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同伴教育的目标

同伴教育的目标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对同伴教育的规定看,或在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看来,同伴自助小组的形成是为了相互帮助和完成特定的目标。(一)同伴教育的初级目标研究表明,吸毒成瘾既有生理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吸毒者个体的原因,也有吸毒者家庭的原因。
同伴教育的目标_禁毒社会工作同伴教育服务模式研究——上海实践

目标是个体、群体或组织开展活动所要达成的结果,是个体、群体或组织价值的直接体现,规定了个体、群体或组织的发展方向。因此,对同伴教育而言,确定其目标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自同伴教育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同伴教育目标的确定。这既体现在他们对同伴教育的规定、同伴教育价值观的确立上,也体现在他们对同伴教育模式的总结上。

从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对同伴教育的规定看,或在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看来,同伴自助小组的形成是为了相互帮助和完成特定的目标。小组通常由同伴组成,他们结合在一起是为了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需要、克服通常的障碍或生活迷失问题并产生希望。同伴自助小组强调面对面的互动和作为组员的个人责任的承诺,他们常常为药物滥用人员提供情绪上的支持。他们常常是以“原因”取向的,并且传播理想或价值。借此,成员们可能获得对个人人格同一性的深刻意识。这种类型的小组由已经成功克服类似困难的同伴参与并充当典范。这一规定已经深刻地呈现了同伴教育的目标,从其对同伴教育价值观的规定看,他们把“自助—互助—助社会”作为同伴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这一理念也呈现了同伴教育的基本目标。

从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对同伴教育模式的总结看,他们对同伴教育模式有过这样的思考。戒毒同伴教育小组模式大致如下:①理论基础:助人者治疗原则和增能理论。助人者治疗原则相信,通过帮助别人能够达到一种对自身问题的治疗功能,增能理论则强调减低案主群、无力量感及抵消其负面价值取向。②价值基础:施受者的概念,即接“受”服务的人,同时也是“施”予服务的人。戒毒同伴教育中,每个组员既是接受帮助的人,同时也是给予别人帮助的人。③核心理念:同伴教育模式贯彻的核心理念是“助人治疗”原则,就是相信通过帮助别人能够达到一种对自身问题的治疗功能,是通过回馈社会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④社会功能:创造资源而非消耗资源。通过培训同伴教育者,可以将戒毒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传播给其他药物滥用者,显示同伴教育是创造资源(志愿者)而不是消耗资源。⑤目标:协助组员抗衡各种困难以更有效地应付生活中的压力,为组员提供一个支持的网络,帮助他们学习适当的社交技能。⑥技巧:运用自我的重要性。通过运用自我来产生影响他人生命的推动力,即“以生命影响生命”。

从上述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对同伴教育的认识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同伴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两个层面。

(一)同伴教育的初级目标

研究表明,吸毒成瘾既有生理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吸毒者个体的原因,也有吸毒者家庭的原因。药物滥用人员的社区康复要从这些方面考虑,但从相关研究看,在药物滥用人员的社区康复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药物滥用人员毒瘾的戒除。这样,在同伴教育初级目标的确定中,戒毒和保持操守就成为其核心目标。

戒毒和保持操守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二者之间存在交叉,但仍可将之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从已有研究看,人们对戒毒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生理戒毒和心理戒毒。从生理戒毒看,主要有生理脱毒和稽延症状的解决,而心理脱毒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大体上主要是指药物滥用人员摆脱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在这样的意义上,戒毒还只能说是药物滥用人员社区康复的前期或初始阶段。保持操守则主要是指药物滥用人员在戒除毒瘾后不再出现复吸现象。从上述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戒毒还是保持操守,都是从毒品的视角来看待药物滥用人员,来讨论药物滥用人员的社区康复的,但这还不是药物滥用人员的社区康复,在更高的意义上,药物滥用人员的社区康复是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并融入主流社会,可以说,戒除毒瘾和保持操守还只是药物滥用人员社区康复的初级目标。这并不是说戒除毒瘾和保持操守不重要,应该说,戒除毒瘾和保持操守是药物滥用人员社区康复的基础性要素和前提性条件,如果药物滥用人员不能戒除毒瘾并保持操守,其社区康复就根本不可能。

正因为如此,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在同伴教育中特别强调了戒毒和保持操守的基础性地位,把戒毒和保持操守作为选择同伴示范员的重要条件,也把戒毒和保持操守作为药物滥用人员同伴教育评估的重要因子。也正是在这样的同伴教育文化下,参加同伴教育的药物滥用人员也把戒毒和保持操守作为进入同伴教育的基本目标。查阅参加同伴教育活动药物滥用人员的相关总结或感受,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大多都是在首先讨论戒毒和保持操守后,再讨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问题,从中可以看到他们最基本的思维逻辑,即把戒毒和保持操守放在了第一的位置。而从同伴教育中“戒毒热线”的统计数据看,来电了解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的危害性、戒毒方法、诉说戒毒稽延性症状、咨询如何克服心瘾、防止复吸、寻求鼓励和支持的电话占同类人员来电的33.7%,这也表明戒毒和保持操守是药物滥用人员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

因此,戒毒和保持操守既是同伴教育自身的内在逻辑,也是药物滥用人员参与同伴教育活动的内在逻辑,这两种逻辑在同伴教育的具体活动中得到了内在的统一,使之成为同伴教育的初级目标,而这种目标也成为同伴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所在。

(二)同伴教育的高级目标

戒毒和保持操守构成了同伴教育的初级目标,但这并不构成同伴教育的终极目标,从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同伴教育的经验看,促进药物滥用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才是同伴教育的高级目标。何以如此?这在于对戒毒行为更为深入的理解。正如前面已经指出,人们在讨论戒毒时,更多地把戒毒理解为生理脱毒和心理脱毒,但脱毒并不等于戒除毒瘾。以往药物滥用人员高达90%以上的复吸率表明,药物滥用人员的生理脱毒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在药物的帮助下,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的,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高的复吸率呢?现有解释认为是由于心瘾,即药物滥用人员对毒品的心理依赖所导致的,这有其合理之处,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呢?根据我们的调查,除了心瘾、稽延症状等因素外,就业、戒毒信心、社会交往等都在药物滥用人员的复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表4-6所示。

表4-6 药物滥用人员复吸的原因分析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4-6的数据表明,导致药物滥用人员复吸的因素很多,既有生理和心理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因此,要促使药物滥用人员戒除毒瘾,实现康复,仅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着手还不够,要通过禁毒社会工作者和戒毒人员一起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解决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实现他们的社会脱毒,使他们融入主流社会,这也是药物滥用人员戒除毒瘾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因素因社会的复杂性可能比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具难度。这表明,实现药物滥用人员的社区康复必须促使药物滥用人员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

在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这一概念。把药物滥用人员放在社区,并在社区中让他们进行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回归并融入社会,只能说他们生存在社会。只有当他们能够像社会中的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时,也就是说,只有当他们成为主流社会中的正常人员时,才能说他们已经回归并融入社会了,而这意味着药物滥用人员的社区康复。具体表现在:第一,药物滥用人员面临的问题得到了相应的解决,其合理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第二,药物滥用人员的社会功能得到了相应的恢复,引发吸毒的诱因得到消除;第三,药物滥用人员形成了新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第四,药物滥用人员具有了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五,药物滥用人员能够正常地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第六,形成助社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说药物滥用人员已经回归并融入社会,而这只有通过社会的方式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回归和融入社会成了同伴教育的终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