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述性政论片

评述性政论片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评述性政论片评述性节目采取“评论”和“叙述”的手段,客观报道、分析评判,这是它的基本特征。评述性政论片针对特定事件、问题,以及事件的进展、动向,进行客观的评述。

第三节 评述性政论片

评述性节目采取“评论”和“叙述”的手段,客观报道、分析评判,这是它的基本特征。评述性政论片针对特定事件、问题,以及事件的进展、动向,进行客观的评述。它要求对观众关心的时效性强的问题,进行有分析评介的报道;要求在客观叙述的基础上力求对所报道的事件和问题作出公正的评判,并对观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尽力作出有见识的预测。好的评述性节目当由事阐理,以理评事,事理相连,相得益彰。这类节目以夹议夹叙的风格为特色,有赖于记者或主持人有见地的精彩报道。它评述的公正应以客观全面的报道为基础;它所追求的客观和全面则应以达到公正的评述为目的。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播出的节目多具备典型的评述特性(5)。评述性政论片更多接近电视新闻述评,因此,具有与电视评论相同的特征和制作技巧。

一、评述性政论片的特征

电视评述或电视述评是一种夹叙夹议的报道形式,即融新闻报道和评论于一体,通过画面、同期声、论述语言、字幕等手段,既报道事实的具体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评价。它以事实的报道为基础,但对事实的报道又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力求透过纷繁复杂的事态表层,抓住其本质和内在逻辑,引导观众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目前,这一类型的评论节目已成为时下评论节目的主流形态。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评论是逻辑推理的产物,充分运用电视的画面、音响、文字和解说为报道事实和评析事实服务,这是电视述评的优势所在。在述评节目中,记者往往以调查者的身份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采访报道,讲述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通过节目当事人、各界群众、政府官员、权威人士等,对新闻事实作出客观的记叙和评论。在节目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由固定的主持人在演播室出境,对节目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和总结。

1.述与评的结合

一个好的新闻述评性节目,除了要有严谨的结构、流畅的陈述之外,关键还在一个“评”字。评论在于说理,说让人信服的道理,而说理则是为了引发思考和共鸣,恰如其分的评论能够提升节目的思想内涵。从述评结合的要求出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坚持以理性目光审视事物,透过现象挖掘本质,采用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化的叙事说理方式使观众透彻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节目摒弃以往评论节目所采用的那种带着观点找例子的说教模式,把观点蕴含于巧妙的结构安排、恰当的内容选择上,现场记者不直接对事件进行评论,而是通过对节目所反映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来引导观众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

讲究述与评的结合最关键的是用事实说话。电视评论节目最终传达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但抽象化的意识形态只有被事件化之后才可能被最多的观众接受。因此,用事实说话成为电视评论的基本方式。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读者阐明一种思想和观点,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把记者的意见和观念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让读者在报道中得出应有的结论。

用事实说话,就要重视过程的记录,让过程本身成为电视评论的内容。只有记录事件的过程,有了真实的、活生生的过程,事实本身才具有一种说话的力量,说出来的话才可信。《焦点访谈》的许多成功制作,都是选择令人关注的新闻事件,采取调查取证的方式,通过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记者的调查采访过程的忠实记录,利用形象的真实和声音的真实来衬托环境的真实、氛围的真实和心态的真实。如《“罚”要依法》中对于违章罚款过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动态消息和实况氛围,带来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结果的全新感知,使新闻评论的立场、观点自然而然地隐含在对事件的叙述之中。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监督性报道,电视记者都要善于掌握用事实说话的技巧,特别是监督性的报道,更要重视证据、重事实。“这种评论形式由事阐理,以理评事,事理相连,易于接受。”

电视的优势在于视听兼备,生动直观,以形象思维见长。正因为此,许多人将电视称为“感性的媒体”。而评论靠的是逻辑推理,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电视评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这样一个矛盾:电视要求直观、声画结合,可视性强;评论则要求说理,进行抽象思维,思辨性强。做好电视评论节目,关键是做到电视的直观可视性与新闻评论抽象思辨性的统一,通过强化可视性这一电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来达到增强评论说服力的目的。

