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拉善沙漠的双峰骆驼一只多少钱

阿拉善沙漠的双峰骆驼一只多少钱

时间:2022-03-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阿拉善双峰骆驼号称是“沙漠之舟”,自古以来,一直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广大牧民向大自然做斗争的得力助手。鉴于以上事实,经过对乌力吉等10余个苏木(镇)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此调查研究报告,请求全社会都来关心双峰骆驼,保护双峰骆驼,共同来拯救这一阿拉善宝贵的自然资源——阿拉善双峰骆驼吧!据历史记载,远在战国之前,阿拉善地区为犬戍、匈奴、鬼方等部落游居。
现状与未来_阿拉善动物疾病研究

达能太1 王新虎2 东 风2 刘图雅2 李玉霞2

(1.内蒙古阿拉善动物中毒病防治研究所 巴彦浩特 750300;2.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兽医工作站 巴彦浩特 750300)

阿拉善双峰骆驼是阿拉善左旗(以下简称我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重要畜种资源之一,也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以来,双峰骆驼是广大牧民的生产资料,又是人们的生活资料,在畜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大畜组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由此可见,发展双峰骆驼,对于充分合理的利用我国的畜种资源,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双峰骆驼,这对于满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需要,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建设,源源不断地向轻工业提供优质原料,支援工业生产,对于不断地增加出口货源,发展对外贸易,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全面的畜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拉善双峰骆驼号称是“沙漠之舟”,自古以来,一直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广大牧民向大自然做斗争的得力助手。在我旗历史上双峰骆驼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担负着盐、碱、药材、绒毛等产品的输出,以及当地所需粮、油、饲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输入任务,这对于我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畜牧业生产,繁荣牧区经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都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鉴于以上事实,经过对乌力吉等10余个苏木(镇)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此调查研究报告,请求全社会都来关心双峰骆驼,保护双峰骆驼,共同来拯救这一阿拉善宝贵的自然资源——阿拉善双峰骆驼吧!

1阿拉善双峰骆驼的历史

阿拉善双峰骆驼是我国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品种,尤其是在我旗特定的戈壁、沙漠、湖盆等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骆驼的生存、繁殖的特定条件,所以骆驼对阿拉善地区各民族的兴衰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历史记载,远在战国之前,阿拉善地区为犬戍、匈奴、鬼方等部落游居。《史记》追述:“唐虞以上有山戍……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驴、骡、骆驼”。战国时期(公元291年)《逸周书》中载有:“伊为献令……以骆驼、马、骡”。可见当时骆驼已为这一地区的家养的主要家畜。其后,各民族之间互相争夺,吞并,骆驼被大量征用作军驼。据《汉书》记载:“李广利伐大宛,至贰师城,赶有骆驼数万之多”。随着历史的发展,家畜生产的兴起,北魏时期骆驼逐步被用于交通运输、家畜挽曳。《食贷志》记有:“骆马杂畜不可胜数”。“有以马驴及驼供驾挽耕……”

唐代是我国昌盛时期,据《新唐书》卷五《兵志》载:“天宝之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陇右群牧都使奏,马牛驼羊总六十五万五千六……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唐代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当时我国和中亚各国友谊和通商贸易桥梁,至今还被人们所称颂。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直至清初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封建经济逐步巩固,牧主经济和民族资本的发展,骆驼成为沟通外地和边疆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大量的驼运队将畜产品运往外地加工出售,又将牧民需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运至边疆地区。

2阿拉善双峰骆驼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旗委和旗政府坚决贯彻执行有关发展畜牧业(包括骆驼)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骆驼也和其他家畜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由1950年的30607峰发展到1982年达到133830峰,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使牲畜承包到户、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羊绒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草场承包到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骆驼数量从1985年开始急剧下降到2004年6月末时37865峰,现在阿拉善双峰骆驼已成为生物链中的濒危动物,如果不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发展,阿拉善双峰骆驼在不远的将来与恐龙一样有灭绝的危险,将给生态平衡带来极大的威胁!

