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民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

农民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农民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在人的现代化这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目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人口中农民占绝对的比重,正如中央领导人和学者多次强调的,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国人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不会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_传统与超越——中国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

第三节 农民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在人的现代化这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目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人口中农民占绝对的比重,正如中央领导人和学者多次强调的,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国人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不会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13)。从我们前面已经指出的,人的现代化,主要指人的意识、素质和能力的现代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习惯,渗透在社会意识中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和法律道德观念等全部内容。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代化

传统中国农民,由于受小农经济和以儒家为核心的道德中心文化的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对于生活、人生目的,对于人的需要、物质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对立的态度,对于获得这些东西的行为也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的态度。一方面,农民长期处于贫困或基本温饱状态,对物质财富有着客观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缺乏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制度保障,追求财富的行为和财富本身则会给人们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因此,农民既向往财富,又担心和害怕富有。均贫富思想和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社会变革方式,使历史上曾经富有的人,往往落得个性命不保或者殃及子孙。所以贫困的农民一直坚信这么一条铁律:“房是招牌地是累,存下银钱是催命鬼。”如果人们不理解为什么改革开放中逐渐富起来的中国人,尤其是农村人——当然也包含靠不正当手段富起来的人,如贪官、不法商人、黑心矿主等——是那样的害怕暴露自己的财富,那么,从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农民对财富和作为其象征的富人的态度,就不难找到答案。

不仅在农村是这样,即使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也频频出现人们对标志幸福的人的各种需要的这种态度,如酒色财气、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等成语和概念中,到处包含着这些价值判断和结论。但是这并不能使人们完全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当财富、奋斗、坚持真理和公意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时,人们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于是平安是福,吃亏是福,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等,带有神秘主义和自我安慰性质的幸福观便应运而生了。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从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出发,从个人自由、幸福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出发,人们有理由得出区别于儒家思想,也区别于传统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的人生和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同样应该是农民价值观的现代化所应达到的目标。

1.理性的功利思想

物质利益、政治权利/权力、社会声望、文化知识都是造就人的幸福和个人价值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对个人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的重要标准。关于利益,人们并不是总处于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市场化改革所造就的社会进步来看,这些利益之间恰恰处于一种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状态下。那种借口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而简单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尤其是个人合理和正当利益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和动机中心主义道德文化,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无知,同样是对社会人际关系互惠交换特征的无知。

西方基于人本主义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虽然难免有利己主义的嫌疑,但从它对人的各种需要和愿望的重视以及对人的这些需要和愿望的实现,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来看,恰恰是对人与社会真实关系的客观反映。从中国农民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从金钱和物质利益观念的调整和转变来看,功利意识的提升已经十分明显,只是这种提升是通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上升被动激发出来的,而缺乏文化的自觉。这种自觉要通过向农民普及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来完成。市场经济是一种立足于产品和劳务交换来调节供需、满足需要,借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制度,这种制度需要理性的经济人来造就和维护。功利意识尤其是健全的功利意识实际就是理性人的行为选择意识,按照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正是对功利、报酬、收益和奖赏的追求,才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只是由于农民的贫困和小农意识,农民对于功利的追求往往具有狭隘和极端化倾向,这种倾向则需要通过在市场社会中的锻炼和理性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改善。

2.立足于奋斗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源于人们对功利和幸福的追求,但像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的,农民不乏功利意识,却缺乏理性的功利意识,农民也不乏对幸福的追求,但由于能力的低下,却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幸福,于是往往抱着酸葡萄主义的态度看待幸福和他人对幸福的追求,而自己则耽于怠惰与幻想,或者怨天尤人而放弃自己的努力,等待命运之神的眷顾。

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的进步,从推行市场化改革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出现的民工潮,甚至在矿难频发的背景下,不断有农民投入这种高危险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情况来看,农民试图利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贫困、落后状况的动机和奋斗精神正在不断提升。这虽然不能使我们对农民的状况感到盲目乐观,但面对生活乃至生存的压力,在行动自由得到保障的社会条件下,农民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也应当使我们对农民的现代化有足够的信心。问题在于,他们的劳动技能、社会意识尤其是权利意识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这严重限制了农民的选择自由和组织起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和利益的自觉性,从而沦为中国社会中最努力、最辛苦,却也是处境最艰难的弱势群体。