选择典型的画面和声音是体现节目形象思维的关键因素。画面满足了人们“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并能传达出强烈的现场气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给观众以丰富的感性认识,成为观众进行形象思维的良好前提。画中人物的语言、现场的自然声音能进一步减少观众心中的不确定性,增强画面的真实感,使论据的感染力增强。《焦点访谈》(1998年10月20日)播出的节目《“盖子”被揭开之后》出现过这样的镜头:当一位老太太向记者讲述了当地搞假渗灌工程的真相后,乡长顿时愤怒得不得了。为了制止老太太的揭发,他对记者和老太太大吼:“谁胡说,我马上收拾他!”这句话将乡长霸气十足的蛮横作风暴露无遗,此时无需多加评论,观众自然会对假渗灌工程有一番公正的评论。

电视评论的抽象思维在电视评论中有时幻化出形象的不同组合呈现,它将评论者的观点隐藏在事实的展现之中。为此,许多优秀的节目制作者长于节目画面的巧妙编辑。节目的编辑是理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好的节目编辑不仅可以使画面的信息更加丰富,而且可以通过画面的不同组接方式给观众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产生强烈的感染效果,从而调动起观众逻辑思维的积极性。《焦点访谈》的著名记者、制片人赵微曾说:“我在编辑的时候,选择什么素材,怎么剪接,素材的编排顺序,都有极强的主观性。通过平行、矛盾剪辑的手法,把展现不同视点、心态的语言和场景组接在一起,在观众心中产生撞击,这样做既增强了客观事实报道的说服力,又以强烈反差的对比报道增强了报道的评论色彩。我想,是不是应该明确这样一点,让观众在收看电视评论的过程中,通过记者提供的事实的理性思考,共同参与完成对事件的评论。”(6)可见在电视评论中对于画面的编排不可小觑。

此外,解说词的写作也不可忽视。画面和声音带给观众思维的材料,解说词声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说明、引导观众完成思维过程的辅助作用,并提升观众对整个事件的理性认识。同时,记者的提问也是引导观众进行思考的有力方式。

电视评论作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产物,在运用形象化的表现手段时,其条理性、画面、声像运用、先后搭配、片中点评、解说等无不体现出逻辑思维的作用和魅力,严谨的逻辑思维在电视评论中与形象思维有机的结合,使得电视评论更具魅力。由于大多数电视评论集叙事、采访和评论等多种任务于一身,要使观众在生动的形象后面悟出深刻的道理,这就要运用一切手段使电视新闻评论抽象与具象结合、主观和客观融合、理智和与情感渗透的特点得到最好的发挥。如在《焦点访谈·违法收缴违民心》节目中,记者对画面的选择、节目悬念的设置、采访的安排、素材的取舍都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目的。节目主持人首先在开场白中设置悬念,接着切入一些热闹的运动场景,高堡乡乡政府一系列荒唐的举措层层展现在我们面前:五花八门的收费项目,“严打队伍”抓人、撬门、抢物品,责令学校停课等极端手段令观众怵目惊心,事实的层层递进,不仅体现了记者严密的逻辑,同时也使得整个事件直观、可感。在节目最后,主持人在形象表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的概括:“国家开展‘严打’的专项斗争,就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安宁,让老百姓过得更安全、更幸福,可是高堡乡却荒唐地把‘严打’对准了父老乡亲,弄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一项好的政策,居然让高堡乡歪曲和利用成这个样子,的确令人深思。”简短的点评,却蕴含着对违法行为的有力谴责和鞭挞。

评论的魅力在于说理,就典型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发表议论说出“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道理,以逻辑的力量打动观众。因此电视评论不仅要利用“形象性”、“声画兼备”的优势,而且还要抓住叙议结合,把握好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特征。

2.论据的形象性

电视评论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可视性。因此,电视评论用事实说话,首先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注重画面的表现力。“电视评论尽管以论说语言为主体,但画面形象展示的配合也很重要,它是增强电视评论可视性,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7)

电视评论的形象化传播是实现电视情景再现功能的重要手段,它以纪实性的手法如实地记录现场,具有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如《造林还是造“字”》就是针对当地一些干部大搞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事实所作的一期电视评论。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记者】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陨西县店子镇姜家沟村。我们现在看到我身后这座山叫太平寨山,这个山上清晰地写着“封禁治理”四个大字。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封山、禁伐、治理荒山。

【解说】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其中的一个“封”字跟前,由于字体太大,记者很难将该字完整地拍摄下来。

【记者】观众朋友,我现在站在封禁治理的“封”字的一个大点上面,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封”字的点是多么大,字长我估计了一下大概有6米,宽大概有两米五到两米八这个宽度,而且这个坡度是非常陡峭的,现在我估计有70度的坡度,可以想象当初村民在这儿建这个“封禁治理”的“封”字时是多么的艰难。

