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成长模型

企业成长模型

时间:2022-04-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企业成长模型要构建企业成长模型,首先要确定模型中有哪些构成要素。可以说,影响企业成长的人的因素主要是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相互作用的协调方式。在CAS模型中的规则相当于认知,在演化理论中,搜索机制是作为一种认知来指导企业行为的,规则和搜索机制也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机制,该机制对应于本书企业成长模型中的认知机制。

第二节 企业成长模型

要构建企业成长模型,首先要确定模型中有哪些构成要素。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对于企业成长的研究既要应用系统论方法又要应用还原论方法。因此本书认为企业成长模型应该包含两个构成要素:体现企业成长整体特性的自组织过程和体现企业成长微观特性的成长机制,从而全面刻画出企业成长的规律和特征。

一、构成要素

1.自组织过程

系统的概念不仅来源于古代人类的生产实践,而且早已反映在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之中。现代意义的系统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哲学家S.Langer,C.Morris;数学家S.Shannon,N.Wiener;生物学家L.V. Bertalanffy或者更早一些由F.泰勒在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一书中提出的。系统概念是指把研究对象看成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素与过程形成的整体,企业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由各组分建立的整体特性所决定,整体性质又是各组分相互关系总和的统一性结果。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如果撇开整体的联系来考察事物和过程,就会阻碍“自己从了解部分到了解整体、到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恩格斯还称这一认识上的飞跃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5)。本书认为研究企业成长和构建企业成长模型应该包含成长过程这一构成要素,以反映企业系统整体性的过程特点、规律、目的,便于企业从整体上建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复杂性科学理论中的CAS模型表明,企业是一个复杂性系统,它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所以研究企业成长过程就是研究企业的自组织过程。本书将在第四章详细展开讨论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和自组织过程。

2.成长机制

复杂性科学理论表明,复杂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往往是简单的几个规则或者机制。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曾指出,“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意思是百谷之水所以能形成复杂的江海,仅仅是因为“水往下流”这一简单规律。英国著名天文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时间简史》也指出:“包含着极多迷惑与幻想的宇宙,最终很可能只是由几个简单规则支配着。”

企业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与客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有所不同,正如CAS理论和共同演化理论所说的,企业中的人是智能的、主动的个体,可以社会性地建构环境,当客观系统与人的行为相结合时,企业系统的目的性就经常由人的目的行为来表征。

企业的自组织过程与其他形式的有机组织的自组织过程也不同,本尼斯和耐纳斯认为有三个重要的不同之处:(1)生存环境的复杂性程度不同。企业组织的生存环境比起自然环境来要远为复杂,因为它不仅包括各种物质条件,而且包括极为复杂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具有不规则性、不重现性、不合理性与不可预知性的特点。另外,企业组织除了要应付基本环境因素(如供应商、消费者等),还要操心法律法规、经济条件、社会影响、甚至自然环境的变动等一般环境因素,而这些又不在企业本身的控制范围内。(2)时间尺度不同。在大部分的自然系统中,事物的变化极其缓慢,通常以千年万载计,而对人类的社会组织而言,变化可以非常迅速。因此,对环境做出灵敏有效的反应极为重要。(3)选择的主动性不同。其他形式的有机组织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企业组织的变化则是由自身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选择的结果。与流行的看法不同的是,企业组织的定位是自己选择的,也即基本的和一般的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自身设计确定的。复杂性、时效性和选择性构成了两类组织的自组织的重要区别(16)

上述分析表明,支配企业自组织过程背后的规则往往体现为与企业中的人相关的机制。由于知识的分散性,企业行为的最大限制是人的有限理性导致的知识不完全性,这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关。因此企业的演化过程没有必要追求所谓的最优,而应该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地为企业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与人的学习能力和相互作用的协调方式有关。可以说,影响企业成长的人的因素主要是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相互作用的协调方式。在CAS模型和共同演化理论中,作为惯例的行为主体和知识的载体,人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主体,通过适应性学习来控制企业成长的过程条件,从而能动地改变环境和自组织过程,这种学习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机制,该机制对应于本书企业成长模型中的组织学习机制。在CAS模型中的规则相当于认知,在演化理论中,搜索机制是作为一种认知来指导企业行为的,规则和搜索机制也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机制,该机制对应于本书企业成长模型中的认知机制。在CAS模型中,“交换条件”机制、“资源转化”机制、“粘着”机制、“选择交配”机制和“条件复制”机制以及“位置和资源”的概念反映了企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资源交换和组织学习的通道,也是企业改变环境的工具,以上机制对应于本书企业成长模型中的网络化机制(参见表3-2)。