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整体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民族,在对待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态度上,则以安身立命为核心的神秘思维为特征,在历史和时间向度上则以崇拜先贤、厚古薄今为特征。从思想家张载著名的“四为”主张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人致思的基本路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农民身上应该集中体现了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社会为本位和人生为本位的思维路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思维特征,随着西方文艺复兴所造就的人本化的经验理性思维和工具性思维在社会各领域的表现,显示出其明显的局限性,从而使东方文明古国,经过近现代的变迁,几乎在一切方面都落后于曾经被我们称为蛮夷的西方。这样,农民的现代化不仅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而且同样表现在思维方式方面。

1.从简单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转变

经验思维是将从生产和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知识直接进行类比和推论。经验思维的材料是经验,而经验则是以往的实际感受。经验思维是将这些经验和感受汇总起来,并直接用于实践。传统的思维基本原则是,“人循人,子随父”,祖宗的话就是真理。当然,经验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现实性。但单纯的经验只能是具体的和个别的,并没有达到普遍性和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所以,经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还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它总是要人们向后看,要人们严格按照祖宗的成规办事,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如在农业中推广任何一项新技术开始时都很难,农民往往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先做出示范,把科学变成现实,他们才肯接受。

科学思维则是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因果性,以揭示和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科学思维必须依据一定的系统知识,遵循特有的逻辑程序进行思维,它是建立在经验思维基础之上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思维方式。科学哲学研究已经表明,虽然科学是立足于经验证据的,但纯粹的经验并不是也不能促成科学的发展;科学同时也是理性的,也就是逻辑的,单纯的理性和逻辑也不足以形成科学。科学是经验和逻辑理性的结合和统一。从对科学的这种认识就可以找到中国人是注重经验的,却没有发展出科学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借助原有的经验难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经济,其经济活动从依靠家长和政府突然转变到靠市场。这就要靠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决策,于是农民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逐渐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很多农民,通过市场调查,按照市场要求决定其生产的品种和规模。有的农民甚至总结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市场竞争策略。这表明农民正在从过去自然经济时代经营的盲目性,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经济理性转变。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科学的进步,农民思考问题的科学意识在日益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种植业和养殖方面逐步摒弃了传统的方法,讲究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不少农民已经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二是在乡镇企业的生产中,农民重视对企业的科技投入,聘请技术人才,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在决策的管理方面,农民正在摒弃家长制、一言堂,请专家和群众参与决策,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决策和管理向科学化发展。

2.从封闭型思维向开放型思维转变

封闭型思维是把思维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不接受外界变化的一种同质性很高的思维方法。封闭型思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传统农民由于受居住环境、生产方式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思考问题缺乏必要的参考系统,思想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他们的思维空间只能是本村、本乡以及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视野所及的范围,思维的内容仅限于多打粮食,有吃、有穿,对外来文化,对新生事物往往持怀疑态度。

开放性思维是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不断接触外界变化的一种异质化程度较高的思维方法。开放型思维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人们不仅要学会基本的专业化劳动技能,而且要按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的目标和原则,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技术和管理,其中包括从他人、其他民族的智慧成果中寻求有用的东西。如果说,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是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传统的话,那么这种传统据以形成的社会基础就是社会分工的发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农民的思维空间不断扩大的20年。这主要表现在,交通事业的发展为沟通城乡关系,使农民走出乡村,接受现代城市文明创造了条件;通讯、大众传播、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接受的信息量大增;特别是通过波澜壮阔的农民流动大潮,使他们直接接触到城市文明,眼界大为开阔。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来高度封闭的思维空间,有了新的参照系统。因此,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多数农民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这就是农民文化最大的变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全球化社会的出现,必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现代社会中,一切国家、民族的生产、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产品要交换、思想要交流、科学技术要交流、信息要沟通,就连生活方式也相互渗透。因此,现代农民只有不断学习和接受他们未曾经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生活观念,新的科学技术,新的行为方式,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从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转变

保守型思维是一种静止的、非批判的、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保守型思维被认为是传统农民或农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农民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传统农民的保守性是由于一定的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农业在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下,生产能力极为有限。这样农民除了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外,缺少必要的积累,加之农业生产的回旋余地小,一年四季,春种秋收,春种一次性失误,全年皆空。因此,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很低,一次新技术的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次年没有口粮。所以,农民对任何新的东西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同时农民缺乏预见后果的必要知识。任何一次变动,对农民来说,都带有巨大的风险,因此,农民在生活目标上,宁可选择低标准的重复,不肯轻易冒险,于是“知足常乐”就成为农民的信条。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财富的短缺,农民把自己的欲望压得很低。旧时农民满足于“日求三餐,夜求一宿”,“一单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饱生活。但在推进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满足于基本生存条件的生活理想,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人生在世,吃穿二字”曾为多少人视作万古不变的生活法则,但从人的社会性本质的高度看,这种仅仅立足于生存的法则,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人的生活。因此,现代农民必须从科学知识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社会生活的新的理解和新的观念,并用这些新观念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创新型思维是一种动态的、批判的、不断超越常规和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永远面对问题,并寻求用不同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逆向思维、非常规思维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称谓。因此,实现农民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必须促使农民从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转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激发了农民的创造性思维,这些政策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放手让农民创造”,谁有什么本领就尽管发挥,一大批敢于创新的农民企业家队伍,成为当代农民中创造型思维的典型。这些人有眼光,有魄力,敢于做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永不满足,不达目的不肯罢休。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事,在这些农民手里变成了现实。

