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村毒品问题缘起

村毒品问题缘起

时间:2022-03-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82年底,为遏制毒品危害,陇川县全面排查,登记吸毒人员为3749人,吸食毒品的种类全为鸦片。至1993年底,陇川县吸毒人员达4069人,其中吸食海洛因的已达1364人。在此期间,R村的深重毒情受到德宏州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各级政府主导的控毒措施得以强力实施后,毒品危害在村内的蔓延得到基本遏制。目前,R村已取得“原有吸毒者基数不断降低,新增吸毒人数零增长”的成果。
村毒品问题缘起_挑战·创新·超越: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文集

(一)R村概况

R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行政村,地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位于景罕镇西南方向,临近章遮公路,距中缅边境线仅10公里。该村土地为山坝结合,全村共702户,2909人,村民主要为汉族、景颇族和傈僳族,其中汉族1465人,占总人数的50.4%,景颇族1298人,占总人数的44.6%,傈僳族108人,占总人数的3.7%,其他民族38人,占总人数的1.3%。全村现有耕地11553亩,其中水田3871亩,旱地7682亩,人均占有耕地3.97亩,以甘蔗水稻种植为主,另外有草果、核桃、油茶、烤烟和杉木经济林种植,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为这里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优厚条件,2014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6850元。[2]

(二)毒品在R村

根据《陇川县志》记载,该县毒品古已有之。1885年缅甸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英国人便在缅甸大量种植罂粟,这些娇艳的花朵迅速开满了中缅边境。随后,鸦片传入陇川,陇川县罂粟种植主要集中在王子树、护国、清平、杉木笼、赵家寨、岗巴、帮东、广外、曼软、曼面等区域。

因种植罂粟历史悠久,陇川县境内吸食鸦片的人数逐年增加,清末至民国时期,历届政府屡禁不止。由于境外毒源不断流入,陇川贩卖和吸食鸦片现象一直存在,并没有被彻底消除过。

1982年底,为遏制毒品危害,陇川县全面排查,登记吸毒人员为3749人,吸食毒品的种类全为鸦片。1991年,对人体危害更大的毒品——海洛因流入陇川,吸食鸦片者转而吸食更强力的海洛因(俗称“白粉”“四号”)。至1993年底,陇川县吸毒人员达4069人,其中吸食海洛因的已达1364人。直到1995年,陇川县大部分山区还种植有鸦片,其中景颇山区种植情况较为严重。2004年底,陇川县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8880人。[3]

R村是陇川县的典型村寨,有着种植罂粟、贩卖和吸食鸦片以及将鸦片当做药品的历史与传统。[4]1993—1995年,海洛因开始在村内出现,并改变了村民单一吸食鸦片的状况。

罂粟的种植和贩卖在当地屡禁不止,因为这些违法行为在短期内使当地村民经济收入迅速增加,也为当地吸毒者提供了吸食鸦片和海洛因的便利。因此,毒品迅速在R村蔓延。

长年生活在R村的人们,因婚姻、血缘和地缘等原因,与缅甸边境的克钦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缅甸产的鸦片、海洛因等毒品利用这一特殊的“人群通道”,迅速、方便地到达R村,使毒品交易和村民吸毒在R村成为普遍现象,R村逐渐成为境外毒品进入云南的通道和中转站,成为毒品重灾区。为了吸毒和贩毒,村内一些青壮年铤而走险,致使村里几乎老无所养、幼无所教、地无人耕、家无人居。

图1 昔日R村道路泥泞

在之后漫长的禁毒斗争中,各级政府采取了强力禁毒措施,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云南省毒品问题快速蔓延的势头。在此期间,R村的深重毒情受到德宏州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各级政府主导的控毒措施得以强力实施后,毒品危害在村内的蔓延得到基本遏制。但由于R村受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和毒品成瘾人员构成等因素的影响,毒品的流通和吸食仍然屡禁不止。

为挽救村寨、恢复生活,R村村民在积极配合国家正式控制实施的过程中,利用本村现有资源自发地开展控毒工作,发挥控毒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借鉴其他村寨控毒经验中探索出针对本村毒情特殊性的非正式控制体系,实现了村寨的全面控毒。目前,R村已取得“原有吸毒者基数不断降低,新增吸毒人数零增长”的成果。[5]

图2 昔日R村房屋倾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