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给城市以新的生命

给城市以新的生命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给城市以新的生命——从“有机城市秩序”到“中式后都市主义”和谐就是一种秩序和协调。从“有机城市秩序”中我们似乎找到城市发展一条新的道路,这就是“新自然主义的城市生活”方式。而新“中式后都市主义”就是要引山入城,引河入城,因自然景观入城市市区,把城市外部的自然景观与城市中心的自然景观进行系统性整体规划、整体创造,形成城市外部与城市内部的连续景观体系。
给城市以新的生命_从“有机城市秩序”到“中式后都市主义”_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给城市以新的生命——从“有机城市秩序”到“中式后都市主义”

和谐就是一种秩序和协调。从城市存在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秩序关系,芒福德曾提出过“有机城市秩序”理论,(42)我们如何理解芒福德的观点?如何从现实发展的角度理解和创造“有机秩序城市”呢?芒福德在他的研究成果中,曾提到中国宋代《清明上河图》所描述的城市景象,在他眼里,这幅画表现的人与自然互为里表、互为依存关系的城市,才应该是人们向往的城市,而《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城市让人们感受到的是自然对城市生活的恩赐和城市与自然的嵌入性的生活样态。虽然这仅仅是一幅画,但是告诉我们在工业社会以前似曾有过依存于自然的古典城市生活。人类经历工业的冲击和改造后的城市,应该说,已经很难表现中国宋代《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生活方式了。但是,至少在进入新型工业化特别是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的地区和国家的城市,还是有能力重新构建与自然互为依存、互为里表的新自然主义的城市生活方式的。

从21世纪初的世界城市化发展现实来看,城市化人口已经占56%,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超过50%,按照近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来看,人类在未来30年左右,全球将全面进入城市社会,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得到证明。与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不同的是,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化已经不在于人口的集聚,而在于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的普及率,丹尼尔·贝尔在他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这本书中已经阐述过,未来的城市表现形式已经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而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更多地表现为现代意义上的交通方式、交往方式、交换方式和通讯方式。未来的城市可谓是无底、无形、无边,城市与乡村没有传统意义上明确的界线。笔者在当代东京到大阪之间所看到的城市生活方式,已经感受到后工业社会城市生活方式的样板。有人说:人们为了生活走进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留在城市。无论人们居住于城市是为了什么,总之,城市或者说人们共同生活在城市里,使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体,消耗自然的物质与能量、消耗人类自己创造的财富人口爆炸和城市的快速膨胀不仅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课题,而且人类整体的生活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进一步说,人类整体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正是因为在一定形式上是人类居住于城市这一生活方式造成的。当代超百万、超千万人口的城市,时刻处于大量生产(生产过程也是在消费自然物)——大量(生活)消费(直接消耗自然的物质与能量)的过程,城市作为人类以“群体关系”构成的巨大消费体,生活与生产消费物和剩余物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负面影响因素。20世纪90年代日本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的发展目标,其目的就是“克服过剩的生产剩余物和消费生活剩余”,以求城市和谐与自然的发展,求得城市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结构体系。

从“有机城市秩序”中我们似乎找到城市发展一条新的道路,这就是“新自然主义的城市生活”方式。所谓“新自然主义的城市生活”其核心就是在城市中创造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自然空间与“自然的有机新秩序”。这也是本书城市定位的一种价值取向。

“中式后都市主义”就是“新自然主义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当代表述,在整体思路上可以有如下思考:

