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物质生产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物质文化的组成极为广泛,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更宽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分类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物质生产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人们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活动等其他活动。因此人类要生存,要发展,首先就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生产物质财富,以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生活需要。

伴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进行,人类社会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财富,我们把这些社会财富的积累统称为物质文化载体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与“非物质文化”相对,物质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具有一定的色彩和形态。

物质文化的组成极为广泛,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与生产的每一个领域。它既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园林文化、日用器物文化、舟车交通文化等,也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即科学、技术、工艺等。例如,舟车是实用的交通工具,属于物质产品,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舟车往往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它标志着科技和工艺的水平。舟车的样式和功能又具有民族和区域的特征,因此它们也是文化产品。物质文化中还凝聚着制度文化的因素。例如,舟车交通文化中就包含着古代的车舆制度。皇家及官员坐乘的饰物、车盖乃至驾车的马匹数量等,都有制度上的相应规定。物质文化中又凝聚着观念形态的因素。例如居住园林文化中宫殿的布局,体现着君权至上、尊卑有序的观念;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国人物我同一的精神旨趣和形神兼具的审美取向。总之,物质文化是物质和文化的统一,它既包含物质性的表象,也蕴含着深深的、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内涵。

从具体形态上看,物质文化可以区分为遗产文化与现代文化两大类型,其中遗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其中:(1)文物,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2)历史建筑,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3)文化遗址,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

人类首先创造的是物质文化,在此基础上生出非物质文化,由此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更宽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全部历史和全部形态的文化样式,包括口头文化(语言、口头文字、口技、口头艺术、声乐),形体文化(发式、服饰、文身、舞蹈、哑剧、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口头语言为主的综合艺术(话剧、说唱、歌剧),口头与形体并重的综合艺术(民间歌舞、小戏、傩戏、木偶戏等),当下的造型艺术(民间的传统建筑艺术与建筑物、民间艺人传人的民间美术、艺术家的造型艺术等)和文化空间(即实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等。

民俗文化资源是指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物品、习俗、观念等文化内涵和形式。其中,物品类民俗文化资源包括生产渔猎交通工具、民居建筑、服饰、生活器皿、宗教信物及丧葬用具、工艺织物、民间乐器、饮食等;习俗类民俗文化资源包括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婚丧娶嫁、礼节礼仪、饮食习俗、语言习俗、建筑习俗、鬼神迷信习俗、崇拜禁忌习俗、祭祖拜天习俗、杂耍娱乐习俗、人际交往习俗等;观念类民俗文化资源包括民族文学与艺术、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文化典籍、语言文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进入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削弱,民众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失却了生存的土壤。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