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宏观调控,固本利民

宏观调控,固本利民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调控,固本利民播出日期:2004年6月24日、25日主 持 人:胡国华、雨亭   责任编辑:罗厚、赵威    主持人: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消息说:中央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和不健康因素已经得到遏止。

宏观调控,固本利民

播出日期:2004年6月24日、25日

主 持 人:胡国华、雨亭   

责任编辑:罗厚、赵威    

主持人: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消息说:中央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和不健康因素已经得到遏止。我们看到,去年针对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信贷投放过快以及乱占乱用耕地的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信贷投放,整顿开发区,整顿固定资产投资,等等。面对取得的成效,也有人存在一些疑虑,比如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是否还能保持?宏观调控是否会留下一些后遗症?中国通货膨胀压力有多大?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陈东琪副院长,一起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陈院长,您好!

陈院长:你好!

主持人:根据昨天发改委公布的几个最新数据,宏观调控的成效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初战告捷。但是老百姓比较明显地感觉到物价的压力,比如一些地方商品房的价格越来越高,其他一些生产资料和粮食等消费品也有涨价的势头。您能不能告诉听众,宏观调控能否有效缓解涨价压力?这种压力还会持续多长时间?

陈院长:宏观调控效果目前应该是比较明显了,投资增长过快的趋势压下来了,但是老百姓对价格上涨还是比较关心。有两点大家可以注意到:第一点,就是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品的价格月环比,也就是5月份比4月份在温和地下降;第二点,就是整个市场上生产资料的销售开始降温,也就是原来热的成分现在已经有所变化。至于今后的物价压力,它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调整到位的,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主持人:调控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效应?

陈院长:对。

主持人:我们是从3月底开始针对经济运行中的过热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92年和1993年经济过热以后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有人担心,这样一来,中国经济是否会改变快速发展的趋势?

陈院长:这种担心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一次调控和上两次的调控有所不同,我个人认为这次是“点刹车”,而不是急刹车,主要还是保持经济长期的增长趋势,不是搞一刀切的。这次调控,经济增长和物价指标比上两次都低得多,所以这次的调控方式和上两次都不一样。

主持人:我看到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是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陈院长:对,这是强调这次有提前量。

主持人:宏观调控的话题非常引人关注,听众已经开始参与讨论了。有位听众表示担忧,他说:“提到1993年宏观调控留下的一些后遗症,比如烂尾楼工程,还有造成一些通货紧缩的现象,这次宏观调控是不是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如何防范?”

陈院长:从理论上讲,我们也有这种担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次和上次最大的不一样,就是这次不是等到问题很厉害的时候才来调控。比如上一次房地产的泡沫非常严重,是因为没有需求,这次我们打的是提前量;上两次都是1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次还没有达到9%就开始调控。所以这次后遗症的问题估计要比上次好得多,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我们现在是在预防未来的问题,对调控措施的力度有很好的把握。

主持人:河南的听众说:“2002年以后我国GDP的增长率稳定在8%以上,而这次调控会不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带来影响?会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周期?”

陈院长: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次不会。这次回升,我估计时间会拉长,今年已经是回升三年了,去年是8%的增长,今年估计会接近两位数,4季度后有所回落,全年大概9%左右,明年还会在这个基础上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主持人:我看您非常有把握。河北的听众说,现在钢铁的价格在他们那儿又有反弹,是不是意味着宏观调控接下去的力度会有所减弱?

陈院长: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调控是这次的重点,原来这块儿的投资增长都非常高,这次在3月下旬开始回落,回落的幅度比较大,中间会有一些小反弹,但整体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主持人:钢铁、水泥的价格是下来了。湖南的听众说:“这次调控有没有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有没有可能过一段时间出现通货紧缩?”

陈院长:这次调控中有一些政策措施还是比较谨慎的,就是担心力度太大,产生滞后影响。我个人认为,政府在考虑宏观调控力度以及组合把握的时候,还是比较注意后续影响的,特别是防止以后出现通货紧缩。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一个加息的问题,面对我国目前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我国政府仍然表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政府是否会上调利率?您怎么理解政策的连贯性和老百姓的担心?