记者爬到70度的山坡,通过有代表性的画面还原整个事实,为的是让观众对当初农民造字的艰难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为后面对事实调查的深入和评论奠定了一定的事实基础,这样才能言之有物。

电视离不开画面,不管是论点的提出,还是论证的过程,现场述评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画面,因而用以论证论点的论据是形象化的论据。同样是对309国道乱罚款现象的报道,节目《国道行》是这样表现的:

记者采访附近的司机。

记者:乱收费、乱罚款的有多少个人?

司机甲:有10来个。

记者:都以什么名目罚的你呀?

司机甲:有的是超载,他也不看车。

记者:到那就叫你交20块钱。

司机甲:一罚就是50元,说点好话,不要票给20元就过去了,要票50元。

司机乙: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要罚我们,就加倍罚。你说一句话,他就给你撕一张票。

记者:不容人分辩?

司机丙:对,我被罚过100元。

而《焦点访谈·“罚”要依法》节目则更注重对画面的运用。

山西黎城县境内。

309国道上。

一辆卡车被交警刘代江截住,刘不由分说撕下一张20元的罚款单递给司机。

司机:多少钱?

刘代江:20。

司机(祈求地):给10块算了。这是什么钱?

刘代江:来,来,你下来我告诉你。

司机:你给我写吧。

刘代江:我给你写的有啊。

司机(可怜地):照顾一下吧!

刘代江(蛮横地又撕下一张罚款单递过来):再来20!

司机(惊恐地):谢谢。

刘代江(凶狠地吼道):拿来!

司机(无可奈何地):你照顾一下好吗?

刘代江(怒吼):快点!

司机(哀求地):空车,谢谢。

刘代江(愤怒地把罚款单扔进驾驶室):40!

两相比较,前者采用静态的实地采访,后者则用现场画面传递形象信息。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我们通过画面不仅了解了述评的事实,而且对整个评论的环境也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人们对电视视觉符号真实性的信赖,取决于视觉符号是一种最接近人类感性认识的符号,能够提供全景式的观察视野,这是迄今为止最能保持生活素材的完整性和原始形态的传播媒介。

3.论证过程的群体参与性

论证的群体性就是指主持人、政府官员和专家、当事人等多方参与评论典型事实的特征。它既包括主持人的主体论证,也包括专家、官员、群众的客体论证。三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完成述评任务。在这种节目形态中,“说话”的主体主要有:一是当事人述说。在节目中直接引用双方当事人的话语来解释新闻事实,便于让观众直接了解当事人的态度,从而直观地展现新闻事实,这种论证方式有利于避免主观臆测,力求客观公正。二是目击者述说。在节目中我们往往无法让事实重现,因此,采用立场较为中立的目击者述说能够客观真实地再现事实。三是权威人士说。在述评节目中大量采用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话大大增强了对新闻事件的解释性和说服力。在述评节目中,记者通过镜头把事件的前因后果先展现给观众,在“叙事”的过程中,记者一般不直接发表评论,观众在记者的深入调查过程中彻底明白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自然有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演播室的主持人点评也是点到为止,不作深究。当然,也不排除主持人作为评论者,向观众直抒自己的感受,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种主要以“相关人物述说”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画面+解说”的老套路,使得报道更加客观真实,观众更容易接受(8)

目前,我国的电视述评节目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基本形态。大多数述评节目开始意识到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性,“论证过程事件化”成为电视述评节目的发展趋势。但作为电视评论节目,在充分吸收和发挥纪录片、谈话、纪实等节目形态的优势时,如何体现评论节目相对独立的节目特点,凸显“评”的个性,则是电视述评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的。

4.评述主体的多元性

新闻评论的主体主要是由职业新闻评论工作者和广大受众组成。以目前的影响力来说,前者依然占主导地位。随着电视评论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视评论中来,评论的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在以受众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电视不再是“话语霸权”下的产物,它将逐步成为平民百姓享有话语权的平台。电视评论的话语权已从职业新闻工作者手中逐渐回归大众,成为表述普通人观念和价值的公共论坛。职业新闻评论主体也由以前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意见主导者,逐渐转向意见主导、交流、引导并存的格局。与此同时,电视画面表述的直观性使它难以成为“一人说了算”的评论。这是因为,面对“现在进行时态”的客观现象,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心理图式进行解读,表现出进行评价的欲望和权利。这样,电视评论就会体现出包括受众参与的群体论证和群体评判的特征。在这个“群体”中,还包括进入节目的专家、官员以及参与评议的被采访者等,这在电视述评节目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如四川电视台《今晚十分·“欺”房是怎样产生的》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解说】