3阿拉善双峰骆驼减少的原因

笔者于2004年6~8月,在乌力吉、银根、乌素图、温都尔勒图、超格图呼热等10余个苏木镇的部分嘎查、畜群中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1交通的方便代替了骆驼的役用等性能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牧区的交通运输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骆驼的长途运输,骑乘、驮粮、驮水、畜群转场等活动全部有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代替。现在牧区每个牧户多则1辆吉普车,2~3辆摩托车,少则1辆摩托车,所以影响了骆驼的发展。

3.2草牧场连年干旱,骆驼生存受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左旗的畜牧业迅速发展,使草场超载过牧,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大量的有毒植物生长,加之人工砍挖梭梭、白刺、盐爪爪等多年生优质牧草,不合理的开矿、开荒等人为因素,使得沙尘暴不断,骆驼采食的牧草日趋减少,常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使牧民饲喂骆驼的饲草料开支增加,从而收入减少。

3.3草场承包到户、使草场被围封

骆驼是长途游走不需靠人跟群放牧的动物,每天都要游走15~30 km的路程,在采食方面表现边走边采食,相互间距离2~5 m,各自行动,互不干扰,故在草场上分布极广。骆驼不仅能采食疏丛灌木如白刺、红砂、霸王等植物,也能采食蒙古葱、多根葱、蒙古虫实等一年生的植物。自从草畜双承包以后,大部分牧户分得草场面积在10 km2左右,平均半径只有几千米,并牧户将各自的草场全部用网围栏围封,使骆驼的草场受到极大的限制,采食不同草场类型的各种牧草的生物学特性被失去,从而无法放牧和发展骆驼,也常发生骆驼跑到别人的草场上,从而发生草场纠纷,造成邻居不合,上访告状的事件不断。

3.4科学选育、疫病防治滞后

由于家畜品种的优劣程度的不同,无论对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对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都将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以科学的选育来提高骆驼的生产性能是养骆驼业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自从承包到户以后,使种公驼的串换,对优良种母驼的选育,建档立卡、淘汰不合格的种驼等项工作基本停止,呈现一种自由,原始的选育和管理状态,造成骆驼的品种、生产性能退化的态势。

疫病防治是发展养驼业的和提高骆驼生产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骆驼常规防疫工作相当滞后,由于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常见多发病失去了正常的预防工作,使一些已被控制和消灭的疫病有所抬头,如由毛圆线虫引起的腹泻病、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骆驼副结核病、传染性咳嗽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癞皮病”,牛心朴子等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病以及胃热,肺火等普通病有所抬头,给养驼业和牧民的经济收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5农牧矛盾突出、骆驼生存环境日渐恶化

骆驼由于长距离游走采食的动物,常进入甘肃省景泰县、民勤县,宁夏中卫县以及我旗的温都尔勒图镇的漫水滩、西滩,孪井滩,腰坝滩,查哈尔滩等旗内外的农区或饲草料基地,啃食树木、玉米、小麦等,被当地林业部门或种植户抓入监狱(圈内)数天甚至数十天,使骆驼不能采食、饮水而导致死亡或生理机能被破坏,有的用锐器砍伤致残、致死,还有的将骆驼抓来后将其嘴用铁丝捆帮后放走,最终因饥饿而死亡。

4保护阿拉善双峰骆驼的对策

阿拉善双峰骆驼是浓缩古今时空的原始物种,是折射市场规则的地方畜种,是扯动生态链条的濒危动物,是牵绕牧人心魂的精灵。阿拉善双峰骆驼同新疆骆驼、苏尼特骆驼一同构成我国双峰骆驼种群的三大品种,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和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1982年全旗骆驼12万峰,约占全国骆驼总数的二分之一还多,故有“骆驼之乡”的美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全国旗、县中阿拉善左旗始终是骆驼最多的旗县。

4.1制定科学饲养数量,使保护骆驼的关键

根据我旗1950~2004年骆驼头数统计曲线图(见统计图表),草畜承包到户,草场被围封,“退牧还草(林)”工程的实施,以及戈壁、沙漠湖盆地区的自然条件,保种区骆驼数量控制在5~6万峰,这样即合理利用了戈壁、沙漠湖盆地区的牧草资源,也有效地保护了骆驼,同时提高该地区牧民的经济效益。

4.2划定养骆驼区,给予优惠政策

根据我旗自然条件和历史,将养骆驼区划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一是以乌力吉、银根苏木部分嘎查为主的戈壁骆驼饲养区;

