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时间:2023-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实证中获取中产阶层住宅福利现状的资料,了解其住宅福利满意度及其对于理想住宅福利的预期,建构其阶层住宅福利满意度的影响框架。在肯定这种研究路径所获得的成果的同时,再反思研究总体设计和具体的研究方法,改进的空间中指明了对于住宅福利研究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_城市中产阶层的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

就住宅福利而言,笼统的呼吁和倡导意义不大,了解社会结构中不同阶层的住宅福利状态,各个击破地提升住宅福利水平是更为切实的路径。从实证中获取中产阶层住宅福利现状的资料,了解其住宅福利满意度及其对于理想住宅福利的预期,建构其阶层住宅福利满意度的影响框架。这种实证的路径就像投射到整个住宅福利的理论研究之中的一束光,用实证去验证理论,再从理论中找到更多的光源。这是本研究的研究初衷,然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诸多的原因,并没有将这种良好的初衷加以完美地实现,从而体现出研究的诸多局限。

首先,在中产阶层研究对象选择上,缺少高校教师群体与其他中产阶层职业群体的比较研究。这样研究对象的职业特点可能会在推论统计时给总体形成偏差。

第二,研究设计过程中因为前人的经验研究缺乏,所以在问卷变量的标准化程度上存在不足,虽然依靠研究者的全程调查保证了问卷的数据质量,但是如果针对更大规模的调查样本时,目前的调查问卷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从理论途径形成的研究框架存在着研究者明显的主观偏好。中产阶层住宅福利提升途径的其他因素,如市场的因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或许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研究者由于精力和研究水平的不足,并未将这些因素选入研究框架之中。

基于理论形成分析框架,向实证中寻求验证,通过实证的结果再去阐释理论,这种研究路径是对于住宅福利研究的一种有效尝试。在肯定这种研究路径所获得的成果的同时,再反思研究总体设计和具体的研究方法,改进的空间中指明了对于住宅福利研究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方向之一:同一阶层内不同职业群体的比较研究。

首先,在社会结构整体中分阶层开展住宅福利研究是必要且可行的,但在这个研究中只涉及代表中产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研究的是特定区域特定职业群体的住宅福利,对于同一阶层内其他职业群体及不同区域间相同职业群体住宅福利的比较将会更大限度地拓展研究视野,在比较和对比中可以使分阶层开展住宅福利研究的理论框架更加完善。

(2)方向之二:实证研究设计的完善和标准化。

其次,就形成当前研究结论的实证方法而言,在具体的问卷设计等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诸如问卷的量表化处理会使得统计更加容易,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也需要更加灵活地加以运用。

(3)方向之三:对中产阶层生活方式与住宅福利影响的深入挖掘。

再次,对于数据的进一步挖掘还存在着极大的可能,在最初的研究设计中还隐含着中产阶层生活方式对于住宅福利存在影响的研究假设,但在整个研究的完成过程中这一思路似乎被忽略了,而这一点也存在着推进住宅福利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可能。

(4)方向之四:现行住宅政策的评估与中产阶层住宅福利发展性的深入探索。

最后,对于当前住宅政策潜功能的讨论也有很大的空间,诸如现有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否切实成为提升中产阶层住宅福利的重要政策手段?是不是仅仅就是提高公积金缴存额度那样就可以达成政策效果?抑或需要更复杂的政策设计来形成完善的中产阶层住宅福利提升的政策?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对现行政策的影响作更科学的评估,而多样化的政策手段也可以成为更进一步的思考方向。

对于中产阶层住宅福利提升的前景和隐忧的探索也还存在很大的思考空间,而且这一点还会在整个社会住宅福利水平提升和住宅政策的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对于住宅社会政策的建构性反思将随着其潜功能的凸显而更加明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