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街谈巷议的内涵与特点

街谈巷议的内涵与特点

时间:2022-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是一种较为零散的舆论监督方式,它自下而上,能够广泛表达民意,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进行监督。(二)街谈巷议的特点1.自发性在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中,社会个体集结成群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行为往往带有强烈的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特征。此外,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的主体往往是分散的利益群体,公众仅仅因某一高等教育质量话题而集合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组织,是零散和非正式的。
街谈巷议的内涵与特点_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机制研究

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是一种较为零散的舆论监督方式,它自下而上,能够广泛表达民意,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进行监督。

(一)街谈巷议的内涵

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是一种个体间的传播方式。它的媒介是人体自身,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表情和动作等为辅助,属人际传播而非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媒体形式的差异,人际传播可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直接传播是古来已有的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须经过传播媒体而面对面地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进行的信息交流。间接传播则是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如电话联络、书信往来等,这就大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范围。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就是公众通过上述的两种形式,在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意见、愿望、观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某种倾向性意见和看法,进而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的监督。

(二)街谈巷议的特点

1.自发性

在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中,社会个体集结成群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行为往往带有强烈的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特征。监督主体是民众个体或非正式群体,没有统一的组织,舆论环境多属于非正式场合,时间上具有随机性,传播手段主要是口头传播的形式。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过程中,人们之所以能够自发集合,对某一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或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形成舆论,既是客观环境、交际心理、文化习俗等交互作用的结果,也由于群体共同的利益。因为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日渐密切,高校人才的培养、科研的成果以及社会服务的效果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个体的发展。

2.分散性

街谈巷议舆论监督通常以非正式的方式呈现,具有分散性的特点。首先是时空的分散性。街谈巷议舆论监督并没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社会公众无论何时、何地都可就高等教育质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是主体的分散性。现代高等教育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民众对它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无论是从事何种领域工作、何种身份背景的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对于“何为高等教育”、“它能给我带来什么”、“我不满意它哪些地方”等问题的看法和主张。最后,表达的意见和观点是零散的。来自社会各个不同的阶层、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所表达的意见、观点各不一样,除论坛讨论、演讲报告外,多数情况下,街谈巷议的舆论监督是有感而发,缺乏深思熟虑,言论表达也常常是零星、分散和不成系统的。

3.非正式性

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具有明显的非正式性特点,主要体现为舆论传播渠道的非正式性。相对于规范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的主要媒介是口语交谈、口耳相传,有时还会用一些文字媒体如传单、标语等进行辅助补充。这样的意见表达没有正式的规范要求,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且具有不易长久保存、表达极易受情绪影响、效率较低等劣势,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信息传播的误差,进而影响到监督的效果。此外,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的主体往往是分散的利益群体,公众仅仅因某一高等教育质量话题而集合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组织,是零散和非正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