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逼出来的外向战略

逼出来的外向战略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逼出来的外向战略由于万向是乡镇企业,产品在国内很难打开市场,在没有多少选择的情况下,只好以“外销促内销”,逼着走上了外向型战略。他们当场与鲁冠球签订协议:从1985年起的5年以内,每年至少从中国购买20万套“钱潮”牌万向节。1986年,国家批准万向有自营进出口权,从此万向开始实施其积极的外向策略。1987年,因为提出独家代理万向产品遭到鲁冠球的断然拒绝,舍勒的老板一气之下决定和万向断绝业务关系。
逼出来的外向战略_家族力量

逼出来的外向战略

由于万向是乡镇企业,产品在国内很难打开市场,在没有多少选择的情况下,只好以“外销促内销”,逼着走上了外向型战略。鲁冠球回忆说:“因为国际市场不讲‘出身’,只认产品!”

在1984年的广交会上,万向节厂的产品被美国派莱克斯公司看中,经过严格的考核,该公司向万向节厂订购了3万套万向节。数量虽然不多,但这件事引起的震动很大。按照当时美联社的报道说,这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获得成功的企业,而且,他的创始人还是农民。同年的10月份,美国的另一家大公司舍勒公司的总裁、副总裁和总工程师也慕名前来参观,经过严格检验,发现摆在他们面前的产品,质量足以与他们公司生产的产品相匹敌,在抗磨损程度方面还要技高一筹。他们当场与鲁冠球签订协议:从1985年起的5年以内,每年至少从中国购买20万套“钱潮”牌万向节。

事情立刻引起了轰动,国内市场的大门也一下子向鲁冠球敞开。然而鲁冠球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不会再受这年产30万至40万辆汽车的市场局限,他要到大洋彼岸去,他要到那个“汽车王国”里去闯荡。他确信“赚外国人的钱才是真本事”。1986年,国家批准万向有自营进出口权,从此万向开始实施其积极的外向策略。

1987年,因为提出独家代理万向产品遭到鲁冠球的断然拒绝,舍勒的老板一气之下决定和万向断绝业务关系。没有了舍勒后日子一度非常难过。然而一年后,在万向度过最困难时期之后,舍勒的老板又回来了。因为他们在其他国家走了一圈以后,没有找到同万向一样价廉物美的产品,不得不与万向重新签订合同。再后来,情况更是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万向集团蒸蒸日上,受到冲击的舍勒每况愈下。2000年4月份,万向集团谈成了对这家1923年成立的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的收购。当鲁冠球再一次和舍勒的老板握手时,舍勒感慨地说,“你是胜利者。”

从1992年开始,万向利用乡镇企业灵活的机制,筹借5万美元,在美国建立了营销公司。1994年外经贸部正式批准成立万向美国公司,同时批给公司98万美元,万向开始向海外出击,实施其海外战略,用鲁冠球通俗的话讲就是“在洋人的地方,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钞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