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战国屈原简介资料_屈原自投汨罗江

战国屈原简介资料_屈原自投汨罗江

时间:2022-07-0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屈原简介资料_屈原自投汨罗江屈原又名屈平,战国后期楚国人。楚怀王对靳尚的谗言信以为真,一怒之下罢免屈原的职务。屈原以一片忠心竭力事奉楚怀王,认为自己思想行为端正,受到诋毁罢官,内心无法平静。屈原忍辱负重,接受这一不同寻常的使命。楚怀王没有听取屈原的劝告,到了武关后被秦国扣留。楚国民众把楚怀王被秦国囚禁归罪于子兰,子兰则由此迁怒于屈原。屈原闻讯后极为忧伤。

战国屈原简介资料_屈原自投汨罗江

屈原又名屈平,战国后期楚国(都郢,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西北纪南城)人。他知识渊博,善于辞令,深明治政的方略,怀有为国献身的志向。楚怀王赏识屈原的才干,任命他为左徒(谏议顾问官)、三闾大夫(主管昭、屈、景三姓贵族),经常同他在一起议论朝政,并让他接待各国使臣。

大夫(朝廷中等级别的官员)上官靳尚对屈原受到楚怀王信任十分忌妒,处心积虑想陷害他。一次,屈原奉楚怀王之命草拟某项法令,草稿写出来尚未改定,靳尚便要拿去向楚怀王邀功。屈原没有把草稿给他。靳尚恼羞成怒,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说:“人们都知道大王常要屈平草拟法令。可每当法令颁布后,屈平总要吹嘘是他的功劳,说没有他屈平,这项法令搞不出来。”楚怀王对靳尚的谗言信以为真,一怒之下罢免屈原的职务。

屈原以一片忠心竭力事奉楚怀王,认为自己思想行为端正,受到诋毁罢官,内心无法平静。在无比忧愤中,他写下长诗《离骚》,痛斥官场的腐败,抒发了忧国忧民、宁死不屈的志向。他在诗中写道:“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啊怒。”“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秦国(都咸阳,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准备攻打齐国(都临淄,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东),派客卿(由不是本国人担任的宰相)张仪出使楚国,离间楚国同齐国的联盟。张仪对楚怀王说:“楚国如果同齐国断绝关系,秦国愿将商(位于今陕西省丹凤县西北)、於(位于今河南省西峡县东)六百里地献给楚国。”楚怀王对张仪的话信而不疑,随即宣布与齐国断交,并派使臣去秦国接受商、於之地。张仪回到秦国后转而改口,说他当时只许诺割让六里地,否认他曾说过割让六百里地。楚怀王大为恼火,下令发兵攻打秦国。齐宣王怨恨楚怀王与之背盟,没有派军队援助楚国。楚军在丹(位于今流经陕西、河南两省的丹江以北地区)、淅(位于今河南省浙川县境内)被秦军击败,死伤八万余众。在这种情况下,楚怀王想到了屈原,派他(职位不详)去齐国重修旧好。屈原忍辱负重,接受这一不同寻常的使命。(www.guayunfan.com)

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年),秦国提出割让其汉中之地(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同楚国讲和。楚怀王以处死张仪作为与秦国讲和的条件,答称:“不要秦国土地,只要求把张仪交给楚国。”于是,张仪冒着杀头危险再次来到楚国。他没有直接去见楚怀王,先用重金买通靳尚,通过靳尚说通楚怀王宠姬郑袖。郑袖劝说楚怀王不要杀死张仪,以免同秦国怨上加怨。楚怀王听从郑袖之言,没有处死张仪,而将他放回。

这时,屈原从齐国出使回来,听说张仪被放走,连忙拜见楚怀王,问道:“为何不把张仪杀掉?”楚怀王顿时反悟,派人追捕张仪而没有追上。

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邀请他到秦国武关(位于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会盟。屈原向楚怀王劝谏说:“秦王如同虎狼一样,他的话不可相信,大王不能前去。”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以不可拒绝秦国友好,劝父王赴约。楚怀王没有听取屈原的劝告,到了武关后被秦国扣留。

之后,楚国大臣拥立太子横为王,是为楚顷襄王。楚顷襄王任命其弟子兰为令尹(宰相)。楚国民众把楚怀王被秦国囚禁归罪于子兰,子兰则由此迁怒于屈原。他指使靳尚在楚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由此,屈原再次被罢官,流放江南。

屈原对楚国多次受到秦国欺辱无比忧愤,他一心“存君兴国”,反遭迫害流放。在流放中,他不停地写诗,以发泄心中的郁愤和忧伤。一天,屈原披头散发在湖畔漫游,一边行走,一边吟诗。一个打鱼的老翁认出了他,见他面色憔悴,骨瘦如柴,问他何故到此。屈原回答说:“满朝文武大臣都是浑浑噩噩之辈、醉生梦死之徒,唯有我屈原清醒正直,所以被排斥流放到此地。”渔翁劝告屈原说:“满朝大臣都在混日子,你何不随波逐流?众人都饱醉终日,无所忧患,你何不亦跟着喝他个一醉方休?何苦这样廉洁正直而让自己遭遇流放呢?”屈原回答说:“我宁愿投入江河,葬身鱼腹,也不能混同于世俗,有污清白之身,不能做一个只图自己温饱的庸人!”

楚顷襄王九年(前290年),屈原在流放地熬过漫漫九个年头。他想到楚怀王早已被秦国迫害致死(前296年),想到国破家亡和自身蒙受的苦难,在无比悲伤中写下《哀郢》一诗。他在诗中写道:“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屈原坚信他没有罪,还希望能回到朝廷报效国家。可是,他一直未被召回。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军队攻占楚国都城郢。楚顷襄王仓皇出逃,将国都迁往陈(位于今河南省淮阳县)。屈原闻讯后极为忧伤。他在《怀沙》一诗中写道:“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当年五月五日,屈原眼看楚国即将灭亡,在无限凄凉和绝望中,怀抱一块石头,投身汨罗江(位于今湖南省汨罗市西北)自尽。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传》、卷四十《楚世家》

【简评】

司马迁认为:“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史记》卷八十四)

毛泽东认为:“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毛泽东读书笔记》上,读枚乘《七发》·毛泽东1959年8月16日《关于枚乘〈七发〉》)“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因为开除了‘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毛泽东读书笔记》上,“读屈原《离骚》”,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