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桥开发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成效

金桥开发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成效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目前金桥开发区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占78.4%,中外合资和民营企业党组织占21.6%。由于金桥开发区建在原城市边缘区域,必然肩负着许多社会职能,加上开发区内企业本身党建工作的基础不一,因此,开发区党建工作几乎是全方位的。金桥开发区的区域性特点,使开发区党建工作带有明显的社会化特征。
金桥开发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成效_充满活力的热土:金桥开发区党建创新研究

三、示范意义:金桥开发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成效

(一)金桥开发区党建工作的基本特征

开发区党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的新领域,不仅突出地显示出其开放式、网络化等现代党建的普遍性特点,而且与企业党建、社区党建相比,更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广泛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特征。

第一,区域性。开发区一般都是按照总体开发战略部署及其功能特征、区位优势、能级提升等要求划定区域,因此,党建工作的范围比较明确,一般限于开发区域本部。有的开发区党建工作,还包括自然村和居民点。金桥综合党委的工作范围是区域内的企业单位,主要是非公经济组织。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要求,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构建成“点片”相连的大网络,把区域内所有党员、党组织都织成一个网络,使党的工作无论是自上而下纵向间、还是各生产(项目)点片横向间实现无缝链接,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大党建特征。

第二,广泛性。金桥开发区内企业种类繁多,有外资、合资,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还有国有企业改制转制的;有经营地在本市、本区的,注册地在外省市的,或跨区域的,也有注册地在本市、本区的,经营地在外省市、跨区域的。这就意味着,金桥开发区党建工作涉及的对象更具广泛性,党建工作的主体组织类型更具复杂性。据统计,目前金桥开发区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占78.4%,中外合资和民营企业党组织占21.6%。党组织中联合支部多,党员分布散。

第三,综合性。由于金桥开发区建在原城市边缘区域,必然肩负着许多社会职能,加上开发区内企业本身党建工作的基础不一,因此,开发区党建工作几乎是全方位的。在没有党组织的企业,要帮助建立党组织;对开展工作有困难的党组织,要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对工作卓有成效的党组织,要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既要指导开展单位党建工作,又要组织开展区域性大党建工作。金桥综合党委通过整合区域内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工会联合会、共青团、人大、科协、统战等各种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体现出综合性的工作特色。

第四,社会性。金桥开发区的区域性特点,使开发区党建工作带有明显的社会化特征。面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文化、不同价值理念,要求党组织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依托社会化组织,实现区域性党建工作的统筹发展;要求积极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推动党群联动,最广泛地团结凝聚社会各界人士,把党的工作做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群中;要求更多地依托社会化运作模式,培养开发区社会工作者,广泛开展各类竞技比赛,包括技术比武、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人们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社会化活动形式,加强开发区文化建设,激发开发区的生机和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金桥开发区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金桥开发区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成果,体现出“双重示范效应”:经济发展示范效应和党建创新示范效应的良性互动。从金桥开发区党建创新的实践来看,加强开发区党建工作对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实现党的组织建设与先进生产力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创造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他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2)这种组织形式把党的组织建设与武装斗争有效地结合起来,适应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执政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党建工作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模式,创新思路。金桥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一经诞生就始终站在先进生产力的最前沿,经过20多年发展,已发展成为中国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排头兵。把党的组织建在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上,把党的工作做到代表未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群中,更好地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供重要保障和强大动力。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是消除党的建设“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党的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开发区党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自身建设的创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围绕党的基层组织网络而构筑起来,形成了集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为一体的“单位社会”体系,党的建设始终围绕单位为主线展开。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特别是面对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党对社会基层的领导方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逐渐引向更多的新的经济领域、社会领域,这是党应对社会转型、加强自身建设的创新实践。开发区的战略决策为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本、政治资源与执政经验,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同时也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领域。随着开发区成批规划、滚动开发、规模效应的形成,大量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面对这些发展快、分布散、变动大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已难以实现有效覆盖。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优化组织设置,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功能,这是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实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重要举措。

三是针对社会结构和公共权力的结构转型作出的积极应对。开发区经济的形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企业互动的必然结果。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兴办开发区以来,各类开发区在全国快速发展,很多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主要载体。开发区以其“小政府,大社会”精简高效的管理优势,在区域社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国家而言,在全能政府“失效”及“单位制”解体的背景下,必然要求寻找新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秩序,以确保政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同时,开发区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不断加大,原有体制外的社会精英、大量的流动人员对在开发区工作、生活的安全、服务、环境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开发区建设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公共权力转型的标志,要求党与社会的关系、与企业的关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开发区党建正是为应对经济社会结构和公共权力结构转型而形成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四是协调开发区利益,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开发区是整个经济体系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处于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基础性地位,也是党群关系最基层的纽带。开发区内集聚了各类组织,具有丰富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人才资源,但是由于各个单位存在着行业、性质等差异,致使这些资源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开发区内各种思想观念的差异,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各类群体利益的多元化,带来了党建工作的复杂性。党的建设“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3)这就要求加强开发区党建工作,在组织依托、设置方式、管理模式以及活动载体等方面,形成更适合开发区特点的党的组织运行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优势,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托开发区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探索服务群众与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使党组织成为开发区改革发展的“稳压器”、群众团体的“推进器”、和谐社会的“润滑器”。加强开发区党的建设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推动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