房子拿不到,钱又退不了。在与开发商多次交涉无果后,徐慧把自己的遭遇向省消委进行了投诉。徐慧的投诉引起了省消委的高度重视。

【同期声】

谷岩:这个投诉一送到我们这儿来,就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为什么呢,按照省政府的文件规定,这个房产开发项目不够发预售证的条件,但是开发商竟然拿到预售证了。省政府的文件竟然可以不执行?执行谁的呢,执行自己的吗?谁给你钱,你就自己搞一套吗?另外,这个工程没有达到银行按揭的条件,但是银行竟然也同意按揭了。

……

【同期声】

主任:省上确实制定了这么一个东西,但是我们成都市掌握,如果要六楼的话就执行不通(省政府明文规定:六层以上商品房项目,应完成主体六层结构才能取得预售资格),等于成都市的市场马上就垮了,明天就没有了,都不卖房子了,都不去修房子了,都卖现房了,就已经共产主义了。

【解说】

对于成都市房管局为什么不按省政府的文件执行,购房者徐慧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而这位主任的回答更是语出惊人。

【同期声】

主任:我现在可以这样说,你买房子的时候咋不找这些文件呢?你咋不去学习一下呢?你就应该把《毛主席语录》全部学透了,才去买房嘛。咋个出了问题才开始学习文件呢?就是应该这么说,现在如果是我来说他就是这个样子的。你买房子之前,你应该把《毛主席语录》全部学通了才去买,否则我就不买。对了,我就不会上当。×妈哟,买完了,最后开始来学文件了。

谷岩:政府职能部门的个别人吧,这些人他忘记了他拿的是纳税人的钱,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站在房地产商的立场上,而且站在不法房地产开发商的立场上,他拿的是昧心钱,因此他不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服务。

……

【同期声】

谷岩:你说消费者相信谁,第一相信政府。政府给他发的预售许可证,那消费者当然就放心地购房了。第二相信银行,因为银行直接承担风险,银行同意办按揭了,显然这个消费者就认为我没问题呀,买这房子放心了。就这么两道最重要的保护屏障,竟然会失去作用。

……

【同期声】

记者:有哪些地方不满意呢?

市民:因为有关职能部门在这方面有的时候做得不够。因为它有时候会收一些……这个,其实一般人都知道,你不用我说得太明白。

市民:因为在房地产行业当中,具体所谓的购房纠纷中,往往是首先由于我们相应的手续、法律、规范的东西没有完全到位,我们执法过程中,人为的因素比较重。

市民:法律和程序已经制定了,但是在具体监督上还稍微差一点。

【解说】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市民们对政府部门在规范房地产市场中的表现总体上是不满意的。从“爱舍尔花园”违规取得预售许可证这件事上尤其可以看出一些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爱舍尔花园”有一句广告词叫“你的黑夜比白天多”。我们没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像徐慧一样的众多购房者来说,目前的情况真是黑夜比白天多。

对于“欺”房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记者没有独自主观论证,而是与消费者、省消委、银行、市政府公务员和市民一起完成,使整个节目有了看点。消费者、省消委与市民一起完成了“正方”评论,而对立方观点则成了观众驳论的对象。尤其是成都市房地产管理局产权处的那位负责人,面对记者和镜头所表现出来的麻木与冷漠以及对事件过程发出的惊人之语,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这期评论节目中,被采访者有当事人,有知情人,也有相关部门人士,他们的发言或对话是围绕主题而展开的,他们既是论据的展示者,也有是论证的参与者,身兼陈述事实、评论事实的双重功能。即使是对事件本身的回忆陈述也是一种论证的形式,因为他们的回忆不再是事件的重现,而是在个人经验认识基础上的重新结构。重构事件的过程蕴含着论证的过程。

论证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论证主体代表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他们来自社会方方面面,代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层次,又正是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层面的人的评说,揭示了事件本身的多重意义,避免了论证的缺陷与立论的偏颇。同时,论证主体的多元化,打破了记者包打包唱的传统模式,构建了一条全新的能满足受众沟通与交流的理性通道,有着事半功倍的效应。

