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经报刊的发展历程

财经报刊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7年10月创刊的中国最早的中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另一份近代著名的经济类报纸则是1893年在上海创刊的《新闻报》,该报被称为“柜头报”,因为上海的众多店铺都订这份报纸,供自己也供顾客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一度没有全国性的专门的经济类报纸。《市场报》于1979年10月1日创刊,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经济类报纸。

我国经济新闻报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857年10月创刊的中国最早的中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另一份近代著名的经济类报纸则是1893年在上海创刊的《新闻报》,该报被称为“柜头报”,因为上海的众多店铺都订这份报纸,供自己也供顾客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一度没有全国性的专门的经济类报纸。1956年10月,党中央决定天津《大公报》进京,作为专门的全国性经济类报纸,不过当时《大公报》发挥的经济作用非常有限。1966年5月“文革”爆发,9月《大公报》停刊。“文革”结束后,我国重新进入了经济建设的时期,经济类报刊也逐渐进入重新创办、改进、调整和兴盛阶段。

一、重新创办经济类报纸,侧重泛经济类报道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经济类媒体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在传统党报新闻事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数量还是专业水准都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活跃和经济政策的导向性作用使得经济类报纸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根据历年中国出版年鉴有关数据统计,1979年全国只有两家经济类报纸《财贸战线》和《市场报》,而截至1981年8月则有18家,至1982年7月,有21家。到1985年,全国各种经济类报刊发展到了200多家。[1]这些专业媒体的出现成为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呐喊者,也成为其后财经报刊发展的探索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商情信息类报纸

随着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商业信息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需求,于是一批以商情信息为主要内容和旨趣的经济类报纸应运而生,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市场报》和《财贸战线》等。

《市场报》于1979年10月1日创刊,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经济类报纸。《市场报》创刊后,为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奔走呼号。《市场报》冲破禁锢刊登广告,甚至登载征婚启事;在产品经济年代“逆流而行”,为商品流通摇旗呐喊,为产供销牵线搭桥,倡导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它设立“市场预测”、“缺货登记簿”、“顾客推荐和评议”、“国外新产品”等信息服务栏目,成为当时最具有服务意识的报纸。[2]该报的宗旨是“为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和决策者服务”,以促进生产,繁荣经济,活跃流通。

《财贸战线》创刊于1978年8月29日。该报是在原《大公报》的基础上创办的经济类周报,以宣传党在新时期的财贸政策为主,同时十分注重服务性消息。1981年1月1日改名为《中国财贸报》,“报道内容以商业、外贸、粮食、供销合作、物资管理、工商管理、财政、税收、金融、物价管理为主,兼顾轻工业、纺织工业、手工业、旅游业等,还有增加国际经济方面的报道内容”。1983年1月1日,该报又更名为《经济日报》,进一步转变为全国性的经济类报纸,归国家经贸委领导。由此,这份报纸成为以宣传改革为使命的中央级媒体,并具有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是,《经济日报》并非一贯老成持重的呆板面孔,而是进行了许多的探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件事。

一是“信息化”办报方针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新闻界对“信息”一词还颇为陌生,但是当时《经济日报》的总编辑安岗却提出“报纸改革一定要走信息化之路”。1982年11月在筹办《经济日报》的会议上他提出了办好这张报纸的两条意见:一是要扩大新闻信息量,做到传达中央精神快,舆论监督魄力大,尽快树立报纸在经济新闻宣传中的权威地位;二是利用报纸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努力开发经济信息资源,搞好信息传播,为全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使报纸成为现代大众传媒。为了落实这两条意见,《经济日报》突破报纸机构设置格局,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信息部。1983年1月1日《经济日报》创刊号上就推出了经济信息专栏。

二是开展多种经营。面对群众对信息的强烈需求,《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敏锐地意识到信息的价值,决定从刊登大量经济信息为全社会提供无偿的资讯服务逐步转变为有偿服务,创办信息经济实体,先后在国家经贸委支持下兴办了“全国新产品信息中心”,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兴办了“上海国际经济信息中心”,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成立了“神州经济科技开发公司”,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审批成立了“中国经济信息公司”,这些公司又都成立了下属分公司,有的多达十几个,以至在全国二十多个大中城市都有《经济日报》办的公司在搞经济信息交流活动,有的还开展了商品展销和技术转让洽谈等等实务,其中活动规模较大的要数“上海国际经济信息中心”。[3]

