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都叫他翁哥

我们都叫他翁哥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5月26日,省林业厅下派泰顺县竹里畲族乡的科技特派员翁升下派期满。新老特派员交替时刻,竹里乡政府召开了一场特殊会议,欢送科技特派员翁升返回省城杭州。竹里乡的山民们没想到,改变这一现状的愿望随着科技特派员翁升的到来很快得到了实现。截至目前,竹里乡毛竹的低改面积达到了2227亩,均通过林业部门验收。
我们都叫他翁哥_记省林业厅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派驻竹里畲族乡科技特派员翁升_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泰顺县科技 特派员工作十周年纪实

在下派到泰顺的众多省科技特派员中,他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3年多来,他所做的事却不平凡:毛竹低改、油茶基地开发、林区道路建设,每一样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实惠。3年来,为了让乡亲们掌握更多林业开发技术,他带着大家外出学习新技术;为了争取项目资金,他奔波于省城和泰顺之间,没有别的想法,只为了在有限的特派时间里,多为第二故乡的乡亲们做点事情——他就是来自省林业厅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科技特派员翁升。

村干部:“我们叫他翁哥,因为他和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距离。身为特派员,他不仅仅把科技送到了乡村,还把致富的理念传授给了我们,三年多了,我们一点都舍不得他走啊。”

2010年5月26日,省林业厅下派泰顺县竹里畲族乡的科技特派员翁升下派期满。新老特派员交替时刻,竹里乡政府召开了一场特殊会议,欢送科技特派员翁升返回省城杭州。3年多了,离别第二故乡之际,翁升心里却平添了许多牵挂,与新来的省科技特派员交接的过程中,他再三叮嘱了一些需要继续做的事情……会议一结束,竹里乡何宅洋村、竹里村两个行政村的村委干部和一些村民就拥了上来,拉着翁升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别离在即,此情此景令翁升的眼睛悄然湿润。

5月27日早上,翁升离开泰顺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提起在泰顺当科技特派员的日日夜夜,感怀之言不绝于口,依依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在竹里乡,依依不舍的还有茶石村、何宅洋村、竹里村三个村委的干部和村民们。提到翁升,这些朴实的农民感激得直竖大拇指。

采访中,茶石村村主任严万丰用12个字称赞翁生的工作与为人:“为人厚道真诚,工作尽心尽力。”严主任说:“我们山村里条件不是很好,特派员来到乡里的三年,他从未嫌弃过我们的条件。他善于调查研究,了解我们这里可以发展什么,应该怎样发展;他还善于引导村民如何改变思路……总的一句话:他就是一心想着帮我们致富。别看他是省城里来的客人,但是从来都没有架子,平时,我们都不叫他特派员,而是管他叫翁哥,他的爱人我们就叫她嫂子。”

村干部们说的没错,其实在他们的心中,翁升已经成了他们的亲人、家人。竹里村党支部书记雷圣利说:“翁哥不但及时指导农民抓好林业生产,同时还尽力解决村民大小难题,当时我开了一个农家乐,他帮我出谋划策不说,还请他当教授的父亲帮我题了字,增加了农家乐的人文氛围,这些举措,一直温暖着我的心。说实在话,我们一点都舍不得他走。”

凭着无私的情怀,翁升与村民们结下了难解之缘。一些村民告诉记者,翁升走的时候还特意交代,他虽然回去了,但是只要村民们在林业科技上遇到什么难题,解决不了的,照样可以问他,他都会指导大家的,他人回省城了,可心还是与大家在一起!

村民说:“毛竹低改示范项目,第一次让大家真实地体验到了搂着金山银山发家致富的开心感受。竹里乡的毛竹能产出这么大的效益,是几代人从来都没敢想过的事情。”

胡仁朗是竹里乡竹里村的村民,家庭条件不好,家里有40多亩毛竹。提起毛竹低改项目,他伸出了大拇指,说不尽对翁升的感激:“自打祖辈种植毛竹起,我们从来都没想过,有一天,靠山吃山的我们真能把自己的毛竹山变成金山银山。”

这些话是胡仁朗出自内心的深切体会。因为毛竹低改项目实施之前,他家几十亩毛竹园管理,始终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劈山”进行粗放式管理。就是把毛竹间的草砍掉,就等来年出笋了。如此落后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产量不高,出笋率低。村民常说的“靠山吃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竹里乡的山民们没想到,改变这一现状的愿望随着科技特派员翁升的到来很快得到了实现。