二、评述性政论片的制作

(一)选题

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前提和保证。选题是一个栏目生存发展的源头活水,选题自身的质量和选题的可操作性,决定着节目运行的质量。凡是取得成功的电视节目,他们无不把选题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评论的价值首先在于所选择讨论问题的价值,在于这些问题是否选得准、选得好、选得及时、选得有意义。

1.选题的标准

强调对选题的重视,首先要确定选题的标准。尽管节目每天都会报道不同的题材,但这些题材选取的原则都是一致的。中国新闻名栏目《焦点访谈》总结其长盛不衰的成功经验,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坚持评论节目的选题标准,概括为三句话: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1)政府重视

电视评论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节目形式,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在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同时,政府重视的问题,又恰恰是政府迫切希望在工作中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代表党和政府的意志,这也是我国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切入点。要寻找政府重视的选题,就需要研究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目前有什么政策要推行,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或解决,应该怎样避免出现的问题?这里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把握好导向,考虑揭示这些问题对政府工作是不是有促进作用,要害是促进。节目的播出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有利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1997年11月25日,《焦点访谈》播出了反映309国道山西黎城、潞城地段交通民警乱罚款的报道《“罚”要依法》。这个选题涉及的乱收费问题一直为政府重视,而且就在1997年10月份,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还向全国通报批评了三起乱收费的问题,要求各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因此,记者在接到群众反映后,觉得这个顶风而上的问题应该揭露。《焦点访谈·“罚”要依法》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领导也认为节目播得好,全国纠风办向全国通报这一事件,要求全国严查“三乱”现象,节目中的违法民警也受到了处分。这个节目之所以在全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在于选题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2)群众关心

由于电视强势媒体的独特优势以及评论节目舆论监督的广泛性,这使得我们的选题必须是群众所关心的事情,从而实现节目的接近性和广泛性。比如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各地都要逐渐取消福利分房,但许多工薪阶层根本买不起房,因此,如何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这是许多百姓都关心的问题,《焦点访谈》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期节目《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房》。记者通过广泛的采访调查,针对群众的疑问,层层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节目自然能够赢得观众的欢迎。

(3)普遍存在

电视评论的选题要抓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帮助受众释疑解惑。但我们生存的社会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许许多多的国内外大事,电视评论不会也不可能一一予以评说。因此,它需要把握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以个别来反映一般,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观点。实践表明,电视评论的社会反响如何、社会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抓住了典型的新闻事件。这条原则,对其他同类原则也是适用的。

如《发票:期待“透明”》节目中,记者抓住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这样一个时机,选取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乱开发票”的问题展开调查和评论。类似的经济生活的问题,与世贸规则背离太远。对于这些现象,政府虽然屡屡严厉禁止,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因虚开、增开发票产生的采购黑洞,便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有学者甚至把它称作“全民腐败”,并指出“如果听任这一现象泛滥,直到人们熟视无睹,将有可能导致社会伦理道德底线的全线崩溃,后果不堪设想”。而麦德龙发票的出现恰逢其时,从源头上堵住了这一漏洞。可以说,这样一个选题同时具备了政府重视、百姓关心和普遍存在的衡量标准。

2.选题的来源

(1)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电视评论选题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说,党和政府制定的重要的方针政策、战略部署,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做的一些带有全局性和普遍意义的重要指示,电视评论都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阐释和宣传,切实发挥好“喉舌”作用。同时对于有关政策的实施,电视评论也应该做好舆论监督的工作。

(2)日常生活中选题

新闻评论依托于新闻事实,许多新闻事实都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和问题,一般都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都是广大群众关心的。从日常生活中选题,往往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和呼声。除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外,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如何?还有哪些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哪些做法违背了党的方针政策,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有这些都是电视评论需要加以评析和引导的。因此,要勤于观察、善于分析,认真思考,这样才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出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3)其他媒介信息

报纸、广播和网络上的大量的新闻报道都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也是电视评论选题的重要来源。媒介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和传播方式,影响的程度和覆盖的范围也不尽相同,其他媒介报道过的信息,电视也可以报道,具有再传播的价值。

(4)群众来信来电

群众来信来电现已成为媒体重要信息来源。据介绍,《焦点访谈》90%以上批评报道的线索都是由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提供的(9)。随着网络科技的引入,我们通过短信平台和因特网,使得评论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更加方便及时。

