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生代”的生活方式
34岁的神田昌典大学毕业后曾在日本外务省工作,并在美国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到今年1月为止他在美国一家家电公司日本支店工作。但在今年2月他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在自己家里开办了市场调查公司,办公设备就是电脑和传真机。
谈起在家办公的起因,神田说,以前,他作为一名公司职员每天起早贪黑,3岁的儿子和1岁的女儿全靠妻子照料。有一天凌晨两点,他正在等出租车时,突然被一女高中生主动打招呼,表示愿意提供“特殊”的服务,这件事使他备受冲击,在责备这孩子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想想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也并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于是,决定辞去公职,开始单干。在家他和往常一样,每天面对电脑工作十二小时,所不同的是他有了与孩子、妻子共处的时间,每天与孩子们一起洗澡是他最大的乐趣。估计他一年的收入将由一千五百万日元降至六百万日元。对此,他坦然自若,“只要有够生活的收入就可以了”。
家住东京的37岁的菊地原彻,去年7月从里库利德公司辞职,在自己家里办起一家经营咨询公司,他有一个4岁的女儿和一个4个月大的儿子。他的日常工作是走访客户公司,而有关营业计划和经营计划的草案都是在家里完成的。有人劝他,办公室不应设在家里,否则难以取得信任,他却不介意。他说,他要让孩子看看父亲是怎样工作的。
像神田、菊地那样在家里主要依靠电脑和互联网等通讯设备从事工作的自由职业者被称为SOHO,即在家办公人员。《SOHO》杂志总编曾根认为,现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80年代被称为“新生代”,他们在工作观念上与上一代人截然不同,他们不愿意牺牲个人生活而工作,为了家庭甘愿舍弃在企业得到的地位。工作环境的变化也是产生在家办公族的背景之一,30岁左右的人在企业中是干活多收入少的一代人,以前他们甘心忍受是受将来有稳定的生活和提升机会的吸引。近几年,日本经济萧条,大型企业连连倒闭,一般企业频频裁人,提升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与其这样,还不如摸索符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但是,独立办公司,要想取得足以维持生活的收入是比较难的,目前比较成功的仅限于从事软件开发的行业。今后,企业在营业、财务、宣传等方面采取外加工的方式将越来越多,在家办公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1998年5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