2007年5月,翁升踏上了竹里的土地。翁升特派员来到的第二天,就开始行动,在乡村干部的陪同下,他花费了四五天的时间,沿着崎岖的山道,踏遍了竹里乡3个行政村和56个自然村的大小毛竹林。当时,距离乡政府最远的是茶石村,有17公里之远,但翁升还是一步步地走了一个半小时才走进这个偏远的山村。

竹里乡的林业发展存在哪些优势?从什么地方入手最简单?是不是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大量的调查数据,经过前期的调查研究,翁升最后明确了自己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让村民们真正实现“靠山吃山”的愿望,利用当地大量的毛竹基地资源,启动毛竹低产改造示范基地建设,让青山变成“聚宝盆”。

发展的方向找到后,翁升立即开始分步实施。他先选择了一些地势比较好,容易改造的竹林,并向省厅争取到了46万元的毛竹低产改造资金。这还不算,他想低产改造应该先从技术理论上改变竹农的思想,于是他又跑到省城,专门邀请了毛竹专家到泰顺给竹农讲课。当时计划参加培训为70多人,可是消息一经传出,来自全县各地的竹农竟多达300多人,挤不进会场的竹农,就干脆爬到了窗台上旁听专家讲课。这一幕深深打动了初到山区的翁升,更坚定了他要把这一事业做好做大的决心。

翁升想了就干。先在3个村分别选了10户竹农作试点,将竹林的管理由“劈山”改为“垦山”。第一年低改之后,第二年的春天效果真是立竿见影。村民王志超说:“低改后的毛竹基地果然就不一样,出笋量大,且粗壮。低改和没低改过的竹林简直是天壤之别,很多村民的积极性由此纷纷被调动了起来。”

毛竹低改之风迅速在竹里兴起,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求加入低改项目当中。大家看重的不仅仅是低改毛竹每亩有补贴,同时是竹林所凸显的巨大效益。在翁升的带动下,第二年,竹里乡的毛竹低改户数一举达到了100多户。

在竹里采访,乡政府提供的相关数据,令我们激动,其中也体现了翁升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截至目前,竹里乡毛竹的低改面积达到了2227亩,均通过林业部门验收。建立毛竹示范园区1000亩。经过低改后的毛竹林每亩增收450元。没低改之前,每亩毛竹收益只有350元,而低改之后每亩的收益逐年增加,最高的竟然达到了900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竹里乡毛竹低改技术还辐射到毗邻的司前镇、黄桥乡等地,昔日一文不名的毛竹,如今却让青山变成了“聚宝盆。”

乡干部:“无论是毛竹低改还是油茶基地建设,翁老师非常尽心,处处为村民们着想,他总想着多做一些事情,让乡亲们依靠林业产业来寻找山区农民致富的路子。”

林永禄时任竹里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自从翁升下派到乡里后,因为工作关系,他一直与翁升走得很近。说起翁特派员,这位朴实的汉子脸上写满敬佩。采访中他说了这样的一件事:2009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要真正把油茶产业培育成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而我省也出台了《浙江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等相关文件,并且有7个县被列入浙江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县。翁升获知此消息后,马上与县里进行沟通。随后又凭借曾在林业厅工作的优势,陪同县有关领导,赶往省城杭州找有关领导汇报情况,争取把泰顺也列入重点县名单。他向林业厅的领导介绍,泰顺的油茶种植基础非常好,种植历史也悠久,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种植了,仅在竹里乡,就有老的油茶基地1000多亩,更不要说全县其他地方了,再怎么说,泰顺都不能被忽略掉。翁升的汇报得到林业厅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研究决定,将泰顺也追加到油茶重点县的名单中,第一批争取到的资金就达到240万元。油茶林建设资金的到来,不仅给竹里油茶基地的开发注入动力,同时还为我县整体的油茶基地建设开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9年5月27日,竹里乡何宅洋村委会办公大楼内,村民吴改萍正忙着嫁接油茶苗。在她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嫁接好的油茶苗,这些苗经过大田的培育成苗后,即可上山栽种。村民吴光喜也正在指导女工们苗木嫁接,他拿起嫁接台上的油茶穗条告诉记者:“你别小看这油茶穗条不起眼,它可是翁特派员花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从江西购买过来的,油茶嫁接江西的新品种穗条后,我们种植的油茶产量高不说,品质还能得到保证。”

