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

网络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群体与现实社会群体一样,都具有从众、服从等一般心理特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群体心理也在发生变化。2.网络群体心理的发展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个体的心理变迁上,也表现在群体的心理变迁上。因此网络群体的凝聚力下降,群体心理呈现出弥散性。

网络群体与现实社会群体一样,都具有从众、服从等一般心理特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群体心理也在发生变化。

1.网络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下,群体成员会不由自主地放弃个人主张,而与大家保持认知或行为上一致的心理行为,俗称“随大流”“人云亦云”。但是这种压力不同于行政压力,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性和威胁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是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加安全感的手段。实际存在的压力或个体头脑中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采取从众行为,减少独自承担的风险,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冲突。在网络群体中,群体成员也存在从众心理。

(2)服从心理

服从心理是指按照他人意志、群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求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它与从众既有共同点,又相互区别。它们都属于个人在群体中采取与群体一致或相符的行为,其区别在于:①服从是被迫的。不论理解与否、愿意与否,都得服从,是无条件的。②服从是在外界压力影响下被迫发生的。外界压力影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一种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一般来说,服从可能与本人内心想法有一定距离,是被迫的,而从众则不是执行明文规定的群体规范或服从权威人物的命令,而是对社会舆论或群体压力的随从,是为了消除团体压力,求得心理平衡。在网络群体中,群体成员也存在服从心理。

2.网络群体心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个体的心理变迁上,也表现在群体的心理变迁上。现实社会群体的心理已发生了群体压力减小、从众心理弱化、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减弱、非正式群体作用和影响范围增大等变化。网络群体心理的发展也存在以下趋势:

(1)群体压力减小,但从众心理弱化与极化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不再像以前那样盲从、狂热。群体对待不同的声音和行为的宽容度增大,个体在自己的意见与群体意见不一致时所感受的心理压力在减少。同时,在宽松的政治氛围之下,人们能较多地保留自己的个性,不必为与他人意见不一致而承受各种压力,从众心理弱化。随着思想上破除禁锢,人们在行为上也开始多样化。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开始流行。这一切反映到网络群体心理上就是群体压力减少和从众心理弱化。但在同时,网络高速传播性的特点使网络群体中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言论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吸引另一批从众者,使其在网络中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统一言论的群体,这就是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的集众性,随着盲目从众者和服从者队伍的迅速扩大,从而形成群体极化。

(2)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减弱,但群体心理的弥散性与聚合性并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利益,一些人国家、集体观念淡漠。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只能减弱。因此网络群体的凝聚力下降,群体心理呈现出弥散性。但同时,在某一时段或某一问题上,会形成凭借网络特性在网上传播其思想、观念,并被其他人员推崇为具有言语权威的“网络领袖”、“网上权威”,受到这一网络群体网民的追捧,这就是网络群体心理的聚合性。而这种聚合性能使网络领袖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形成强大的磁场,进而影响网络舆论走向。网络领袖还可以借助网络群体形成网络舆论爆发点,继而形成社会关注热点,引起社会共鸣,形成对网络和现实社会中舆论的牵引和强化作用。

(3)网络非正式群体作用和影响范围增大

随着群体对个体影响的弱化,网络正式群体的凝聚力也在减少。与此同时,以自发、相容、信息沟通灵活为特征的网络非正式群体在迅速发展。网络非正式群体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的影响都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网络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