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层次化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层次化

时间:2023-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农技推广队伍层次化政府部门设立自上而下的农业推广局。农业科技发展中心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区域科技咨询服务、推广人员培训工作。促进农技推广机构与龙头企业有机结合。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层次化_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研究

三、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层次化

一是农技教育培训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

农技推广人员是农技推广的传体,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受体,是农业科技最终受益者,建立推广人员进修培训机制和农民培训机制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推广人员进修培训机制。首先,提高农技高级管理干部素质,使他们更新知识、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其次,加强中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推广、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推广人员在职教育制度,鼓励推广人员再学习、进修,更新知识、改善结构,拓宽技能。推广人员除满足农民技术需要外,还要及时发现农民心理需求,为其提供信息、帮助决策,最大程度的为农民提供全面服务。第三,重视基层技术人员、生产大户技术培训,提高他们整体素质。利用农闲和专业生产时间,由农技推广人员会同专家教授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专业生产技术、经营思想和方法、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农民进修培训机制。农民科技培训要改变以前单一上课形式,创新培训形式。农技推广部门应该把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结合起来,每年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以农业、农村、农民为培训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培训原则,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农村普及和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民科技消化力。组织科技人员编写农业科技宣传资料,采用集中培训与巡回演讲相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系统讲解与农民群众现身说法相结合,现场指导培训与广播影视相结合,专题培训与项目培训相结合,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组织专家开办农民田间学校,解决农民需求技术零距离的问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具体技术与农民的直接对接。

二是农技推广队伍层次化

政府部门设立自上而下的农业推广局。从国家农业部到区以上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农业推广局,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而形成一个至上而下的行政推广组织,使其成为我国农技推广工作的核心。推广局主要职能是:由上而下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组织推广项目实施与资金分配、管理;协调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部门之间关系;负责对下级部门业务指导和培训。

建立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农业科技发展中心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主要承担区域科技咨询服务、推广人员培训工作。对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指导和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由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和科研人员兼职组成,以义工为主。

促进农技推广机构与龙头企业有机结合。农技推广机构要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市场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形成龙头企业建基地、科技人员搞服务、农民、企业和科技人员共赢的有偿服务形式。

创办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充分发挥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改革和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体制,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走“以站办场,以场养站,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自然发展共生存”的路子。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是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以种养业为基础,以一定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土地为场所,以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种苗繁育、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业科技示范点。应加大高新技术成果投入与应用力度,完善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努力建设有较高技术档次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吸纳农业技术人才的示范功能园区。并通过园区孵化出一批适合市场需要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向周边地区辐射。

完善促进农技推广的中介服务机构。农技推广机构现已承担的产前、产中技物结合的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等经营性服务职能剥离出来,建立各种形式的中介服务型组织,高效的促进农技推广。中介服务组织可为科研机构、高校及其他掌握科技成果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交易场所,开辟流通渠道,形成技术商品销售转让信息网络。同时还可以为农户提供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咨询服务及风险保障服务,减少农户采用新技术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增强农户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专业型农技推广中介组织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措施,是进一步提高农民和企业进入市场,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需要。

鼓励和支持民间技术推广服务组织。我国的农户多而且分布分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技推广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如果仅依靠政府推广组织的力量,要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全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应倡导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各种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民间合作推广组织。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农民学科学、学技术的兴趣,加速农业新技术在民间的推广运用,使科技效能更充分的释放、放大,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政府推广体系的运转效益,节省推广经费和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