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境问题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

环境问题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问题对各国国内政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群体间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它意味着环境问题已经和种族的、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显露了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内在一致性。环境正义运动由此产生。云南省目前建成的最大的水电站之一漫湾水电站开工已有18年。绿党的基本纲领是“未来是绿色的”。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更是最积极的行动者。
环境问题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_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作用与当代表现

环境问题对各国国内政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群体间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1.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

最有影响的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政治事件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环境正义运动”。1982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沃伦县,几百名非裔妇女和孩子,以及少数白人,组成人墙封锁了装载着有毒垃圾的卡车的通道,并由此而引发了国内一系列穷人和有色人种的类似抗议行动,史称“沃伦抗议”。[1]这次抗议首次把种族、贫困和工业废物的环境后果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意味着环境问题已经和种族的、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显露了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内在一致性。环境正义运动由此产生。1991年10月,在洛杉矶与旧金山之间的凯特曼城,500多名抗议者涌进该城,抗议在该城外围4英里处修建一个有毒废料焚化炉。领导人杰克逊指出:“谁都无权对老百姓进行化学战,这是用有毒废料推行的种族主义行径。”[2]环境正义运动反映了美国社会下层,尤其是有色人种社区的切身要求,但同时也反映了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族群对环境的不同概念。这一运动可以说是民权运动的延伸,因此就环境正义的原则而言,它所要求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社会正义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类似问题也开始出现。2004年10月27至29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世界银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虎跳峡、漫湾、小湾、大朝山的5位大坝移民代表站在讲坛上——这是中国的农民第一次出现在国际会议上。参加会议的移民分别来自云南四个处于不同建坝阶段的、面临移民安置中不同层面问题的地区,为西南建坝的移民问题提供一个较为全景的展示,向公众揭开了目前在西南水电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移民问题。

云南省目前建成的最大的水电站之一漫湾水电站开工已有18年。来自漫湾的李银胜对记者说:“漫湾水电站富了电厂,却穷了老百姓,现在很多乡亲靠捡垃圾为生。”李银胜回忆,几个月前怒江的村民来考察时,看到漫湾移民生活的情况,好多人都哭了。水电公司和当地政府当初曾承诺移民:“漫湾发电之日,便是漫湾人民富裕之时”,但事实恰恰相反。

中国最高的水电站小湾电站刚刚动工,当地移民面临同样严峻的问题。来自小湾的移民代表介绍说:“我们的好一点的土地都被电厂和当地政府征走了,征地款和移民安置款全被用来购买新安置的房子,一分钱都剩不下来。现在我们当地的最大的‘产业’和生计来源也就是‘捡垃圾’。”他还说,当地人还面临着生态恶化、疾病丛生、社会治安差等诸多问题。

2.地区间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种公共性很强的物品,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以河流生态系统为例:通常是贫困山区担负着保护江河上游生态的重任,与享受生态收益的下游地区相比,显然有失公平。所以必须对为生态保护作出贡献者给予补偿,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由经济比较发达的下游地区“反哺”上游地区,如对下游地区利用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在相关产业的税费中提取比例作为上游地区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例如,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采取了诸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牧、退耕还江等措施,其中就采用了以粮代赈的补贴手段,即让农民、牧民减少森林的砍伐和草地的过度耕作,由政府发给一定数量的粮食补贴,以资奖励。

3.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渐成气候

西方一些国家开始流行一种观点,即“环保不能指望政府,要靠群众、靠非政府组织。”在这种观点看来,政府永远会把经济问题放在第一位,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与生产企业站在一个出发点上,因此在环保上需要民间力量来施加影响。例如,关于《京都协议书》的谈判上,在官方谈判的同时,一些环境非政府组织也在进行磋商——人们称为“影子谈判”。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代表会把他们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官方,鉴于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官方发言时,也会给民间组织留出一定席位。1994年以前,中国没有环境非政府组织。1993年北京首次申办奥运会,当国际奥委会官员询问中国有无民间环保组织时,我方代表团不知如何作答。受此事件的刺激,1994年3月31日,中国首家环境非政府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经民政部注册获准成立,简称“自然之友”,梁启超之后代梁从诫出任会长。2001年11月,在京召开的中美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发布消息: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已超过2000个,参与者数百万人。当中国再次申奥时,梁从诫、廖晓义等三家环境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被聘为北京市奥申委的环保顾问。他们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深入的实践,给奥委会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4.绿色政治力量的崛起

20世纪70年代,一股“绿色政治”的风潮在欧洲大陆兴起。70年代末期开始,德国各地活动着一些小的环保团体和派别,这便是绿党的前身。1993年5月,绿党与“联盟90”正式联合成为一个政党,名称为联盟90绿党,简称“绿党”。在1994年的大选中,联盟90绿党顺利进入联邦议院。1998年,绿党又更上一层楼,与社会民主党联合组阁,结束其反对党的历史,走上了执政的前台。2002年9月德国大选,绿党获得了8.6%的选票,成为德国第三大政党,成为德国政坛“一支不容回避的力量”。

绿党的基本纲领是“未来是绿色的”。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更是最积极的行动者。绿党的政治家们的表现给政坛带来一股比较清新自然的风气。他们的衣着一般是比较休闲的打扮:衬衫敞着领,外面套上休闲西服,领带很少出现在他们的脖子上,体现出崇尚自然的风格。同时,绿党政治家们在公众场合的行为也显得比较随意,不是那么严肃。外交部长菲舍尔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会双臂交叉着放在胸前侃侃而谈。这位外长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慢跑,电视上常看到他穿着短裤跑步的情景。农业部长屈纳斯特在参观农庄的时候,会扛起锄头,在地头走上一圈。

绿党于2002年3月制定了新的施政纲领,未来将致力于生态现代化、推动社会和经济改革、促进社会民主、实行在国际合作下的和平政策并主张在全球化过程中注重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这个纲领包括生态、交通、农业可持续发展、消费者保护、社会安全、男女平等、公正的世界贸易等12项行动领域,行动的目标是要给德国的现代化指一个“绿色的方向”。

绿党主张为了和谐的生态环境,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应该没有止境;生态、社会和经济政策应该结合起来,和谐的生态环境要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技术政策;由于生态保护不可能由一个国家单独完成,所以主张极力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环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