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青少年发展状况与教育引导

“后”青少年发展状况与教育引导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0后”青少年发展状况与教育引导[1]伴随着青少年一代的快速成长,中国“90后”青少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表1 “90后”上海青少年的幸福感和快乐感(%)(二)身体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健康与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而成为联合国第三个“千年发展目标”的重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儿童良好的健康状况是支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兴旺的重要基础。调查显示,当前上海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总体状况良好。
“后”青少年发展状况与教育引导_巨变中的中国青年

“90后”青少年发展状况与教育引导[1]

伴随着青少年一代的快速成长,中国“90后”青少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关于“90后”,时下有各种评论,有人认为,“90后”作为改革开放成长环境最优越的一群人,出生时已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衣食无忧;上学时迎来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眼界大开;他们属于“独生子女新一代+全球化的一代+互联网童年”的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80后的加长版”,还有人则认为,“‘90后’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种人”;还有评论认为“90后”不是“问题”,而是“问号”。本文认为,时下许多关于“80后”包括“90后”的评价,大多是成人经验建构的结果。

社会大环境来说,“90后”青少年成长的背景的确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改革开放造成社会更多自由,高速互联网使得青年人获取信息更为便捷;从家庭环境来说,家庭结构发生的深刻变迁为“90后”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挑战: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庭成员数目的减少使家庭人际关系趋于简单,生活方式的多元和易变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诸种价值观差异,大众传媒迅猛发展也对家庭教育带来隐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90后”青少年某些问题行为及一些负面公共事件,经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放大后,往往容易引起公众担忧或误读。那么,“90后”青少年真实发展状况是怎样的?调研发现:“90后”属于认同主流文化,但思想更自由、行为更独立的新一代;属于正享受着丰富物质、获得了极大自由、贪婪地汲取信息的新一代;由于中国社会形态逐步进入平稳发展的正常社会,与前几代青少年相比,“90后”属于更健康、更正常成长的新一代。

一、“90后”青少年发展的新特征

调研发现,“90后”上海青少年在身体健康、学校生活、自我认识、价值观、心理健康超出我们成人社会的想象,均显示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如下鲜明的特征:

(一)生活安逸轻松,幸福感与快乐感普遍较强

2007年一项研究指出,上海地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分为78.08± 15.09,在总分120分的情况下,这一分值说明上海地区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偏高的。[2]本调查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48.0%的“90后”青少年觉得自己“非常幸福”、34.5%认为自己“比较幸福”,觉得“不太幸福”和“很不幸福”的学生分别仅为3.4%和1.7%。近半数(46.8%)青少年称自己“非常快乐”,超过1/3的学生(32.9%)感觉“比较快乐”,12.3%认为“说不清”,感觉“不太快乐”和“很不快乐”的分别仅占5.9%和2.1%。(见表1)

青少年普遍拥有积极的“心理感受”,这与他们所处的安逸、富足的生活环境是紧密相连的。“90后”一代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他们还没真正步入社会,仍处在被呵护、被教育的阶段。这一代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所能享有的物质生活和思想空间日渐丰富和宽松,消费主义、互联网、电子游戏、出国的刺激无处不在。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仅能在吃穿用等方面自己作主,同时还对家庭的整体消费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从而使他们的幸福感与快乐感普遍处于较高水平。

表1 “90后”上海青少年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二)身体健康总体状况良好

健康与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而成为联合国第三个“千年发展目标”的重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儿童良好的健康状况是支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兴旺的重要基础。为此,身体健康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首要目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和家长给学生施加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导致许多孩子睡眠时间不足,也无暇参加体育锻炼,若干身体指标呈现下降态势。然而,随着教育部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有些措施已初见成效。上海出台一系列措施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将“上海中小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列为“上海学校体育工程推进计划”的六件实事之一。而上海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不少家长反映,在身体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选择,当然首先希望孩子身体健康。

调查显示,当前上海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总体状况良好。约有94.5%的小学生能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一比例在初中生中也达到了70.5%,而有71.7%的高中生能保证6~7小时的睡眠时间。多数小学生(86.7%)和初中生(75.0%)每天都有至少1小时时间用于体育锻炼,这一比例到高中阶段为50%左右。90%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在一学期中从未请过病假或只请过1~2次病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改革措施已取得明显实效。

