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发展电影新技术,北京怀柔中影数字化制作基地、电影博物馆和一大批数字化影院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国电影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_齐勇锋集

电影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大众艺术,在当今消费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电影产业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行业,已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当前,正值我国“十一五”即将结束,“十二五”即将开局之际,认真总结“十一五”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研究“十二五”电影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对于推动电影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无裨益。

一、“十一五”时期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发展和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坎坷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电影走出“文革”阴影,迅速复苏,呈现出短暂的景气状态;90年代,由于体制改革滞后,在美国大片的冲击下一度陷入迷茫,新世纪之初跌入谷底;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开展逐步恢复元气,“十一五”时期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电影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市场广阔,具有发展电影产业的比较优势。但长期以来电影产业发展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体制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束缚了电影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电影体制改革首先从市场定位入手,依据事业、产业分类改革的思路,从长期以来的“事业体制”而重新定位为“产业体制”。这就意味着电影不仅仅作为唯一的具有意识形态的社会属性的文化产品,而且承认了电影是满足人们娱乐休闲需求,具有自然属性,从而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工业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再生产的文化娱乐产品。根据这一定位,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电影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是面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资准入门槛,除了具有政策职能的进口影片仍由中影集团管理外,电影制作、发行和院线放映的各个环节对社会资本一律开放,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民营和各类社会资本以及外资源源不断地进入,华谊兄弟、博纳国际、光线影业、橙天娱乐等民营电影公司快速成长,打破了长期以来国有资本垄断的局面,为电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具备了广泛的市场和社会基础。

二是推动国有电影制片单位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到2009年年底,中影、长影、上影、珠影等16家国有电影制片厂已经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建立了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为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基本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的电影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市场竞争。其中,中影、上影已成为包括制片、发行和院线等全产业链的电影集团化公司,在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优化电影市场体系中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三是改革电影发行流通体制,发展电影院线。从2002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决定改革传统的电影流通放映体制以来,全国已经组建主流电影院线37家。2009年票房超过7亿元的院线有2家,超过5亿元的院线有5家。其中,数字影厅500多个,3D银幕达700块,仅次于美国。农村数字电影院线达218条,数字银幕3万多块,数字电影放映队28730支,观影人数18亿次。[1]

四是改革电影宏观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伴随着电影市场投资准入的开放和微观主体的产业化、市场化改革,政府主管部门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逐步减少审批事项和对市场微观主体的行政性干预,着力抓好产业规划、政策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主要职能从“办电影”向“管电影”转变,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扶持电影制作和影院建设的优惠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与此同时,电影行业协会也通过改革而转变职能,在引导企业进行信息和学术交流、行业自律、沟通政府和企业关系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电影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几年来电影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而电影产业发挥潜能的大幅度释放又恰好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机遇叠加在一起,从而“十一五”时期成为我国电影产业从恢复性增长到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一是电影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扩张。2004—2009年,电影产量从212部增加到456部,票房从15亿元提高到62.06亿元,电影院从1188家增加到1697家,银幕从2396块增加到4723块。2009年,尽管遭遇突然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电影票房在2008年同比增长30%的基础上,继续逆势上扬,同比大幅增长42.96%,而国产片票房也连续五年保持在50%以上的比例[2],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各界公认的最好发展时期。

二是电影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电影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自电影问世100多年以来,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从胶卷到数字化,每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都使得电影产业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得到观众的加倍喜爱。“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发展电影新技术,北京怀柔中影数字化制作基地、电影博物馆和一大批数字化影院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国电影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是电影市场持续发展繁荣。近几年来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的实施,无论在产量、品种还是放映渠道方面,都大幅度增加了电影消费市场的有效供给。据统计,2009年,我国城市电影观众超过2亿人次,农村18亿人次,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城乡电影市场日益呈现出持续发展繁荣的景气状态。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电影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政策逐步完善,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行业的重要作用。

(三)电影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第一,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我国电影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我国电影体制率先进行改革,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政府主管主办的行政性配置资源方式而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电影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中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一个行业。这表明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电影体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按照市场取向进行全面、系统和持续的改革,才能使我国电影产业焕发生机与活力。

第二,电影作为具有内容意义的文化娱乐产品,既有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文化娱乐产品的特点,也有很强的外部性即公共性的特点,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产业政策扶持,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要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要素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电影产业和电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电影产业沿着健康的道路不断发展。

第三,人才是电影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宝贵、最活跃的因素。顺应电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进改革,完善政策,其根本目的和着眼点在于调动包括电影艺术工作者在内的全社会发展电影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只有放开投资准入,面向全社会并逐步国际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外各方面资源,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十二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从国内情况看,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尽管2008—2009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但在国家出台一揽子综合配套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努力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态势。

(一)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一是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资本充裕,流动性过剩。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7亿美元,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一,进口10056亿美元,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深、沪证券市场A股总市值3.5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0.88%,超越日本(3.53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15.08万亿美元)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达到78.8万亿元,首次突破70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4.3%。[3]我国已经从长期以来资本短缺的进口国而转变为资本过剩的对外投资国,“流动性过剩”成为人们街谈巷议、耳熟能详的经济词汇。这对高度依赖资本投入的电影产业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内需市场明显扩大。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达36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 1000~3000美元是文化消费活跃、消费结构提升的阶段,3000美元以上是文化消费迅速增长,而物质消费比重逐步趋缓的阶段。如果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按年均经济增长8%计算,预计2010年我国人均GDP可接近4000美元,2020年将突破8000美元,提前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我国人口众多,内需市场庞大,目前正处于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上,城乡居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增长强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物质产品都存在着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则仍存在着供给缺口。这表明,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城市是工业、服务业和现代文明的载体,因此,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和农业人口众多,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解决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提高到2009年的46.59%,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预测,中国城市化率2015年为52.28%,2020年为57.67%,2030年将达67.81%。[4]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伴随着城市交通、通信、房地产等基础设施硬件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的软件建设也将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二)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

