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人”技能的提升

“做人”技能的提升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他人表达的能力,是应当着重进行培养的。爱德华八世坦言,与她交谈“是人生最美的享受,可以使自己的情绪和智慧发挥到极致”。(二)可以用肢体语言发出“赞赏”的信息在倾听的过程中,为了使对方的谈兴逐步升温,最终停留、徘徊在最佳状态。发出赞赏信息的前提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对谈话者持有成见。
“做人”技能的提升_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研究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语言表达是一种最为常见和最为重要的方式。个体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人际沟通的效果。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他人表达的能力,是应当着重进行培养的。

一、学会倾听:胜读十年书

据史料记载,英国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之所以不顾朝野上下的一片反对之声,坚决要娶一位美国的寡妇辛普森夫人为妻,并且不惜最终退位,变成温莎公爵,就是因为那个辛普森夫人具有常人不具备的超强的“倾听”本领。爱德华八世坦言,与她交谈“是人生最美的享受,可以使自己的情绪和智慧发挥到极致”。

这件走入了历史的事件,恰恰印证了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话:“无言的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

(一)神情专注

研究显示,在人们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入神的姿态和专注的神情所表现出的积极的倾听态度,会使对方产生强烈的与之交谈的欲望。交谈的过程,也会似老友喜重逢,他乡遇故知,不吐不快。社交专家普遍认为,倾听的最高境界,绝对不是机械地使用听觉器官,而是艺术地应用自己的心灵,是让对方着实地感受到是用整个身心在倾听,是用来自心灵深处的强烈渴求和深层的共鸣在倾听。倾听的过程,是真诚的共鸣的过程。人们学会了高层次的倾听,可以接收到人们在常态下难以接收到的信息。因为入神的倾听信息,会刺激谈话者的情绪和性情,并在其支配下,说出精彩的观点和看法,甚至连说话者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精彩言论。同学们用入神的倾听,面对授课的老师,肯定会有精彩的讲授内容呈现于课堂,使在场的同学受益匪浅。用入神的倾听面对同学,不仅可以接收到许多有用的学习和生活信息,而且会赢得良好的人缘。入神的倾听中,包含着对同学和老师的尊重。我国的民间有一句谚语:“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意义。

(二)可以用肢体语言发出“赞赏”的信息

在倾听的过程中,为了使对方的谈兴逐步升温,最终停留、徘徊在最佳状态。高明而且实用的方法,是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向对方发出无声的“赞赏”信息。在聆听教师讲课的时候,可以用“频频点头”的方式,向老师传递出“赞赏”的信息。在倾听同学发表高见时,可以“面带微笑”表示欣赏,还可以发出“啧啧”的称赞之声,或者将自己的身体前倾一点,表示十分愿意继续听取他的高见。用“眼神”发出赞美的信息最为常见,也最易被人察觉,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发出赞赏信息的前提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对谈话者持有成见。如果被预先注入的成见所支配,便会失去客观倾听的先决条件,造成倾听的心理障碍,自然也不可能发出由衷的赞美。

约翰·洛克说过:“再也没有比打断别人的话更加无理的举动了。”在他人饶有兴趣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讲述亲身的经历的有趣的故事的时候,一个有一定文化和修养的人,一般是不会随意打断对方的,更不会显得试图代替别人讲下去,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出现,不得不中断交流。如果有人养成了轻易打断他人谈兴的习惯,应当想办法加以限制。试想,如果一位同学,正在寝室里津津有味地向室友们描述自己去某一个风景点参观的感受,情绪激动,满脸通红,完全处于亢奋状态,而此时有人贸然打断他的谈话,当事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如果不是火冒三丈,那说明人家太有修养,太有文化。

(三)养成一边倾听,一边思考的习惯

倾听的过程应当是学习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我们在倾听他人发表观点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点头称是,像一个受过训练的“倾听机器”,而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资源,收集对方发出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对于非语言信息更要认真收集,对“话外音”迅速做出判断和回应,尤其是要观察对方说话时的眼神,当然,这种观察必须隐秘,不能让对方轻易察觉。如果我们养成了一边倾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习惯,那么对提升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应变力,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久而久之,说不定会成为一个人们羡慕的“智者”。

二、说服:不可或缺的技能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不再关注“吃饭”这一中国人关注了几千年的课题,从而转入对以“公平”和“正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核心价值的关注,向往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求。在今天中国的大学校园,大学人在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同时,更加渴望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自由、平等、民主的元素能够成为主导。基于这种认识,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说服必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因为在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生活环境里,无论是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政治理念,还是学术理念和生活理念,都只能采取平等的说服方式。那种借助于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学术地位,强迫别人接受的时代,正在逐步隐退,并且终究成为历史的尘封。