找准选题是电视新闻评论的首要因素,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制作,只有号准社会脉搏,找到“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结合点,才能真正起到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作用。

(二)结构

确定了节目的选题,如何组织这些题材成为关键。评论内容的不同将直接决定着评论的谋篇布局,同时,评论采取何种方式还取决于不同的评论形态和风格。一般来说,评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递进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的电视评论是按照事物发展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的,这也是目前电视述评节目中采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采用这种方法谋篇布局,可以使整个节目有明显的发展线索,并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种结构形式的评论犹如层层剥笋,随着对事物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而不断地深化主题,使节目的力度不断加强。

湖北十堰电视台于2002年11月15日播出的电视述评《造林还是造“字”》,就采取了递进的方式来安排整个结构:

img30

(续 表)

img31

(续 表)

img32

评论开篇设问,直接切入新闻点,从一条长达5公里的标语开始。记者首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造“字”的事实,接着分析为什么要建造这样的石头标语(干部与百姓各执一词),石头标语的用途何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造石头标语到底值不值得,最后记者在事实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议论造石头标语的目的何在(造林运动变成了一场造“字”运动,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也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

整篇评论思路清晰,结构合理。以调查的手法全面展示了造字运动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揭示了造字运动的本质和内涵,为受众提供了完整的真实内容。从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到分析评论问题,节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体现了整个评论的深度和力度。

2.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包括演绎式和归纳式两种。演绎式的结构方式即采取发散型思维,从某一个中心出发,向多方面展开。在节目中,首先表明观点,然后引入相关的材料佐证观点。归纳式结构则采用聚合式思维,节目围绕评论的主题,逐层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最后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采用这种总分结构,可以做到条理清楚,也符合受众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

《焦点访谈》曾经播出的《推杯换盏话饮酒》就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

img33

(续 表)

img34

(续 表)

img35

这期电视评论从喝酒说起,记者首先指出酒作为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并创造了许多美好和动人的事情,以此作为分论点之一。接着记者又阐述了酒的另一种作用,即“变成了人们人际关系的润滑物”,送礼送酒成为一种风气;第三,喝酒也是一种公关手段,“因为很多事情如果它有五分把握的情况下,如果在酒桌上谈,就可以七到八分”;第四,喝酒会花费大量的钱财。最后,在四个分论点的基础上,得出总的结论:“酒从欢庆喜乐的兴奋剂变成了败坏社会风气的腐蚀剂,这违背了人类发明酒的初衷。酒可以使好事变得更好,锦上添花,也可以使坏事变得更坏,雪上加霜。”

3.对比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是指将两个性质相反或差异较大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谋篇布局。这种结构形式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对比来表现同一主题。可以采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对比,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比;不同时期同一事物之间的纵向对比;同一时期不同事物之间的横向对比;可以进行归类对比、散发性对比等,使之形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易收到令人回味的效果。

2001年11月10日,四川电视台记者抓住中国入世的时机,以“发票”作为切入点制作了一期节目《发票:期待“透明”》,节目中较好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img36

(续 表)

img37

比较,是认识事物和说明事物的最好方法。德国的麦德龙和我国的某些企业有着相同的特征,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开发票”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现。麦德龙入川两个月以来,“按照国际惯例开展经营活动,甚至不惜牺牲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但是在连续遭遇退货的情况下,麦德龙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同一座城市的其他商家,“发票上开什么品名都行,至于金额开多少都是可以商量的”。对待发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透明”,一种是“模糊”,与世贸规则一比,谁对谁错,观众心中已经有了结论。

电视评论的结构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评论采取何种结构形式组织材料,主要的依据是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同记者如何认识和分析事物矛盾的方式方法有关。要使整个评论做到“言之有序”,就必须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层次结构,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

(三)论证

在电视评论节目中,“述”是基础,“评”则是提炼和升华。我们不可能只讲述而不作评价,也不可能长篇累牍地进行评论。那么,在叙述新闻事件的同时,如何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论,就需要记者掌握好电视评论的基本手法。

1.让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受众阐明一种思想和观点,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把记者的意见和观点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让读者从报道中得出应有的结论。”(10)只有记录了事件的过程,有了真实的、活生生的过程,事实本身才具有一种说话的力量,说出来的话才可信,否则,电视的评论就如空中楼阁。在《焦点访谈·“罚”要依法》节目中,记者通过采访得知309国道上存在乱罚款的现象,但记者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向观众展示这一现象,节目中展示的违法交警“20!”“再来20!”“40!”的呵斥,结尾处与记者的扭打,事件本身的矛盾在这里体现出来,观众自然会根据这些事实来作出自己的判断。

