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千年前中国人笔下的白令海峡

两千年前中国人笔下的白令海峡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北亚古代交通地理和交通文化的发展,与这一区域的文明起源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发展轨迹。即从近万年的文明起步开始,东北亚古代交通文化应经历了“自然交通”、“部族交通”和“社会交通”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故本书将这一主要体现新石器文化阶段的早期古代交通称为“部族交通”或“文化交通”。本书重点记述的,正是由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交通”的起步到历史时期的“社会交通”时代。
发端于早期新石器时代的从自然交通向部族交通和社会交通的历史演变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东北亚古代交通地理和交通文化的发展,与这一区域的文明起源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发展轨迹。即从近万年的文明起步开始,东北亚古代交通文化应经历了“自然交通”、“部族交通”和“社会交通”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所谓“自然交通”,是指从旧石器时代起,为满足生存需要和趋利避害,原始人以群体或个体的形式,完全依托自然山川地理的原始部落流徙往来。所谓“部族交通”也可称为“文化交通”,是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但尚未形成“文明国家”时期的各部族,基于其农业、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人群,以带有固定聚落或聚邑形式,并产生了原始的交通工具(如野马的驯养)后形成的部族交通文化往来。从当代文化人类学和历史考古学上看,这一阶段的族团或氏族部落,因其社会经济、生计的联系或人际交往,均以“文化积淀”的方式或早期文化传袭和互渗的形式在历史上传承下来,充分体现了包括交通文化在内的“史迹是一种凝固的文化”[24]。故本书将这一主要体现新石器文化阶段的早期古代交通称为“部族交通”或“文化交通”。所谓“社会交通”,是进入历史时期的文明国家后,以交通设施(如道路、关隘、桥津)、交通工具(如车、马、船)和交通制度(如律令、传驿、管理)等代表的、具有成熟社会人文意义的社会交通文化。本书重点记述的,正是由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交通”(部族交通)的起步到历史时期的“社会交通”时代。故本书记述其“文化交通”的代表区域,除上述黄、渤海两岸的古代文化交流外,在燕山南北、上辽河流域当以距今5000年前后,从中原河南、山西的陶寺、东下冯等“夏墟”,经汾河北上跨越燕山,连接桑干河流域,进入辽河上游的老哈河(古紫蒙川)和西支大凌河(古白狼水)的古代辽西交通“文化走廊”。这是开启于考古学上“仰韶—红山”和“夏墟—夏家店下层文化(燕亳)”的“古国”至“方国”时期,也是中国北方和东北亚古代交通的文化奠基期。它的“交通文脉”,持续发展在以后数千年的东北亚各个历史时期交通地理和交通文化的演变中(分见以后各章)。

【注释】

[1]详赵希涛、耿秀山、张景文:《中国东部20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海洋学报》1979年第2期,第269—281页。

[2]详赵希涛:《中国东部20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载《中国海岸演变研究》,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28—30页。

[3]转引自文韬:《试论与北美印第安人起源、迁徙有关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1990年第4期,第104页。

[4][苏]N.N.戴克尔著,贾伟明译:《古印第安人和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人在堪察加半岛的遗存》,《北方文物》1990年第4期,第98页。

[5]张碧波,王绵厚,王禹浪:《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99页。

[6]陈寿祺辑:《尚书大传》卷四,《四部丛刊》本,上海涵芬楼据陈寿祺校本影印。

[7]张碧波:《两千年前中国人笔下的白令海峡》,载张碧波,王绵厚,王禹浪:《东北古族古国文化研究》(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年2000版,第398页。

[8]张碧波:《两千年前中国人笔下的白令海峡》,载张碧波,王绵厚,王禹浪:《东北古族古国文化研究》(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年2000版,第398页。

[9]张碧波:《两千年前中国人笔下的白令海峡》,载张碧波,王绵厚,王禹浪:《东北古族古国文化研究》(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年2000版,第398页。

[10]张碧波:《两千年前中国人笔下的白令海峡》,载张碧波,王绵厚,王禹浪:《东北古族古国文化研究》(上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年2000版,第398页。

[11]张光直:《中国古代文明的环太平洋的底层》,收录于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版,第275页。

[12]《尚书大传》卷四,《四部丛刊》本,上海涵芬楼据陈寿祺辑校本影印。

[13]《淮南子》卷五《时则训》,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第7册,第85页。

[14]《淮南子》卷五《时则训》,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第7册,第85页。

[15]《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苏武”条,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第2463页。

[16]《淮南子》卷四《坠形训》,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第7册,第59—61页。

[17]叶祥奎:《我国首次发现的地平龟甲壳》,载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附录二,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第159、163页。

[18]郭大顺、张星德:《早期中国文明: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210页。

[19][日]井上清著,阎伯纬译:《日本历史——国史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2页。

[20]文物出版社编:《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21]详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1987年发掘报告》第四章“结语”第三节“社会经济形态分析”中相关内容,大连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271页。

[22]王绵厚:《浅论“双砣子三期文化”和“双房类型”与辽东古“青丘”部族》,《大连文物》,2007年。

[23]冈村秀典:《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史前文化的交流》,载《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24]王绵厚:《辽宁文化通史》(秦汉卷)导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