此外,新华通讯社于1981年创办了《经济参考报》,1984年邓小平为该报作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1985年1月1日创刊的《粤港信息报》(后改为《粤港信息日报》),由广州市计划委员会主管,但并未下拨经费,成为一张体制外的报纸。1985年创刊的《信息时报》是广州创办最早的大型财经类日报,其宗旨是为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服务。这些报纸的创刊,关注的也都是商情信息,甚至有些报纸直接以信息作为报名,其宗旨可见一斑。

(二)行业报的创办

除了《市场报》、《经济日报》外,这一时期出现了另一种具有行业或部门特色的经济类报刊。如商务部主办的《国际商报》、中国人民银行等八家金融机构主办的《金融时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经营报》、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经济导报》等。由于依托于某一领域或行业,它们往往以某个领域作为观察基点,对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经济故事、经济任务等作特定的解说。

《国际商报》创刊于1985年4月。这份报纸是在中国的改革逐步深化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形势下,为适应中国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其宗旨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对外更加开放,发展中外经济合作。”根据这个宗旨,它着重于宣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方针政策,报道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重要活动,传递国内外经济、贸易和市场信息;同时也刊登一些有关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知识性稿件。这份报纸报道的信息内容广泛,不仅传播世界各国有关经济贸易和商品市场的信息,而且沟通国内从中央到基层、从各个部门到各个地区有关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信息,是当时中国开展对外经贸研究、信息咨询和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国际商报》的创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欢迎和支持。它经常以独家的翔实材料,发表关于扩大出口、保证进口、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对外经济和技术援助、双边多边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新闻和文章;刊登国家发布的有关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法规和管理办法;登载全国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外贸、外经、出口生产等企业单位贯彻政策、实行改革、发展生产、加强管理、搞好经营的消息和通讯;提供进出口商品供求情况、贸易、投资、投标等成交机会和国际贸易、金融、货币等市场变化趋势的信息;还发表探讨对外经贸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文章。该报还经常有针对性地发表专论,宣传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总方针及对外经贸方面的政策措施;评述国际经贸重大事件;表彰先进,反对违法乱纪行为和不正之风;反映对外经贸部门和读者的意见与呼声。

《金融时报》创刊于1987年5月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交通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八大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联合创办,中国人民银行主管,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以股份制形式创办的新闻媒体。《金融时报》“立足金融,服务经济;通过金融,反映经济”,及时发布金融方针、政策、法规、信息等,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报纸。

《中华工商时报》创刊于1989年10月6日,是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管主办,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健康成长、树立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健康形象为根本宗旨的新政经类报纸,其办报思想充分体现了“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中华工商时报》的创办,真正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那别致新潮的版式、密集轰炸式的消息新闻,都让国内的媒体受到很大的冲击。对于刚刚经历过大版面、大板块、大特写滥觞的新闻界来说,现在要量化出一个版面必须有多少多少条新闻才算够格,否则算信息量不够,这一切都令国内新闻界颇感新鲜,原来量化新闻条数也算是一条创新之路。后来有人对此给予了很高评价,说《中华工商时报》的面世,可以算是新闻政治化向新闻财经化转变的一个标志。当然这个背景是80年代的政治中国此时亦正向着90年代的财经中国转变着。”[4]不过,《中华工商时报》真正的影响力在90年代,它起到了中国财经报纸的转型引领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所创办的这些经济类媒体为当时的经济政策的宣传起到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经济日报》80年代的“关广梅现象”系列报道就以呼唤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这些报纸创办的背景和主办单位的性质使得这些媒体性质为事业单位,运营模式有很重的行政机关色彩。它对于市场经济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报道角度往往着眼于政治,而在把握新闻事件对于市场经济中各利益主体的影响,帮助读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正确把握而做出投资、理财选择,并增加经济学意义上的福利等方面还做得不够。读者的感觉是离生活较远,实用性不强。但是,这些报刊在当时的语境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成长于最近20年、并大大有别于此前政治化报刊的媒体,细微到关心民生、关注市场动态,宏大到扫描国内外宏观经济,对国家经济结构、老百姓日常经济生活的介入大大加深,短期内对此前很长时间处于政治运动之中、因而也只关心指令性计划及生产的普通人士,洞开了关注经济生活和民生的全新视野。它们的出现对此前已适应了按上级指令组织生产、久不知道市场竞争为何物的企业们,真正是起到了一种传达政策信号,组织和发动生产、经营活动,宣传先进榜样、鞭挞经济生活中的落后和不法现象的‘经济布道者’和宣传组织者的作用。”[5]