(一)提高自身的可信度

说服,是主体通过自己的语言促使客体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意图的活动。说服活动能否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是,说服者所发出的说服信息必须真实可信,容易识别的虚假的信息是很难令被说服的客体所接受的。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可信度在说服他人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可信度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人们一般认为的说服主体的权力、地位、财产、声望等因素,而取决于说服内容的本身。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拥有权力的人,如大学里身居高位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如果需要说服师生接受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时,如果所阐述的道理本身的可信度不够,是十分明显的言不由衷,也是同样不能赢得师生的理解和支持的。即使是拥有院士头衔的资深学者,如果发表的学术观点明显具有为某些利益集团代言的意味,有良知的人们一般还是不会苟同的。即使由于某种压力,为了生存的需要,出现表面上的“点头称是”,甚至“心悦诚服”、“茅塞顿开”之状,其实内心世界在进行着良知与道德的争斗。即使是在世俗的人际环境里,相当一部分人也同样不认为他人拥有的地位、财产、社会声望与所讲的道理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当然,有一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很常见,那就是拥有社会地位、权力和金钱的人,往往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拥有更多的听众和“粉丝”,这种现象应当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了,恕笔者不再赘述。人们一般认为,可信度的高低受三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第一,“理直”:所说服的“道理”是否“立”得住,是有没有可信度的关键。道理“立”得住,就具备了有效说服的前提条件,就不怕达不到说服的理想结果。如果所阐发的“道理”完全“立”不起来,那么即使是拥有高超的说服技巧,也是不可能奏效的。

前几年,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在举行新生家长座谈会时,一位女性家长未言先哭,令在场的人一时不知所措,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看到了学校的宿舍里没有安装空调,并强烈要求学校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因为她的女儿从小到大都住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她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笔者2010年的夏天前往浙江调研,绍兴的一位学生家长强烈要求笔者所在的大学,允许学生家长为自己的子女所在的宿舍安装空调,并且表示电费由自己出,孩子毕业以后,空调送给学校。这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并不溺爱子女的家长急切地说:“武汉那么热,没有空调怎么行?”如果要说服我们武汉地区的大学校长们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或者同意学生家长自己安装空调,那么首先要看这个要求的理由是不是“立”得住,如果道理并不充分,那么我们的校长们肯定是不会接受的。既然有的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如此强烈,而他们又始终没有说服任何一位大学校长,至少到目前为止,武汉高校还没有一所学校进行或准备进行这项工作,那么可以推论,这种要求的道理“立”不住,至少在我们的校长们那里“立”不住。

第二,“气壮”。说服者在发出说服信息时的“气度”,对提升说服的可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人们的习惯思维是,“气壮”者,往往是因为“理直”。说服者如果表现得气壮如牛,而且语气坚定,铿锵有力,并且目光炯炯、深邃、睿智,会在被说服者心中引起“真实可信”的心理反应。相反,如果说服者明显的底气不足,不仅吞吞吐吐,而且目光游离,会使被说服者怀疑说服者“心怀鬼胎”,从而减少说服内容的可信性。理直气壮、慷慨陈词是提高可信度的外在关键因素。有经验的说服者说,“就是说假话,也要脸不变色,心不跳”,让人深信不疑。生活中还有这样的“高人”,他说的明明是歪理,但却让人不能不接受,因为实在找不到不接受的理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第三,用被说服者喜欢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个人的外表特征如果为人喜欢,人们往往会对他的观点产生认同感,愿意与他采取一致的态度;而一个人的外表如果被人们所厌恶,往往会导致人们厌恶他的观点和做派,甚至厌恶他喜欢的某种人和事。同学们也可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自己并不喜爱某一门选修课,但由于喜爱这个老师的长相和风度,还是选修了这门课。目的是为了近距离地观赏这位老师讲课的风采。本来十分喜欢某一门课,但想到那位老师的做派,怎么都觉得不舒服,“还是忍痛割爱吧!”某大学的一位年轻教师,被女同学称为“帅哥老师”。这位老师在女同学中有很好的名声,虽然他所讲的那门课并不是一些同学所喜欢的,但选修的女生还是比较多。而且每次讲课前,都有人早早去占前几排的座位。女同学们毫不隐瞒对这位“帅哥老师”的喜欢与偏爱,而且一届一届地往下传,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常识告诉我们,在公共场合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诸如在学术会议上发言,参加演讲比赛,一定要衣着整洁、仪态端正、举止文雅。这是人们完全认同的最为常见的方式。可以引起公众的严肃感,大大地增强说服的效果。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随随便便,举止不雅,人们接受这种行为和举止都尚且困难,何况接受当事人所阐述的道理呢?