(三)压力有所减缓,学习效能感增强

随着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推展,上海“90后”青少年学习压力有所减缓。被调查的学生中62.3%表示学习压力一般或不太大,4.0%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学习压力;27.2%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较大,6.5%感受到非常大的学习压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压力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曲线的关系,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压力都不利于学习,只有适度的压力水平才能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动机状态。以此看来,小学五年级学生成为学习压力最为适度的群体,82.5%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一般或不太大,超过了整体平均水平。随着学段升高,学习压力程度逐渐加大。高考仍然是导致学生学习压力的重要原因,有半数(50.1%)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或比较大。从压力源来看,认为学习压力来自父母期望和自身期望的分别占36.6%和34.4%,另有18.6%的学生的学习压力来自同学竞争,6.4%的学生认为老师责罚是压力的来源。可见,除父母的期望外,学生对于自己的期望也成为学习压力的重要来源,这说明随着教育方式的转变,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观念已逐渐发生变化,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习自主性大大增强。

同时,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潜能有较充分的自信。对“我很聪明,只要努力就能成为优秀的学生”这一描述,表示“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学生只占4.5%和1.6%。此外,有近一半(47.6%)的学生相信自己在恶劣的外界条件下仍然能够专心学习。这说明,当前上海青少年的天资感和努力感较高,他们有积极的自我预期和学习信念,抗干扰能力也较强。在学习中,他们的心态也比较开放,与人合作的意愿较为明显。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绝大多数人(94.2%)都选择向别人求助,只有5.8%的学生选择“不告诉任何人”。

(四)对未来充满期望,自我悦纳程度较高

作为我国经济基础最好、信息化起步最早、推进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在“十一五”期末,上海信息化的主要指标预计将基本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水平,这显示上海正在急速地迈入信息社会。信息渠道的多元和知识的丰富,令青少年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不断广泛而深入。而近年来教育界强调给学生减负,强调建立平等、尊重、民主的新型师生和亲子关系,亦给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了和谐的环境。

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自我认识方面,上海“90后”青少年对自身的能力、外貌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较高的评价,表现出较高的自信,认可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并对未来充满期望。64.1%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只有10%的学生对自己的外表表示不满意;67.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同时,青少年普遍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充满自信,超过七成(75.2%)的学生表示“只要我愿意,就能交到朋友”,18.2%的学生对此表示“说不清”,而认为自己“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分别只占4.8%和1.8%。(见表2)

表2 “90后”上海青少年的自我认识(%)

(五)认同主流价值,思想独立,行为自主

一段时间里,由于少数“90后”青少年在网络和媒体上出现的一些争议性事件,对“90后”的批评和质疑也纷至沓来,有人甚至认为“90后”属于“比垮更垮的一代”。然而,本次调查显示,上海青少年并不像一些媒体所描述的那样“非主流”或“反主流”,相反,“90后”中大部分青少年具有国家意识,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89.1%)表示“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觉得“说不清”“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分别为7.8%、1.9%和1.3%。另一方面,青少年也乐于为社会服务,且坚持社会共识性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但其行动更趋于独立、务实。例如,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捐助灾区、义务劳动、学雷锋等)方面,表示“经常主动参加”“看到或碰到才会参加”“视情况而定”和“不参加,觉得没意思”的学生分别为28.2%、50.1%、18.6%和3.1%。这表明大部分“90后”青少年并不排斥奉献行为,只是参与公益活动的主动性还不够。并且随着年级增长,学习紧张,表示“经常主动参加”的人数比从57.3%下降到10.4%(见表3)。当问到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损坏公共设施时的反应,选择“与我无关,不管他”“上前劝阻,不听就算了”和“找来管理人员(或保安人员)阻止他”的学生分别为16.5%、26.6%和57.0%。这表明“90后”青少年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其行动却是基于独立、务实的准则

表3 你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如捐助灾区、义务劳动、学雷锋等)吗?(%)

改革开放使上海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社会容许度及接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大大增强。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只强调国家、集体利益、忽视个人正当利益的价值观念。从小在一个社会日益宽容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关注自己如何融入社会,关注如何为社会所接受。这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个人生活的追求上。问到“你的个人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样的?”,37.5%的青少年选择“快乐度过每一天”;28.7%选择“个人发展与事业有成”;25.4%则选择“赚钱孝敬父母”;而选择“其他”以及目前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仅占3.3%和5.1%。这说明“90后”上海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他们在树立人生目标时,更多考虑的是“务实”而非“务虚”、更多采纳“现实主义”而非“理想主义”。