陈院长:这种稳定的货币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每个年度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时候松一些,有的时候紧一些,但政策的趋向没有改变,政策调控的方向也没有改变。我个人认为一定要非常谨慎,要看到条件、各方面的变化,甚至还要看到国际上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的动向。

主持人: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经济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据您分析,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

陈院长: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要大一些,但是还是有把握。比如说经济增长7%,当时的考虑比较谨慎,鉴于9.1%的实际增长,担心地方政府攀比速度的行为带来经济太快发展,所以定在7%左右。我觉得今年增长7%以上,还是能够实现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比预计的高一些。从物价指标3%来讲,我觉得今年物价的高顶应该在六七月份,全年平均3%左右还是有把握的,通过努力还是能够实现的。

主持人: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也谈到,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去年物价上涨的因素。现在市场的物价基本上稳定了,物价变动也是居民可以承受的,所以不用太担心。

手机短信平台上听众的讨论也是非常热烈的,有不同的意见,天津的听众说:“钢铁、水泥需求之大,是经济发展快的结果,强制调控是否会使价格继续上涨?”另外一位苏州的听众表示支持宏观调控,他说要降温开发区,首先要使各级政府官员树立新型的政绩观,不要再让小集团的利益妨碍整体的大局利益。我觉得这两个观点都是有代表性的,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应该更多地采取市场的手段,为什么现在还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这种行政手段会不会破坏市场主体竞争?

陈院长:使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是中国经济发展自身的一个特殊性,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攀比心理、对高速增长的渴求非常强烈,对这部分的力量如果用经济手段是没有办法的,所以用行政手段来直接调控。当然,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宏观调控应该尽量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比如在这次调控中,除了对某些地方盲目攀比采取的行政手段外,更多地还是用一些经济手段,比如银行的窗口指导。从这个角度来讲,调控还是有针对性的。

主持人:永远是适时适度、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陈院长:这次非常强调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和适时适度。

主持人:对,老百姓一直很关心跟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上海的听众问:“这次调控后,一般的上班族几年有买住房的能力?”这个问题比较具体。山东的听众问:“宏观调控以后,居民的住房贷款是不是也要紧缩?”

陈院长:在这次增长加速之前,住房的需求是不旺盛的,所以采取了一些鼓励、刺激住房消费信贷的措施,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地的执法又有些偏松,所以就导致信贷过快增长,因此加强住房消费信贷规模的管理,我想是合理的。至于老百姓买房能力的提高,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总体上想使住房价格有一个平稳的变化,所以我想不会影响老百姓购房能力的变化。

主持人:听众的短信还在源源不断地发过来:河北衡水的听众说:“中国宏观调控总的发展水平是好的,但是银行压缩信贷以后,把一些比较好的、有发展前途的好项目也给拦住了。我想问的是,中国对这些好项目是否有所倾斜?”一位听众说:“现在房价很高,老百姓买不起,宏观调控以后,房价能不能切实地降下来?政府应该继续做些努力,让人民有房住。”

大家还关心一个紧迫的问题,就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比如说第一、二、三产业的失衡,还有盲目投资带来的和消费之间的失衡。说到“失衡”这两个字,我想先听听您的意见,您认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关键在什么地方?

陈院长:长期讲,靠体制改革,靠加大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短期讲,宏观调控还是要坚持结构性的有保有压做法。比如说第二产业里的制造业,特别是那些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还是要及时进行控制。但是有的行业,比如说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还有第三产业,还是要在信贷、财政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让他们在原来短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总之,要靠长短结合。

主持人:我们还听到这样一种声音,说现在很多地方投资体制不健全,比如说有些地方政府存在着包办企业投资决策的现象,而在我们现行体制中,对于这些来自政府的投资是缺乏约束的,没有行之有效的论证和监督机制。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怎样防止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脑子一热,拍了脑袋就上项目,这样一种主导投资的现象。

陈院长:这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特别是单纯地看GDP的政绩考核体制,应该加快改革;另外,我们要通过一种体制创新,让地方政府更关心公共服务,比如说修路、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在制度上不会直接干预企业的行为。

主持人:这里有一位苏州听众说,现在小的民营企业根本就得不到政府支持,地方政府领导热衷于上大项目,出“大手笔”,在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引领下,急功近利。对于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陈院长:地方政府有它自己的冲动,因为大企业效益好,财政收入就高,就能解决更多的自身发展问题,所以对小企业不是很支持。而从全社会角度讲,小企业会增加就业,应该支持。当然,除了政府在观念上和行为管理体制上应该改变以外,融资上要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农村小企业。关键是给所有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主持人:“公平”两个字很重要。您认为对于来自民间的投资行为,应该怎样在市场机制的范畴中合理引导?