用事实说话,对电视来讲,就是用镜头说话。记者要善于抓住过程性的东西,用镜头叙事,重点突出,这样报道才有力度。如《焦点访谈》记者在采访非法棉花加工厂时,记者一到,人去楼空,但记者的镜头敏锐地对准了还在冒着热气的茶杯(说明人是刚刚走的),对准了厂内一妇女头发上的棉花(说明她就是加工厂的工人,但她却说自己是“来玩的”),这些无声细节的精心捕捉,胜过千言万语的解说。

事实胜于雄辩,有了事实,评论才有了基础。清楚地展现事实,本身就会形成一种张力,从而形成一种评论的力量。

美国《华氏9·11》的著名导演迈克·摩尔,在他另一部影片《超码的我》中,亲身体验一个月一日三顿麦当劳的生活,并以其对人的身体产生巨大损害的结果来警告那些经常去麦当劳餐厅就餐的人们,在美国数量庞大的快餐族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这部影片中,迈克·摩尔利用导演的亲身经历来告诉观众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食品对人们健康的侵蚀,这个主题也是契合了当时美国一些营养学家的社会讨论,即对麦当劳、肯德基日渐成为美国人民生活饮食密不可缺的一部分的担忧。当媒介敏锐地发现了这些人们潜在的、萌芽状态的关注点时,用影像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并传播出去时,就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很多时候,它考验的是一个节目编导对社会观察力和对社会时事、历史的敏感程度。

2.让“第三人称”说话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新闻消费需求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选择,由消极顺从转向积极参与,因此,电视评论的传统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而应该从向受众灌输观念转变到启发受众思维,让除记者以外的其他人参与评说,从而增强评论的客观性。

在一部反映郑州六大商场竞争的《商战》中,为不使节目带有主观性,同时也为了更深入地挖掘主题,《商战》让各种身份的人对竞争进行评说,保留了大量的同期声。其中,有顾客作为“上帝”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有营业员对服务态度的一些认识。比如:有的说,“我不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同顾客吵架是要开除的,一般自己受了委屈,宁肯自己掉眼泪也要接待好顾客”。这些话真实地反映了营业员在严酷的竞争中不得不规范自己的服务行为和服务态度的心理压力。还有各大商场经理所谈的一些想法、苦衷、得失和难处,如市百总经理丁福森谈到的公关费用问题,道出了国营企业受各种束缚“不得已甘拜下风”的苦衷,这种竞争中的不公平使他无可奈何;商业部长从全局的立场上评价这场竞争的典型意义,提出了国营大中型企业要搞好的关键问题是转换机制;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谈这场竞争的启示,一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二是“市场必须有竞争”,三是“竞争要有秩序”,并进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竞争“在法制规则上怎么完善,整个市场机制怎么更加完善,怎么更加符合市场要求”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这些来自各界人物的同期声,从内容和思想内涵上大大丰富了《商战》,加强了节目的广度和深度。

与“第一人称”相比,让“第三人称”说话,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视评论群众性的表现方式。它一方面为“释放群言”提供了场合与机会,让“群言”有了更多的发表渠道和表达方式,另一方面电视评论变零散的言论为相当规模的“群言”,从而形成“合力”,更好地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比如《焦点访谈·惜哉,文化!》一片,记者先是将博物馆失火后群众的痛惜之情与当地有关领导麻木不仁的工作态度做鲜明的对照,但为了进一步揭示事情的本质和问题的严重性,记者又采访了相关文物专家,通过“第三人称”之口说出馆藏文物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揭示事件所引发的思考,深化节目主题。

3.记者(或主持人)出镜点评

电视评论传播的是意见性信息,因此记者(或)主持人的出镜点评是完全必要的。记者可以在访谈中通过提问、叙事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宜少而精,有评则长,无评则短,或述而不评,或述中带评,或夹叙夹议,以说清事实为原则,以说明问题为目的。