(六)不能忽视“90后”青少年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肯定“90后”上海青少年健康、正常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独生子女一代青少年身上的不成熟之处。调查显现,“90后”青少年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1.部分青少年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现实交往和沟通的技能。有近七成(67.3%)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认同“我觉得有些同学很讨厌”的说法,有近一半学生(47.5%)表示“和不熟悉的同学交往时,我感觉不自然”,近三成学生(27.5%)认为自己“常常被同学捉弄”;2.部分青少年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过于强调实惠实用,导致道德界限的模糊不清。在对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超过1/4的学生认为“只要能考得好成绩就可以”或“无所谓”,23.8%的学生承认“如果其他人作弊,我可能也会跟着作弊”;3.部分青少年存在着情绪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可能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潜在的危害。有21.7%的学生经常感到很沮丧,有4%的学生承认自己在遇到重大挫折时经常想到放弃生命;4.部分青少年在对待生命、对待性的问题方面存在模糊认识,青春期与生命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90后”青少年存在的缺点不足,要高度重视,同时需要加强研究与正确引导。我们认为,首先,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特殊性的人生阶段,青少年的某些不成熟在特定阶段是正常的,只要加以适当引导,它们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其次,青少年身上的不成熟也同时反映了社会的不成熟,是由社会转型造成的社会问题所致,因此解决问题需要从整个社会的变革入手。再次,作为受教育者,青少年发展中的一些缺憾与某些教育基本制度、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环境所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便显得至关重要。

二、“90后”成长背景的社会学分析

从青年社会学理论出发,关于青少年的成长,目前学术界存在“问题”与“发展”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前者将青少年期看作充满不稳定因素的急剧动荡阶段,因此着重关注青少年的问题心理与行为;而随着20世纪末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一些学者则打破这种负面的研究取向,转而提出青少年的正面成长理论。[3]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青少年被看作有待开发的积极个体,整个社会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从这一角度出发,青少年的成长就不仅关乎个体自身,而是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不可分;青少年研究就不仅旨在修正青少年自身的问题,而是着眼于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系。因此,要正确评价当代青少年的发展状况,首先要认清这一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正常社会环境,赋予“90后”许多新特质

改革开放30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高峰期;[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香港、澳门回归、“神州”系列飞船升空,奥运会成功举办等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显示出国家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生存环境的不同,决定了生活态度的差异。在缺乏安全保障的环境里,人们不得不接受和顺从严苛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自律和自我压抑中求大同、顾大局;而在安全无虞和物质殷实的环境里,人们大多不愿接受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不轻信、不盲从形形色色的权威,张扬个性和独立思考的求异倾向会日益普遍。[5]这正是“90后”青少年成长的时代背景。

我们认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极大地改变青少年发展的社会条件,造成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社会机制,赋予青少年新的品质和特征。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增长,国家形态逐步进入一个正常化社会。它所产生的结果是:作为“90后”新一代,他们从一出生就身处这个政治稳定、经济优越、文化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青少年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人口构成更加多样化,家庭教育环境合理,信息化程度较高。[6]这使“90后”青少年成为健康、正常成长的一代。

(二)经济持续增长使“90后”青少年能接受更多的优质教育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已经达到73124元。如果按当年度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来计算,上海2008年人均GDP已达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从全球范围看,经合组织(OECD)成员的一般人均GDP都超过1万美元,这一突破表明上海已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7]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促使新一代国民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

教育经济学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人口文化素质起积极作用,经济越发达,这个地区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就越高。研究也证明,我国各地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均呈现极为显著的相关。[8]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为上海青少年创造了优越的受教育环境。2008年上海市教育经费继续稳步增长,全市教育部门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预算数比上年增长19%;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新生入学率达98%。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9]这表明,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业已初步建成,这从客观上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独生子女家庭使“90后”青少年获得更多关爱

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不仅在于经济体制转型、经济结构变化以及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更值得关注的结果是社会的全面转型以及社会生活组织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显著变化。与前几代青少年相比,“90后”青少年的父母的经历、家庭的物质生活和受教育方式,使青少年的微观成长环境较为优越,从而为“90后”新一代的健康、稳定、快乐成长提供了条件。

“90后”青少年的父母大多是出生于60年代,当1978年改革开放时,“90后”的父母们刚好开始迈入社会,他们的青年时期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中度过的。张永杰、程远忠曾在其《第四代人》中对“60后”一代的特征作了描述:随着高考恢复、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市场经济观念的盛行,“60后”的价值观是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负责。[10]这一点折射在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过去那种绝对服从的教育观念被竞争、消费等符合市场经济的教育理念所取代。在这样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90后”青少年,他们更自信,更善于表达和选择,更大胆地追求独立的生活方式。