陈院长:从市场角度讲,政府不应撒手不管,还是应该管的,但是管什么呢,不是管直接投资,不是管具体项目,不是管这个企业应该干什么,而是管三点:一管环境,环境应该是公平交易的;二管产业投资方向;三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平台,比如说公共基础设施,创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一种公平的竞争条件。即要从外部的角度来进行管理,不是直接去参与内部的项目、直接的投资活动。如果企业没有很好的外部环境,企业经营也是有问题的。

主持人:从去年到现在,很多老百姓越来越熟悉“宏观调控”这个词汇,一开始人们对于这个词还有些陌生,觉得有一定距离。

陈院长:宏观调控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主持人:正像您所说的,因为和大家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关系到我们的住房还有建材,包括粮食的价格,等等。节目进行到这里,很多听众朋友已经发来短信,询问和粮食价格、城市住房价格等相关的问题。一位福州的听众问:“今后钢铁价格是否会继续上涨?钢铁价格上涨会不会造成一些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

陈院长:我看国际上的钢价走向平稳;从国内来讲,由于我们对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加大调控力度,钢铁生产的低水平重复扩张势头得到了遏止,我估计钢铁中长期价格是一种平稳的趋势,甚至还会向下走。

主持人: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政府所倡导的。一位开封的听众说:“在宏观调控措施中,资本市场是不是也起到一定作用,比如说近期中小企业板块的启动,能不能为中小企业有效融资创造一定条件?”

陈院长:是的。这位听众很关心宏观调控措施和宏观调控结构的变化。原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信贷,今后我们要逐步增加直接融资,特别是资本市场。因此,中小企业板块的启动,意味着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更多支持直接融资的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信号。

主持人:一位新疆的听众说:“现在房价很高,很多老百姓买不起,工薪阶层十年买不到像样的房子,政府应该多做一些努力。通过这次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房价会不会有一些下调?”

陈院长:我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房价经过这次调控以后,会走上一种平稳的趋势。理由是现在加大了对住房结构的调控,特别是对经济适用房的支持,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遏止投机炒作,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秩序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特别是这次的加大调控,实际上是调控泡沫,要支持大众所需要房屋品种的正常、快速增长。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房价会走向平稳,老百姓会逐步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买得起房。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衣、食、住、行方面的“食”字,也就是粮食的价格,您刚才说价格会有所下调。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说,目前我国粮价比去年同期有32%的涨幅,这一轮粮食价格上涨是恢复性上涨。我们也注意到,今年5月份,粮价已经比4月份下落了0.5个百分点。您对于粮价的走势怎么看?

陈院长:我同意曹玉书的预测,32%是同比,是在去年连续七八年下降的基础上,一种恢复性的增长,但是环比在下降。我估计3季度以后粮价将开始下降,理由有几个:一、今年夏粮丰收,总产量增加了25个亿,整个增长3%以上;二、秋粮今年的播种面积增加2500万亩,如果灾情控制在一定条件下,秋粮应该也会增收;三、最近国际粮价下降,国内广东、福建的粮价也在下调,所以整体来看,粮价的上涨会在一个高平台上稳定下来。

主持人:通过您的解读,相信大家对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措施及所起到的效果会有更多的了解。节目最后,请您用一句话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做一个宏观的预测。

陈院长:我的看法是平稳快速增长。

主持人:相信这几个字能够增强大家的信心。谢谢!正如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说的,尽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比如投资增幅仍然偏高,基本建设贷款继续增长,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依然较大,这也是老百姓关注宏观调控的原因。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经济发展中不健康、不稳定因素随时可能再度危及到老百姓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我们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宏观调控仍然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要抓住机遇,把宏观调控措施转化为破解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等深层次问题的强大动力,使宏观调控能够取得更大成效,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