二、1992—1998年:新闻报刊的财经化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国经济步入了具有实质意义的攻坚阶段。经济类媒体也在这一进程中顺应和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媒体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力量,成为资本市场的指定报刊;原有的传统经济类媒体纷纷进行改版和改革,也试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自身发展寻求道路;还有一些新生的经济媒体从诞生便走向了一条市场化的道路,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一)金融类报刊的出现

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陆续开业。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允许股票试点,“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6]。受他的讲话的鼓舞,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加快,经济发展迅速,大批证券报纸(如《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市场周刊》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专业金融证券报刊的出现带动了一批地方金融证券报刊和地方报证券版的出现,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蔚为壮观的证券新闻热。

《上海证券报》创刊于1991年7月1日。它伴随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创刊,是我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秉承为投资者服务、对投资者负责的宗旨,及时、准确传递各类金融、证券及各类财经综合资讯,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服务工作,深获投资专业人士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信赖和支持。它和中国证券市场共同成长,成为这段不平凡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其自身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走过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证券市场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上海证券报》都没有缺席,如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1998年的“基金报道”、1999年的“5·19行情”等。

《中国证券报》创刊于1993年1月,同年成为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报纸。1996年1月创办《中国证券报》电子版;1997年10月,推出《中国证券报》周末版。1998年5月,国家统计局中国景气监测中心、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证券报》成为阅读率最高的全国性四大报纸之一。1999年1月由中国证券报社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召开,该论坛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每年一度的盛会。1999年7月,首届“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评选推出。2006年该活动更名为上市公司“中证百强”评选;2008年正式更名为上市公司“金牛百强”。

《证券时报》创办于1993年11月28日,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证券类日报。该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客观、准确、全面、及时地传递证券市场信息,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己任。在1993—1995三年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时期,处于试验阶段的股市也经历了三年艰难岁月,指数节节下滑,投资者信心受到沉重打击,特别是深圳市场在经历1992年的“8·10风波”后,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人们甚至担心襁褓中的中国股市的命运。1996年,深圳市出台一系列振兴深市的措施,《证券时报》率先在全国开设30个分印点,以空前的报道力量宣传这些措施,以满腔激情独家报道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展“服务周”的盛况,独家开展绩优公司巡礼的报道活动,点燃了全国投资者及企业参与深市的热情,使深市迅速扭转弱势局面,从区域性市场发展成为全国性市场,从而带动中国证券市场的一次蓬勃大发展。《证券时报》以满腔激情和创造性的工作支持深市的振兴,受到深圳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业界的赞誉。1996年底和1997年初,股市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市场信心受挫。之后,《证券时报》以香港回归为契机,精心策划“深港合作展望”的大型系列报道,深入分析香港回归后深港合作对深圳股市的深远意义,从而使市场重拾信心,深成指从3000多点直奔6000多点。“深港合作展望”系列报道因此受到业界好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我国开始对金融证券市场进行治理整顿,股市再次陷入两年的低迷,一蹶不振。在股市最艰难时期,1999年5月18日,《证券时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分析时势坚定信心》,市场重新回暖。之后一段时间里,《证券时报》浓墨重彩地报道市场发生的积极变化,引导市场持续走好。6月1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长篇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指出股市上涨是恢复性上涨,从而使市场又开始一轮大涨,史称“5·19行情”。在“5·19行情”期间,《证券时报》刊发的文章成为有关部门组织集体学习的材料。[7]