我们认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90后”的父母更重视子女的健康成长,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家庭和优质教育条件。与同是出生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独生子女一代“80后”相比,“90后”在其童年期没有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他们出生于一个物质条件更加丰富的年代,从小处于更自由的环境、获得更多的商品、接触更多的信息,养成了与市场经济天然契合的消费生活方式、开放思想观念。他们对自己所享有的物质财富习以为然,物质对他们的影响已不再是刺激而是一种习惯。“90后”一代家庭的父母教育方式已变得更为合理,亲子关系朝着平等民主的方向转变。[11]由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满足度和关注度高,“90后”青少年没有理由反叛父母,他们能够更能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四)新媒体为“90后”新一代提供了更开放的文化环境

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因特网,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网络、信息为特征的数字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中国也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从此进入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12]以网络、手机、Mp3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城市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需品。“90后”青少年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技术时代的宠儿,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13]调查发现,6~18岁之间的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50%以上,这表明“90后”青少年取代了“80后”,成为青少年网民的最大群体。[14]

“90后”青少年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因此其知识面、早熟度远远超过父母辈。致使其思维变得更加独立,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评判事物的标准更为多元,尊重利益多样化,尊重个性,不强求整齐划一;没有了传统社会中的信息不对称,他们养成了批判精神,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途径,注重事实,敢于质疑,反对不加思考接受强加的说教,渴望话语权平等。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了平稳高速增长发展阶段,“90后”青少年遭遇的生活环境空前优越,社会文化环境更为开放,没有政治动荡,没有大的经济波动。中国社会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为“90后”新一代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正常社会环境。“90后”青少年所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积极的、正面的成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90后”新一代比起前几代青少年,他们属于更健康、更正常成长的新一代。

三、关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几点思考

促进青少年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参与,针对“90后”上海青少年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用发展眼光来观察“90后”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变革息息相关。一方面,作为社会的新生代,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资源、实现个人价值的条件、进入社会结构以及参加社会事务的机会;另一方面,作为最富创新性的社会群体,青少年在自身发展阶段会不断产生新的愿望和要求,并在为实现愿望而努力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成长状态,可以通过“发展”这一概念加以充分表述。当代青少年表现出许多新的特质,说到底是由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发展环境决定的。同时,也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到青少年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看到青少年问题自然解决的可能性,看到青少年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同构性,并以社会发展视野解决青少年发展问题。

(二)制定与完善青少年社会公共政策与家庭教育法规

美国学者卡伦·皮特曼等人指出,青少年的经验、影响青少年生活的制度和成人世界等方面都存在着地区性(群体内)与全球性(群体间)差异,因此,政策制订者应该令社会公共政策适合于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特征的青少年。[15]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即便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内部仍然存在“二元结构现象”。一部分青少年因家庭背景、自身(如“民二代”)等因素导致成长发展状态不佳,这要求青少年社会公共政策应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要在理解不同青少年、不同家庭、不同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政策,尤其要向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少年群体加以倾向性关注。具体来说,在出台有关教育、社会保障、青少年福利政策时,应把公平公正原则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在政策法规中能够具体落实。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环境,建立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全体青少年和谐、健康成长。其次,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法”,从法律地位来保证家庭教育的开展。时下,厨师、技工、驾驶员、公务员等行业都要进行资格考试,持合格证才能上岗,家长作为一个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相当高的“岗位”,更应该持“家长教育合格证”上岗。各级教育部门和每个社区可以通过开办“家长教育学校”,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家长进行强制性培训(如要做父母,首先要接受综合性培训,拥有“家长教育合格证”后才能领取生育指标)。另外,师范学校应开设家庭教育专业;妇联等群众组织也可以通过社区开展、普及这一项工作。

(三)加强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引导

任何一个正在逐渐走向富强的国家,除了经济强大、社会平等、文化昌盛之外,在国家层面上,需有一套能凝聚人心、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尤其在当前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如果没有一个被大家(包括青少年)所认同的主导文化或核心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因此,在尊重青少年精神自由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在核心价值的内容方面,必须加强对当代青少年(诸如诚实、友爱、敬畏、合作、尊重等)核心价值的引领;在核心价值的构建上,成人社会应承担示范作用,为青少年树立起遵循核心价值的榜样;在引导方式上要与社会生活接轨,价值观教育如果不与社会生活接轨,不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就无法落实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价值观教育如果只强调精神的价值、理想的价值,而忽视物质的价值、现实的价值,就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未来20年中,“90后”青少年将全面走上社会,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只有他们构筑起稳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起中华民族的崛起。

