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史之乱的起因_府兵制被破坏下的中央虚弱,割据势力抬头

安史之乱的起因_府兵制被破坏下的中央虚弱,割据势力抬头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安史之乱的起因_府兵制被破坏下的中央虚弱,割据势力抬头_唐初,最稳定的统治基础就是均田制和府兵制。其造成的后果是,边关的将士有十分之三是胡人。而在募兵制下,“兵为将有”,边关的十大节度使所控制的地盘和军力已经远远超过虚弱的中央。在这些权力极大的节度使中,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及河东三镇节度使,拥有士兵20多万。

安史之乱的起因_府兵制被破坏下的中央虚弱,割据势力抬头_

唐初,最稳定的统治基础就是均田制和府兵制。到了唐中期,府兵军镇最集中的关中地区,土地被豪强权贵兼并殆尽,府兵不堪重负,只能逃亡。而出于对外战争需要,国家必须维持足够数量的军队,唐玄宗采用的策略不是抑制兼并这种根本方法,而是一方面在边境上大量任用胡人为将领,驱使胡人部民为兵;另外一方面,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将募兵的权力交给节度使。

其造成的后果是,边关的将士有十分之三是胡人。而在募兵制下,“兵为将有”,边关的十大节度使所控制的地盘和军力已经远远超过虚弱的中央。

在这些权力极大的节度使中,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及河东三镇节度使,拥有士兵20多万。他担任范阳节度使一职长达30年,可以说手中的精锐兵力已经占到唐朝总兵力的30%。再加上其兄安思顺担任河西节度使,临近京师,而且唐玄宗对安禄山信任有加,丝毫不会认为他会谋反,可以说安禄山的造反条件已经成熟了。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让安禄山忌惮不已的宰相李林甫去世,继任者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和,安史之乱很快便爆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