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具体表现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新时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表现。[6]由此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体制不完善与生产力继续发展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具体表现_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作用与当代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新时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表现。具体来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不完善与生产力继续发展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基本适应又相互矛盾的,即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而具体体制却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4]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5]而且明确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6]由此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体制不完善与生产力继续发展的矛盾。

首先,不完善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与改革前“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相比,所有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基本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但目前的所有制结构并不是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任何问题的。如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作如何理解,公有制究竟占多大比重才算是占主导地位;公有制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究竟是要控制那些行业。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比重、行业、地位、功能上究竟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论。正因为这样,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下,所有制结构的优化还有很大的空间,所有制结构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和矛盾。另外,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围绕资源、市场、政策等方面展开竞争,并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存在矛盾。这种矛盾处理得当,对所有制结构的完善、生产力的发展就有利;处理不当,则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所以,要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实现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和生产力进步对所有制结构提出的要求。

其次,不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相比,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度分权,权力下放,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习惯,特别是由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不够,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体制的束缚和影响。如权力过于集中和机构臃肿的体制弊端至今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了经济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还不完全顺畅;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还没有真正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问题都说明:与生产力飞速进步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的整个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远远跟不上。所以,要加强社会制度建设,完善社会运行机制,进行制度创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再次,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即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重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纵观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逐渐代替农业成为支柱产业,接着服务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是人类社会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进程。伴随产业结构发展的这一进程,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也必然取得进步。与产业结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当代中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在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越来越低,但农民却占人口绝大多数,重视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还没有走完,但从世界视野看,知识经济引领的后工业社会已经来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又苦于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这样的发展境况,使得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难度非常之大,农业、工业、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的矛盾不容易协调。与此同时,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低能耗、少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不容易。所以,在当代中国,要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推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最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不成熟的国内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国际化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生产力国际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明朗。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影响民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资本越来越成为民族国家和地区投资与发展的重要角色。民族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融入国际生产力体系之中,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这一事实。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是积极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不成熟的国内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完全适应,制约了生产力的国际化发展。从国际上看,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管理优势控制经济全球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在权利与义务方面并不完全对等,这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利。从国内看,长期的封闭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弊端还未完全消除,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经验还不足,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体制还不完善、不成熟,与国内生产力发展国际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2.收入差距拉大与生产力稳步发展的矛盾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状况,直接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的制约,并具体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状况。一般来说,比较快速的经济发展必然与分配上充分照顾广大劳动者的利益相联系。剥削阶级社会最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被历史所淘汰,缘于分配上的两极分化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在理论上,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一个生产力高速发展、分配较为公正的社会。但当代中国,随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快速发展,却产生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这种情况,从根本上看,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生产力发展与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

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在当代中国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10.18%、55.08%和34.74%,工业总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5倍之多,而农业从业人员却占劳动人口的一半左右。这在分配上对农民极为不利。2004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已居世界第1位,其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升至2002年的3.1。如果把各种福利因素都考虑进去,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倍、5倍,甚至6倍。其次,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的拉大。从事传统农林牧副渔业的农民、传统的蓝领工人、下岗失业人员、无知识技能人员等,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生活比较困难。而党政中、高级干部、知识精英、高级管理人才、私营企业主、现代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等,收入水平普遍较高。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还将继续处于变动之中,收入差距可能将长期存在。最后,表现在不同区域发展的差距拉大。无论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还是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东部地区都比西部地区块。甚至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情况下,东部也比西部发展速度快。显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更大规模上影响区域居民的收入差距。

在当代中国,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非常复杂。一方面,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条件等,破除了平均主义,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确实调动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这样的分配体制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基于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等自然的先天的条件所产生的收入差距,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是不矛盾的。对于这一类的收入差距问题,由于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的限定,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制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经营的市场法则要求,再加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收入差距不可能向两极分化方向发展。总体上与生产力发展不会有大的矛盾。

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过度拉大,特别是由于非法收入、不合理收入猖獗而导致收入差距过度拉大,或者是由于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形成保护性的政策、体制,从而导致收入差距过度拉大,并由于体制障碍长时间不能够解决,就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整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形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在当代中国收入差距拉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如贪污腐败、偷税漏税、非法经营、走私贩私、行业垄断、自然资源垄断、地方保护主义,等等。这些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与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矛盾。