(二)了解说服对象的心理特征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服他人虽然不是带兵打仗,但也应当事先了解被说服者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个体的心理特征的状况,从而找出最佳的说服方式,找出最佳切入点与突破口。被说服者的性格特征、志趣爱好、人生追求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资料,在进行说服工作之前,就要全面了解与掌握,并且进行认真分析与研究,使自己的说服工作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一些有经验的学者,在应邀作学术报告之前,必定要认真询问听众的基本情况,甚至关注这个群体最崇尚的价值追求,然后设计自己的报告内容。他们往往开头的几句话,便能引起听众的广泛兴趣,因为所讲授的内容正是他们平常最为关注的话题。

(三)掌握必要的技巧

晓之以理是说服的重要原则之一。既然是“说服”,就必须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以“力”服人,是“压服”而不是“说服”。即便说服者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是大名鼎鼎的学术权威,也要遵循“以理服人”的规则,与被说服者平等交流。假如有人要说服自己的一位好友,参加研究生考试,就应当尽可能地列举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种种优势,诸如人更成熟,知识更成体系,研究的能力更强,如此之类。同时也还要注意从反面旁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诸如现在的本科生就业形势不好,三年之后,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会变得更好一些,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即使现在能够就业,将来还是要提高学历层次,与其工作几年之后又去读书,不如一气呵成,把研究生拿下算了。这种理性分析的说服,从正反两个方面的考虑,有理有据。很有可能会使被说服者改变初衷,立即进行“考研”的各项准备。

动之以情是成功说服的又一重要原则。动之以情是增加说服效果的极佳方式。人都是有感情的,在说服的过程中,充分应用情感的因素,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们常用这种方法。有的学生被网瘾所困,天天上网,通宵达旦。为了让他们重新回到教室或图书馆,在多次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之后,仍不见效果的情况下,只有使出绝招,请其家长前来学校,参与说服工作。子女在父母情感的感召下,表示从此认真读书,但事过三日,很有可能一切如故。

注意被说服者的情绪变化是具有说服他人经验的人十分关注的。他们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察言观色,捕捉有用的信息,调整说服的内容和方式。一种常见的错误是,说服主体在说服过程中,一味地注重自己观点的阐述,而完全不注意说服客体的情绪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在阐释道理的同时,察言观色,看对方的反应如何,并且及时调整讲述的内容。重视说服工作的开头和结尾,是具有经验的人们的重要提醒。应当像写散文一样,重视开头与结尾的内容设计。一般说来,开头要能够引起对方足够的注意,能够迅速地牵引着对方的思路,按照说服者的思路走下去。结尾的内容既要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还要预留下广阔的形象空间。如果是以报告或演讲的方式,去说服别人,更要精心设计开头与结尾,不可草率从事,因为大庭广众之下,必须言辞准确,掷地有声。我国历史上发生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是说服的成功范例。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由于年幼的孝成王刚刚即位,赵太后事实上控制着国家的权力。秦国的政治家们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攻打赵国。迫于危机的情势,赵国只有向齐国求救。而齐国提出的出兵条件是让赵太后最喜爱的儿子长安君去做人质。赵太后当然不愿意让年龄尚幼的长安君到齐国去。大臣们的强烈要求,更让赵太后恼怒异常,放言:“有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大臣触龙开始他流传千古的说服工作,并且取得了惊人的奇特效果。第一步先与太后联络感情。向太后报告自己的身体状况,接着问候太后的身体和饮食情况,从老人普遍关心的养生问题谈起,再问及子女的情况,拉近了彼此之间情感距离。然后再转入第二步的以理服人。事实明摆着,国难当头之时,正是长安君为国效力的大好时机。触龙先从赵国的历史说起,从“三世以前”到“赵之为赵”,到“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经过触龙的严密分析和说理,赵太后终于发出“诺,恣君之所使”的表态。《古文观止》对此事有这样的评价:“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三、应该关注的做人“细节”

笔者倡导大学生做人的“三节”,即“大节”、“小节”和“细节”。“大节”是指人们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的以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为主要内容的自觉行动。在关键的时候,能够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节”决定着人生的命运,也决定着个体人生的最高价值实现。“小节”是做人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热爱父母,热爱家庭,具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细节”是做人要细致周到。在现代社会,在人生的许多关节点,细节决定着成败。老子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应当关注的一些重要细节,笔者借鉴国外一些著名大学教师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提出以下几条,仅供参考:

(一)每星期至少要与父母联系一次

对于以发展经济为主要任务的社会来说,人员的流动是必然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的制造业,成为新一代的产业工人(“农民工”的称呼不太准确),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时下,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到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工厂“打工”,或者从事经商活动。对于同学们来说,不管自己的父母身在何处,也不管他们距离学校有多远,都应当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儿女行千里,父母真担忧!我们这个时代的父母亲,由于政策的制约,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他们的情感牵挂集中而单一。一个月至少应当与父母亲联系一次。没有电话资费困扰的同学,应当经常与父母聊天。向父母亲报告自己学习与生活的收获,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特别是内心的困惑与不安及时向父母倾诉,争取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每一个同学的父母亲,不管其文化水平多高,都有自己做人的经验与感悟。这些经验与感悟作为十分珍贵的家庭资源,是不应该被浪费的。

(二)与高中时代的朋友保持联系

这是美国一流大学的成功人士总结的75条经典法则之一。当今社会先进的信息手段,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跨时空的直接沟通方式。在进入大学以后,由于时空的限制,分散在各大城市,分别就读于不同大学的高中时代的同窗和好友,联系变得越来越少,四年以后,有的还失去了联系,这是不应该的。国外研究大学生交际的专家们建议:应当与高中的同学保持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极大地帮助自己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对自身的成长大有益处。可以经常与不在同一城市就读的高中朋友,在网上聊聊天,也可以经常给他们打打电话,发个短信,寄个贺卡等,保持联系,既要保持情感的沟通,更要保持信息的互动。

(三)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

笔者曾经建议一位在同学中口碑不好的同学,用一个月的时间坚持在背后说同学的好话。一个月以后,有的同学开始慢慢地喜欢这位同学了。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是一种非常好的做人习惯,尤其对不良人际关系的改善,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但要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人们常常对在背后议论他人的缺点(讲坏话)更有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在中国的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可见,背后谈论别人或被别人谈论,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们早已是见怪不怪。稍稍留心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确有一些人比较热衷于在背后谈论他人的是非短长,传播他人的逸闻趣事,以此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即使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事情,也随便发表评论,有的是在议论别人的痛苦中,快乐着自己。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可能不涉及其他人的是是非非,但不能形成在背后说他人坏话的习惯。应当记住一位哲人的话:“如果某人不在场,而你将要说的话有可能对他不利,请你最好不要说。”如果有人主动约你聊天,而此人最大的优点是喜欢说同学的坏话,那么,应当寻找各种理由加以“婉拒”;同学聚会时,有人故意“阴损”不在场的同学,此时,应当保持沉默,即使你对那位同学同样存在反感,也不要随声附和。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具有生活经验的智者告诉我们:“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他今天约你说别人的坏话,明天就有可能约其他人说你的坏话,而且说不定还会嫁祸于你。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不搭理他。文明的说法是:敬而远之!

(四)过去的事,不要全让人知道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说:“每个人像一轮明月,他呈现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来不会给别人看。”由著名人物的人生感悟出发,结合生活现实进行思考,智慧的人们得出的结论是:“要知道,有的秘密只能自己独享,不能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包括知心朋友。”有的人总是不大愿意接受他人的忠告,我行我素地将自己的过去的一切反复告知自己的“好友”和“同事”,尤其是恋人之间,更是和盘托出,生怕有一点点的遗漏,因为他们相信“真诚相待”的魔力。而结果在有的时候恰恰相反,一味的“真心”往往换来的很可能是“假意”。人们更加喜爱稍加“掩饰”和必要“保留”的交往,似乎这种往来更使人觉得具有深意,更令人玩味。在与新的恋人开始新的交往的时候,还是将自己过去的恋爱经历收藏起来吧!如果反复向新的恋人谈及过去的恋爱经历和感受,尽管主观的愿望是善意的,但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

(五)对自己不知道的事,坦率地说“不知道”

