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乡聚落存续的基本条件

水乡聚落存续的基本条件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全新世后期海平面的逐渐回落和海岸线的后退,滨海沼泽地貌得到改造,人们在平原上居住的可选择范围和食物的动植物来源逐渐扩大。距今6000年以后至全新世晚期,海面上升幅度与频率比以前减小,海岸带泥沙的沉积作用增强,太湖平原内陆基本不再受海浸的影响,聚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水乡聚落存续的基本条件_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

历史的时间纬度来看,人类对地域环境的适应方式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可循,人地关系的本质特征在地域的框架内得到稳定持久的延续,尤其是在自然界可向人类提供的生存资源以及人类如何使用的方面,更是有内在线索可循。那么具体到太湖平原聚落的缘起与存续,有哪些基本的资源要素自古至今一直发挥着支撑作用呢?以下运用相关考古成果与历史资料,在长时间尺度上做一总体的梳理。

自史前新石器时代开始,长江三角洲一直具有向东部海洋拓展的趋势,海岸线向东推进从未停止,因此长江三角洲前缘滨海地带的内陆化一直都在发生,太湖平原聚落存在环境的变化须在这一宏观的时空背景下进行观察。

根据太湖流域史前遗址的考古成果,距今7000至6500年前是人类在环太湖一带定居和生活的开端。那时太湖平原形态初具,湖盆周围地势较低,有相当广的部位尚且受浅水浸淹,人们主要生活在距海最近的浅水湖沼和海湾地带,主要食用来自海洋的鱼类和贝壳类,在陆上挖掘水井以获取淡水,居住在由海浪堆积成的贝壳堤等高冈地带,用贝壳制成各种陶器作为日常使用[1]。随着全新世后期海平面的逐渐回落和海岸线的后退,滨海沼泽地貌得到改造,人们在平原上居住的可选择范围和食物的动植物来源逐渐扩大。对马家浜文化时期崧泽、圩墩、草鞋山、青墩、龙虬庄几处遗址的孢粉分析表明,孢粉组合中既有咸水生植物,也有淡水生草木花粉,还有咸、淡水环境均宜生长的眼子菜、黑三棱、香蒲、蓼等。动物遗骸中不仅包括梅花鹿、四不像、獐、水牛等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的大型动物的遗骨,也有生活在水塘和小河等小型水域里的龟、鱼等遗骨[2]。这些从总体上说明,一种适合人们造屋建宅、定居和生产的聚落环境在全新世后期已经形成。虽然人们构建聚落的地点仍距海较近,经常受到咸潮和飓风的侵袭,土壤盐碱化严重,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通过挖掘水井、疏通河渠、利用内陆河湖淡水等手段,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水资源基本有所保障,并且随着沼泽地表的河渠化,聚落所需的干爽地面也逐渐扩大。

距今6000年以后至全新世晚期,海面上升幅度与频率比以前减小,海岸带泥沙的沉积作用增强,太湖平原内陆基本不再受海浸的影响,聚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根据考古成果,良渚时期(距今5300年至4000年)聚落构建的场所已不再局限于高冈地带,而是出现了山坡型、土墩型、低地型和湖沼型等多种类型,这说明原来的低湿地带也已成为适合栖居的地方,沼泽湿地在人们活动的干预下不断转向干化[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