4.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化

单向思维是从事物的某一方面,片面地观察世界,并把事物的因果关系都归结为这一方面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往往表现为只有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角度、一个逻辑规则、一个评价标准、一种最终结果。传统农民的思维是单向思维。它表现在从思维的变量上讲,只有一个角度、一个标准、一种结果,如农民只能种地,评价一个好的农民的唯一标准是看他会不会种地,有没有把祖先种地的经验学到手;最终看他打的粮食是不是比别人多。一个农民如果不好好种地,而去经商或干别的事情,会被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从思维的角度上讲,传统农民重视思维的纵向性,厚古薄今,固守传统。认为只要是祖辈传下来的,或长辈说的话都是对的,只看到老年人有经验的一面。看不到老年人保守、接受新事物慢的一面。所以旧中国的老年人,特别是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叫做“所言莫逆己,所为人必从”。“家长制”、“一言堂”就是这种单向思维的产物。单向思维,只看事物的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多向思维是从思维的各个层次出发,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思维,多向思维又称综合思维,它往往由多个思维起点、多个评价标准和多种思维结果组成。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思维方式逐渐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化。这主要表现在:从思维的向度上看,从注重纵向比较转化为同时注重横向比较,把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过去人们往往只重视纵向比较,把对比的参照系仅仅限于自己的今天和昨天。如农民只把今天的生活同旧社会相比,感到很满足。当然纵向比较可以看到自己的成就与发展,对于教育人民,不忘过去,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把纵向比较当作唯一的比较方法,就会使思维单一化、凝固化,把自己封闭起来,容易产生盲目乐观和自足心理,就会停滞不前,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成为落伍者。改革开放之初,国门打开后,人们突然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思维空间一下拓宽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亲眼看到了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巨大变化,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纷纷派人到发达地区学习取经,甚至从发达地区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了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农民走出国门,看到了国外农业的发展感受更深,有的还引进国外的技术和管理,加快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如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技术,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各种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培育等;农业产业化和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也都是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从思维的因素或变量看,传统农民的思维是单因素、单变量。如农民就是种地,种地就是种粮食,吃粮、卖粮。当今的中国农民思考问题的角度正在从一个角度、一种变量,向多角度、多变量转变,如农民除了种地外,还可以做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种地除粮食外还可以种经济作物,地里种的粮食可以转化成肉、蛋、奶。拿到市场上去卖的不一定是单一的粮食,可以通过初加工和深加工变成食品,促进农产品的增值,从而增加收入。(14)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农民还存在不少与现代化建设格格不入的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这些问题不解决,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完善的管理方式、再精密的先进设备,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行为模式的现代化

从众行为、英雄和伟人崇拜行为、人身依附和权威依赖心理和行为以及个体和群体非理性行为,构成了中国传统农民行为的主体。这种行为特征取决于对人和社会认识水平的低下,也取决于道德和动机中心主义文化的习染,它造成了中国社会激进革命论和“左”倾思想的长期泛滥。从众行为源于知识的贫乏、判断能力的欠缺以及独立个性和人格的缺失;而英雄和伟人崇拜行为则来自名为谦虚、实为自卑的集体无意识;人身依附和权威依赖却源于自我意识和人格的不健全;个体和群体非理性则受道德中心主义文化的支持,即对勇气和勇敢的简单肯定而忽视对功利和效果的权衡。所有这些行为模式,几乎没有一种是与理性紧密相关的现代性的表现。因此,农民行为模式的现代化涉及到心理深层和行为表层的许多方面,而且这种层面的现代化,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发展过程,并不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那样,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具体说来,农民行为模式的现代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对社会、对事物较高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农民之所以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就是由于对自然、对社会甚至对人自身缺乏基本的知识,当自己需要做出决定和选择时无所适从,农民面对复杂问题和情况也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不得不以他人的是非为是非,以他人的标准为标准。因此,要培养农民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必须从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入手,使农民成为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健全的理性精神的农民。现代农业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具有接受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素质和技能(多样化的职业技能),有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和管理才能。能熟练使用农业机器和设备,掌握农业新技术,培育名、优、新、特品种,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相信知识的力量,能够理性地,而不是迷信地对待个人的成败,即客观世界。

