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震的灾况及其影响

地震的灾况及其影响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对地震的预测,东汉时已发明候风地动仪以观测地震方向,唐朝廷设有专门的天文机构司天监。这是唯一一条有关唐代的天文部门对地震报告的记录,关于预测的记录则未留下来。由于对地震无法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地震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只能在震后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地震损失自然相当严重。(一)地震时动物的反应有关唐代史料中记载动物震前反应的没有发现,但地震发生时,对一些动物的异常反应有所记载。这些无疑破坏了自然环境。
地震的灾况及其影响_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关于对地震的预测,东汉时已发明候风地动仪以观测地震方向,唐朝廷设有专门的天文机构司天监。司天台监是主管天文气象的最高主持,受限于当时水平,且天文学机构职事官“进官不得过太史令”[185]的规定束缚了人才的发展、升迁,预防灾害作用不明显。《唐会要》卷42《地震》载:贞元十三年七月乙未(797年7月12日),司天监奏:“今日午时地震,从东来,须臾而止。”这是唯一一条有关唐代的天文部门对地震报告的记录,关于预测的记录则未留下来。由于对地震无法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地震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只能在震后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地震损失自然相当严重。在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中,除去记载简单不能供作分析的记录,[186]共有39年的地震材料,占唐代全部地震灾年的52.7%,其中有36条都描述有当时地震的灾况,有8条有对当时人思想或救灾措施的描述。

(一)地震时动物的反应

有关唐代史料中记载动物震前反应的没有发现,但地震发生时,对一些动物的异常反应有所记载。如:贞元十年(794)四月,京师地震,侍中浑瑊宅第“有树涌出,树枝皆戴蚯蚓”;[187]大中十四年(860)五月,京师地震,山谷禽兽惊走。[188]另据《酉阳杂俎》:“上都浑咸宅,戟门内有一小槐树,树有穴,大如钱。每夜月霁后,有蚓如巨臂,长二尺余,白颈红斑,领蚓数百条,如索,缘树枝条。及晓,悉入穴。或时众鸣,往往成曲。”并言“学士张承言浑令公时堂前忽有一树从地踊出,蚯蚓遍挂其上,已有出处,忘其书名”。[189]将上述材料相联系,可作如下推测:可能由于年久或潮湿,浑咸家的屋宅藏有很多蚯蚓,平时夜深人静时出来活动较多,遇到地震便集中涌出。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动物、甚至某些植物对将要来临的地震非常敏感,震前大地是有温度变化的,且声响巨大,史料中有很多地震时“有声如雷”的记载,且有时次数频繁,许多动物提早或当时感到了这种变化而惊慌失措,举动异常。而研究表明,动物的反应大部分是在震时或震后,震前有异常反应动物的种类有80余种。[190]

(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地震还造成山崩、海啸、水涌,形成对自然地表的破坏,如武德七年(624)七月,剑南道巂州地震山崩,遏江水;[191]贞元九年(793),河中、关辅“地裂水涌”;乾符六年(879),京师地震,“蓝田山裂水涌”,[192]等等。这些无疑破坏了自然环境。地震还会产生次生灾害,有时温度很高的岩浆从地底涌出,造成地面突然温度升高,甚至引起火灾,如会昌三年五月甲午(843年5月6日)地震,“东都广运楼灾”。[193]

除了火灾外,还有水灾,地震可造成江水断流,或湖面扩大淹没农田庐舍等。如前述武德七年巂州地震山崩,遏江水。又如大历十二年(777),赵州束鹿、宁晋两地地震,“地裂数丈,沙石随水流出平地”,庐舍损坏,数百人被压死;[194]贞元四年(788),金州(陕西安康县)、房州(湖北房县)地震,“江溢山裂,庐舍多坏”。[195]

地震时还有一种“生毛”的现象,如贞元四年京师地震,“地生毛,或白或黄,有长尺余者”;[196]大和六年(832)年,苏州地震,生白毛。[197]有人认为“白毛”是地震时有些东西因潮湿被压发霉腐烂所致,但据近来科学研究,似亦不尽如此。[198]徐好民指出:地生毛现象“是地壳运动过程中某些物质上溢,溢出地表或大量弥漫于空气之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快速或较缓慢凝结而成的。由于物质成分不同或其他杂质的参与,出现了不同的颜色或性质的某些差异。由于物质溢出或弥漫于空气中的快慢、多寡、不均一,空中电荷密度的不均一,地表、地形、地物的不同等等多种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它们的多种特性和差异”。[199]研究表明:地震前后会出现“地气”加热效应和污染效应,从而产生异常现象;对一些地气的测定表明,其中成分复杂,且因地而异,并往往造成颜色和气味,造成大气污染,应是地震带来的一种连锁反应。火灾、水灾、山崩、环境污染,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或显或隐,有时其后果并不亚于地震本身,与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相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对社会百姓的影响

地震常常导致对百姓财产和房屋的巨大损坏,对人类生命的非自然中断。据统计,有关唐代地震破坏庐舍的记录有12条,其中压死百姓的有8条;地震损坏庐舍、压死百余人或以下的地震是影响比较轻的,更有甚者,贞观二十三年(649)八月一日夜,河东地震,晋州尤甚,压杀5000余人;[200]开元二十二年(734)一、二月,陇右道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庐舍悉崩毁。地裂而复合。经时不定。压死官吏及百姓四千余人”。[201]秦州天水郡为中都督府,本治上邽。由于地震使数千房屋被毁,遂徙治所至成纪敬亲川,至天宝元年(742)才还治上邽。[202]大中三年(849)冬,京师及关内道盐州、夏州、灵武、天德、振武地区地震,“坏军城庐舍。云迦镇使及荆南押防秋兵马小使并压死,兼卒死者数十辈”,[203]“戍卒压死者数千人”,[204]伤亡惨重。乾符三年(876)自六月至七月,雄州地震不断,伤死严重,城坏,公私庐舍丧失俱尽。[205]这一切意味着灾民面临着家园重建的艰巨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