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补是什么

互补是什么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互补”是什么?而性格、志趣、专业、年龄不同的人,若能自觉地互补,必将大大提升双方的人格品位与生命质量。互补大体有以下五类:一是性格与作风特点的互补。这种性格、作风上的互补,其前提条件是价值取向的基本一致。二是不同年龄段人的互补。四是男女的互补。“互补”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合作共事,提升双方整体素质的能力。这种互补,可以使双方的优势更具竞争力,可以造就更大更强的事业。
互补是什么_生活的奥妙在路上

“互补”是什么?就是查漏补缺。这种查漏补缺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有来有往的。任何人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是长项,也没有止境,也需要不断提升;我们所做的事也是一样,尽管我们是尽职尽责的,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总之,无论是人还是事,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缺陷,就需要弥补。一个人要想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事业有成,个人的发愤图强固然重要,但有人为你的言行查漏补缺也是不可的。

一般而言,性格、志趣、专业、年龄相同的人更容易相处。而性格、志趣、专业、年龄不同的人,若能自觉地互补,必将大大提升双方的人格品位与生命质量。互补大体有以下五类:

一是性格与作风特点的互补。外向型与内向型,刚强型与温柔性,支配型与依赖型,自强型与合作型,举重若轻型与举轻若重型,敢为型与谨慎型,急躁型与耐心型,等等,这些不同性格、作风类型的人,若能自觉互补,双方将受益匪浅,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这种性格、作风上的互补,其前提条件是价值取向的基本一致。

二是不同年龄段人的互补。不同年龄段就意味着生活经历不同,而经历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珍贵财富。不同的生活经历,必然导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倘能互补,必定大有裨益。

三是不同专业的互补。文、理、工、农、医以及艺术、体育等,不仅是相对独立的专业,而且也构成互补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专业互补不仅限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在不同专业训练中形成的特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互补。

四是男女的互补。在某种程度上讲,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温柔的互补,就是刚柔互补。所谓刚柔互济,就是双方都受益。在一个家庭中,若只有男性或只有女性,均不能算完整。实践表明,在不完整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般在性格上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而在一个团队中,根据其工作性质与特点,保持男性与女性的适当比例,同样有利于团队的发展的。

五是在一个团队中,无论是领导集体还是员工之间,都应该构建一种互补的态势。团队应该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以创建互补的人才结构。在领导团队成员的配备上,应该注意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性格和工作作风成员的合理搭配。邓小平与刘伯承,一个是举重若轻,另一个是举轻若重,是最具盛名的黄金搭档。他们在中国革命斗争中,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融合对方的优势,他们的亲密合作,演绎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

要想让别人给你查漏补缺,你必须真诚地给别人查漏补缺。而要给别人查漏补缺,首先得知道别人最缺的是什么。为此,你必须用心地关注别人的优势、强项与弱点、弱项,弄清到底缺什么,漏洞在哪里。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要实现互补,双方必须都有强烈的愿望,而且在实践中须精细操作:一是关注;二是提醒;三是关键时刻助一臂之力。关注是基础,是前提。只有深切地关注,才可能了解所关注对象正在想什么、正在做什么;对关注对象的思想与行为了如指掌,才可能产生独到的见解;针对关注对象的情况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才可能切中要害。有时不仅提出意见与建议,在关键时刻还应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就像“神七”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那样,他们不但要关注伙伴正在干什么,提醒伙伴应该干什么,还要对伙伴正在进行的操作表示“确认”;发现伙伴在执行任务中有困难,立刻伸出救援之手,助一臂之力。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中,又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团队中,同时生活在一个广阔的社会中,都要与各式各样的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为了得到别人为自己查漏补缺,首先要自觉地为别人查漏补缺,不妨从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亲人、挚友、同事、同学、合作伙伴做起。

需要注意的是,关心你的人,未必就能给你查漏补缺。为你查漏补缺的人,他不仅关心你,还须有宽阔的眼界与特殊的见识,能准确地发现你的长处与缺失。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倘若能找到一个诚心诚意为你查漏补缺的人,那算是你的幸运。他可能助你规避重大失误,伴你渡过重重难关,直达成功的彼岸。

互补不一定是“补缺”“补短”,更为重要的是“补长”,使双方的“长”更长,使之真正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优势,实现共赢,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互补。

“互补”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合作共事,提升双方整体素质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炼与不断提升。所谓强强联合,也是一种互补。这种互补,可以使双方的优势更具竞争力,可以造就更大更强的事业。

(2008.1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