一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2009年以来,经过世界各国的携手努力,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强烈冲击已经明显缓解。但由于欧美经济遭受重创,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冰岛、希腊、西班牙等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引发下相继爆发债务危机,虽然在国际组织和欧盟等一些国家的援助下渡过难关,但其潜在的债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国际金融体系有效监管的问题仍有待继续进行改革,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还不十分明朗。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经济的风吹草动必然和我国经济严重依赖外需及粗放式发展的问题产生共振效应,从而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如前所述,我国电影产业已经是一个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因而,国内外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将对电影产业的投资和市场都有所影响。

二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诸多风险问题。作为一个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这其中既包含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也包含了在工业化尚未完全实现的时候,就叠加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和服务型社会迈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任务。始于1840年的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来进入急剧加速阶段。一方面,改革开放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转型期必然出现的深层次问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显现出来。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进入3000美元以上的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期,也是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频繁爆发的“风险凸显期”。这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既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导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影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

三是电影产业自身发展还存在着市场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专业化和复合性的高端人才缺乏,影院和银幕少、布局不合理,以及与相关行业融合度低、电影衍生产品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完善电影体制和电影市场来逐步解决;有些则是前进道路中新出现的,需要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新的战略对策逐步化解。总之,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趋于完善,产业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目前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挑战。

三、“十二五”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2003年,在中国文联和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召开的第十二届电影产业发展论坛上,笔者曾提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及其三个阶段的构想:振兴战略阶段(2006—2010年);成长战略阶段(2011—2015年);国际化阶段(2016—2020年)。[5]从近几年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应当说这一构想基本符合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实际。“十一五”期间,通过体制改革,我国电影产业的振兴目标业已顺利实现。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来为“十二五”期间电影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实施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成长战略”,以国际化的视野,顺应电影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促使电影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在中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

(一)实施资源整合战略,提高电影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

电影产业作为高投入、高收益的文化创意行业,必须有一批大型企业在产业化的发展运营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主体的强弱,始终是电影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我国电影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抗风险弱的现状,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财税、金融政策上着力扶持素质好、有竞争力的电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依托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实行市场化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混合经济的大型电影企业,促其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电影市场上的投融资运营主体,在调整和优化电影产业结构中发挥战略投资者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影产业的集中度和资本化、证券化水平,形成以大型电影企业为龙头,中小电影企业配套服务的市场主体格局,实现电影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大幅度提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电影渠道建设的重点战略,着力解决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电影作为特定场所观赏的艺术形式,离不开电影院和电影银幕。目前,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终端——电影院和电影银幕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电影产业发展公认的瓶颈问题。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电影院线为37家,电影院1697家,银幕4723块,预计到2010年年底,电影银幕将增加到5500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仍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方面,电影院线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数量少,群众看电影还比较困难,存在着结构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不足。目前,我国电影院和银幕的总量与法国不相上下,而法国仅有6000多万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大国,银幕接近40000块,是中国的8倍,而人口仅3.07亿,不足中国的1/4,可见中国电影院线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为此,在“十二五”期间,要抓住城市化进程的机遇,实施“电影银幕翻番计划”,着力发展中小城市的数字影院和数字银幕,使我国电影院和银幕总数迅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层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实施“大电影产业”发展战略,促使电影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

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传媒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三网合一”意味着文化行业之间、文化与电信、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边界模糊化,形成了产业和行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当今大众消费时代,电影作为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以其品牌和明星效应的巨大号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和形象、品牌资源,日益突破传统电影院消费的模式,通过付费电视频道、有线和无线电视网络、卫星直播电视、DVD、LD、VHS、互联网、移动通信工具进行传播,并与旅游、演出、广告以及玩具、服装、时尚等相关产业发生广泛的渗透和融合,形成电影、电影衍生品、电影相关产品在内的大电影产业的发展格局。[6]顺应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大电影产业的发展理念,发挥电影号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强的优势,通过电影与相关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拉长电影的产品和产业链条,拓展电影产业的边界和范畴,在推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应当指出,电影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率先走出困境,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带动文化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人气产业”和“先导产业”,但还不是龙头产业,因为电影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只有推动电影与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形成水乳交融的大电影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电影产业才能真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

(四)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

电影既是民族的本土化的文化产业,同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也是高度国际化的新兴产业。本土化是指电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在题材、叙事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带有民族文化的特点;国际化则是指按照WTO的规则,实行开放的全球资源配置、全球市场营销的发展和运营方式。我国电影产业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封闭体制时期,到目前为止,实行产业化、市场化的改革开放战略才短短八年时间,虽然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本质上仍然还是一个内需产业,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我国电影产业在人才培养、创作理念、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还有不少差距。好莱坞的经验表明,实行开放的全球资源配置、全球市场营销的发展战略,是电影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在充分发掘国内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采取联合、项目合作、合资经营、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国际优质电影资源为我所用。要抓住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电影企业面临资金困境的机遇,发挥我国资金充裕、市场广阔的比较优势,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主动出击,购并西方有价值的电影、动漫企业和相关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

(本文曾以《抓住机遇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为题,发表于《人民日报》2010年11月5日“文艺评论”版)

【注释】

[1]参见《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80~91页。

[2]参见《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141页。

[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2010年。

[4]陈昌兵等:《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5]参见拙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电影的改革发展战略》,载《第十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6]参见尹鸿《走向大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策略》,载《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