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奋斗

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奋斗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主编胡惠林教授主持。祁述裕教授认为,还原中国文化产业历史的原貌,就《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的重要性来看,它是发生在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界的头等大事:第一是文化体制改革,第二就是《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的创刊。

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奋斗——《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创刊1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上海交通大学 付延慧 张 红 李盈盈 岑光波

一、十年铸剑,群贤毕至

2013年6月8日,《中国文化产业评论》(CSSCI)创刊1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10年”,不仅具有时间上的意义,而且在中国文化的特别语境中,同时具有社会学的意义。特别是在我国新的文化生产与建制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产业评论》而言,10年的艰辛与努力,10年的奉献与等待,10年的欢笑与泪水,10年的风雨与荣耀,它以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回顾、总结和庆祝都不为过!

然而,无论是为一刊者,或者作为一学术研究的重镇,《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本该具有的人文关怀之情结、启蒙大众之责任,也是为学术自律、身体力行深入贯彻和落实十八大倡导的节俭、自律之会风,让《中国文化产业评论》选择了以简约、凝练的座谈会方式,盛情邀请结缘于《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的学者、专家,为未来10年作序。

总结过去是为了探索未来。本次座谈会及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将有可能作为一个分水岭,预示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与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数量与质量即将告别增量式发展方式,进入一个由量而质的新纪元!我们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既有的成就与不足、未来的方向与道路提出更具前瞻性、专业性和时代性的评判与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飞、文科建设处处长蒋宏、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亲临会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黄昌勇、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部副主任祁述裕、云南大学研究院院长李炎、北京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望舒、济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江奔东、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蒯大申、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齐书深、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葛桂录教授、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主任夏洁秋、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总监毛少莹、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王晨、浙江省委党校文史主任陈立旭等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文化/文化产业研究与教学一线的资深学者、专家到会祝贺。

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主编胡惠林教授主持。徐飞副校长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同时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和校长张杰对《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以及《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编辑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和编辑部背后的学术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10年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

徐飞说,作为国内第一个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单位,第一个联合文化部成立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第一本汇集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并成功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的《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在上海交通大学以胡惠林教授为首的文化产业管理系的不懈努力下,为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希望文化产业实践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能够成为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上海苍南商会会长,原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刘际潘将军对上海交通大学创建文化产业学科的前瞻性,对《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秉持的办刊理念,以及对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数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神倍加赞赏,并对“文化改变中国、产业成就梦想”寄予了无限期待。

昨天的《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是今天文化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岁月的组合,也是致力于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人世沧桑的年轮!作为一本面向小众的学术集刊,其灵魂之处在于定位。如果定位不准,方向不明,一定只是昙花一现的景观。上海人民出版社齐书深编审以《开文化之头,研文化政策》为题,他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平台,这个“好”,不仅是因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汇集了国内学术界文化产业领域的精英力量,而且能够以超前的眼光,开放的视野,广阔的胸怀,关注和研究国内外最前沿的文化政策、文化现象,为我国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齐书深编审是亲历《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从默默无闻到发展壮大的见证人。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唯一一本入选CSSCI的专业学术集刊,他强调学术研究只有在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情况下才不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也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提高现实关注度,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并在出版市场中赢得肯定,创出品牌。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蒋宏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在学术研究、决策执行、社会担当、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它所提出的文化安全理论、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等都是极具学术价值的创新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因此表示,因为文管团队的加入,使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稳固发展的格局(即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和文化产业三个专业)。这样的组合,非常有利于媒体与设计学院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于社会。

学术期刊的价值在于能够持续坚定读者的信念、提高读者的洞见、丰富读者的想象、拓宽读者的视野、启蒙读者的心智、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黄昌勇、北京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望舒、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蒯大申,以及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部主任祁述裕等都对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成功创建和《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的学术贡献表达了赞誉之情。

