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维持畅通的区域性排水系统

维持畅通的区域性排水系统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张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太湖平原水环境的整体性逐渐发生变化。近代以来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发展与城镇化的推进进一步带来了区域排水系统的条块分割,继而则是地表水循环的严重障碍和水质下降。通过上述历史过程的梳理,笔者认为太湖以东平原良好的家园生态,应以畅通的区域性排水系统为基础,美丽的景观、健康的产业、百姓的生计无不拜良好的水环境所赐。
维持畅通的区域性排水系统_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

古代太湖平原上人们的聚落构建行为、土地利用形式和生产方式等,均围绕地表水的排出和利用而展开,这是由该地域原初的沼泽湿地地貌所决定的,当时在这样的地貌区,人工开挖的河道与排干水的地面是一种相互转换的关系。或者说,不排水就无法获得干爽的地面,就无法进行生产和生活,有效的排水系统是沼泽地开发的重中之重。人们开挖河道,修建圩田,将塘浦泾浜布满整个平原,其目标只有一个:寻求和营建高效能的能够统辖全区域的排水系统,使上游与下游保持一体畅通,内陆水与海洋水保持良好的循环。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开发较晚的滨海仍然会形成与腹地一样的水网体系,为什么滨海平原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之后就逐渐适合种植水稻,逐渐成为鱼米之乡;也可以解释明代以后由于上游塘浦系统破碎化所引起的下游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及棉花种植为何会在东部广泛地铺开;还可以解释明清时期高乡地带的人们何以用水艰难,行舟困难。这些变化均由排水系统的整体性是否良好来决定。历朝历代的政府和治水者殚精竭虑修治太湖平原的水利,无不为上、下游排水的一体通畅而努力。

唐五代时期的大圩与大塘浦系统堪称一种良好的家园生态模式,当时整个太湖以东平原排灌有序,水网通达,稻产丰盛,建立起了“鱼米之乡”的美名。但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张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太湖平原水环境的整体性逐渐发生变化。在明清以来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发现各处河道淤塞的问题愈演愈烈,农田干旱化愈加显现,市镇与乡村饮用水的水质也普遍出现污秽化倾向[1],原因何在?除了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资源压力,从地理环境制约性方面如何来解释?

经过宋元时期塘浦大圩的崩解过程,上游清水排出不畅,加之下游高乡地势较高的缘故,嘉定、上海等地区的蓄水不足与排水困难在明清时期已经十分突出,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现象:棉花取代水稻成为主要农作物,花、豆、油菜等经济作物成为高乡之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一部分人转而寻求农业以外的生路,如小商品贩卖、佣工等,手工业、商品经济和商业市镇进一步发展;本地生产的粮食远不能自给,玉米、甘薯等外来作物的种植量快速上升[2]。面对这些变化,学者往往注意到江南人口在不同时期的快速增加[3],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因素却很少提及。上游来水不足,上下游排水不能协调,使高乡水稻灌溉与排水的成本增加,可以说是导致稻作让位于棉花、大豆、油菜、杂粮等旱作物的重要原因。旱作物对排水和灌溉要求较低,导致河道维护的水准降低,这又进一步加速了河道淤塞与缺水的进程。地表水循环不畅,自净能力变差,则又导致水质下降,所以水质污秽不仅是人口增多对水体利用过度的结果,也是水循环减缓的结果。正因如此,从明清时期的方志记载中很容易发现:频繁的河道疏浚已经不能保障河流的畅通,高乡河道大多是旋浚旋淤;船只一般只能待潮而行,水上交通大打折扣,一些传统的商业市镇失去了往日的优势[4];河水不经过澄清便无法饮用,土井水一时间成为饮用水的补充来源。

在太湖以东平原水环境的晚近变化中,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上海城市化值得特书,它不仅使传统所积累的水环境问题集中爆发,又加入了水资源利用的现代技术化方式,自此太湖平原东部的排水系统出现了城乡各自为政的局面,排水的地域整体性彻底被打破。

首先从区域水环境的基础来看,上海城市化时期的填浜筑路并不是没有来由的,原本淤塞污秽的河道面对西方自来水、现代排水技术和现代卫生观念的挑战,显得不堪一击,人们在饮水和排水可替代的情况下,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取缔河浜。再者,城市化是一个技术化时代,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人们对地表水的价值判断一时间处于迷茫状态。在经过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的较量和斗争之后,城市人认为河道不再具有饮水、灌溉和排水的价值,进而逐渐将河道填没成陆地;再往后,郊区人在生计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认为河浜不再有用。当时的人们不可能具有现代环境科学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在反思生态变化的不良效应中逐渐形成的。以今天环境科学的标准来看,将河道一律无序填没,过度地改变了该区域的三角洲湿地的性质,也彻底改变了区域排水一体化的格局。

近代以来太湖流域工业化的发展与城镇化的推进进一步带来了区域排水系统的条块分割,继而则是地表水循环的严重障碍和水质下降。在20世纪30年代,太仓、松江、嘉定、松江、浦东等地方普遍出现了水质污秽、河道淤塞的现象。根据《申报》新闻,1934年7月份干旱时节,太仓城内“河水作墨绿色,井水浑浊,不堪饮用”[5],松江城中“河道久淤,舟楫往来及民间汲饮殊多不便”[6]。太湖平原各地土井数量增加,浅层地下水日益成为人们日常饮水的补充来源[7]。到了后来,甚至浅层地下水也不堪饮用,取缔土井代之以深层自流井和自来水成为一时之潮流[8]。由此可见,地表水水质的下降和循环不良对地下水也造成了广泛和长远的影响。再看今天的太湖,湖体萎缩、蓝藻孳生、富营养化等问题,与长期以来演变形成的区域排水系统的瓦解具有内在关联,乡村河道成为臭水沟、污水潭,也不仅仅是农药、化肥、工业水污染的缘故。

通过上述历史过程的梳理,笔者认为太湖以东平原良好的家园生态,应以畅通的区域性排水系统为基础,美丽的景观、健康的产业、百姓的生计无不拜良好的水环境所赐。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建设中重建城乡排水系统的一体性与区域整体性是十分重要的。一百多年前霍华德在提出“田园城市”之理念时,将城乡贯通的排水系统作为一个重点问题加以阐述,是颇具前瞻意识的[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