2.健全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培养

自主、自立、自强、自律精神和强烈的主体意识,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现代农民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在现代社会或现代化国家,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也不再是受国家和资本任意盘剥,社会地位和人格方面低人一等的弱势群体,而是参与社会分工和交换,并具有完全公民资格和公民意识的独立社会主体。他们所从事的农业,是与行政人员、科学技术人员和工商业者的职业一样,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他们一般脱离了小农时代形成的,对朝廷、政府以及其他占有社会优势资源的各种社会职业者的人身依附和依赖,成为社会中自主从事和选择职业,并且与其他社会职业者一样,也是自觉组织起来参与社会交换的市场主体。在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甚至与从事其他社会职业一样,同样要取得相应的技术知识,并获得行业准入资格。一旦政府的某项政策措施冒犯或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农业工会同样会组织农民进行集体性的游行、集会和抗议,并且通过自己的代表性组织和政党,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因此,农民的现代化并不仅仅限于农民的知识化、理性化,同样包括农民人格的独立化和个性化以及农民群体的组织化。而这些素质和能力不通过市场经济的长期洗礼,不通过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也是很难迅速获得的。

3.公民意识或市民意识的培养

我们往往把农民与市民对应起来,考察二者的素质和意识差别,这实在是中国特殊的研究思路,由于只有在中国,或者很大程度上在中国,农民与市民是高度对应甚至是尖锐对立的。西方社会的市民社会,实际上并不是与农民或农村社会对应的社会形态,而是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量的社会公共行为透过公共领域的涌现而凝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类似于小农那种故步自封、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以为继,人们必须通过不断地沟通和协调,并就共同关心或共同相关的问题达成广泛一致,采取经由协商确定的共同行动,才能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作,而这样的社会就是由高度复杂的交换关系整合而成的城市社会,由具有这种意识——市民意识的人,即市民结成社会就是市民或公民社会。在中国农村,不仅社会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而且包括土地在内的农业生产高度分散,商品交换关系主要发生在农民与市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而是住在城市,参与社会分工和交换,但素质仍然主要是农民的准市民——之间。农民之间仍然处于各自为阵,处境和问题、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完全相同的同质社会状态中,迪尔凯姆管这种社会称为机械团结或整合的社会。

中国农民和农村是落后的,只是由于在这种社会中,现代思想、现代观念、现代生活内容、现代生活形态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家族群体、亲属关系、老人政治、自给经济、封建礼教和礼仪文化仍居统治地位。男女平等、独立人格、公共领域、科学思想、自由空间等发育严重不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农民意识的现代化,只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甚至动用某种程度的强制力量,打破这潭也许仅仅泛起一点微澜的死水,才有可能引起中国农村的真正变革,引起农民意识的真正冲突和变化。而先进的思想观念,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只有让在贫困状态下急功近利的农民看到真正的实惠和好处,才会亦步亦趋地得到示范和传播。同样按劳取酬原则和平等意识,也只有在差别合理化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进入农民的意识深处,并被接受和认可。按照技术水平和社会贡献大小,取得相应报酬的公平意识,对农村改革持理解、支持态度,且有改革意识,能够接纳新事物,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并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才会被农民接受和认可,也才能树立开放兼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并不断趋于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围绕市场转,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竞争力,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就成为农民当然的选择。所有这些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社会观念,都是从外部逐渐渗透到农村社会和农民意识中去的,但它结出的果实则是丰硕的。

4.社会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的培养

中国儒家圣人孔子曾说,“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德。”这里的德与己,表达了价值观中的公私关系,德并不纯粹指道德,而主要指公德,也就是社会性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己当然是指个人见解和私人利益。如果我们把孔子关于君子小人的这种二分法的评判标准,朝着社会公共意识或公共性这个角度来推展,自然可以推演出小农意识和市民意识来,相应地可以区分出农民社会和市民社会。

