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航空工业的里程碑

航空工业的里程碑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飞机制造厂选址在昆明西郊眠山后昭宗村。1940年下半年,第一飞机制造厂正式投入生产。由于原材料紧缺的原因,第一飞机制造厂的飞机产量并不多。同时,在朱家仁的亲自主持之下,第一飞机制造厂积极展开了直升机的设计制造工作,并研制出子命名为“蜂鸟”的甲型单座直升机。
航空工业的里程碑_第一飞机制造厂旧址_寻访昆明抗战旧址

十、航空工业的里程碑——第一飞机制造厂旧址

我去寻访第一飞机制造厂旧址,是10年前的事了,当时看到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作为一个工厂的风貌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当年飞机厂的建筑,居然还有几幢砖木结构的平房和一座厂房还在。这些陈旧平房里,职工们居住在一个个被分隔出来的房间中,而那空闲的厂房却在一片荒草丛中孑然独立。10年时间匆匆走过,它们还在不在呢?最近前去调查的五华区文物普查队的负责人告诉我,它们还在。只不过墙上写了大大的“拆”字,一个房地产项目正在运作之中。看来,当年大名鼎鼎的航空委员会第一飞机制造厂的最后一点遗构,已经面临消失的命运。值得庆幸的是,五华区文管所已经将它们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登录,按照相关规定是不允许拆除并且应加以保护的。

img17

第一飞机制造厂车间旧址

第一飞机制造厂旧址之所以值得保护,主要因为它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为增强空军实力而建立的军工厂,见证了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中国航空科研人员和工人,为了实现“航空报国”的理想,为了多灾多难的祖国能够早日强大,在简陋的条件下所付出的智慧和辛劳,凝聚着中国人民爱国、自强的精神。

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飞机制造的追求。至抗战前,全国已有10多家飞机制造厂和修理厂,但政局的动荡、工业和科技基础薄弱、力量分散,使这些艰难起步的工厂只能仿制一些部件,利用进口的发动机等机件进行组装。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政府的航空委员会将这些工厂整合为4家,全部迁往大后方。其中,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好,已经成功试制出“复兴号”双翼轻型飞机的广东韶关飞机制造厂搬迁至昆明,成为第一飞机制造厂。此外,同时期的其他飞机制造厂分布如下:第二飞机制造厂在重庆,第三飞机制造厂在成都,中美合资的中央飞机制造厂在云南雷允,还有花巨资在贵州大定县羊场坝建立了专门的发动机制造厂。

1938年10月,韶关飞机制造厂动用了17列火车及274辆卡车运载全部机器、设备、材料、飞机半成品等,还有制造厂的职工及家属,西迁1500公里到达云南昆明,更名为第一飞机制造厂。

第一飞机制造厂选址在昆明西郊眠山后昭宗村。这里群山环抱,接近滇缅公路,距昆明不到10公里,地形隐蔽且交通运输方便。当时,工厂的厂房、办公室、住房等沿眠山南麓分散布局,除办公室、职员宿舍和两幢飞机组装车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的铁制品、木工、机工、机身、机翼、翻砂、装配、修配、器材、油漆等车间以及工人宿舍均系木屋架、土墼墙、镀锌瓦和铁皮屋面。为了隐蔽防空,屋面及厂区路面均以各色油漆彩涂伪装。据此推测,被保存至今的就是一幢装配车间,平房则是办公室和职员宿舍。

1939年底,二十吨重的大电炉,一百吨重的油压机以及其余各种机床、翻砂、焊接装配设备等开始安装。1940年下半年,第一飞机制造厂正式投入生产。生产所需能源由“耀龙电力公司”供应。

与其他兵工厂不同的是,由于制造厂直接隶属航空委员会,所以全厂员工总计600余人都属于现役军人。其中,200多名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准尉以上的军官;厂长、科长均为空军少校以上军衔;300多名技工以上士三级看待,称机械士,担任保卫工作;负责搬运、清洁等杂务的100余人皆为士兵。

当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第一飞机制造厂虽名为“飞机制造厂”,实际只能用国产的钢、铜、白铁、木料、油漆等材料生产机身和机翼,所有的飞机发动机、仪表都是外国货。通过组装和仿制,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战争期间,为我军的战斗提供了新复兴甲式初级教练机22架,并仿制苏联伊-15式双翼驱逐机30架,美式AT-6高级教练机3架。此外,还承担修理了一批战斗机和轰炸机

在生产过程中,工厂按照外国图纸加工部件,从翻砂、锻、铸到机件成品,分工细密。各道工序均有工程技术人员具体指导检查,对产品查验极为严格,不合标准坚决返工,不仅保证了质量,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这期间,工厂还分三批共培训200多名技术人员,其中许多人后来分散到全国各地,成为技术骨干,或成为高级工程师。

由于原材料紧缺的原因,第一飞机制造厂的飞机产量并不多。厂长朱家仁认为,飞机制造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谈产量,而且不应单纯仿制组装,而应花精力研究制造自己设计的新型飞机。

朱家仁,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回国后在上海虹桥飞机厂、洛阳空军第三修理厂工作,抗战前就成功自主设计出“苏州”号双翼飞机。提出建议的同时,他正在对“复兴”式进行改进,还追踪着当时世界上飞机研制的动向,开始研制刚出现不久的前掠翼战斗机和直升机

制造厂把开展研制的前掠翼战斗机定名为“研驱”系列,朱家仁亲自主持“研驱零”(XP-0)的研制。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研驱零”样机制造完成,但在试飞时失事损毁,然而他并不气馁,再接再厉,1944年又生产了2架,经试飞性能尚佳,与同等级外购飞机性能接近,至抗战胜利共生产了9架。

同时,在朱家仁的亲自主持之下,第一飞机制造厂积极展开了直升机的设计制造工作,并研制出子命名为“蜂鸟”的甲型单座直升机。该机采用比较先进的共轴式双旋翼,但在1945年初试飞时,因钢材质量适应不了高速旋转的需要,刚刚离地面螺旋推进器就折弯了,飞机向左前方倾倒,试飞失败。此后,朱家仁总结经验教训,又试制“蜂鸟”型直升机1架,于1948年7月完成,但该机只做了地面试车。

当时,直升机在美、德等航空业发达的国家尚处于试验或试用阶段,中国科研人员却对前卫的双桨共轴直升机进行了研制,虽未成功,但勇于探索的精神着实值得敬佩。

抗日战争胜利后,生产任务渐少,人员陆续调离或回乡,人心日益涣散,最后厂长朱家仁被调走。1948年底,该厂停产,厂内重要大型机器或被运往台湾,或被变卖,大部分技术人员也被调走。1949年12月9日云南起义时,留守处30人参加起义。第一飞机制造厂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句号。

img18

“蜂鸟”型直升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