《证券市场周刊》创刊于1992年2月17日,当时名为《证券投资周刊》。创刊初期的《证券市场周刊》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政策面信息,即关于证券市场的宏观政策;二是基本面信息,即关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及经营状况的报道;三是技术面信息,即关于证券市场的盘面变动和走势分析。随着《证券市场周刊》周围聚拢的证券分析师、财经专家等知名人士的增加,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到1996年12月份,月发行量达到了40万份。1997年1月,《证券市场周刊》分为综合刊(蓝刊)和市场刊(红刊)。前者延续了以前的关于证券市场政策面、基本面的分析报道,后者则更加贴近投资者,为其提供即时的市场信息。由此,《证券市场周刊》成为中国财经类刊物中最早实行“一号两刊”的杂志之一。1997年5月,《证券市场周刊》达到了自创刊以来的巅峰时刻,综合刊与市场刊两本加起来,月发行量突破了100万份;这一纪录也是至今众多财经类期刊仍无法望其项背的。发行量的突飞猛进,也印证了创办市场刊、满足投资者技术分析信息需求策略的正确性。因此,《证券市场周刊》的发展是一部媒体与市场共生、共进的历史。1992年的创刊,适应了中国证券市场诞生期广大投资者普遍的、浅层次的信息需求; 1997年一分为二,则造就了市场成长期内容细分的巨大成功。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主流证券报根据金融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对报道的内容和栏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扩展到国债、期货、产权、地产、保险等领域。由于证券市场的高度专业性,强调专家团队建设,增加言论和评论的比重,这些都为此后的财经媒体做了有益的探索与铺垫。财经事件具有广泛关联性的特点,而三大证券报的新闻报道虽有所拓展,总体上仍局限于狭义财经领域。此外受当时市场的限制,它们对国际资本市场缺少关注。由于具有官方背景,主流证券报的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特别是作为指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广告业务有基本保障,垄断地位反而削弱了市场拓展的积极性。这些不利因素,在证券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证券类媒体的发展与壮大。[8]

(二)《中华工商时报》与《中国经营报》的改版:市场化的深入

20世纪90年代引人瞩目的财经媒体还有《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时报》。这类媒体既以市场和受众需求为中心,又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以作为指导经济工作的舆论阵地为使命。

《中华工商时报》背靠全国工商联这个民营经济和个体经营者的“婆家”,从创刊之日起就定位为关注民营经济的经营、发展和前景,并不遗余力地为其摇旗呐喊、献计献策。《中国经济时报》依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兼备政府背景和专家优势,通过深度追踪,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前沿,一度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新闻报道推到一个高峰。两家报纸的新闻操作已颇具现代经济报道的色彩:大到对宏观经济走势、金融证券投资、行业发展现况的及时分析,小到调查、解剖一家上市公司的成败案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工商时报》,从那里走出了胡舒立、杨大明等一大批优秀财经新闻工作者,使得这张报纸成为中国财经媒体不折不扣的“黄埔军校”。

另一家不得不提的经济类报纸是《中国经营报》。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虽然其创刊时间是1985年,但其真正的成长和影响力的出现则是在90年代。1993年,《中国经营报》创办的子报《精品购物指南》一炮打响,迅速成为北京最受欢迎的服务类报纸;1996年,《中国经营报》进行重大改版,在读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定位,确定其目标读者是“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受过高等教育,在经济组织中担任中层以上管理的30岁至50岁左右的男性公民。他们在公司中对一个部门的运作全权负责,是公司战略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者,有一定人员、资金的决策和管理权,关注竞争对手、行业的发展变化,关心工商新资讯和国家经济政策”。《中国经营报》的编辑方针明确其报道要经济新闻社会化,即以独到的透视眼光看待新闻事件,以相对微观的新闻视角为切入点,以深度报道为主要报道手段做“新闻话题”,以尽可能专业的水准做分析,以尽可能通俗的语言面对读者,在易懂的前提下做到精深。[9]改版的同时,该报调整了营销和发行策略,将单期售价1.8元调整为1元,从而迅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全国性财经类报纸。他们提出的“窄众意义上的专业化目标群体定位”理论、“三步五秒规律”、“一元钱规则”等理念、手法,都给中国经济新闻界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报业市场化的步伐。90年代,《中国经营报》代表着当时正在萌发的现代财经新闻报道的主流。