表3-2 企业成长机制比较

img30

综上所述,本书认为企业成长机制应该包括认知机制、组织学习机制和网络化机制。在以后的章节中,本书将详细展开讨论企业成长过程和成长机制。

二、企业成长模型

虽然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之中包含着系统的观点,但是这一观点还只是对世界的直观认识,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的,这时虽然“自然界还被当作整体而从总的方面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这里就存在着希腊哲学的缺陷,由于这些缺陷,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这就需要还原论的观点,即把自然界的细节从总的自然联系中抽出来,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

还原论的观点来源于两种思想。第一种思想称为简化,认为世界上每一件事物和它的每一实现能够最终被简化和分解,或者拆开为简单的元素,然后用如下的分析来探求“事理”:首先把那些能够解释的部分分开来,如果可能的话,把它分解为构成它的独立和不可分的部分;其次是解释这些部分的行为;最后集中这些部分的解释为一个完整的解释。第二种思想是相信所有现象可以由唯一的终极且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如果一个事件对另一个事件是必要又充分的,这个事件就是另一个事件的原因,而另一个事件则是这个事件的结果。这里的原因寻找是脱离环境的,原因与结果处于一个“闭系统”中,是在排斥环境的影响下描述的。还原论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而后才能察觉这个事物所发生的变化。这一方法的缺陷仅在于它撇开整体的联系来考察事物和过程。协同论的创立者哈肯曾多次指出:事实上,对自然的整体性理解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一点西方文化就未获得足够的考虑。直到现在,当科学要研究不断变得更加复杂的过程与系统时,我们才认识到纯粹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普朗克在《世界物理的统一性》一书中也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学科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因此,本书认为把系统方法论和还原论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描述企业成长。

因此,本书认为企业成长模型(参见图3-2)应该是自组织过程和成长机制这两个构成要素的互动的有机整体,从而体现企业是规则或者机制推动下的统一复杂性整体的特点。

img31

图3-2 企业成长模型

以上讨论表明,作为伴随企业成长的结果,品牌竞争力的形成也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同样受到成长机制中认知机制、组织学习机制和网络化机制的支配(17)

【注释】

(1)K.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2.

(2)成思危[G].复杂性科学探索(论文集)[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a):4-5.

(3)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M]∥许国志.科学决策系统工程.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8.

(4)维娜·艾莉著,刘民慧等译.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105.

(5)郭爱克.脑的复杂性与创造性思维[M]∥成思危[G].复杂性科学探索(论文集).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142.

(6)刘洪.混沌与企业管理——转换管理范式、面向混沌管理[M]∥成思危[G].复杂性科学探索(论文集).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a):123-138.

(7)李政道.艺术与科学[M].科学,1997:1.

(8)许国志.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9)Morel&Ramanujam(1999).Through the looking of complexity: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 as adaptive and evolving systems,Organization Science,Vol.10,No.3,278-293.

(10)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a):262.

(11)Jeroen C.,Van Den Bergh(2003).Coevolution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towards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Journal of Evolutional Economics,13,289-317.

(12)Lewin,A.Y.&Volberda,H.W.(1999).Prolegonmena on coevolution: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strategy and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Organization Science,10/5: 519-534.

(13)陈朝福.组织转型研究——新科学典范的创造性演化观点[J].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2.

(14)Lewin,A.&M.Koza(2001).Empirical research in co-evolutionary process of strategic adaptation and change:the promise and the challenge,Organization Studies,226,5-12.

(15)范文涛,龚小庆,丁义明.建立系统科学基础理论框架的一种可能途径与若干具体思路(之一)——系统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系统科学的产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0-14.

(16)本尼斯,耐纳斯.领导者:成功谋略[M].北京: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

(17)国际品牌标准工程组织.国际品牌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