一是城市自然文化历史文化要素的“复兴”,应尽可能在新的历史文化层面恢复城市中曾有的“自然有机的秩序”,让城市人从“第二自然”的空间感知中,找回“第一自然”的意向与感知。让城市的历史与自然要素、传统的地方文化要素,包括城市街区与文化形成的“城市文化肌理”,能够在新的时空机制中得以新生,让城市具有更多的“亲情感”和“黏滞空间”。城市已经死去的或者已经失掉的自然空间、历史和自然物得以“复活”,也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式的城市文艺复兴”。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但是,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更多忙于生产和生活,还没有能够把城市当做艺术品来打造,城市建设缺乏理论模式引导和新思维主张,特别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认知与生活方式还在左右着当代人的城市生活,很多城市中还不具有典型的城市生活方式。正因为这样,相当多的城市只是从生产需求的角度建设城市,使得很多自然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或被破坏,或被深藏于城市“深处”。近年来,有的城市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设观念,如有的提出“显山露水见滨江的”概念,也有的提出“生长在园林的城市”的概念等,目前看,中国城市整体上提出的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是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良好的开端。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在恢复城市曾有的“自然有机的秩序”方面,应该建构一整套的理论和体系,在一定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正确开发城市“有机城市新秩序”,这是城市定位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是引自然要素“入城”,这是一种新的城市空间整合观。我们都知道,早期人类城市的起源,大部分都是选择在依山傍水的“第二台地”上,城市的区位选择都是在观天象,看地势,寻水源、卜凶吉之后,一般城市都是“上尽山势,下靠水源”,使城市能够得以很好地生存和发展。(43)但是,一些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了城市依赖自然的价值与功能,一些城市管理者,把城市周边的大山、大河视为城市发展的障碍。有的城市虽然有千年的历史,但是,山,仍然是城市外山;水,仍然是城市外水。更有甚者,有的城市山不成青山,水是不洁水,不仅山体被破坏,而且,水也成为人们生活的负担。一些城市山体被一些破旧建设遮挡,城市中的水长年臭不可闻。而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战略眼光,往往把自然的山水与城市生活隔断。而新“中式后都市主义”就是要引山入城,引河入城,因自然景观入城市市区,把城市外部的自然景观与城市中心的自然景观进行系统性整体规划、整体创造,形成城市外部与城市内部的连续景观体系。通过“蓝带”水系和“绿带”森林,把城市与外部自然要素联系起来,形成城市与自然的互为结构的构成关系。如南京紫金山应该成为南京城市中的山,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是创造自然关系的有机系统性、规模性,让城市形成新的实体性自然环境。城市中的土地是寸土寸金,一些城市只单纯地在这样的土地上创造“水泥森林”,而不注意创造真正的城市森林和森林城市。在现代城市中,城市应该是生长在森林的城市,关键是我们很多城市虽然栽树,但是,屈指可数,蜻蜓点水,城市的绿色工程规模不到位,系统性不合理,没有创造城市中新自然体系的有机性,有些城市绿化仅仅是面子工程。在我们的城市定位理论模式中,强调城市森林化发展趋势,强调城市绿化的立体发展趋势,从城内到城外,从室内到室外——强调城市森林与生态的有机性和规模效应,使城市森林和相关的有机生态体系能够真正起到调节城市气候、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作用。有些研究成果已经告诉我们,城市森林有如下功能:①创造城市生活的给氧机制;②保护城市水资源;③提供休闲场所;④创造城市健康的生活环境;⑤提供野生动物栖息环境;⑥减少城市噪音;⑦降低城市夏季温度;⑧减少并过滤城市灰尘;⑨掩护工业设施,屏障工业污染;⑩创造新景观,美化城市。(44)但是,仅仅用几棵树点缀一下所谓的城市森林,其自然主义的城市生活是很难体现的。

四是非人工的、纯粹自然主义状态的把握,创造系列有机性的、无修饰的自然生活空间。“中式后都市主义”的城市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追求单纯的自然风景和自然文化。如城市河流环境的自然化处理、公园景观的自然化处理等,这是一种现代生活意识,更重要的是创造了自然得以发展的环境和观念。对一些城市景观,少一些人工修饰,或者说少一点人工破坏,这样的城市才有可能成为森林中的城市。本来中国的城市灰尘就特别大,而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一些城市宁可让城市土地裸露,出现沙暴扬尘,也要清除那些本来可以成为景观的野草,对这些落后的城市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在中国应该提出某些新的对策,创造美好的城市,必须从尊重自然开始。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一些城市建设已经出现了纯粹自然状态的城市生活景观样板。

