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吉林省发展

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吉林省发展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这一目标相比,吉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仍然是不够均衡的。而为了尽快完成这种转换,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依靠创新发展。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具有沿边近海优势。
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吉林省发展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霍 然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这其实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基本情况,同时面对本国的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已经全方位地步入“新常态”,我国的“新常态”独具特色,表现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四大特征,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这是新常态的动力特征。吉林省在现阶段仍然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面临一系列历史和现实问题,对吉林省而言,如何以创新发展作为根本动力和重要手段来实现振兴发展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的增长动力,国家创新系统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制度等要素构成,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创新环境分为技术中介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文化以及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创新制度则主要由政府政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支撑等政策保障构成。按照这一要素划分,吉林省要实施创新发展,健全本省创新体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研究具体的难点和优势,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

一、吉林省实现创新发展的难点

(一)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不均衡制约创新发展

产业结构是指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决定这些比例关系的内在联系。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80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第四季度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较当期全国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24.5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87.2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91.99亿元,增长6.9%。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1.0∶52.8∶36.2,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较上年分别都提升0.1个百分点。虽然产业结构较上年有所调整,但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要达到的目标是三次产业要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比重要调整为10∶50∶40,支柱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68%和20%。同时,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需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要达到40%。与这一目标相比,吉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仍然是不够均衡的。三大产业内部的创新动力和创新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而只有三大产业的结构合理,才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创新驱动体系,有利于创新推动发展。

(二)吉林省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动力转换没有完成

吉林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装备制造、医药、冶金建材、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但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减弱,而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这种发展动力的转换没有完成,这必然在一定阶段制约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而为了尽快完成这种转换,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依靠创新发展。首先,要巩固发展现有的支柱产业,支持技术创新;同时,要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四大支柱产业,主要指医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和旅游业,其中前两个产业是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持;另外,也要大力发展具有吉林特色和高技术特征的新兴产业。

(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阻碍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府应该重新审视职能定位,明晰政府管理边界,做到简政放权,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为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法制和制度环境,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理顺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阻碍等等。总之,政府应该为创新发展解决体制机制方面的矛盾。

二、吉林省实现创新发展的优势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吉林省实现创新发展

1.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吉林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传统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技术改造滞后,难以为产业竞争和发展暨经济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欠账多,设备严重老化、技术陈旧落后。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严重老化的技术装备,必然导致耗能高、成本高、附加值低,产品品种结构老化、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差。各个方面的机制不健全,也阻碍了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使得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下,给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供了政策支持,可以加速吉林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吉林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原始创新、吸收和再创新与集成创新的途径、技术创新和技术资源都需要以人才为基础。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人才大量外流和人才优势的压力。留不住高端人才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人才缺乏,严重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统筹推进各类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加大高技能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

(二)吉林省实现创新发展所具备的自然和人文优势

吉林省生物资源占全国的第二位,土地资源占全国第四位,人均占有粮食和肉类居全国之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森林面积覆盖率占全国一半,为中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具有沿边近海优势。这些构成了吉林省雄厚的科技创新自然基础。吉林省拥有很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的能力的,虽然目前面临人才优势减弱的压力,但无疑科技创新的人才基础很好。

三、吉林省实现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改革试验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重视协同创新,实现全面创新,推动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促进产学研相互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一直以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利用行政的引导力,通过制定科研发展规划和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生成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非营利性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设立科研成果交易市场,提供科技信息和产学研融合的平台。但是在科研成果形成与转化过程中重视研究环节,轻视转化环节是目前产学研融合的难点。因而,政府的引导作用在不改变重视研发的基础上向重视转化环节转变,使产学研用协同,政府要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二)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依托本省科技和人才资源,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决策、投入、研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吉林省创新发展。加强创新基础条件建设,政府加大力度对基础设施、交通通信、配套生产服务设施、生产技术和设备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等的建设,同时,搞好金融、法律、会计、人才等中介机构的建设,为区域内各创新主体提供广泛的规范化的服务,以及良好的冲突解决和协调机制。

1.构建政府与市场互补的服务体系。政府在建立创新服务体系中主要是通过行政力的作用,通过建立非营利性的服务中心为企业创新提供渠道。但是政府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完全满足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需求,并且政府的无偿服务是建立在大量的财政支出基础之上,长期的大量投入政府也无力承担更多的支出要求,因而在政府建立非营利性组织的基础上,引导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更能满足企业专业化的创新服务需求。

2.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投资机制。企业在区域创新系统处于核心地位,是体系创新的主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保证区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决策的创新,实现企业内部共享创新收益,共担创新风险,成为区域创新的真正主体。

3.建立支持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鼓励和支持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中,发展面向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模具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努力满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和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在中心城市充分挖掘沉淀在政府机关、学校内的人才,弥补各地区人才不足的情况,发挥这些人才的潜能。企业引入高级技术人才的成本较高,创造效益还要有一定的周期,短期内难见效益,影响企业引进智力积极性,因而对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尤其是能够带来新项目的人才方面,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选择、鼓励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改造。

总之,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已经取代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吉林省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发挥本省优势,实现吉林振兴发展。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