祁述裕教授认为,还原中国文化产业历史的原貌,就《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的重要性来看,它是发生在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界的头等大事:第一是文化体制改革,第二就是《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的创刊。这两件事情的历史意义几乎是同等的。一个着眼于政府,一个着眼于学界。他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一,开文化产业研究风气之先;第二,引领文化、引入创新;第三,倡导独立、健康、严谨的学术风气;第四,树立了学以致用的典范;第五,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度阅读,真心关怀!在浮躁流弊的当下,《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创建起这种真挚的情感何其艰难。沉潜于文化产业的实践之中,勾勒梳理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孜孜以求,持之以恒,这虽是我们的自知与自勉,却实现了对读者与作者的郑重承诺,未负专家与学者的殷切期盼。《中国文化产业论坛》将秉持到底,于传媒江湖,坚守自己的一席之地,走向未来!

二、一种丛刊,一个论域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胡惠林主编、李康化副主编分别代表编辑部,就丛刊的编辑理念和用稿情况作了介绍。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裹挟着一种新思维,推动着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日趋紧密,其所蕴含的文化主动意识和学术前瞻价值在文化产业实践与发展的视域中变得更加紧迫和清晰。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脚步,与全球化浪潮的文化发展趋势保持同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判断与发展更具道义的合法性与科学的合理性,200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呼之欲出!

根据《建议》,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首次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分离,提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产业的合法地位得到确立,从此转轨进入市场经济的框架内,高歌猛进,一路向前。

早于1999年12月2日,文化部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在以胡惠林教授为首的专家、学者的努力之下,即已挂牌成立。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开先河,筚路蓝缕,率先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理论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国家文化安全等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战略所涉及的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探索式的研究,为我国文化产业在理论建设、政府决策、产业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智力/智库的支持。

一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迫切需要,一面是理论研究的滞后与脱节,以及既有的研究成果未能形成合力给现实以指导和关怀。2003年9月,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创刊!这本汇聚着业内学者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辛勤汗水的理论成果,以每年一卷本、卷均40余万字的体量,为业内同仁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与思想交锋的平台。涵盖理论与政策、改革与发展、文化产业与区域文化建设、国际文化产业关照四个板块。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立足于全球化视野、突出原创性品格,主张学术自由、倡导学术平等,遵循百家争鸣、坚守学术规范,坚持人文关怀、引领学术潮流,把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理念贯彻于始终,得到来自学界、业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并于2007年增至每年2卷本,年均80余万字的发行纪录沿袭至今。在读者、作者、编者的互动求索和共同努力下,又于2008年,晋升一线学术阵地,被连续收录于中文社会学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成为中国,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本中文社会学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10年过去,《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汇聚了一批来自全国致力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学界、政界和实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先行者。金元浦、李向民、熊澄宇、叶朗、张晓明、齐勇峰、章建刚、施惟达、蒯大申、祁述裕、陈立旭以及申维辰、王永章等文化产业理论界和管理层有影响力的从业者和学者都曾在这里发表了他们重要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青年俊彦。截至目前,《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已出版17卷本,刊出文章417篇,总计近千万字的学术体量,其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各个级别的课题项目类研究成果74篇。稿件涵盖全国及海外150余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内容涉及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与文化经济、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与中国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并在学界/业界首开先河,刊出区域文化产业研究专题,对上海、广东、云南等区域文化产业实践、文化产业教学、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等成果集中进行了呈现和阐释。

10年创刊路,辛勤著华章!《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坚守的前沿性、学术性、原创性、公共性、先进性品格,使之当之无愧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智源库、创建中国文化产业先锋派的发源地、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学术浪潮的领头羊,持续引领和推动着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建设、学科发展和产业实践从未知走向已知,从感性走向理性。

科学作为一种纯粹思维的形式,是人类思想获得卓越的成就之一。正如胡惠林教授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作出的总结性发言那样,他说科学的认识论与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实践,也是指导《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创刊的一体两面。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使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必须坚持科学的认识论。唯有坚持科学的认识论,才能使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实践,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目标。这是历史赋予《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的使命,也是《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将继续引领中国文化产业走向未来、走向历史深处的依存路径和发展方向。