(三)财经新闻期刊的创办

早在1985年2月,《经济日报》和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联合创办了《中国企业家》杂志,这份人物类财经期刊成为中国最早的财经期刊之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财经期刊陆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些期刊大多定位于经济领域的中低端读者,涵盖了财经领域的大部分,走的是一条泛财经的道路。创刊后仍然依靠主管、主办部门的行政化操作,曾经拥有过一些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快和行政手段的消隐,这些刊物基本走向消亡,如《企业家》、《环球管理》等。于是,一些针对特定群体的财经期刊开始出现,填补了财经期刊的市场空白。这些杂志大多定位于财经领域的某个行业,基本涵盖了财经领域不同层面的读者,杂志的内容针对性较强。[10]

《中国经济周刊》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经济周刊,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份经济周刊。前身是《中国经济快讯》周刊;1992作为经济内参创办; 1999年公开发行;2002年首次改版;2003年正式更名。《中国经济周刊》定位于“领导者决策的经济参考”,是一份以政经资讯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期刊,它为中央、地方及企业的领导层提供最有决策借鉴价值的资讯,立志做中国经济转型的真实记录者、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理性观察者和中国经济复兴的历史见证者。《中国经济周刊》的内容是以体制经济为核心的宏观经济、以城市经济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以企业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经济,以及以金融为核心的财经领域。

《环球企业家》杂志创刊于1993年7月,以“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为使命,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以国际化为特征的高端商业杂志,亦是国内报道世界级企业及企业家最频繁的杂志。《环球企业家》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秉持国际视野、专业精神,20年来,《环球企业家》始终致力于运用比较分析框架,提供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流商业故事和见解,搭建中外商业人士无边界社区,以此获得高端商业人群的充分认可。如今,随着国际化成为中国商界的最热门话题,且中国市场日益成为跨国企业的重要战略支点,《环球企业家》已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商业杂志之一。

三、1998年:财经媒体的繁荣与发展

1998年以后,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真正进入财经时代。此前,中国的财经媒体大多依托于某一行业或政府部门,报道的内容大多局限于证券类新闻。20世纪90年代《中华工商时报》和《中国经营报》的改革表明财经媒体正在探索一条市场化的道路。虽然这类财经媒体数量较少,但是它们的探索与发展为后来的中国财经媒体树立了榜样,它们凭借着灵活的新闻机制和报道理念,在业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成为1998年以后财经媒体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选择。

(一)《财经》杂志的创刊

《财经》杂志创刊于1998年4月,其主办单位为1989年3月成立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简称“联办”)。“联办”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发起者,参与设计了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并于1992年下半年参与设计国务院监管证券市场的职能机构——中国证监会。《财经》最初是以《证券市场周刊》月末版的形式出现的。2000年10月杂志正式以“财经”刊名出版发行。

《财经》在其创刊伊始显得锐气十足,它的受众定位是“活跃在各个行业的企业主管、职业经理人、政府官员和经济界学者”。《财经》杂志早期的报道可以说恰是当时经济变革与前进的缩影:《中创倒了海发行关了》及《君安震荡》如实记录了一起金融动荡风波,为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紧迫性而呼号;《十大牛股十大熊股》、《反通缩:1998年至1999年的战争》监测经济发展的轨迹,试图为未来拨开浮云;《切开中国电信》则透过独家报道,强调只有冲破垄断才能迎来生机。此后,《财经》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默默耕耘。经过一段时期的厚积薄发,在人才、资源、影响和经营上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这一时期,对经济制度变革和市场经济进程的关注,依然是《财经》浓墨重彩的话题。金融、IT、电信、WTO等经济领域的重大话题,构成了《财经》报道的主线。1999年5月,《财经》推出封面文章《WTO悬念》,主编胡舒立亲自飞抵美国西雅图——WTO“千年多边谈判”地,采访到中国谈判代表龙永图,采写了独家报道,在WTO新闻大战中勇夺头筹。此后,《财经》的重量级报道一篇接一篇。《新浪政变》以翔实的一手资料揭示了当时的中国第一门户网站内部的变局,引起了IT界的注意,《财经》从此步入了全新的IT领域。在对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一事的报道中,胡舒立利用与当时主管广信破产的广东省副省长王岐山的关系,一气呵成《广信兴衰》一文,使得同类报道难以望其项背。然而,过于高端的定位使得《财经》面临着经营上的窘境。

