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轼:杀婴成风

苏轼:杀婴成风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将道家珍爱生命的意识与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_在苦难中日益强化的珍爱生命的意识,又与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迟来的女婴几乎无一幸免。官府应该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禁止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对于屡禁不止者应该诉诸法律,予以严惩。

苏轼将道家珍爱生命的意识与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_

在苦难中日益强化的珍爱生命的意识,又与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受母亲程氏夫人的影响,苏轼从小不喜杀生,以前还只能做到不在家中杀猪羊,仍不免杀鸡鸭蟹蛤。乌台诗狱之后,决心“自此不杀一物”,每有朋友送来蟹蛤鱼虾,活的尽行放生,只将死的烹食,他说自己这样做,并非平常所谓的积阴德,有所希企,只是因为自己亲身经历患难,系身台狱时,“不异于鸡鸭之在庖厨”,设身处地,所以不肯再因自己的口腹之欲,“使有生之类,受无量怖苦尔”(《书南史卢度传》)。元丰四年正月,苏轼前往岐亭看望陈慥,途中忽然想起去年岐亭道上相遇后,陈慥为他杀鸡宰鹅的情形,不禁心生悲悯,于是预先寄诗一首,劝说陈慥戒杀。诗歌写道:

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

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

相逢未寒温,相劝此太急。(www.guayunfan.com)——《岐亭五首》其二

诗人怀着深切的慈悲之心,哀怜世间一切有情生命,老友相见,来不及寒暄,一开口就急急地劝导,不可以杀生。诗中以唐代的卢怀慎与晋代的王武子相比较,前者生活清俭,日常所食不过菜、豆而已;后者生活奢靡,每餐必有荤腥,甚至用人乳蒸食乳猪:

卢公信寒陋,衰发得满帻。

武子虽豪华,未死神已泣。

——同上

清俭者得尽天年,奢靡者神人共怒。

陈慥受他影响,从此不再杀生。陈家的邻里纷纷传诵这首护生戒杀的诗歌,也有不少人受到感化,有的甚至终身吃素。他们都说:

“‘未死神已泣’,读来令人凄然。”

一天,寓居武昌的同乡王天麟来访,闲话间偶然谈到,岳州、鄂州一带,一般人家限于经济能力,通常只养育二男一女,超过这个数目再有生养,往往在婴儿落地时以冷水浸杀,杀婴时,“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闭目背面,以手按之水盆,咿嘤良久乃死”(《与朱鄂州书》)。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迟来的女婴几乎无一幸免。这种惨绝人寰的愚昧风俗,令苏轼“闻之辛酸,为食不下”(同上),怀着人道的精神和慈悲的信仰,他立即写信给好友、鄂州知州朱寿昌,希望他出面运用官府的力量尽快革除这种恶习。他认为,岳鄂一带之所以杀婴成风,首先在于无知的人们缺少法律意识。按照当时法律,“故杀子孙,徒二年”。官府应该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禁止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对于屡禁不止者应该诉诸法律,予以严惩。其次,有的人家不愿多有生养,确实是极端贫困,无力抚养。对于这种情况,官府应适当给予救济,只要在婴儿“初生数日不杀,后虽劝之使杀,亦不肯矣”,毕竟“父子之爱,天性故在”(同上)。信中还介绍了自己在密州收养弃儿、王天麟阻止杀婴的经验,提请朱鄂州参考,认为只要官府用心,终止这一恶俗易如反掌。

后来,他又打听到黄州也有这种不良风气,于是召集一帮热心公益的朋友,成立了一个民间慈善组织——育儿会,向本地富户募集资金,规定每年每户出钱十千,愿意多出者不限,用于买米、买布和棉絮等婴儿出生的必用品,由古耕道管钱,安国寺和尚继连管账,大家合力寻访那些极为贫困、无力养育孩子的人家,给予救济。苏轼虽然经济窘迫,自顾不暇,也慷慨解囊,每年捐献十千,他说:

“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记救小儿》)。

自身的不幸与坎坷,没有使苏轼变得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相反地却使他更加敏锐地体察民众的苦难,不再是高高在上地俯视与悲悯,而是感同身受的关切与同情。

一天,他在陈慥家里看到一幅《朱陈村嫁娶图》。朱陈村位于徐州丰县一座偏僻的深山之中,那里民风淳朴,一村仅有朱陈两姓,世世互为婚姻,村民安居乐业,从无羁旅行役之苦,所以又是著名的长寿村,历来都是文人心目中的桃花源,成为诗歌吟唱和绘画的题材。苏轼担任徐州知州时曾到过朱陈村,这幅《朱陈村嫁娶图》油然引发了他对于徐州的亲切怀想。他细细地品鉴着画面,却没有完全沉浸于画中营造的祥和喜庆、其乐融融的热闹氛围。此时,苏轼对于现实已经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文人编织的桃源幻境无法令他陶醉,他写道: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如今风物哪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陈季常所蓄 <朱陈村嫁娶图> 二首》之二

苏轼常常漫步江边,与渔民攀谈,渐渐地了解到这些水上人家的生活实况,他们终身漂泊水上,以江河为田,以舟楫为屋,以鱼虾为粮,吃住劳作都在那低矮狭窄的渔船上,因而大多长得矮小、驼背。在《鱼蛮子》一诗中,他写道:

江淮以为田,舟楫为居室。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指未开发的少数民族)。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驼背)且侏儒。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这是怎样一种非人的生活啊!然而,和那些被苛捐杂税逼得抛儿弃女、家破人亡的农民相比,他们可以逃脱赋税,境遇已经像天堂一般值得满足了: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他们唯恐有一天连渔船也要征税,所以再三含泪叩头,恳请知情人不要将他们的情况告诉那些像汉代的桑弘羊那样长于逐利的大臣: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

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诗歌语含沉痛,表现了诗人对渔民悲惨生活的深刻同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