(四)倡导“权威—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

当前家庭教育应倡导“权威—民主型”教养方式。根据鲍姆令德(D.Baumrind)理论,“放任型”与“专制型”的养育都不是理想的养育类型。他认为:教育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实行这类养育方式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很少,孩子出现适应性障碍的可能性很高。而教育专制型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暴君”,他们只是一味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却不理会孩子的要求与需要,忽视和抑制了孩子的想法和独立性。专制型养育下的孩子相对有更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与行为。而“权威—民主型”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对其行为作出适当限制,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与达到这些目标;同时,家长也表现出对孩子成长的足够关爱,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励孩子自我成长。在“权威—民主型”养育下的孩子不但有较强的自信力和较好的自控能力且心境比较乐观、积极;到了青春期,也相对更具有社会成熟度,学习更勤奋,学业成绩也较好。因此,当代独生子女父母尤其要克服“放任自流”与“严管包办”两种教育偏向。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既尊重孩子的意愿、选择和权力,又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帮助和提醒。

(五)建立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支持系统

当前,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社会建设”和“心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针对部分“90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对广大青少年良好情感、综合素质的培养,切实减轻青少年的心理负担,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建立家庭、社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支持系统,培养和形成青少年快乐的人生理念、生活态度、健康的心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对于出现心理状况的青少年,要深入分析和解决其问题发生的个体、家庭、社会原因,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自身的生活困境和症结,明了自己的生活愿望,学会正确的压力排解和心理疏导方式。并通过多层次、多途径的心理干预,从内在、基础层面增强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2010)

【注释】

[1]本课题系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2009年上海儿童发展状况研究”的中间成果,由上海社科院青少所、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课题组共同实施。课题组组长杨雄。课题组核心成员:陈建军、蔡红霞、何芳、雷开春。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和学校类型选定了卢湾区、长宁区、闸北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的15所中小学作为调研单位(每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年级分布包括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初三除外)的8个年级,共计1613人。有效样本数1612份。问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上海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心理健康五个方面情况,共69个项目,第二部分为个人基本资料,共5个项目。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

[2]参见韩松落等:《透析“90后”》,《新周刊》2009年第8期。

[3]有关两种研究视角及青少年正面成长理论的评述,参见William Damon.What si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 591,No.1,13-24(2004):Reed W.Larson.Larson. Toward a Psychology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Vol.55,No.1,170-183

[4]据《上海青少年发展“十一五”规划》统计,2005年生活在上海的14~35周岁青少年共665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总数的37%;其中,外来青少年273万人,占外来人口总数的62%。另据报道,上海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各年龄组身高均高于全国标准,分别高出0.5~5厘米不等。数据来源:王雅君:《申城青少年身高高于全国标准》,2009年6月4日《上海商报》。

[5]杜平:《政经革命六十年,中国迈向新门槛》,2009年8月19日《联合早报》。

[6]根据李培育的研究,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出现回升,GDP增长从1990年3.9%的波谷上升到8.0%。1992年,由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发表,经济增长迅速加快,全年GDP实际增长达13.2%。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进一步刺激了本已旺盛的投资热情,使来年的经济形势更趋高涨。1993年上半年,GDP的增长幅度高达14.1%。参见李培育:《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

[7]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9.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8年我国GDP增长9.0%CPI涨幅5.9%》,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22contente_ 10700855.htm,2009-1-22

[8]通过对人均GDP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受教育年限进行相关分析显示:1990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702,2000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377。参见沈百福、杜晓利:《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1期。

[9]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上海市教育工作年报》,http://www.shmec.gov.cn/html/xxgk/200901/9042009001.php.

[10]参见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1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开展的一项有关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发现,在“90后”青少年心目中,父母已由高高在上的“家长”逐渐变为与孩子平起平坐的“朋友”。51.2%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999年为36.5%),46.7%的少年儿童将父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999年为36.2%)。参见“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

[12]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此外,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均稳居世界第一。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7710466d1051.html,2009年7月16日。

[1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青少年网民数达到1.67亿人,每周上网时间长达14.6小时,比2007年约增加了1.9小时。80.2%的青少年网民使用即时通讯,高于网民总体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有20.5%的青少年网民使用交友网站,高于网民总体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有66.8%的青少年网民拥有自己的博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中小学生使用博客的比例较大,分别有65.6%、52.0%的中学生和小学生网民拥有自己的博客,近七成青少年网民在半年内更新过博客,有四成多的中小学生将网络作为其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5132193d646_1.html,2009年1月16日。

[14]同上,第9页。

[15]卡伦·皮特曼等:《21世纪青少年社会政策:框架问题》,《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