三、努力工作,创造繁荣

人类社会就是由文化的内在构成与外在组织的共同体,它既会因文化而兴,也可能因为文化而衰亡。作为一种经济体系的组成形式,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大力发展的10年,对于人性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关怀?对于经济的贡献,呈现了怎样的分布?对于社会共同体的长治久安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总结与回顾,质疑与解答无疑是借《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创刊10周年之际,理性看待,全面总结,进一步理论升华与研究探讨的主要任务和时代责任。

学术研讨会共分三场,主要议题为:一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二为文化产业理论如何更好地配合文化产业实践(上、下),分别由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部副主任祁述裕、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江奔东和《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副主编李康化主持。

1.破解“乱象”之谜

这一个10年,在倾举国之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暂时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由长官意志、计划指令、政府生产、人民消费的事业属性,走向市场做主,大众参与的文化生产、传播、扩散的产业机制。

但是,倾国之力政策推动下的文化产业大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在短期之内迅速实现了体量扩张、产值增长,创造了几个文化产业的“航母”,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特别是资本与权力的合谋,产生了新的寻租空间,比如与民争利、官商勾结等的假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之名搞地产开发之实。由于缺少对什么是先进文化的社会共识,使“社会效益优先”的生产法则难以切实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到现实的文化生产与实践之中。在经济效益至上GDP优先的指导法则下,文化生产失去了对人文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关怀。

市场经济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的运行之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受自由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而不是由国家政策所引导。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被纳入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之中,暂时放弃了计划生产的模式,但还是在“行政干预”“政策指导”的框架体系内运行,仅具有“半市场经济”的性质。政府替代了消费者的“需求”,造成文化产品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凭政府主观判断一厢情愿指挥生产、抓市场,缺乏对“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把握,必然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有效产品供给不足、产品流通环节不畅通,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文化产业该何去何从?

祁述裕教授以第5届文博会文化产业30强的产权性质为例,认为要把文化产业集中纳入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框架体系内,突破文化产业既有的业态、区域、所有制格局;要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的开放程度;要转变政府的角色,从扶持企业,到重点培育市场;不仅要强调文化产业走出去,还要重视把文化产业引进来;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

政府固然可以以各种优惠政策、奖励办法把文化企业扶上马送一程,但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提高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则更显重要。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文化部主任陈立旭教授以横店集团为例,间接反映出建立一个完善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性。这个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集团创建于1996年。建立之初,横店集团的经营模式比较单一,只是一个为剧组提供“免场租”的外景地。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横店集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截至目前,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既为剧组,也为游客提供吃、住、游、行、购、拍(拍摄)、剪(剪辑)、审(面向各级政府的审批服务)、服(服装)、化(化妆)、道(道具)等一体化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以影视产业为龙头、文化旅游、商业服务、行政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产业平台。

需求是王道。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办公室主任纪东东教授就文化市场与文化消费的关系问题,发表评论。他认为:文化产业不是一个具有刚性需求的产业。中国刚刚走出温饱,小康还在努力,具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能力、消费水平的只是少数人。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是唤醒文化消费的意识。当前政府要做的工作不是如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够保证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与实体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框架体系内的文化产业,固然要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但是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文化产业必须建立在社会效益优先的基础上。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胜冰教授就这个问题谈到:地方以及中央政府太过于强调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赋予文化产业太多的社会责任。这种以GDP作为指导文化产业增量发展的指标,为今天的文化产业各种乱象埋下了伏笔。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再到文化创意产业,理论准备的不足,就会造成实践的泛经济化。今天这个结果,自是应然之果。就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问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双辉研究员认为,如何以“文化”为抓手,建设产业园区一直是地方政府的软肋。正是因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基础条件和运作机制认识的匮乏,导致文化产业园区盲目上马跟风建设,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