先哲孔子的名言几乎是路人皆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但人们的理解却大相径庭。一般的理解是,对于我们知道的事情,就说知道,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就坦率地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但许多人不这么认为,作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孔子的著名教导,不可能不蕴含着更加深层的意思。孔子的意思应当是:对于“知道”某些事情的人,就跟他说“知道”,对于根本“不知道”某些事情的人,就干脆跟他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不必与根本没有经历过春天的人,谈春夏秋冬“四季”,因为那样做是徒劳的。处于行文的需要,我们姑且对孔子的这段话,进行浅层次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中,不可以不懂装懂,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坦率地说“不知道”。因为即使是记忆力超强的人,而且博览群书,每天坚持上网,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那种给人的印象是“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下的全部知道”的人,其实是不受大众欢迎的。前些年,“知识爆炸”这一名词,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的人甚至称我们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事实确也如此,今天的社会,新的知识、新的学科、新的方法层出不穷,令人有应接不暇之感。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带给我们的新信息铺天盖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在今天的知识背景下,任何人也不要想做到全知全能。民国时期,有一位北大的著名教授,经常对学生说:“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我回去查一查,明天告诉你!”他的回答,恰恰折射出了这位教授的学识渊博和治学严谨。

(六)不要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有的值得高兴的事情,立即告知自己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喜悦。就一般意义而言,这种做法把握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尺度,则会出现人际方面的负面影响,有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嫌疑。而这种“炫耀”是人际交往中应该着力避免的。因为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成功,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朋友自尊心的一种隐形挑战。人最宝贵的就是自尊,自尊心是引导人们追求进步的精神支撑。与朋友交往,首先要尊重朋友的自尊心,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使朋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善待自己的朋友,我们应当坚决杜绝“炫耀”的出现。不能让要好的朋友,在赔上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再赔上自己最宝贵的自尊心。

(七)做错事马上道歉

上帝会不会做错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人肯定会做错事。包括人们普遍公认的伟大的圣贤,也会出现错误,甚至是低级的错误。圣贤的伟大在于,他们在做了错事之后,会立即进行必要的调整,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第二跤。

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一旦意识到自己对同学和同事做错了事情,对人家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应当立即道歉。笔者的建议是:马上拿起电话,一分钟都不要耽误。因为道歉的时间越快,越是可以减少负面的影响。时间拖得越长,负面的影响越大。因为负面的影响不及时消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不断地发酵,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八)要学会说善意的“谎言”

说谎是人际往来中最坏的习惯之一,具有说谎习惯的人,是令人讨厌的人际类型之一。但学会说善意的“谎言”却是人们提倡的,因为在特定的环境里,它比真话更有价值。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从一群女大学生中,挑选出一个人们普遍认为最愚笨、最不招人喜爱的姑娘,要求同学们改变对她的原有的印象,把她想象成一个最受人喜爱的女孩。在特定的日子里,大家争先恐后地接近这位女生,帅哥男生们纷纷献殷勤,把她当成一位漂亮聪慧的姑娘来追求。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位女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言谈举止与以前判若两人。她十分感激地对同学们说;“我获得了新生。”心理学家告诉同学们,其实我们这位女同学并没有变成另外一个人,而是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她展示出了蕴藏在她身上的美。

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处于帮助他人的需要,做一做假动作,说一说假话,对自己并不会带来损失,但带给他人的却是美丽的童话世界。

(九)不能成为朋友的人,也不要让他成为敌人

与自己距离最近的是两种人:一种人是朋友,一种人是敌人。研究显示,人们对朋友与敌人的关注度几乎是一样的。在我们生活的人群里,有的人有可能成为朋友,有的人不可能成为朋友。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成为朋友的人,也不要让他成为敌人。可以有意识地主动交朋友,但不可以有意识地主动树敌人。树敌太多,是人生成功的大忌。智者发现,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朋友的群体在不断进行着名单的更新,新结识的朋友逐渐取代原来老的朋友,真正做到“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敌人的名单却是不变的,甚至是永恒的,能够做到化敌为友的人并不多见。针对这种现象,有人总结出一句经典的话,叫做“朋友有来有去,敌人只来不去”。

一位已经离休多年的老领导告诫身边的年轻人:“千万不要给自己树敌!”一个人在人生最为关键的时候(诸如提升职务、增加薪水等),十个“朋友”帮你,不见得能办成此事,但只要有一个“敌人”处心积虑地搅局,恐怕就会增加变数。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一辈子机遇不多,不要因为自己在无意中树的一两个敌人,而失去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机会。”

【注释】

[1]约翰·S.布鲁贝尔著:《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2]转引自王建民著:《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序一》,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转引自丘成桐:《我的数学之路》,科学网.2004年3月23日在中国科学院的讲稿。

[4]郭为藩著:《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5]刘建华著:《师生交往论——交往视野中的现代师生关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商春锦:《班级授课制的历史、现状与对策》,载《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7]张文强:《“班级”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演化和发展》,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卷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