版权贸易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出版单位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形成品牌优势和积聚优势,找到好的商业运行模式,一方面要求内容是创新的,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形式,使世界各国的读者都能够接受我们的出版内容。三是抓好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图书与版权贸易秩序。四是高度重视高新科技对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影响。当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正在对图书与版权贸易的载体形式、技术手段、营销模式、传播方式及其管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网络出版、网上销售、按需印刷,一方面对传统的图书与版权贸易给予巨大促进,使其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另一方面又对图书与版权贸易提出严峻挑战。五是争取好的经济政策,为图书与版权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六是抓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基础性信息服务。促进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需要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从业单位从现状出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关系到图书与版权贸易正常运行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信息工作。

第三,对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当前,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一样,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正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受到一切具有战略眼光的出版商的重视,受到一切共谋发展的出版家的关注。面对这个具有无限生机活力、市场无限广阔、前景无限光明的世界大市场,我们应当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思考它的发展。对于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和中国图书及版权贸易市场,我们可以从中国经济与世界强国的交往史中吸取经验。

中外每一个理性和负责任的出版商,都应该用建设性的、合作的态度,思考如何去培育、建设、健全中国图书与版权贸易市场和实体,只有这样,中国的图书与版权贸易才会健康、持续地得以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国出版业才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进入世界出版的大家庭,并使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相互促进、相互受益;也只有这样,中国出版业才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世界出版业一道,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有力推动者,并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问题,本书认为,这是一个系统性战略工程,其“走出去”的标志绝对不是向国外多卖多少书、多卖多少版权,更不是中外图书或版权贸易是否顺差的问题。图书贸易量的增长和贸易顺差只是图书“走出去”的初级阶段,图书版权贸易量的增长和版权贸易的顺差也只是图书“走出去”的中级段,而只有中华文化依托图书这个载体,跨越语言的障碍,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实现全球多语种出版和运营,才是真正实现了中国图书与版权“走出去”。综观世界上的文化产业巨擘和文化贸易强国,无不是凭借其实力强大的文化资本,凭借本土化运营方式,实现其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胜利的。所以,正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要“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完善对外文化贸易制度,依托已有的国内知名对外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品牌,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发挥其在文化‘走出去’中的主导作用”。

【注释】

[1]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

[2]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

[3]资料来源:www.Bertelsmann.com。

[4]资料来源:www.Bertelsmann.com。

[5]资料来源:www.Bertelsman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