中国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傅铁铮对学者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动漫产业而言,傅铁铮认为根本无需以“画地为牢”“圈地运动”的帮扶方式帮助企业的发展。根据经验,地方政府为了平衡区域发展,园区的选址一般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势单力薄的动画公司没有能力为员工提供住宿等方面的条件,会造成员工的大量流失。除了搬迁成本,还有交通成本、通信成本等等,政府的“免租”“奖励”等有限的支持,不过杯水车薪。偏安一隅的动漫园区对动画公司而言不具有吸引力。大量的扶持政策和奖励基金并没有有效地用在最需要扶持的、最有文化价值的、最具备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民营动画公司。要破除电视台的垄断和霸权,使动画播出平台畅通,这才是解决动漫产业发展的王道。

2.探讨理论与实践对接

理论研究服务于实践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是否真的为实践发展指对了方向,产生出有益于并且是能够先于实践发展的若干理论,当然是值得《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深入研究、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话题。

站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岸边,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教授认为,今天的文化产业确实需要在发展方向上再走一步。产业的乱象,以及对文化经济的误读,归根结底,就是理论准备的不足。利益格局固然是使当下达成共识的局面难以出现。但是,学者自身的自律、自省、自觉是否做到位,也当反思。要想走出这一困局,就要改变以经济引领社会各方面需求,或曰经济优先的思维方式,代之以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式。文化研究要与时俱进,超越地域、区域、民族,甚至国别的界限,甚至还应有所突破。这不仅需要学者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要将我们的研究拓展到文化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领域。尽管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打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范式,但并没有人对此作出新的解释。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既要立足于其所能够发挥的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作用,更要站在国家战略与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对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总监毛少莹认为,要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区别对待,这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曾屡屡被提及。但落实到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能否把文化细分为应用性文化、创造性文化、文化的产业化以及文化的价值观四个层次考虑,纳入文化发展观的框架内考虑;就学界热议的“大小文化产业”问题,她认为在宏观战略研究时应考虑“大文化产业”,在做具体文化产业运作时要用“小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要考虑到文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文明的碰撞与转型这一背景。

理论是否能够先于实践的发展,或者理论能否为实践指明发展道路,无疑是理论研究存在,当然也包括学者、知识分子存在的价值和基础。就理论的价值、学者的身份问题如何理解,上海大学会展研究院院长张敏认为关键在于学科建设。尽管当前走在前面的院校确实为文化产业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局面,但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基础性”研究是否真的做到了基础,国外是如何做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有关文化产业的考量是否已作出说明,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梳理。立足于“基础的基础”,无疑是未来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重点。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国家文化战略研究院王海文研究员认为,尽管多学科交叉是文化产业专业的特点,但是多学科不等于无重点。明确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归属才是学习和实践中的文化产业的着力点。闭门造车的研究范式远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以开放的胸怀、以国际化的视野对待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别人好的经验我们借鉴过来,被时代证明是错误的,一定不要重复犯错。

一个成熟的学科离不开史(历史)、论(理论)和研究方法三个纬度去建构、去支撑,去发展。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王晨认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已有10年之久,但是对于认识论和发展观的问题依然没有搞清楚;基础理论的建设至今仍属空白,既有的理论成果经不起推敲。对于前沿问题的把握和理论升华,鲜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对于政策,学者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要被政府权威和个人利益绑架。

台湾省与福建省一衣带水,隔海相邻。但是台湾省的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却与我们有天壤之别。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葛桂录教授告诉我们,台湾文化产业和内地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创意研发和文化产业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目标在于培养文化创意型人才;福建,乃至内地高校的培养定位则是以经济管理为主,行政管理与市场营销为辅的复合型人才。没有文化,何来文化生产?没有文化,又何来文化经济产出?