公共意识和社会公德的培养,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的共同体特征要求社会成员具有足够的社会公共意识和公共观念,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也要求每一个集体的成员,必须把维护集体利益、共同体利益和公共秩序,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对农民尤其是中国农民来说,由于分散的小农经济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的长期影响,农民有浓厚的家庭或家族共同体意识,却缺乏必要的社会共同体意识。面对公共利益、公共设施、公共环境,不但缺乏主动维护的自觉性,而且充满着占有的欲望,往往旁若无人地必欲据为私有而后快;置身公共场合如同在自家一样自由随意,赤膊裸露、随地吐痰和小便,无视交通规则而恣意占道经营,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大说粗话,旅游景点随意攀缘和乱刻乱画,随意乱掷垃圾……凡此种种,都充分暴露了农民和大部分市民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的严重缺失,不仅严重限制了中国社会环境的持续好转,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对中华民族十分不利的舆论氛围。

四、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养成

生活方式反映着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生活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观念。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人们社会生活内容是简单的,这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简单的手工劳作条件下,终年忙于农事。由于自然经济和相对简单的劳动方式,农业劳动效率和水平普遍低下,往往只处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下。但凡在有空闲的年头节下,便把主要的生活内容定格在大规模改善生活这样的消费内容方面。如果说对农民生活方式的这种把握有些抽象的话,那么,从中国传统的春节风俗中,便可以看到农民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春节明显是中国农民和农村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人们暂停繁重的体力劳作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的节日。但从农民过年的方式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传统的农民和农业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所谓“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表明不管平时生活有多么艰难,春节也必须歇下来好好改善生活。即使在城市,人们对饮食等基本物质生活的过分重视,甚至为了表示主人的好客和脸面,大肆铺张浪费的现象,同样透视出农民和农村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活方式。(15)

在对人的现代性和现代意识的探讨中,我们已经指出了作为市场和商业社会基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理性观念,在这里表现出其极端重要性。我们无法简单认同西方理性观念源于基督教的禁欲思想的说法,但从仅仅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中哪怕是尚未充分实现物质富裕的农民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则可以得出判断:从消费方式方面,农民的理性消费和对物质生活条件的理性追求,同样是一种急需培养的观念和意识。

与此相关的生活方式,则是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处于传统的充分自主的私人和家庭生活,而较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的农民,往往从得自于传统审美文化中并不十分健康的审美情调,把下流当朴素,把鲁莽当勇敢,甚至把粗俗当质朴,把野蛮当豪气,造成他们进入城市社会严重的习惯性障碍。现代意识中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约束以及面对争执和纠纷时所必需的理性探讨和平等协商的观念,同样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需要培养的东西。

五、时间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城市生活或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其时间性,城市是一种功能分化和整合的结构性社会,这种社会的正常运转依赖于人们对时间的遵守。铁路、公路、民航和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各行各业人们的社会工作,几乎都由人们共同信守的时间来维持和调控。离开了时间,任何人在城市和现代社会几乎寸步难行。但农村尤其是中国农村却是时间意识和观念相对淡薄甚至十分淡薄的社会。由于农业的粗放经营模式,小农生产的高度自主性和分散性,只要符合时节的要求,早一天、晚一天,并不怎么妨碍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商业或市场交换关系的薄弱,也无法使农民经常面对与他人争分夺秒的竞争性交易。所有这些因素养成了农民在时间方面懒散、怠惰、缺乏组织纪律观念的特质,也不大理解城市生活中上下班、午休、定时约会等时间观念较强的生活方式的意义。当改革开放之初,深圳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口号时,全国一致出现了对这种明显带有时间性的所谓“资产阶级金钱观念”的批判和挞伐,从中恰恰暴露了中国国民主体意识中的农民特色。今天,随着市场化改革对利益和效益观念的强化,时间之于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已经不再成为问题。我们从西方社会的基本精神中所获致的信息则是,时间性和时间观念恰恰是现代意识或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16)从这种意义上说,农民的现代化当中,自然包括着他们自己所不曾认知的时间观念的培养和提升。

总之,现代性是全方位的,农民现代化同样是全方位的。科学精神、公民和公共意识、理性精神、功利意识、独立精神和自主意识、时间观念乃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都是现代农民所需要培养和提高的。农民的现代化往往对应着与应然的市民社会的比较,但结论并不是农民的市民化,而是在农民身上培养出符合社会现代化要求并有助于农村现代化的人的现代性意识、素质和能力。从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人口的结构来看,农村的现代化不可能是城市化,而只可能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农村社会内部结构的分工和整合,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功能化;同样农民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是市民化,而可能甚至必然是通过农民现代意识、现代素质和现代能力的培养,使更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农民,也就是具有现代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17)这应当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农民现代化的当然选择,而且也是唯一正确和合理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