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无意识

文化无意识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来禀赋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商业文化学发现在实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文化需求成为消费者选择物品与劳务的内在依据,文化需求调控着经济主体的选择权和行为。
文化无意识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经济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设计行为目标、自由选择行为方式、独立负责行为后果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动的经济有机体。从宏观角度看,可以将千千万万个经济主体分为三大类:政府、企业、个人。而文化也分别通过影响这三类经济主体对地方经济产生推进或者抑制作用。经济主体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活动过程。按照行为理论,经济主体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励的。而动机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动机,主要是经济主体的需要满足,当人的需要没有满足时,人就要为满足这种需要而付出努力,促使人们展示一定的行为;二是外在的动机,主要是经济主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这里,我们从文化精神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阐述文化精神影响经济主体的途径。

1.文化精神的供给

经济主体受文化精神外部氛围的制约,即经济主体位于何种文化精神系统内,此种文化精神的供给就会对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来禀赋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传统文化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来发挥作用的。文化精神供给的导向作用表现在: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因此,不同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文化的规约作用表现在: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经济社会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文化精神的激励作用表现在: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因此,特定文化精神的经济主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部的文化氛围熏陶而产生的。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等原因,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其供给的文化精神多为封闭自守、因循守旧等落后的文化,在这些文化影响下,经济主体,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积极争取意识。与东南沿海进步文化精神供给的影响下,经济主体的开拓进取、积极学习适应新环境等观念及行为存在明显不同。

2.文化精神的需求

文化需求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它植根于实用需求而又超越于实用需求。从狭义角度理解,文化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物品与劳务的过程中对精神满足的渴求。在实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文化需求成为消费者选择物品与劳务的内在依据,文化需求调控着消费者的购买权和行为。发现经济主体的文化精神需求,并用合适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

文化需求不仅对各经济主体的运转起着牵引整合作用,还调节、制约着群体的文化心理。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个人,它至少具备以下五种功能:一是导向功能,文化需求对每一经济主体及其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都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二是约束功能,文化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区域精神一旦被经济主体接受和认可,就会对其产生强大的约束作用;三是凝聚功能,通过积极的文化精神需求引导来凝聚经济个体的先进价值观念;四是激励功能,文化需求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人生观、价值观等根本问题上调动全员积极性,唤起经济主体精神的新觉醒,进而鼓励他们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使其的社会潜能得到有效释放;五是宣传推荐功能,通过某一区域文化需求的宣传和传播可以向外部社会和公众展示区域成员的精神面貌、知识修养和文明风范,展示区域的内在综合实力和改革创新活力,宣传并塑造优秀的区域形象,从而提升该区域的软环境。商业文化学发现在实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文化需求成为消费者选择物品与劳务的内在依据,文化需求调控着经济主体的选择权和行为。因此,发现辨别经济主体的有效需求,并用合适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可以成为他们经济活动的动因,影响经济主体的各类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