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王安石的悲哀

王安石的悲哀

时间:2022-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为了使变法大业能在艰难曲折中进行下去,王安石忍辱负重,极力维护变法阵营的安定团结,吕惠卿的反目对他无疑是致命的一击。苏轼到达金陵时,王安石一家正准备搬到江宁城内秦淮河畔一个小小的独院居住。撇开纷繁的政见不说,对于苏轼的才华,王安石一直是非常欣赏的。相反的,到元丰二年苏轼身陷台狱,王安石已不在其位,仍仗义执言,上书营救。

撇开纷繁的政见不说,对于苏轼的才华,王安石一直都是非常欣赏的_

苏迈在湖口与全家分别,独自前往德兴县赴任。临别前,苏轼送给他一方砚台,并亲手在底座刻上四句铭文:

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

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迈砚铭》(www.guayunfan.com)他谆谆告诫儿子,一定要如饥似渴地追寻宇宙人生的真谛,精进努力,奋发向上,同时保持一颗仁爱好生的慈悲心,不吝惜财物,积极地付出、给予,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作为县尉负责一县的治安,审理案件要慎重,决不可草菅人命。苏迈谨受父亲的教诲,再拜而别。

随后,苏轼即挈家经池州,过芜湖、当涂,于六月底到达金陵,连续数月的奔波,已使他非常疲惫,再加上烈日暴晒的大热天,行舟水上,闷热难受,苏轼和夫人都病倒了,所以,他决定在金陵多停留一些日子。

苏轼泊舟金陵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许多新朋故旧都急切地想和他会面,其中退职宰相王安石,心情格外复杂。

作为北宋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王安石曾两度为相,几起几落。他学贯古今,才思俊迈,品格高洁,卓尔不群,怀抱着匡世济时、致君尧舜的远大理想,忠心耿耿,将一腔热血奉献给变法事业,可是,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大环境中,最后却落得“亲友尽成政敌,谤怨集于一身”的可悲结局。在他的政坛余年,不仅承受着来自反变法派的巨大压力,而且遭到吕惠卿一次次的阴谋陷害。这个当年投身于王门之下,由王安石亲手栽培、大力扶持而登上政坛的吕惠卿,自认为羽翼已丰,竟将重返京城、再度为相的恩师视为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最大障碍。他一再离间神宗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甚至不惜在王安石写给他的私人书信中伪造“无使上知”之类的话语,企图以罔上欺君的罪名致王安石于死地。长期以来,为了使变法大业能在艰难曲折中进行下去,王安石忍辱负重,极力维护变法阵营的安定团结,吕惠卿的反目对他无疑是致命的一击。他曾痛苦地写道:

自念行不足以悦众,而怨怒实积于亲贵之尤;智不足以知人,而险陂常出于交游之厚。

——《与王禹玉参政书》

一方面,他痛心于新法败坏在一帮不堪重任的屑小之手,理想蓝图终难实现;一方面,他深深地悔恨自己缺乏知人之明。神宗虽然并不因此而怀疑他的忠诚,但是,随着身居帝位日久,变得越来越独断专行,不再像即位之初那么尊重他的意见。他完全清楚自己的处境,心头常常泛起无力回天的凄凉与悲哀。在这种灰心失望的时刻,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长子王雱忽然病逝,年仅三十三岁,对于王安石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悲伤不堪,万念俱灰,坚决请求解除相职,于熙宁九年十月归隐金陵,从此习修佛老,不问世事。

和年轻时代一样,王安石的生活依然十分简朴,退归之后,在金陵东门之外,距离蒋山(又名钟山,即今紫金山)与城区各七里的地方,修了一所住宅,取名为“半山园”。这座退职宰相的府第,“但庇风雨,又不设垣墙”(《东轩笔录》),没有一点“侯门深似海”的排场。他平日常骑一头驴子四处游玩,身边只跟着一两个小书童。元丰七年春,王安石大病一场,病愈之后,更将世间的一切看得淡了,将经营了几年的半山园捐为佛寺,由神宗皇帝命名为“报宁禅寺”。苏轼到达金陵时,王安石一家正准备搬到江宁城内秦淮河畔一个小小的独院居住。

撇开纷繁的政见不说,对于苏轼的才华,王安石一直是非常欣赏的。尽管熙宁初年,苏轼频频上书攻击新法,此后又写过一些诗文批评新法实行之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曾令王安石感到不快。但是,作为一位伟大而无私的政治家,在他当政时期,并没有因此而打击、迫害苏轼。相反的,到元丰二年苏轼身陷台狱,王安石已不在其位,仍仗义执言,上书营救。苏轼贬居黄州之后,王安石始终默默地关注着这位比他年轻十五岁的当代英才,每当碰到从黄州来的人,他必定要问:

“子瞻近日有何妙语?”

一天,有位朋友带来苏轼的新作《胜相院经藏记》。这是苏轼应成都大圣慈寺中和胜相院长老唯简的请求而写的一篇记文。在这篇千余字的文章里,苏轼不仅记叙了胜相院雄伟庄严的庙相,而且从禅修的角度回视过去,“觉今是而昨非”,检讨自己遭致诽谤和诬陷的内在原因是口业不断,并且执著己见至于“强恨自用”。文章说:

我今唯有,无始已来,结习口业,妄言绮语,论说古今,是非成败。以是业故,所出言语,犹如钟磬,黼黼文章,悦可耳目。如人善博,日胜日负,自云是巧,不知是业。

据说苏轼在临皋亭夜半醉梦而起,一气呵成此篇。朋友说得眉飞色舞,王安石听得津津有味。当时夜幕初降,王安石接过文章,等不及家僮掌灯,便站在屋檐底下,就着黄昏的微光,展卷细读,一边读,一边不住地称赞:

“子瞻,人中龙也!”

他深深地敬佩苏轼“不怨天,不尤人”的伟大风范,由衷地欣赏苏轼敏捷超迈的才思。读罢全文,他评论道:

“子瞻这篇文章只有一字不够稳妥。”

朋友连忙请教。他说:

“‘如人善博,日胜日负’,不如改为‘如人善博,日胜日贫’。”

这番话后来传到了苏轼的耳中,他不禁拊掌大笑,认为王安石确实堪为自己的一字师,随即欣然提笔,改“负”为“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