(1)提问式评论

记者的提问往往是有备而来的,它蕴含着记者的立场和观点。记者在现场采访既要获取能够作为新闻事实的那部分信息,又要获取两种特殊的新闻信息:①一是获取论据,二是请群众和专家参与论证。电视述评节目记者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采访和后期制作,要尽力避免现场采访的无序性,避免与主题无紧密联系的现场采访,使评论精练有力。如白岩松在谈到自己采访一个在深圳拍卖文稿的人时,用四个提问就将整个评论展现出来:请问你这次文稿拍卖,作为组织方是否想从中获利?(我不想获利,我要做公益的事情。)②是否你身边组委会都同意你的意见?(他们都同意。)③市场经济搞文稿竞拍是否是市场行为?(是市场行为。)④我说让这样的组委会做这样一个仿佛圣人的事情,是否跟市场经济有违背的地方?记者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但是这样的提问已经构成一种评论(11)

(2)现场点评

评论节目需要理性的成分,如果在以事实为主的前提下,在事实的基础上,记者在现场能够适时地加以点评,会起到点“实”成金的功效。记者章伟秋在拍摄《洋河污染导致大片农田绝收》时,就污染问题去采访河北张家口市负责同志。办公室人员告知记者,“十一名市长都很忙,没有时间”。这种将老百姓冷暖置之度外,麻木不仁的官僚主义,令人痛惜。观众看到这里,胸中憋着一肚子气。如果节目只是将事实摆在这里,显然只做了一半的功,此时此刻特别需要记者对这种行为进行点评。于是观众在随后的节目中听到了记者这样的评论。“从上午8点20分我们就来到了张家口市政府,要求采访市长,可到了中午12点,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人还不知市长到哪去了,说因为地市合并,工作太忙。但是,我们认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也需要忙一忙。”这个点评正好与观众心中的看法相吻合。

(3)演播室点评

电视述评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大多采用“演播室主持+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演播室点评就成为评论节目的关键一环,可以说,节目主题的深化正是在这部分完成的。

如在《焦点访谈·“罚”要依法》这期节目中,主持人在演播室是这样点评的:“在采访的时候我们的记者注意到,在山西省309国道的路边竖着一个大大的宣传牌,这个宣传牌的一边写着:有困难找交警。另外一边写着:视人民如父母。我们现在身后大屏幕上放的就是这个画面。那么我们看到今天节目中的这几个交警的所作所为,难道是按照这个宗旨行事吗?……我们相信,他们的这些所作所为,不但是公路沿线的这些司机们所无法接受的,也是全国人民不认可的,更是广大公安干警所无法容忍的……同时法律也要求执法者必须遵守这些法律,这是公正严格执行法律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焦点访谈》作为一档观点性的栏目,表达观点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主持人的点评。在这期节目中,主持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乱罚款的交警言行与交警身旁的公益宣传牌语相对照,以此“反照”出交警的违规行为及不良形象。这时,主持人的点评既可以画龙点睛,又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妙用。

本章小结

政论型电视专题在这里所指为一种泛政治化的政论片,它包括社会问题评说、政治宣传、文化批评,甚至是经济评论。这些评论运用电视手段,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评述。

政论片的特征具有论证性、思辨性和评述性,相应地就有论证性政论片、思辨性政论片和评述性政论片之分。论证性政论片相对后者而言,更强调问题的结论,更注重结果。这类节目往往取重大的政治主题,从历史的视角去表现当代的重大课题,节目通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论战气息。

思辨性政论片并不侧重对问题作出结论,并不强调结果和解答,而是引导观众去接近客观真理,寻找问题的症结。它往往根据客观存在,提出、分析、思考问题,并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评述性政论片,采取评论和叙述的手段,对事实及问题客观报道、分析评判。其特征是评述结合、论据的形象性、论证过程的群体参与性和评述主体的多元性。

思考题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当前我国电视评论类节目个性特征的理解。

2.举例分析政论型电视专题的类别。

3.分析《焦点访谈》的选题、结构及点评的技巧。

【注释】

(1)杨伟光:《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2)赵化勇:《复兴之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序。

(3)《大国崛起》表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九国的崛起。

(4)罗明:《大国崛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序。

(5)杨伟光:《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6)袁正明、梁建增:《聚焦焦点访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7)叶子:《电视新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8)赖浩峰:《此“说”不同于彼“说”》,《中华新闻报》2004年3月10日。

(9)孙杰:《“焦点访谈”的实践与舆论监督的策略》,《中国记者》1999年第1期。

(10)罗明、孙玉胜等主编:《电视新闻评论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11)罗明、孙玉胜等主编:《电视新闻评论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