五是创造“田园型适度紧缩城市空间结构”,(45)创造中国式的田园风光城市。在某些欧洲小城市里,我们可以看到城市中的菜地、小果园和小花园。在日本的特大城市中也可以看到城市中的稻田和其他农作物。在喧嚣城市中生活的人,能够看到并体会到这种空间带来的自然之风,给人以十分惬意的感觉,这种“新自然主义城市生活”的创造,实际上是给了城市以新的生命,同时,也给城市人以新的生活空间。传统中国城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文化景象,虽然在现代中国城市里越来越少,但是毕竟是值得我们传承的中国式城市景观。

“中式后都市主义”的城市定位,就是要创造“未来型城市记忆体系”,是在强调我们这一代人创造的城市形态的历史风格。我们不禁要问:今天所创造的城市空间结构、景观体系和文化符号,能否成为未来人们的城市记忆?能否在中国的城市历史上留下历史的一页?能否成为人们引以为荣的中国元素?我们承认,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符号、景观符号已经内化成为中国人的心理文化符号,但是,我们近三十年来的城市建设,能够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感知与文化认同呢?很多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生命力极短,有的不到二三十年就显得过时或者成为城市的包袱,更有甚者有些城市刚刚建成的建筑,就已经成为人们拆除的对象了。也有些景观虽然留存下来,但留下的是更多遗憾。我们强调的是如何使我们当代的城市建筑能够成为符号化的历史过程,形成一系列有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体系。对那些可以商业化的城市资源进行文化资本运作,并形成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我们应该进行反思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那个时期,至少中国出现了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民国式建筑文化”,虽然这一类建筑文化尚有不足之处,但是这种“民国风格”已经在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发展史上留下历史的一页。

试问,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城市景观会被叙事为什么样的历史风格?

恢复城市的自然状态,给城市以新的生命,这赋予现代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研究者以新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守护者,中国文化的创新者,中国优秀文化的延续体。对于不同时代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而言,都有时代的责任与使命,而城市则承载着先辈与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当我们面对着城市,思考着自己行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样做,给后人们留下的是一番怎样的图景?在历史使命与文化责任层面要构建“城市文化资本”,我们必须将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转换成永不褪色、不断增值的文化资本,让当代人、外人和后人形成城市的共同记忆。

重现城市历史文化精神之“魂”,是城市新生命得以生存的力量。新的城市定位,就是对城市文脉的梳理与重构,将断裂的文脉“勾连”、“弥合”,重新展现文化发展与文化递进的脉络与肌理,进而展示一个全新的城市有机秩序。

我们正在创造新的城市时代。应该让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能够成为中国及人类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我们用《马丘比丘宪章》中的最后一句短评来进一步表达我们这一章的观点:

“古代秘鲁的农业梯田受到全世界的赞赏,是由于它的尺度和宏伟,也由于它明显地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它那外表的和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一座对生活的不可磨灭的纪念碑。”

【注释】

(1)[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吴文忠,刘微译.财富革命.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14

(2)[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93

(3)英国《经济学家》集团旗下的研究机构“经济学家信息部”之前对世界各地的127个城市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城市安全指数、医疗服务、文化与环境、教育、基础设施以及服务等大约40项指标,然后按各个城市在这些指标领域的现实情况来评估和打分。评选结果,加拿大的温哥华市名列第1位,中国香港名列第41位,北京、天津和上海同列第70位。(资料来源:“全球最适合居住城市”揭晓,天津日报,http://www.sina.com.cn)(2005年10月10日下载)

(4)[美]乔治·里茨尔著;王云桥,宋兴无译.虚无的全球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9-100

(5)[美]乔治·里茨尔著;王云桥,宋兴无译.虚无的全球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9-100

(6)张鸿雁,窦重山.社会经济形态转型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18-1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1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5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62-264、507-51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11)张鸿雁,窦重山.社会经济形态转型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119

(12)[美]乔治·里茨尔著;王云桥,宋兴无译.虚无的全球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10

(13)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2

(14)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资源依赖型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会学视角的理想类型建构.社会科学,2006(6)