王晨据此认为,以经济思维指导文化艺术创造固然有问题,但是把艺术创作纳入产业领域也是不科学的,两者各有特色、各有分工。主要在于政府对文化艺术干涉过深。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郭强认为,经济与文化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观察的视角和立场不同,结果则不同。文化产业应该成为经济与文化的统一体。文化产业的研究向前一步发展就是要精耕细作。受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统计门类的误导,“大小文化产业”之论,泛文化产业化使文化研究失去了判断的立场和抓手。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系主任曾芸就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问题认为,内容的原创性应向有利于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回归。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炎认为,这是一个建构话语体系的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以及内在蕴含的走向问题足以使我们聚集各种力量捍卫自己的话语权。因此我们当特别重视文化产业的理论引导价值,它包含着学科的合法性,到学科地位的内在提升;要摆脱工具理性与文化产业的桎梏,回归到社会人文关怀;要从功利主义到批判理性形成自上而下的价值引领。如何做?中山大学刘根勤作出回应:第一,学者应对文化产业面上的动态和点上的发展进行梳理和综述,发现核心议题和主要领域;第二,总结经验教训,学者们应定位清晰,拓宽研究视野,不但要具有反映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综合的表述与行文能力;第三,要具有批判的眼光,对于文化和产业各行其是的现象应持批判的立场;第四,文化产业理论要担当起文化建设与服务实践的职责,对于文化产业的方案不能只作硬性的规划,要注重实事求是与建设性的有效结合;第五,文化产业理论要积极对外传播,形成内凝聚外传播的有效机制,确立文化产业理论的合法性地位并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才能产生社会效益。

四、革故鼎新 文化强国

砥砺进取,十年磨剑。《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今天中国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就的反映;今天在《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学术研讨会中呈现的各种问题,也是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乱象之表征。

这一点,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单世联教授所作的会议小结的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评论》17卷本的学术体量,不仅是一个数字和实践的积累,更是文化产业研究者在学术研究的征途中表达共识的历史见证。这个共识,就是要积极参与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理论共同体的建构,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发展上作出应有的探索和指导。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从艰难创刊到今天取得的点滴成就,可谓是风雨兼程,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学界共同努力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依存关系来看,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提出的一些“基本论域”,目前已成为聚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课题。这充分说明,它的存在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因此更要满怀期待投入这项未竟的事业中。

通过这次积极的学术研讨,中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中国,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紧密相连,休戚相关。因此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会制约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样一个互动关系的背景下,就更加需要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带着温情和敬意、诚恳和担当去思考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还只是处于工业化的中期,这不仅给中国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也间接扩散到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领域。如何有效规避权力寻租是中国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举其例者,文化体制改革所依存的路径——计划生产转换成权力资本干预市场经济中的文化产业及其生产过程,其做法本身是否得当,是否会造成传统文化积累的耗散,民族价值观的颠覆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文化作为平衡权力和资本的一种力量和有效方式,是调和国家发展、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的润滑剂,也是人类精神文明追求的合理目的。因此,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实践就更要立足有利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好转,而不应简单沦为一种追求经济利益的手段。理论研究不是简单地去“配合”实践,“迎合”实践,“解释”实践,是需要与实践保持适当的距离,站在“他者”的角度理性地审视实践。根据理论的探讨,避免实践犯错。理论与实践保持必要的距离,并不等同于与实践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而是要以“旁观者清”的态度指明实践中的问题。未来10年,我们只有立足于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保持清醒的认识,去研究文化产业理论和文化产业价值的意义,才能使文化产业从混乱走向秩序,走向光明。

学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而其必要的条件则在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唯寄我辈学人革故鼎新,“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敢于承担起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使命,以理论为工具,驱动中国文化产业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永续资源,使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从一个在经济意义上崛起的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在文化意义上进步的、受各国人民普遍尊重的文明大国。

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奋斗!

【注释】

(1)习近平总书记在沿着邓小平南方谈话道路的讲话中谈道:“我们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樊篱。”表明中央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决心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樊篱的决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