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赣南农村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价值取向

赣南农村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赣南农村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价值取向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笔者在本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研究视角,在系统梳理中国绿色崛起相关政策制定与农村可持续减贫措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之间的相互关系,着力探讨美丽中国视野下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价值取向。
赣南农村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价值取向_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研究:以赣南农村为例

第三章 赣南农村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价值取向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价值取向作为反映人们思想、体现人们观念的深层次因素,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指引方向、集中意志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当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也对人们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1]在资源日益枯竭、能源价格飙升、环境恶化严重、全球气候异常、灾难性事件频发、阶段性能源刚性需求增加、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区域发展日益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的今天,学习、借鉴和总结国内外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价值取向,对于立足地方实际,及时发现农村扶贫与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基于美丽中国视野下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有效措施”[2],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正如有的学者所强调指出的那样:“‘美丽中国’建设要求人们积极地对社会美好事物进行情感体验、理解认识、思想升华,使自己的实践活动进入一种合社会美要求的状态,实现个体与自然、与集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3]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问题的探索曾经留下过许多重要的论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中国农村的持续贫困、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弗罗洛夫曾经在《人的前景》一书中指出:“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4]因此,如何立足中国实际,以马克思基本原理为基础,正确认识和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减贫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有效协调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对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满足最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要求,以及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制度方针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本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研究视角,在系统梳理中国绿色崛起相关政策制定与农村可持续减贫措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之间的相互关系,着力探讨美丽中国视野下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的价值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