吴光喜的话后面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与翁升有关。

其实在争取将泰顺县列入油茶种植重点县的过程中,翁升一直在思索和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竹里发展油茶,该如何做到品质上的保证。当时发展油茶基地,缺少苗木,在看见市场上的油茶苗质量难以辨别伪劣后,第一年,翁升就利用自身工作上的优势,多方奔走,从外地调进了5万株油茶苗。看见市场上油茶苗木奇缺,他就专门指导农户进行油茶苗木种植。他又建议当地的油茶种植户们建立油茶种苗基地。截至2010年,竹里乡的油茶基地亩数达到1500亩,而油茶种苗基地扩建到了20亩,130万株。细心的翁升替村民们算了一笔账:本地的油茶种苗倘若去外地调引,成本高不说,并且品种伪劣不知,有了自己的基地,不仅能满足当地的油茶种植,同时还能满足县内油茶种植户的需求。

为了带领大家种植开发油茶林基地,翁老师先后带着乡村干部到本省的青田、萧山及江西贵溪等地进行实际考察,学习经验,回来后农民们就自己发展油茶基地和种苗基地。嫁接的穗条难以购买,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赶往江西当地,和对方洽谈,他的诚意终于感动了对方。

在翁升的带动下,如今,竹里乡成立了三个油茶专业合作社及三个毛竹专业合作社。这些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为村民们利用丰富的油茶资源、林业资源,发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民吴光喜说:“对翁特派员的感谢,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好,他在竹里的三年,我们大家早就把他当成了自家人,因为只有自家的人,才会这样处处为我们着想。”一番朴素的道白,写满了乡村民众对翁升的感激之情。

县部门:“作为一名特派员,翁老师的工作态度令人感动,他低调,他热情,他尽心,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特派员无私的胸怀,而山区经济发展离不开这样的科技特派员。”

2010年5月27日早上,在离别泰顺之前,翁升一大早赶往碑排参与最后一次林业方面的工作。步履匆匆,洒满了他对第二故乡的眷恋之情。

说起翁升在特派泰顺的事迹,县林业局、县科技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记者在县科技局采访时,该局负责人介绍说:“按照常规来说,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县,有三大工作任务,一是建好一个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带一批二传手;三是解决好群众遇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难题。一般只要完成这三项工作任务,就等于履行了特派员的工作职责。但翁升所做的事情远远超过这些。另外,他为人热情。我县在科技强县项目申报过程中,对于如何包装不是很了解。翁升接过了这项任务,马上多方联系,促使工作顺利开展。”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我县的“三杯香”提质增效项目列入国家项目一事中,翁升也曾花了很多的心思。总而言之,只要对农民有益的事,他始终想在前面,走在前面。

竹里乡竹里村支部书记雷圣利还告知我们,翁特派员在毛竹低改工作中发现,偏远深山里,因为缺少林间道路,即便是毛竹低改成功,却因为无法运输,农民依然无法获得效益。于是他就把这一问题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如今我县被省林业厅列为林区道路建设示范县。随着林区道路建设项目的逐步实施,将进一步实现农民们致富的梦想。

竹里乡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翁特派员做事非常尽心,就怕事情做得不好,但凡村民有什么需求,只要找到他,都会尽量去满足,有一次,他牵头帮村干部联系一项科技项目,村干部到了省有关部门之前,他反复打电话交代,之后对村干部又反复叮咛,生怕村干部在洽谈工作中遇上困难。

2009年,翁老师被评选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村民们得此消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就像自己的家人得了奖似的,还纷纷说:“翁老师得此奖是实至名归!”

采访结束时,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翁哥”的翁老师特意叮嘱记者:“写我之前,先要感谢一下省林业厅的领导,在我特派到泰顺当科技特派员的3年多日子里,省林业厅的领导始终是我坚强的后盾,我所获得的每一点成绩,是与他们的关怀分不开的;当然还要感谢泰顺县委县政府、林业局、科技局以及乡政府和村里所有的干部群众,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的许多想法就没办法开展和实现……”寥寥数语,坦率真诚,彰显的却是一位科技特派员博大的胸怀!

竹里的老百姓感谢你,翁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