二是以查干布拉格、额尔克哈什哈、腾格里额里斯、温都尔勒图、通古淖尔等苏木镇的部分嘎查为主的南部沙漠湖盆骆驼饲养区;

三是以巴彦木仁、宗别立、乌素图、吉兰泰部分嘎查为主的中部沙漠湖盆骆驼饲养区。

为了鼓励牧民养骆驼的积极性,将骆驼集中在有养骆驼经验的牧户中,重点保护种公驼和种母驼,及时处理老弱残母驼,每饲养一峰优良的种公驼、种母驼政府每年给予补贴30~50元的保护资金,补贴经费向国家保护、自治区资金中争取。

4.3实行科学选育和疫病防治

为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科学选育和疫病防治,成立阿拉善左旗骆驼育种委员会,有主管旗长牵头,有农牧部门的改良站、兽医站、草原站等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4.3.1对所有种公骆驼、种母驼严格进行选育,对各种生产性能进行鉴定,并进行建档立卡。对于选育的优良种公驼、种母驼的处理必须经育种委员会严格审查,认为确须处理的经批准后方可处理,牧户不能自作主张处理。

4.3.2疫病防治:重点预防五号病、炭疽、腹泻病(毛圆线虫)、疥癣、喉蝇蛆病等,定期注射有关疫苗和灌服阿维菌素制剂进行驱虫,春夏季灌服砖茶、白糖、大黄等清热解毒泻火药物,以保证骆驼的健康。

4.4改善养骆驼的基础设施条件

在乌力吉、银根戈壁骆驼饲养区缺少饮水井、骆驼圈等基础设施,旗政府及有关苏木镇应当有计划地打井、修建永久性的圈舍,在沙漠湖盆地区也普遍存在无圈舍的状态,也应当逐步改善。

4.5深加工、精包装、打品牌、提效益

组建骆驼系列产品深加工集团,以骆驼奶为主,开发奶茶粉、酸奶酥油奶酪、奶酒等高档饮食产品;以骆驼绒毛等原料为主,开发驼绒裤、驼绒衫、驼绒围巾等穿着高档产品;以骆驼肉为主,开发蹄掌、驼肉干、驼肉速冻饺子等高蛋白质绿色食品;以骆皮为主,开发驼皮鞋、驼皮夹克、驼皮箱等高级装饰产品。通过开发上述系列骆驼产品,来提升阿拉善的知名度,提高牧民的经济效益。

4.6以骆驼为主开发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业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阿拉善骆驼节,以赛骆驼、穿鼻棍、搓绳等比赛项目,丰富本地区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在有条件的月亮湖、通湖等旅游区开发游人骑骆驼等项目,提高牧民的经济效益,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

4.7根据调查显示,骆驼没有饲草(料)支出,有一年雨水充沛可三年保膘,绒毛收入为净收入,而山羊绒毛收入中5%~49%是饲草(料)开支,不管是雨水充沛的年份,还是干旱年份都需要补饲草料。

4.8饲养骆驼者每年收绒毛时较困难,其他季节基本上没有劳动力投入,可山羊一年四季均需跟群放牧,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4.9从图1可以看出,骆驼头数是比较平衡,而山羊的头数是波浪式的上升,这证明骆驼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而山羊遇风调雨顺时直线上升,而遇干旱年份时急剧下降。

拯救阿拉善双峰骆驼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纵观54年来养骆驼的历史,由于人类的需求,促进了养骆驼业的持续发展,又是人类活动规律的变化,导致了骆驼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和数量的持续下降。养骆驼业的曲线,给我们提出了警示,现在管理的概念中骆驼已由家畜变换成为动物。但是养骆驼业不会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到群体意识的觉醒,也非一时之功,尤其是骆驼的科研,骆驼产品的开发利用,保护区基本条件的恢复与改善,不是阿拉善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有全社会共同投入到拯救阿拉善双峰骆驼的行动中来,保护生物工程中的珍贵资源双峰骆驼,保护生物工程中的特殊基因。保护骆驼,就是保护阿拉善人类自己,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图1 阿拉善左旗1950~2005年6月末骆驼、山羊头数统计曲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