上述两种情况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导致分配上的收入差距过大,制约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城乡差距过大,农民的消费跟不上,导致市场的疲软,扩大再生产困难,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的升级无法实现;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过大,大量劳动力剩余、闲置,造成生产力的浪费;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区域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影响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协调、互补,降低了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所以,收入差距问题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问题。收入差距拉大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并进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3.社会阶层新变化与生产力持续发展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的剥削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有着本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层矛盾和关系也有着自己的崭新特点。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正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领域具体表现的反映和概括。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深刻变化,使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阶级、阶层方面的表现展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体制转轨促使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改变。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显著的分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人阶级队伍总体不断扩大,大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等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文化素质。二是农民阶级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民仍在从事传统的农林牧副渔业,但农民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整体发生了分化。很多农民成了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个体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三是在社会变革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三种变化交织在一起,使得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和关系变得十分复杂。有些研究者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情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划分为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新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化具有新的特点。首先,社会阶层变动速度加快。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以及社会的急剧转型,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关系、体制政策和思想观念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伴随生产力快速发展,政策体制、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社会阶层发生急剧变化。旧的社会阶级阶层纷纷发生分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产生。社会阶层变化加速,社会结构加速变化。其次,社会阶层关系复杂化。改革开放前,两个阶级、一个阶层,阶级阶层数量少,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简单。而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数量非常多,由于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社会阶层的不稳定性明显加强。同时,对当前的社会阶层的划分,不像以前以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可以划分,而必须以多重的划分标准来划分。更为复杂的是,当前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带有自身的特殊性。如工人内部、农民内部、工人与农民之间、工人与私营企业主之间,等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各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最后,社会阶层关系协调难度加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存在着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的差别,甚至矛盾,但协调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国家政策和行政命令往往能够起到直接协调阶级阶层关系的作用。而当前的社会阶层分化与复杂化,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各个阶层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自利性明显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协调社会阶层关系的难度加大。

社会阶层的新变化,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转型。但当前社会阶层在两个层面上仍然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不相适应,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社会阶层结构直接与生产力发展、经济进步之间存在着矛盾。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作用的结果,但由于这个转变非常迅速,阶层结构转变缺乏体制保障和必要的政策引导,自发性相当强烈,结构并不完全合理;同时,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还未完成,社会阶层还处于不稳定、未定型的状态,还将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继续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与生产力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另一方面,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间接与生产力发展、经济进步之间存在着矛盾。社会各阶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即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由于劳动性质、就业方式、收入分配等条件的变化,社会各阶层的具体利益又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有些甚至矛盾。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还有很多的工作,在有些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导致不能充分调动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这样,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不是一个稳定、成熟的状态,还只是一个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还存在不合理之处,明显具有自发性、过渡性和半封闭性,处在不停的变动发展之中。

4.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旧社会,维护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政府与生产力创造主体的人民群众之间存在尖锐的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私有制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但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7]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在人民内部矛盾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尽管其统治职能有所减弱,但作为社会公共管理机关,对诸多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进行协调、处理,政府处于整个矛盾的焦点和关键部位,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处于整个人民内部矛盾的核心。同时,政府拥有合法的强制性公共权力,在处理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和关系时极容易滥用权力。所以,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正确处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显得十分重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全能政府,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格局和矛盾关系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要求下,政府处理矛盾比较容易。同时,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管理产供销等经济活动,围绕经济活动发生的政府与人民群众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比较简单,矛盾也比较少,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这时,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政府处理不同层次人民利益策略选择上,矛盾一般是潜在矛盾,很少公开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从经济活动的微观领域退出,宏观调控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手段,也从直接依靠政策转变为运用法律、法规进行间接管理。加之社会利益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个人、集体、国家等纵向利益关系,更多的具有横向、平等关系的利益主体开始出现。包括政府在内的利益关系复杂化。一方面,政府作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角色不复存在,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直接的具体的矛盾减少;但另一方面,政府作为经济社会的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日益突出,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使得政府的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越来越突出,社会对政府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对社会治安、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咨询监督等公共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当前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公共产品需求的增大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经济活动纵向链条拉长,横向参与主体增多,在纵横交错的市场经济关系中,规范各个经济主体的关系,建立诚信、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制定、完善各项政策法规,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必须担当起公正的第三方管理者的角色。第二,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和投资大、周期长的建设也需要政府来提供。第三,在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利益多元化状况下,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在更大的领域提供机会均等,提供持续、健康的发展机制。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当代中国的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却不能满足需要。其一,政府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包大揽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公共产品与政府的直接经济活动混在一起,政府没有公共产品生产的意识,公共产品生产的水平也较低。长期形成的习惯,使得政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政府既是改革者,又是改革的对象。最终使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政府既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又是公有资产的管理者,这样一种复杂关系使得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问题上面临极大的困境。处理好公有资产管理者和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色,防止角色的错位、失位和越位,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在当前,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才显得非常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