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是自然的造物,城市是人的造物

人是自然的造物,城市是人的造物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城市发展,城市仅仅回归自然还是不够的,“回归自然”只是新的城市定位的起点。
人是自然的造物,城市是人的造物_“城市应该是自然中的一棵树”_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人是自然的造物,城市是人的造物——“城市应该是自然中的一棵树”

城市定位,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重构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让城市能够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晶,虽然现实的城市发展离我们的理想还很遥远,但是,我们必须从现实开始走上一条新的道路——让城市成为自然中的一棵常青树。

城市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必然在高级的层面上得以回归。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城市发展,城市仅仅回归自然还是不够的,“回归自然”只是新的城市定位的起点。通过完整的城市定位,让城市扎根自然,并能根深叶茂,创造相应的财富和发展机制,在城市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同时,城市能够通过自己集聚的能量来重塑自然,这个“重塑”不是强行“改造自然”,而是对自然的感恩与回报,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给予自然规律以“善”的报答。人类在长达三百多万年时间里,一直在对自然进行索取,在今天的“智识阶层”主宰城市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人类应该对自然给予感恩式的回报,这本来就是人类最低的消费道德和行为表现。

城市定位表现的“回归”自然与“重塑”自然,就是让城市能够如宝石一样镶嵌在自然的怀抱里,形成所谓的城市与自然的“嵌入性”结构关系。“嵌入性”(Embedded ness)在汉语中,有时被译成“镶嵌”、“根植”的意思。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格兰诺维特将波拉尼的“嵌入性”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因此,“嵌入性”成为美国新经济社会学一个重要基础性概念。(2)本书所提出的“嵌入性”是在思考人类创造的城市与自然的结构性关系,人类的城市曾离开自然,成为与自然“对抗”和消耗自然的社会体,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使城市几乎成为自然的对立物,对自然的破坏几乎贯穿工业化的全过程,大量的山体被炸,植被荒芜,河流被污染,田地被化学农药结板化……今天当我们给城市定位的时候,就是让城市深深地根植于自然的结构之中,并能够从中汲取能量与给养,或者应该这样说,城市犹如自然中的树木与森林,汲取营养,最终回报给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