(15)[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85

(1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8

(17)张鸿雁教授主持的北京怀柔、河北唐山、安徽广德以及江苏的南京、扬州无锡连云港溧阳等城市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课题。先后策划了2004年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等。2006、2007、2008年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文化节和2007年的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

(18)见张鸿雁总策划:《2008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策划方案》文本。

(19)张鸿雁为首席专家,完成了《溧阳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策划与发展战略》课题,课题总计有21万字。

(20)一说:“何时到溧阳,一见平生亲”。

(21)张鸿雁为首席专家,完成了《连云港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与策划》,课题总计有20余万字。

(2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74-75

(23)王志弘.流动、空间与社会.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294

(24)[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3

(25)张鸿雁教授主持策划了南京创意产业园区,如南京《创意东八区》是代表作之一。

(26)张鸿雁.“大上海国际化都市圈”整合建构新论——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差序化格局创新研究.社会科学,2007(7)

(27)张鸿雁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课题,《唐山城市文脉与城市形象创新战略体系研究》,成果有120万字,整体课题有30余章,相关规划分析图有40余幅。

(28)本章节选了张鸿雁为首席专家完成的《连云港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与策划》中的部分内容,该课题总计有20余万字。

(29)[美]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蕙译.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85

(30)张鸿雁教授当时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主席,上海市研究生会副主席,又是优秀学生,作为优秀的学生代表,去西沙群岛慰问解放军。

(31)[美]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蕙译.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90

(32)张鸿雁主持《中国南京六朝皇家宫苑度假区》课题,25万字,规划图40余幅。

(33)在2002年无锡太湖博览会房地产论坛上,张鸿雁提出了无锡沿江发展战略,特别是提出无锡应该退出太湖的思路,并提出太湖不是无锡的太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无锡应该作为滨湖和滨江的双核心、双滨城市成为中国创意产业中心。

(34)[德]哈柏玛斯著;刘北成译.合法化危机.中译者序言.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

(35)[德]哈柏玛斯著;刘北成译.合法化危机.中译者序言.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4

(36)[德]哈柏玛斯著;刘北成译.合法化危机.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78

(37)崔民先主编.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

(38)[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58-159

(39)近几十年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中国人一直在传承传统的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帕兰德的“设施区位论”(1935),这些理论在时过境迁的历史转移中,其很多理论解释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实际与要求。如上述这些区位论者在论及区位的存在价值时,都在强调交通成本、劳动力就业成本、土地与地租成本、运输成本等,这些成本虽然都具有“事实成本价值”性,但这些理论认知都是在交通条件发展水平较低的“非信息化时代”产生的,现代社会在相对的区域里出现的整体经济格局和现代大交通体系已经打破了传统时代的区位价值与区位观念,特别是现代“信息城市”与“网络社会”、数字化区域及汽车的家庭化等新事物的发生,使生存空间、生产空间、物流空间、就业半径和社会区位意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对区位的理论认知,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等虚拟区位空间概念存在的条件下,相对而言的一定范围内的区位成本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整合在整体运作成本之中,有些甚至可以被忽略的。因此,面对现实社会的高速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区位认识观,创造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人文区位观”,才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创造中国沿海城市经济体系。参见:张鸿雁.中国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嵌入性结构关系”论——一个关于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安全发展的重大战略.城市问题,2007(11)

(40)张鸿雁.中国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嵌入性结构关系”论——一个关于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安全发展的重大战略.城市问题,2007(11),本文提出“新人文区位论”,强调在现代社会,区位优势更多体现在政策、主张、社会精英群体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观、社会文明程度、生态价值观、消费伦理与水平等。其核心意义是“新人文区位”是可以创造的。

(41)张鸿雁.“大上海国际化都市圈”整合建构新论——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差序化格局创新研究.社会科学,2007:7

(4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408-411

(43)张鸿雁:春秋战国城市经济发展史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81、93

(44)王忠康.人类生态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214、253

(45)张鸿雁在完成国家教委重大攻关课题《中国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十个新理论和主张。如:“城市文化资本理论”、“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理论”、“多梯度城市社会类型的发展理论”,还有“田园型适度紧缩城市理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