2000年10月起,《财经》杂志发表了揭露基金管理公司腐败的《基金黑幕》、揭露上市公司造假的《银广夏陷阱》、揭露股市腐败的《谁在操纵亿安科技?》、揭露庄家操控股票市场的《庄家吕梁》等一系列文章。凭借这一系列揭黑打假的文章,《财经》开始在同类媒体中脱颖而出,《财经》的经营状况也大为改观,广告收入源源不断,逐步超越了《证券市场周刊》。2001年2月,《华尔街日报》对《财经》进行专访,评价它“勇敢睿知”。《南华早报》转引《财经》的报道《庄家吕梁》,称《财经》为“中国大陆最受尊重的财经月刊”。《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最强有力的财经编辑”,获得世界新闻评论“2003年度国际编辑”奖,并当选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更是对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予以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是目前中国国内相对少见的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

2002年1月,《财经》改为半月刊。2002年2月,《财经》封面文章《谁来监管银行》详细报道了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分离的努力以及中国银行原行长王雪冰被捕事件的原委。随后的《开平之劫》、《贷款黑洞》、《接管深发展》、《东亚:银行涅槃》等一系列封面文章问世,《财经》开始了在中国金融领域的新探索。2003年2月起,SARS在广东大规模爆发。《财经》于当年2月20日便首次对此进行了详尽报道。当年3月下旬起,以封面专题或特别报道等形式对SARS疫情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深入的报道,5月份更连续出版了4期《SARS每周调查》特刊。《财经》编辑记者团队凭借2003年对SARS疫情的详尽报道,获得了国际调查报道学会颁发的“2003年度杰出国际调查新闻奖荣誉提名奖”,《财经》亦是获得该奖项的唯一中文媒体;同样凭借SARS报道,《财经》编辑记者团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2004年古柯索国际新闻奖荣誉提名奖”。2004年12月《财经》首推年度特别话题“矿难探源”,集中于对一年来大型煤矿灾难的思考;2005年6月,《财经》封面文章《第一次握手》详细报道了中国建设银行完成了上市前的引资冲刺。《财经》开始逐步显示出其在宏观经济题材与制度题材上的偏好。从2002年开始,《财经》增加了时政报道、社会新闻的比重;很多期封面文章,如《新土地革命》、《失业之忧》等,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人文关怀。此外,《财经》杂志对禽流感、松花江污染事件、“黑砖窑”、“上海社保案大审判”、“郑筱萸罪与罚”、“韩桂芝其人”、“鲁能改制”、“审判陈良宇”等事件深度关注,表明《财经》杂志不再满足于新闻的历史价值,开始追求新闻的现实关怀。

(二)新兴财经媒体的崛起

2000年起,中国财经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式发展成为新世纪中国媒体发展的重要亮点。1996年改版的《中国经营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2000年呈现出火爆现象,广告收入和发行量突飞猛进;2002年《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的创刊引发了新一轮的财经媒体热。从进入21世纪第一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中国第一张全国性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诞生,中国新生类财经报纸可谓异彩纷呈、层出不穷,它们的新生为中国报业带来了新的气息,资本与媒体的联姻、主流媒体的社会担当、中产阶层的代言人等等这些新话题激发出传媒作为产业的巨大能量,开辟了媒体发展的另一番天地。它们赋予了经济类报纸全新的核心内容,即从泛经济的宽泛视角进入到商品社会的内涵;同时它们重新找寻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地位,并将这种新闻意识推而广之,在多元的价值选择中找到了不同种类报纸发展的方向。

《中国经营报》被业界认为是新财经类报纸的代表之一,但是更准确地说它完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类报纸的角色定位,开启了中国财经报纸的大门,是中国财经类报纸发展的一个转折。它从20世纪80年代创刊到20世纪末才引领中国经济报纸的传奇经历,是经济类报纸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鲜明写照。[11]1996年改版后,《中国经营报》确立了自身发展的明确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如《中国经营报》将1997年、1998年确定为发行年,2000年是广告年,2001年是影响力年,2002年是竞争力年,2003年是品牌年。该报执行总编李佩钰说:“我们为打造品牌准备做几件事情。一方面报纸本身要做成一张目前最好的经济类周报,把丰富的内容提供给读者。另外,我们相应要做一个随报赠送,每月一次商学院的月刊,这是4开52版的刊型的东西,免费赠送给读者。所谓商学院概念,就是提出这本刊物是读者学习的一个课堂,就是他们的商学院,经营管理上的话题和案例给读者提供服务和帮助。同时出一套《中国经营报》系列丛书,同时还推出了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这四大块的工作打造《中国经营报》的品牌,以期更大的发展。”[12]

《21世纪经济报道》脱胎于《南方周末》经济版,于2000年11月23日推出试刊号,随《南方周末》免费赠阅,2001年1月1日正式创刊。《21世纪经济报道》提出了“新闻创造价值”的口号,凭借更专业、更独立的新闻精神和更权威、更独到的新闻品质,成为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它主动根据市场需求创新改版,连续推出广受读者欢迎的政经、评论、研究以及产经与商业等板块,满足阅读的深层需求。其版式风格大气沉稳,长于犀利、深刻的深度报道,注重在微观领域中突出整体性,有责任感,讲求实事求是,体现出冷静务实的理性色彩。清晰的定位、优质的运作、有效的营销手段、充满现代气息的版式、极富冲击力的标题、深度运作的新闻内容,加上背靠南方报业强大的全国性信息采集力量和广告发行资源,《21世纪经济报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它还连续四年推出百版年终特刊,开创财经报纸年度特刊神话,成为年度不可逾越的新闻高度。它还成功策划了“中国区域经济系列报道”,获得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撰文表扬。2004年,《21世纪经济报道》入选“2004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成为唯一上榜的财经报纸。同年当选“莱卡风尚大奖”之最新锐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新闻报道,开创了财经媒体新时代。

2001年4月,山东三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000万元,创办《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报》的口号是“理性,建设性”,其总编何力对此的进一步解释是:“不冲动、不破坏、不媚俗、不虚伪、不偏激、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地观察经济走势,以全新的视角报道经济新闻。”“理性就是注重思考、讲究方法、客观公正、准确如实,同时具有职业精神。建设性在我们看来核心的东西是理解、尊重,未来导向和互相承认……用增量解决存量问题,最终实现目标群体的利益最大化。”[13]这一办报理念使得《经济观察报》更显温和色彩。“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悲观派和乐观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悲观派批评抱怨这里那里有问题,要揭露,但是往往提不出解决方案。乐观主义者则往往提出问题并探讨怎么解决。”[14]《经济观察报》以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在倡导做一份具有国际品质的新兴财经媒体的同时,这张报纸还选择了以评论见长的报道角度,在操作上一方面把选择明确的立场作为首要原则,通过立场建立与读者的长期联系;另一方面注重国内外意见领袖的作用。在媒体运营方面其成功得益于工业化、产业化的方法,在极短的时间内,与《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共同成为中国财经报纸的三面旗帜。相对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微观式关注、个案式剖析,《经济观察报》更多注重报道的宏观性,力求通过社会现象的分析为读者显示经济动态,很多报道都与考察和评论相关。因此有论者这样说:如果说《21世纪经济报道》是一份产业经济报纸,像杂志中的《财经》,那么《经济观察报》就是一份政治经济报纸,更像《南风窗》。

2004年11月15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一财经日报》创刊,该报是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的综合财经日报。该报采取跨媒体的办报模式,其主要受众为中国的商界领袖、创业家、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知识界等,力求覆盖中国最具消费力的高端主流人群。《第一财经日报》以“对时代负责”为办报理念,它在发刊词中说:“作为一张主流大报,我们推崇商业的力量,关注商业力量的伟大进军,记录资本与财富的运动过程;但我们深知,尽管时代的标志是商业,但商业的精神不只是时尚和金钱。我们把商业看成一种责任。负责任的商业,就是一种文明。没有文明的商业,就没有文明和谐的社会。”该报曾荣登2006年“中国平面媒体品牌价值30强排行榜”,荣获“2005—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媒体100强”称号和“第三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等荣誉。

2004年12月9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投资、联合主办的《每日经济新闻》在上海创刊。《每日经济新闻》是中国首张专注于公司新闻与理财服务的主流财经日报,立志为本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包括投资者、经济官员、经济专家等在内的经济活动各环节参与者,提供丰富资讯、独到见解,体现真实价值,并通过打造全面的经济信息服务平台,与本土企业、企业人共同成长。《每日经济新闻》提供公共经济新闻、金融投资新闻和工商服务情报,内容囊括国际、国内和上海经济动态、重大经济政策及事件解读、资本和要素市场行情、重点产业情报、工商管理案例普及教育和商业实战技巧分析等,创办有“京城飞鸿”、“过埠VIP”、“每日商学院”、“公司财务”、“每日情报”等特色版面和栏目。

2007年7月初,万达集团重金注入,《华夏时报》改版为全国发行的财经类周报。自改版以来,《华夏时报》始终坚持“思想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成为投资者、管理者、经营者所倚重的资讯来源和思想来源为目标,以“报道事件,梳理数据,描绘趋势,揭示规律,生产思想,评论世界”为报道风格,输出有指导价值的、独到的投资理念、专业评论、深度分析,全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财经期刊的蓬勃发展

财经媒体的出现本身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受众细化的必然结果。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层面越来越多,受众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化,财经期刊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财经报纸的这一缺点。当然,新世纪后,《财经》杂志的成功无疑为其后财经期刊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1998年《IT经理世界》创刊,2000年8月《商务周刊》创刊,由此,财经期刊开始大量涌现。从面向企业家、经理人的专业财经期刊到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大众理财类刊物,大量的财经期刊纷纷涌现,兴起了一股创办财经期刊的风潮,2001年甚至被业界称之为“财经期刊年”。如《新财富》、《今日财富》、《数字财富》、《理财周刊》、《商界名家》、《销售与管理》等期刊都是在这一时期创办的。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2月,《第一财经周刊》创刊。《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于世界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该报立志以全然不同的视角报道商业新闻,发现一个“明亮的商业世界”(何力语),服务特定人群。因为,“中国的财经和商业新闻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过度关注政策意识形态,第二是关注‘大佬’、精英、企业家。这两种形态一个是过于意识形态化,一个是过于精英化,我想这与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其实,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上出现了那么多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各种各样企业里的经济人,或者叫公司人、企业白领,而为这些人服务的商业和财经读物其实是非常少的。《周刊》就是要为这个人群服务,用这个人群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去表达,用这些人所熟悉的商业的氛围去报道”[15]

《新世纪》周刊由财新传媒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是领先的财经新闻周刊,以自由思想、批判精神和专业素养,向中国政界、金融界、产业界和学界精英传递市场经济理念与财经新闻资讯。2010年胡舒立的加盟使得该刊让读者充满了期待,如2011年杂志的重量级报道《邵氏弃儿》、《垄断下的蛋》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前,财经期刊数量庞大,市场竞争激烈。如《销售与市场》、《中国企业家》、《商界》、《环球企业家》、《经理人》、《中外管理》、《新经济》、《成功营销》、《时代财富》、《竞争力》、《新财富》、《数字财富》、《今日财富》、《创业家》、《商界名家》、《销售与市场》、《中外管理》、《市场观察》、《人众商务》、《品牌》、《商战赢家》、《财经界》、《资本市场》、《知识经济》等刊物,读者从刊名上就能判断这些刊物的市场定位。但是,随着财经类期刊的大量增多,也难免会出现同质化趋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